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這年頭,有份工作就不錯了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 作者:落筆成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緊趕慢趕,經過一個月的趕工,《長相思》第一冊在完工後第一時間被送到了書肆老板的手中。
這一個月,李婉寧每次去鎮上都能和書肆老板偶遇,李婉寧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在自己身上裝了定位器,否則為啥每次都能精準的捕捉到自己的位置。
這下,不會被盯得那麽緊了吧,李婉寧覺得自己鬆了一口氣。
送完書,又去珍繡坊拿貨,在春耕之前,打算再教大家打一種新的絡子。
到了珍繡坊,交了之前的貨,又說要拿三百個,老板吃驚:“這次又拿這麽多?”
平時李婉寧除了過年,不會一次性拿這麽多,上次教大家的時候沒有交貨,直接拿了一百個。
李婉寧笑笑:“我拿這些是要教大家打絡子,老板不覺得最近來打工的人多起來了嗎?”
老板恍然大悟:“原來是你教的呀,怪不得最近你們村的很多人都來拿貨,而且做的都是同一個款式。”
李婉寧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們這樣做不會對生意有影響吧。”
老板笑笑:“這倒沒有太大影響,我們這都是發到同一個地方統一發配的,我們這一個小鎮的這點量不影響大局,不過能有多種款式更好。”
李婉寧將老板拿過來的材料理了理:“不影響您的生意就好,也是能給大家多個賺錢的爐子。”
老板幫她打包,三百個的材料一大堆呢:“沒事,你盡管教她們,我要是收上來的多,就算我任務完成的好,年底沒準兒能多拿獎勵,還得多多感謝李夫人呢。”
說著,轉身又進去給她拿了一些碎布出來,還夾雜著一些料子看起來很不錯的布頭。
“那我可就沒有顧忌,放手幹了哦。”李婉寧現在依然會隔一段時間送兩捆柴過來,和老板的關係越來越好。
“嗯,如果我真拿了獎勵,迴頭請你吃茶。”老板笑出了八顆牙。
李婉寧她們是把所有故事順出來以後才理好的上冊,所以中冊和下冊都隻是措辭上的一些調整,不會有大的改變。
因此,第二次的手工培訓是紅袖講的課,其他幾個小妾和女孩子們都出來糾正錯誤,這大大減少了教學的進度。
因為第二個也是屬於比較簡單的,而且大家都多少算是有一些基礎,不是第一次的新手小白,所以差不多兩個小時就結束戰鬥了,李婉寧又收獲了一堆同款式的絡子。
連續的寫話本子,李婉寧覺得大家都累了,所以今天就算是放鬆一下,但其實收獲這八九十個絡子,也能賣上一百多文,雖然有些質量不算太過關,需要稍微整理一下,但畢竟會快上很多,也算是大家達到雙贏了。
李婉寧家種玉米,依然是大家講好的幫忙的範疇,所以幾個小妾依然在家裏管話本子,隻李婉寧負責送了幾次水。
李婉寧家現在有百畝地,來幫忙的村人加上自家雇傭的,差不多有五十人左右,本來差不多要種兩天的,但架不住大家學習了李婉寧家的分組種。
而且因為基本都算是熟手,所以各工種還可以換著來,就讓最累的工位上的人保持處於體力充沛的狀態,以至於一天就幹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一點點,王誌遠拍板:“明天大家不用過來了,忙自家地裏的事情吧,剩下的我們三個再幹上兩天就能結束。”
王誌遠他們現在也聰明了,學會了相互合作。
李婉寧在自己地裏忙完之後,會給他們留時間種自家的地,他們三個依然相互幫忙。
王誌遠是本來家裏老娘眼睛看不見,家裏就他一個人能幹活兒,其他兩個家裏也基本都剩下女人和孩子,現在女人們學會了打絡子,可以去賺錢,就幹脆他們三個搭夥兒種地,將其他人解放出來。
要牛有牛,要人有人,就他們三家那不多的地不幾天就搞定了,總的時間比平時各幹各的還快了一些,自此,好像給幾人打開了一扇大門。
原來,隻要能打破規矩的束縛,生活真的沒有那麽沉重。
今年村裏人種的糧食基本都是從李婉家家換來的高產糧種,種玉米的和小麥的都有,因為有李婉寧家的案例在先,大家都多了一些期待。
而且今年,應該溫飽問題能解決得差不多,多收了一季的小麥不說,冬小麥的糧稅還是按三成收的,基本上大家家裏的糧食數量都達到了新高。
不用天天餓肚子,家裏的女人們還能做點手工賺點銅板迴來,雖然不算多,但也讓家裏有了一份進項,所有人的幸福感大大提高,覺得生活真的有了點盼頭。
除了那些家裏有病人的。
經常幫她們看管工廠的趙叔家裏就有一個長期要吃藥的病人。
趙叔的夫人一直身體不好,平時最大的勞動能力隻能是從家裏走到廁所,隔段時間就要去吃點中藥吊著,所以他們家基本一年四季吃的都是野菜,因為糧食都換成藥了。
但是因為吃不好,大概是營養跟不上吧,導致身體一直調理不過來,這天又犯病了。
趙叔想著如果把剛收的糧食如果換成藥,可能就是前麵的惡性循環,所以幹脆厚著臉皮找上了李婉寧。
“李夫人,能不能借我點銀子?我家夫人缺營養,所以我還不能把糧食賣了,但不賣糧食又沒有錢買藥,您的廠子應該以後還會有訂單的,我能不能後麵賺錢了慢慢還您?”趙叔的表情十分難堪。
李婉寧拿了一兩銀子出來:“趙叔,治病要緊,您如果願意,平時小黃在家的時候,您可以和王大哥一樣去我家地裏幫忙,待遇和他們一樣。”
“真的嗎?我真的可以去?不過我沒他們那麽能幹,如果可以去的話,我不吃飯,隻給我一斤糧食就成。”
趙叔很激動,其實村裏羨慕王誌遠他們的人不少,而自己在勞動力方麵其實沒有任何優勢,所以,他就幹脆自降待遇,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唉,這年頭,有份工作就不錯了。
這一個月,李婉寧每次去鎮上都能和書肆老板偶遇,李婉寧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在自己身上裝了定位器,否則為啥每次都能精準的捕捉到自己的位置。
這下,不會被盯得那麽緊了吧,李婉寧覺得自己鬆了一口氣。
送完書,又去珍繡坊拿貨,在春耕之前,打算再教大家打一種新的絡子。
到了珍繡坊,交了之前的貨,又說要拿三百個,老板吃驚:“這次又拿這麽多?”
平時李婉寧除了過年,不會一次性拿這麽多,上次教大家的時候沒有交貨,直接拿了一百個。
李婉寧笑笑:“我拿這些是要教大家打絡子,老板不覺得最近來打工的人多起來了嗎?”
老板恍然大悟:“原來是你教的呀,怪不得最近你們村的很多人都來拿貨,而且做的都是同一個款式。”
李婉寧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們這樣做不會對生意有影響吧。”
老板笑笑:“這倒沒有太大影響,我們這都是發到同一個地方統一發配的,我們這一個小鎮的這點量不影響大局,不過能有多種款式更好。”
李婉寧將老板拿過來的材料理了理:“不影響您的生意就好,也是能給大家多個賺錢的爐子。”
老板幫她打包,三百個的材料一大堆呢:“沒事,你盡管教她們,我要是收上來的多,就算我任務完成的好,年底沒準兒能多拿獎勵,還得多多感謝李夫人呢。”
說著,轉身又進去給她拿了一些碎布出來,還夾雜著一些料子看起來很不錯的布頭。
“那我可就沒有顧忌,放手幹了哦。”李婉寧現在依然會隔一段時間送兩捆柴過來,和老板的關係越來越好。
“嗯,如果我真拿了獎勵,迴頭請你吃茶。”老板笑出了八顆牙。
李婉寧她們是把所有故事順出來以後才理好的上冊,所以中冊和下冊都隻是措辭上的一些調整,不會有大的改變。
因此,第二次的手工培訓是紅袖講的課,其他幾個小妾和女孩子們都出來糾正錯誤,這大大減少了教學的進度。
因為第二個也是屬於比較簡單的,而且大家都多少算是有一些基礎,不是第一次的新手小白,所以差不多兩個小時就結束戰鬥了,李婉寧又收獲了一堆同款式的絡子。
連續的寫話本子,李婉寧覺得大家都累了,所以今天就算是放鬆一下,但其實收獲這八九十個絡子,也能賣上一百多文,雖然有些質量不算太過關,需要稍微整理一下,但畢竟會快上很多,也算是大家達到雙贏了。
李婉寧家種玉米,依然是大家講好的幫忙的範疇,所以幾個小妾依然在家裏管話本子,隻李婉寧負責送了幾次水。
李婉寧家現在有百畝地,來幫忙的村人加上自家雇傭的,差不多有五十人左右,本來差不多要種兩天的,但架不住大家學習了李婉寧家的分組種。
而且因為基本都算是熟手,所以各工種還可以換著來,就讓最累的工位上的人保持處於體力充沛的狀態,以至於一天就幹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一點點,王誌遠拍板:“明天大家不用過來了,忙自家地裏的事情吧,剩下的我們三個再幹上兩天就能結束。”
王誌遠他們現在也聰明了,學會了相互合作。
李婉寧在自己地裏忙完之後,會給他們留時間種自家的地,他們三個依然相互幫忙。
王誌遠是本來家裏老娘眼睛看不見,家裏就他一個人能幹活兒,其他兩個家裏也基本都剩下女人和孩子,現在女人們學會了打絡子,可以去賺錢,就幹脆他們三個搭夥兒種地,將其他人解放出來。
要牛有牛,要人有人,就他們三家那不多的地不幾天就搞定了,總的時間比平時各幹各的還快了一些,自此,好像給幾人打開了一扇大門。
原來,隻要能打破規矩的束縛,生活真的沒有那麽沉重。
今年村裏人種的糧食基本都是從李婉家家換來的高產糧種,種玉米的和小麥的都有,因為有李婉寧家的案例在先,大家都多了一些期待。
而且今年,應該溫飽問題能解決得差不多,多收了一季的小麥不說,冬小麥的糧稅還是按三成收的,基本上大家家裏的糧食數量都達到了新高。
不用天天餓肚子,家裏的女人們還能做點手工賺點銅板迴來,雖然不算多,但也讓家裏有了一份進項,所有人的幸福感大大提高,覺得生活真的有了點盼頭。
除了那些家裏有病人的。
經常幫她們看管工廠的趙叔家裏就有一個長期要吃藥的病人。
趙叔的夫人一直身體不好,平時最大的勞動能力隻能是從家裏走到廁所,隔段時間就要去吃點中藥吊著,所以他們家基本一年四季吃的都是野菜,因為糧食都換成藥了。
但是因為吃不好,大概是營養跟不上吧,導致身體一直調理不過來,這天又犯病了。
趙叔想著如果把剛收的糧食如果換成藥,可能就是前麵的惡性循環,所以幹脆厚著臉皮找上了李婉寧。
“李夫人,能不能借我點銀子?我家夫人缺營養,所以我還不能把糧食賣了,但不賣糧食又沒有錢買藥,您的廠子應該以後還會有訂單的,我能不能後麵賺錢了慢慢還您?”趙叔的表情十分難堪。
李婉寧拿了一兩銀子出來:“趙叔,治病要緊,您如果願意,平時小黃在家的時候,您可以和王大哥一樣去我家地裏幫忙,待遇和他們一樣。”
“真的嗎?我真的可以去?不過我沒他們那麽能幹,如果可以去的話,我不吃飯,隻給我一斤糧食就成。”
趙叔很激動,其實村裏羨慕王誌遠他們的人不少,而自己在勞動力方麵其實沒有任何優勢,所以,他就幹脆自降待遇,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唉,這年頭,有份工作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