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南門前,哭聲一大片。


    群臣都在哭泣,趙無疆也著嚎啕。


    不過趙無疆幹嚎,硬是擠不出一點眼淚。


    大家都是逢場作戲,就看誰心態和臉皮穩得住。


    有臣子疑惑不解,明明皇上駕崩與你趙無疆有著脫不了的關係,趙無疆是你是怎麽好意思哭得這麽假的?


    別人一眼就看出來你哭得不是真心的。


    可是在場的李氏宗族王氏宗族等等京都門閥勢力以及那些尚未明確站隊的老狐狸,卻看出了趙無疆這表演痕跡很重,重到一看就很假,或者說趙無疆一開始就沒打算掩飾!


    趙無疆的哭,和吏部侍郎李慶餘以及宗正寺丞王有財的哭,有異曲同工之妙,且殺機畢露!


    趙無疆是在宣戰!


    是在告訴將這兩個官員推出來的門閥一個態度,那就是大家都在找“真兇”為皇上報仇!


    門閥沒說破是李在淵的死是趙無疆所為,從而要出手對付趙無疆。


    趙無疆也沒說破他要對付這些不死心的腐朽門閥。


    但是雙方都通過這場虛情假意的哭,來互相告訴對方開戰。


    大家都要找真兇為皇上報仇,但是這個這個真兇是誰?成王敗寇,笑到最後的人說了算!


    趙無疆這一哭,哭寒了很多人的心,尤其是暗中觀察的那些宗族勢力之人的心。


    不少人暗中對趙無疆咬牙切齒,恨不得立馬殺了這個世子。


    年輕人果然不知天高地厚,真以為有鎮北王和鎮北軍撐腰,就能為所欲為?


    大夏姓什麽?有多少人能說得清楚?


    李氏皇族李姓?


    李氏不過是幾大宗族之一,亦是門閥之一,是當年結束那場混亂時期後,眾多門閥推舉出來的勢力!


    由於李氏開國三代皆不俗,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這對父子倆,父親作為皇帝勇冠當世,且能力出眾,廣開言路,分外開明,將大夏帶入盛世,而子嗣鋒芒暗藏,作為皇帝卻偏偏善以弱示人,雖不及父輩那般勇猛,但功績依舊不小。


    可是這三代,都在極力削弱他們這些當初的宗族,尤其是科舉的推出,削弱了他們五姓七望的影響力!


    而經由二代三代這一對父子的勵精圖治後,大夏接連盛世,奠定版圖之廣,天下共尊,讓他們這些原本躁動不安的宗族也被迫沉寂下來,選擇了共享這份繁榮,暫時摒棄了嫌隙。


    但到了現在這一代,李在淵初期效仿二代太宗廣開言路勵精圖治,卻偏偏晚年昏庸。


    這些暗中的宗族們都看在眼裏,雖各有心思蠢蠢欲動,但李在淵畢竟集權甚大,難以輕易倒下。


    可是李在淵偏偏倒下了,死在了禦駕親征之中!


    李在淵死了,且死的時間和地點都尤為特殊,這天下繼續不繼續姓李,那就不一定了。


    平日裏低調的宗族,誰不想接續李氏的基業,推舉出一個最符合他們利益的皇權?


    而這一次,無疑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哪怕天下大亂,哪怕諸雄並起割據一方!


    其他勢力尚且要爭這皇位,他們這些老牌宗族,憑什麽爭不得?


    他們清醒地知道權力是短暫的,永恆的隻有利益,朝代會更迭變化,他們的宗族卻會一直延續。


    而他們可以扶其他人上位,卻偏偏不能是趙無疆!


    因為趙無疆的娘親姚芳當年是大逆不道之輩,叫囂著要推倒他們這些門閥。


    誰知道趙無疆上位之後會做什麽?


    所以無論如何,他們絕對不允許趙無疆在京都站穩腳跟!更別說觸碰到皇位!


    而趙無疆好像也知道這一點,與當年那個女人一樣,頑固不化,不知天高地厚,選擇了宣戰!


    但是京都永遠是他們這些宗族的地盤!


    天下永遠是他們的天下!


    他們才是皇權背後的饕餮,絕不允許有人將他們的利益吞食!


    除非有人能夠給他們帶來同體量的利益!


    但是趙無疆不但不能,還很有可能焚毀他們的一切!所以趙無疆就得死!


    趙家父子,一個都別想活!


    趙無疆假模假樣擦拭淚水,然後站直身子,大手一拍馬車內李在淵的棺木。


    下一刻,他就將重逾千斤的棺木直接單手撐起。


    眾人一瞬瞠目結舌,難以置信看著這一幕。


    趙無疆冷眸掃過眾人,尤其是李慶餘王有財等代表門閥的官員:


    “本世子護送皇上聖體入京...


    我看誰敢攔我!”


    語罷,趙無疆扛起李在淵的棺木,一步重重踏出向著京都內走去,每一步都仿若踏在眾人的心頭。


    無人敢阻攔,唯有汗流浹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偷聽心聲:女主請自重,我隻是小反派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行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行書生並收藏偷聽心聲:女主請自重,我隻是小反派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