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不想讓其他小孩子也沒有父親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 作者:落筆成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婉寧第二天就去交了銀子,她是第一個交銀子的。
村長大概也是壓力挺大的,拉著李婉寧講村裏的情況:
“村裏一共四十幾戶,需要應征的一共有二十五個,去掉李婉寧家的兩個,還涉及到二十個家庭,其中十七個家裏要出一個人,三戶裏要出兩個人。早上已經有人來哭過了。”
李婉寧有些無奈:“本來男人就少,這一下子,就更少了,可惜糧食產量也上不來,大家平時攢不下什麽錢,想要用錢抵也沒條件。”
村長也歎氣:“最近大家跟著你們,好不容易有點掙錢的門路了,可惜征兵時間太早了,要是再晚一點,或許還有人能湊夠銀子。”
最近兩個月,流放四村的女人們幾乎人人都在打絡子,基本都在重複李婉寧家剛來時候的狀態。
其實對於女人來說,這個還算是性價比較高的,如果勤快一點,從早打到晚,也能賺個七八文,手快的能有十來文,這樣一個月就有三百文。
如果家裏女人多一點,那收入還是可以的。
可惜留給她們賺錢的時間太短了。
李婉寧想想:“村長,我願意十二文一斤收麥子,如果有哪家想要賣糧湊錢的話,可以考慮賣給我,如果銀錢缺的不多的話,我也可以借給他們。”
“認識李夫人,真是大家的幸運。”村長又歎口氣:“有人來的話我會轉達的,這麽一來,估計還會有人願意出銀子吧。”
沒想到,第一個來賣糧的是張家大哥。
臉上有些憔悴,其實自從他在李婉寧家裏打工以後,家裏的生活就算稍微好起來了,除了每天給的糧食,每次收糧後還會另外再給一百多斤,基本上不會再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而且這兩個月,張大嫂又帶著幾個女兒做手工,也有了銀錢上的收入。
剛覺得生活向好的方向發展,結果來了這麽一下子。
張大哥和張大嫂都來了,張大嫂眼睛紅紅的:“李夫人,聽說您這裏十二文一斤收小麥,是真的嗎?我家有一千兩百斤左右的小麥,不知您是否可以都收了?”
李婉寧一聽他們要賣那麽多糧食,不由問道:“可以收,不過張嫂子,您家裏要出幾個人?您是把家裏所有糧食都賣了嗎?”
張大嫂落淚:“老張腿腳不好,家裏還有個受傷現在都不能做活兒的,結果這兩個都要算人頭,再加上兩個小的,我們家要出兩個人,這不是逼著人去死嗎?”
張家大兒子李婉寧是有印象的,之前快癱在床上了,後來好像稍微恢複點,下半身有知覺,但是不太能控製的了,走路還要人扶。
不過人是個有誌氣的,即使下半身沒有力氣,平時也會編點草鞋什麽的,據說後來看張嫂子她們打絡子能賺得多一些,還學會了一種最簡單的,一天不是編草鞋就是打絡子,也不肯閑著。
再想想張大嫂家其他幾個孩子,男孩兒也就是和劉伯遠他們年齡相仿,還沒成家,沒留後,沒有哪個母親可以眼睜睜將自己孩子送到那麽危險的境地還可以保持平靜。
張家算是李婉寧比較親近的人家了,而且他們家都是實誠勤快的,李婉寧也不等他們為難開口,主動詢問:“那你們將糧食賣給我之後,還差多少銀子?”
似乎在內心算過了無數遍,張大嫂根本不用思考:“糧食如果能賣上十四兩四錢,加上我們娘幾個這段時日打絡子掙的一兩五錢,還有原來手裏的二兩,總共十七兩九錢,明天我再去交一次貨,大概能湊十八兩。”
十八兩,其實已經不算少了,但可惜,這次的價碼太高。
張大嫂淚眼婆娑:“李夫人,我知道我這是獅子大開口了,能不能借我二十二兩?我們現在能掙錢了,一定會還的,可能時間要久一點,但隻要手上有錢了,我就先來還您,可以嗎?”
如果是缺二兩,張大嫂覺得以她們兩家的關係,李婉寧應該會借給他們的,但現在缺二十二兩,如果不是為了家裏男人和兒子的命,她決計不好意思開口。
李婉寧本就打算將錢借出去的,所以倒沒有猶豫:“嫂子別哭了,糧食我收下,錢也可以借你們,張大哥在我家做工的糧食,可以先預支你們一個月的,別讓家裏斷了糧,以後有什麽困難也可以來找我。”
張嫂子的眼淚終是忍不住如雨落下。
自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家裏如此境地,一般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在李婉寧這裏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這借到的不是銀子,而是三條命,兩個兒子以及自己的命。
李婉寧讓劉雅婷將銀子拿來,她接過來,又拉過張嫂子的手,將銀子放到她的手心,張嫂子捧著銀子,隻能不停的重複:“李夫人,謝謝,謝謝,謝謝。。。。。。。”
最後,張嫂子主動打了欠條,和張大哥兩人都按了手印。
張大哥一直沒說話,臨走的時候說了一句:“李夫人,糧食我一會兒送過來,大恩不言謝。”
張嫂子走後,劉雅婷主動匯報:“母親,買小麥的十四兩四加上借給張嬸子的二十二兩,一共是三十六兩四,加上我們自己出的四十兩,我們還剩下一百零四兩左右。”
“啊?這麽快呀。”李婉寧不由感歎:“銀子可真不經花,估計不夠大家借的。”
除了他們和張家,還剩下二十一個人,看來,她們現在能力真的很有限,全拿出來也幫不了幾個。
“母親,如果您想多一點錢給大家借的話,我們還有五千斤的方便麵沒交貨呢。”劉雅柔看著李婉寧在那裏皺眉頭,好心的提議。
“是呀,如果把後麵一批五千斤交出去的話,還能有個一百一十兩的進賬,反正這次的糧食都是用的自家的,也不用再花錢去買。”
李婉寧給了劉雅柔一個讚賞的眼神:“柔兒真是個善良的好姑娘,這一下能救好幾條命呢。”
劉雅柔並沒有很開心:“我隻是不想讓其他的小孩子也沒有父親。”
村長大概也是壓力挺大的,拉著李婉寧講村裏的情況:
“村裏一共四十幾戶,需要應征的一共有二十五個,去掉李婉寧家的兩個,還涉及到二十個家庭,其中十七個家裏要出一個人,三戶裏要出兩個人。早上已經有人來哭過了。”
李婉寧有些無奈:“本來男人就少,這一下子,就更少了,可惜糧食產量也上不來,大家平時攢不下什麽錢,想要用錢抵也沒條件。”
村長也歎氣:“最近大家跟著你們,好不容易有點掙錢的門路了,可惜征兵時間太早了,要是再晚一點,或許還有人能湊夠銀子。”
最近兩個月,流放四村的女人們幾乎人人都在打絡子,基本都在重複李婉寧家剛來時候的狀態。
其實對於女人來說,這個還算是性價比較高的,如果勤快一點,從早打到晚,也能賺個七八文,手快的能有十來文,這樣一個月就有三百文。
如果家裏女人多一點,那收入還是可以的。
可惜留給她們賺錢的時間太短了。
李婉寧想想:“村長,我願意十二文一斤收麥子,如果有哪家想要賣糧湊錢的話,可以考慮賣給我,如果銀錢缺的不多的話,我也可以借給他們。”
“認識李夫人,真是大家的幸運。”村長又歎口氣:“有人來的話我會轉達的,這麽一來,估計還會有人願意出銀子吧。”
沒想到,第一個來賣糧的是張家大哥。
臉上有些憔悴,其實自從他在李婉寧家裏打工以後,家裏的生活就算稍微好起來了,除了每天給的糧食,每次收糧後還會另外再給一百多斤,基本上不會再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而且這兩個月,張大嫂又帶著幾個女兒做手工,也有了銀錢上的收入。
剛覺得生活向好的方向發展,結果來了這麽一下子。
張大哥和張大嫂都來了,張大嫂眼睛紅紅的:“李夫人,聽說您這裏十二文一斤收小麥,是真的嗎?我家有一千兩百斤左右的小麥,不知您是否可以都收了?”
李婉寧一聽他們要賣那麽多糧食,不由問道:“可以收,不過張嫂子,您家裏要出幾個人?您是把家裏所有糧食都賣了嗎?”
張大嫂落淚:“老張腿腳不好,家裏還有個受傷現在都不能做活兒的,結果這兩個都要算人頭,再加上兩個小的,我們家要出兩個人,這不是逼著人去死嗎?”
張家大兒子李婉寧是有印象的,之前快癱在床上了,後來好像稍微恢複點,下半身有知覺,但是不太能控製的了,走路還要人扶。
不過人是個有誌氣的,即使下半身沒有力氣,平時也會編點草鞋什麽的,據說後來看張嫂子她們打絡子能賺得多一些,還學會了一種最簡單的,一天不是編草鞋就是打絡子,也不肯閑著。
再想想張大嫂家其他幾個孩子,男孩兒也就是和劉伯遠他們年齡相仿,還沒成家,沒留後,沒有哪個母親可以眼睜睜將自己孩子送到那麽危險的境地還可以保持平靜。
張家算是李婉寧比較親近的人家了,而且他們家都是實誠勤快的,李婉寧也不等他們為難開口,主動詢問:“那你們將糧食賣給我之後,還差多少銀子?”
似乎在內心算過了無數遍,張大嫂根本不用思考:“糧食如果能賣上十四兩四錢,加上我們娘幾個這段時日打絡子掙的一兩五錢,還有原來手裏的二兩,總共十七兩九錢,明天我再去交一次貨,大概能湊十八兩。”
十八兩,其實已經不算少了,但可惜,這次的價碼太高。
張大嫂淚眼婆娑:“李夫人,我知道我這是獅子大開口了,能不能借我二十二兩?我們現在能掙錢了,一定會還的,可能時間要久一點,但隻要手上有錢了,我就先來還您,可以嗎?”
如果是缺二兩,張大嫂覺得以她們兩家的關係,李婉寧應該會借給他們的,但現在缺二十二兩,如果不是為了家裏男人和兒子的命,她決計不好意思開口。
李婉寧本就打算將錢借出去的,所以倒沒有猶豫:“嫂子別哭了,糧食我收下,錢也可以借你們,張大哥在我家做工的糧食,可以先預支你們一個月的,別讓家裏斷了糧,以後有什麽困難也可以來找我。”
張嫂子的眼淚終是忍不住如雨落下。
自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家裏如此境地,一般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在李婉寧這裏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這借到的不是銀子,而是三條命,兩個兒子以及自己的命。
李婉寧讓劉雅婷將銀子拿來,她接過來,又拉過張嫂子的手,將銀子放到她的手心,張嫂子捧著銀子,隻能不停的重複:“李夫人,謝謝,謝謝,謝謝。。。。。。。”
最後,張嫂子主動打了欠條,和張大哥兩人都按了手印。
張大哥一直沒說話,臨走的時候說了一句:“李夫人,糧食我一會兒送過來,大恩不言謝。”
張嫂子走後,劉雅婷主動匯報:“母親,買小麥的十四兩四加上借給張嬸子的二十二兩,一共是三十六兩四,加上我們自己出的四十兩,我們還剩下一百零四兩左右。”
“啊?這麽快呀。”李婉寧不由感歎:“銀子可真不經花,估計不夠大家借的。”
除了他們和張家,還剩下二十一個人,看來,她們現在能力真的很有限,全拿出來也幫不了幾個。
“母親,如果您想多一點錢給大家借的話,我們還有五千斤的方便麵沒交貨呢。”劉雅柔看著李婉寧在那裏皺眉頭,好心的提議。
“是呀,如果把後麵一批五千斤交出去的話,還能有個一百一十兩的進賬,反正這次的糧食都是用的自家的,也不用再花錢去買。”
李婉寧給了劉雅柔一個讚賞的眼神:“柔兒真是個善良的好姑娘,這一下能救好幾條命呢。”
劉雅柔並沒有很開心:“我隻是不想讓其他的小孩子也沒有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