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快給我看看書信!”


    這些天,田月瑩雖勤於政務,可心中也一直惦念著一件事。


    想當初在楚地,她與楊川費盡心機,才終於說服楚王,為大齊迎來一線生機,而今時日過去這麽久,楚國一直沒有反饋消息,心中自然有些擔憂。


    “哎呀我的傻姐姐,心妍都已到齊地多日,而在皇兄心中,我又是他最疼愛的妹妹,他即便為了我,也不會丟下大齊不管的!”


    雖嘴上看似在埋怨女帝,可項心妍在說完話後,還是很爽快地將書信交於她手中。


    而楊川與諸多武將,則是默默看著這“姐妹”二人的一言一行。


    尤其寇唯等人,也終於明白什麽叫妻以夫為貴的道理了。


    作為楚國公主,在見到女帝時,按理來講,亦應以君臣身份相稱,可公主未來的夫婿是誰?乃是當今齊國的一字並肩王楊川啊!


    既然相公都能與女帝並肩而立,作為他未來的正妻,公主又何嚐不能同享如此殊榮呢?


    不過,楊川心中倒是另有看法。


    而今公主來到齊國也有一些時日,但見她言語之中,一口一個女帝姐姐,又一口一個大齊,明顯已經把自己當作齊國之人。


    所謂嫁婿隨夫,公主雖貴為一國皇室,卻深諳這個道理,又怎能讓人不心生憐愛?


    待女帝將書信看完後,再反觀新城下的泱泱大軍,心中卻早已穩如泰山。


    康國雖大,卻仍有楚韓兩國製衡其左。


    齊國雖小,卻有良臣楊川輔佐,如此,心中還有何懼焉?


    ...


    彼時,楚國國都內。


    自從實行了第一項變法,改革了貿易政策後,整個楚境之內的商賈也變得愈發活躍起來。


    項傑每日站在高台觀望,但見都城大門處往來賓客絡繹不絕,心中甚是歡喜。


    僅僅實行了一周的時間,楚國的國庫便比以往充盈數倍。


    他將這些錢財撥與軍中,讓各部大將軍盡情擴張軍隊,打造攻城器械,短期內也順便將軍隊數量擴充了半數之多。


    “如今,我大楚之地也能擁兵四十五萬之多,此番皆是楊公子治國十策之功勞,僅僅如此,便足以看出其智謀非凡,可見齊國女帝是撿到一個怎樣的寶貝。”


    聽到此言,伴在君王之側的內務大臣卻謹言道:“啟稟陛下,楊川雖智謀勝人,可他卻不為我大楚所用。”


    “如今,陛下又讓公主遠赴齊國,將來齊楚兩國若發生戰爭,公主恐會淪為他國人質。”


    “而今之際,當能用時則用,若無所能用時,還是早設計將楊川除掉為好!”


    “哈哈哈,爾果然是小肚雞腸!我既以妹相許,楊川便是我的妹夫,若將來為了國家之計,而設計謀害此人,我必被天下人所恥笑!”


    項傑身為江東豪傑的後代,心中雖有遠大抱負,卻也不愛做蠅營狗苟之事。


    在他心中,楊川雖為敵國臣子,可心中能為天下蒼生著想,其道德已遠在他人之上。


    “可...陛下,此人誌向不淺,若將來果真讓他成了氣候,必會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屆時,哪還有楚地之說,陛下亦不再是楚王矣!”


    “試問天下君王,誰不想一統九州,讓天下蒼生不再飽受戰亂之苦?若楊川能成事,則我地雖不再被稱為楚地,卻仍是華夏子民,這君王當與不當,又作何為?”


    此言一出,內務大臣瞬間啞口。


    伴在君王身側這麽多年來,他還從未感受過如此大的心境。


    一君得天下,可天下卻不完全屬於他。


    正如道門所言,萬物為我所用,卻不為我所有。


    說到底,這天下還是蒼生之天下,不管誰去做這個君王,隻要能為百姓謀福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君王!


    “對了,咱們今番設立了貿易一條街,從中獲取極大福利,也不能忘了相鄰的韓國。”


    “我若要發兵攻打康國,仍需韓國與我並肩作戰。即便其不出兵,也不能讓他在背後捅了咱的刀子。”


    望著如今都城滿街繁華的景象,項傑也想到了當初楊川留下治國十策時的心情。


    雖然楚國現在願意與齊國結盟,說到底,其中也有各自的利益做支撐。


    想他如此足智多謀之人,又豈能不知,若將來盟約破滅,齊楚兩國亦會化友為敵乎?


    然而,此人獻出的奇策帶給了楚民惠利。


    如今就連楚地百姓都在歌頌楊川的功德,他當真是布局深遠,一針見血!


    既如此,楚王亦要效仿楊川,將此等惠利百姓的政策傳到韓國去。


    造福天下百姓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無上榮耀。


    當日,內務大臣便代楚王擬詔書,將此政策遠送至韓國,引導韓國君王進行變法。


    幾日後,韓王文謙接到楚國書信,細細讀完之後,心中頗為驚訝。


    當即招來大臣,將楊川留給楚國的變法之策說了出來。


    “諸位,如今楚地變法成功,士紳階層皆受其政策恩惠,楚國經濟也因此步步高升,到達前所未有的境界,如今楚王將此政策完完整整地交付我之手中,可見其心量寬宏,我等當感激楚國的仁義啊!”


    饒是君王對項傑評價頗高,可台下臣子們卻不以為然。


    相國:“陛下!此乃楚王拉攏人心之計也!而今我們互為盟友,陛下可見此策能惠利百姓,若將來韓楚兩國淪為敵對,楚王如今獻給陛下的政策,非但沒有惠利我大韓,實則令百姓更向往楚地,而不思報效國家矣!”


    此言一出,韓王頓時瞪大了雙眼,陷入沉思之中。


    自己相國向來一心為朝廷大計,如今自己的確想按照楚國的方式進行變法,但此法可變,卻不能道出其來源。


    若韓國百姓皆知此計策乃楚王所獻,楊川所寫,其最終歸屬到底屬於這二者之誰,怕是很難定奪了!


    “相國所言既是,可此計帶給國家的惠利,我等肉眼可見,若果真不去效仿變法,今後恐怕會落下他國一大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吃八大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吃八大碗並收藏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