李婉寧他們在家裏挖地窖的時候,劉雅琴每天都上山采藥。


    不隻是他,基本上醫館裏隻留下周老大夫,其他人都派出去采藥了。


    因為給的指標太多,缺口還有點大,識草藥的人又不是特別多,所以也需要他們親自去采。


    而且為了踩的多一點,通常是兵分幾路,除了劉雅琴會由他們隨便一個去的近的人帶著,其他人都是單獨分散開的。


    看著劉雅琴每天挺累的,連翹有些心疼:“你們缺的還多嗎?要不我也去幫你們采吧。”


    想起自家種的那十來畝,李婉寧問:“我們家種的那些什麽時候能用?”


    劉雅琴對這些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兩年的時候也可以勉強用一下,但如果要藥效好一點的話,得三年左右。我們如果去山上采,基本上也是到了三年的才會下手。”


    怪不得當時周老大夫為他們拿出這麽多地來滿足劉雅琴的願望,給她種三七的大手筆感到震驚,畢竟這地一占就是三年,得損失多少糧食呀?


    現在想想,這行為確實挺豪橫的。


    有時候,不管大家有多麽的期望,不喜歡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邊關傳迴消息,敵軍來犯,我方正麵迎敵,進行了第一輪的較量。


    一旦開戰,各種軍需必須備足,正趕上地裏玉米成熟,朝廷下令,這次就地增收半成糧稅,待到戰勝後所有增收過糧稅的人家均免稅一年。


    這個消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現在交半成,後麵可以免收一年,恨的是本來就那麽點糧食,原來的六成已經夠高了,這下還要多收走半成。


    這半年,大家因為要湊那二十兩的銀子,很多人家都把糧食賣了,喝了半年的野菜糊糊了,本以為這下終於可以吃頓飽飯,結果可能又要喝糊糊。


    但朝廷是通知,並不是和你商量,所以再不滿意,也沒有說話的資格,更不敢少交一顆。


    李婉寧家差不多一百畝地,收了有兩萬五千多斤糧食,加上多繳的稅,需要交不到九千斤的樣子。


    李婉寧算算餘下的一萬多斤糧食,不由得感歎:“如果光靠種地生活的話,還是要多種才能看到效果。”


    李婉寧家的糧倉已經滿滿當當,杜若想起前段時間的忙亂:“我們幹脆放一部分到地窖吧。”


    又過了兩天,劉伯輝沒有打招唿,突然就迴來了:“母親,姨娘,我迴來了。”


    眾人驚喜地圍上去。李婉寧拉著兒子左看右看,“伯輝,怎麽突然就迴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


    劉伯輝嘿嘿一笑,接著又低下頭:“我們是跟著周公子的人一起迴來的,他要去戰場,剛好路過我們這裏。”


    “那個人是武將嗎?看起來氣度不凡。”李婉寧迴想著當時匆匆的一個對視。


    “應該是吧,這次新兵營的訓練也是他在負責。”劉伯輝想了下:“楊夫子對他甚為敬重,包括其他人也是,所以應該是官職比較大的武將。”


    李婉寧開始冥思苦想,書裏好像沒有這麽一號人物呀,亦或者是因為現在劇情改變了,所以碰到的人和事也變了嗎?


    “哦,忘了和母親說了,這次的新兵營訓練,我們楊夫子是重要的將領,大家都叫他楊將軍,難道天天給我們上課的是一個大將軍嗎?”劉伯輝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有點懊悔,怎麽自己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李婉寧重複了一遍:“所以說,楊夫子是負責訓練新兵的,而這位大人還要淩駕於楊夫子之上,那他到底是誰呢?了”


    有心將身份往高猜了一猜,年齡倒是差不多能對得上,但當今聖上怎麽如此大膽?敢讓唯一的成年兒子上戰場?


    就在這時,村裏傳來一陣喧嘩聲。原來是官府派人來統計各家各戶剩餘糧食數量,以備不時之需支援前線。


    李婉寧一家趕忙配合。官員登記完後,說道:“各位鄉親,此次戰事緊張,大家若是有餘力,可以捐贈部分糧食,戰後必有嘉獎。”


    眾人議論紛紛,李婉寧心中一動,想到家中糧食還算充裕,便站出來道:“官爺,我家願捐出兩千斤玉米。”


    眾人皆驚,劉伯輝雖有些詫異但也很是自豪。官員連連稱謝:“李夫人高義。”並記錄在冊。


    兩千斤玉米說捐就捐,還不得趕緊記下來?要是她反悔了怎麽辦?


    糧食是家裏大家共同努力種好的,李婉寧自己說捐就捐,但覺得還是應該給大家交代一下。


    待官差走後,李婉寧轉向大家:“不好意思,沒有提前和大家商量,但是現在捐糧的話,應該是好處更多一些。”


    看到大家目光裏的不解,李婉寧繼續道:“朝廷願拿半成收入換一成,說明糧食是比較缺的,而且我們一下子捐兩千兩,也不是個小數目,會被大家記住的。”


    眾人聽了李婉寧的解釋,紛紛表示理解。杜若笑道:“夫人做得對,咱們現在糧食足夠,前方打仗,就當這是大家盡的一份心好了。”


    過了幾天,鎮上貼出了告示,上麵列出了每家每戶捐贈糧食的數量,在東家幾十斤,西家十幾斤的數額中,李婉寧家的兩千斤格外顯眼。


    但顯眼的不隻是兩千斤本身,還有捐款人所在的地理位置,流放四村。


    在此之前,大家所了解到的流放人員都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打工無門,淒慘無比的形象。


    從來沒有一個流放家庭家裏能有這麽多糧食,而且這肯定是餘糧,捐款不至於將自家所有的的好東西貢獻出來。


    一日之間,流放四村的李家一下子在小鎮上都有了點名氣,有那了解更多的,還說起李婉寧他們在鎮上擺鹵肉攤的事情。


    很多人雖然當不了英雄,但碰到英雄也少不得要誇讚幾句,或者偷偷給行個方便。


    於是,一時間鎮上的人都摩拳擦掌,發誓等李婉寧她們下次出來賣東西的時候,一要去光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筆成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筆成癮並收藏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