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碧玉鎮,大寨村


    村中有戶方姓人家,當家的叫方存德,早年間家裏曾是附近有名的大戶,他至小便受先生教悔,識文斷字,精通數術,一手算盤打的是一絕。由於早年間新中國土地改革,大興鬥地主間受小人誣陷,這大戶方家便首當其衝的被批鬥,家中財物散盡,土地歸公,雖僥幸留得性命,卻還是落下個的“富農階級”的名頭。


    這方存德算是家道中落,但是下一代還算是人丁興旺。不過,等兒子們紛紛長大,該是成家立業的時候了,方存德開始犯了難,由於曾經被戴上過“富農階級”的帽子,別人誰都不願將自己的閨女嫁過去,隻恐怕沾染上啥不好的事兒。


    迫於無奈,方存德隻好讓當時的媒婆說媒說離這裏遠一些地方的姑娘,離的遠了名頭什麽的影響就沒有那麽大了。然後兒子們一個接一個的成家,娶的媳婦兒都是外地的姑娘。其中的酸楚,恐怕隻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有深刻的體會。


    眼看著他的四兒子方名誌,也快到成家的年紀了,便張羅著給他說房外地的媳婦,可是方名誌這小子卻是不肯,原來這小子心裏有人了。


    話說這方存德的四兒子方名誌,從小就是個惹事兒的主兒,脾氣相貌跟方存德真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脾氣火爆,性格衝動,天不怕地不怕。隻唯獨這孩子不愛學習,這點兒卻是不隨他,這孩子不學習也就罷了,還特別的愛打架,班裏的同學都怕他三分,次次有打架鬥毆的事兒,場場不落下他。這一來二去的儼然成了村裏小混混裏的頭麵人物。不僅如此,這小子還夥同自己村裏的人跟別村裏的人打架,一時間三裏五村的,這小子頗有兇名。方存德是又愛又恨,卻又拿他沒辦法。


    這方名誌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就有一個相好的,膚白貌美,大眼睛水汪汪的,堪稱村花兒,有這麽一個相好的,家裏還讓他娶外地的那些歪瓜裂棗的姑娘,他能同意了?!一時間家裏鬧的是雞飛狗跳。


    方存德心疼兒子,也看出他們這倆人有意思,便硬著頭皮去那姑娘家提親,結果讓人家給委婉的迴絕了,人家說要給自己姑娘找一個老師當女婿。老師在當時可是特別吃香的職業,有文化,有麵子。眼下之意是看不上他方家的四小子,這下給方存德氣的不輕。想他年輕時也是一方地主,別人給他說話都是低眉順氣的,滿是巴結之意,那裏受人這般輕視過,這一下給氣,迴家就強行命令他的四兒子去相親。


    這方名誌雖頑劣,但對父親還算孝順,見父親迴來就大發脾氣,便也不敢多說什麽。心裏存著氣便跑了出去。


    時值夏天,夜裏也不太黑,方名誌跑著出去,過了幾條街,一拐彎迎麵就撞上個人,火爆脾氣頓時發作起來,言語不善的看著,對麵的這個衣著樸素中年人說:“怎麽走路的?”


    隻見那中年人看了看他,也不惱,笑嗬嗬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方名誌聽他說話口音不似當地人,又仔細打量,但覺陌生,這年頭村落間是比較閉塞的,村裏來陌生人還是會被村裏人留意的。最近村裏傳有陌生人偷小孩兒的事兒,方名誌便警覺起來。


    “你,哪裏的呀?聽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呀”


    “哦,嗬嗬,我是水頁(安陽西北的一個鎮)那片兒的,路過這裏。”


    方名誌細看這男人,麵容善祥,又不卑不亢,有點像某些首長領導的樣子,當下放心,便扭頭就走,不再理他。


    “同誌別走,我有事相尋”,那男人見方名誌扭頭便走,慌忙喊住。


    “咋了?啥事兒?”,方名誌不耐煩停住腳步,轉過身子說道。


    “請問這村中可有一戶方姓的大戶人家嗎?”那男人微笑著相詢問。


    “沒有!”,方名誌一想,這村中姓方的人家到是不少,但都是平明百姓,那有什麽大戶人家。“你找那大戶人家幹啥?”


    “沒有?哦,我家祖輩曾給這大戶人家一麵古鏡,我如今家中有急事,需要借迴古鏡一用,用完之後便會歸還”,男人臉色一疑便又化作微笑的說。


    “沒有,估計你是找錯地方了,這村裏沒有什麽姓方的大戶人家”。說完之後,方名誌便不理他,徑自走了。


    夏天的晌午,太陽毒辣辣的炙烤著。


    方存德心裏擱著他那四兒子的親事兒,兀自煩惱,但在家裏又看他那四兒子悶悶不樂,心中更是苦惱,索性便出了家門,來到村西的廟裏找那老廟祝下棋。


    大寨村中的廟自隋朝的時候就有了,不過在*****的時候被村裏人給破壞的不成樣子,後來有個外鄉人流浪到此,沒處落腳,便住進了破廟裏,至此以後這外鄉人便一直住在這破廟裏了,這外鄉人閑下來的時候,便開始整理破廟,村裏人見他一個老頭可憐,便沒有人去為難他,村裏的村長曾盤問過他的來曆,那人隻說是叫劉根生,雲遊到這裏,村長見他老邁也不想驅趕他,便默許他留了下來,天長日久的,人們漸漸的已經忘記他是什麽時候來的,都已經慢慢的把他當做了村民,叫他根生。


    原來破舊的廟,被這老頭兒慢慢整理開來,這老頭又不知從哪裏弄來了香燭,然後不知不覺中,這破廟又續上了香火。


    前些年的時候,有村中孩子頑皮,在廟旁的河流裏遊泳,被水下的水草纏住了腳,差點就淹死水中,被這老頭看見,這老頭在岸上大喊了一聲,那孩子便在撲騰著猛然間就掙斷了水草遊了上來,保住了一條命。這事兒傳開來,便有人說是這老頭有神通,一嗓子嚇退水中的水鬼,這孩子才保住性命,從那以後,慢慢的有人開始偷偷的到廟裏上香,然後慢慢廟裏的香火便不斷了。村裏人也默認為這老頭成了管理這座廟的人。


    方存德早年間便知道家中古鏡的事兒,所以對此靈異的事件到也並不覺得神奇,隻是無意中與那根生攀談,覺得此人胸中包羅萬千,心生好感,便常常去尋他聊天下棋,一來二去的,兩人倒是成了不錯的朋友。


    方存德走進廟裏,正看見那根生在看書,隨即說道:“來來來,下盤棋,別看那亂七八糟的怪書了”


    那根生聽微微一笑,放下書來,進屋取棋。


    兩人一麵下著棋,一麵閑聊著。


    “這大寨村恐怕最近要不太平了”,根生老頭兒悠悠的說著。


    “哎,是不太平呀!”,方存德想到自己兒子的事兒,隻覺心裏鬧騰,便也附和著感歎一聲。


    “最近村裏來了好些陌生人”,根生繼續說著。


    “嗯,好像是來了好多走街串巷的買賣人”,方存德想到最近村裏來了許多賣糖人,磨剪子的小貨郎。


    “這些人怕是有別的所圖呀!”,根生若有所思的說著。


    “圖啥?咱大寨村你還不知道,窮的叮當響,要啥沒啥的”,方存德嘟囔了句,但又覺不妥,便又說道,“好在還算太太平平的。”


    “嗯,是啊,還算太平,有這天然的九龍風水局鎮著,還算太平。”,根生似乎想到什麽,嘴裏跟著說到。


    大寨村裏溝壑縱橫,共有九道,據這根生老頭說,這是一個絕佳的風水局,名叫九龍風水局,可使得一方水土,人傑地靈,健康平安。方存德雖也聽人提起過風水局,說一個好的風水局可有巧奪天工之妙用,更有甚者可逆轉陰陽之造化。但他對此了解的也是甚少,所以隻是當做傳聞聽聽,並不會上心。


    一盤棋下罷,天色便已近黃昏,方存德贏了,心裏的抑鬱被暫時的喜悅一掃而空,便要作別迴家,根生老頭出門送了送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水奇術見聞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勾鐵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勾鐵劃並收藏風水奇術見聞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