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也是發愁,這活他都想撂挑子了,但半路撤離功德不圓滿啊,他未來還想家族以中醫為核心發展呢,這個活怎麽都不能避開。


    而且族裏的人還幫不上他什麽,隻能他自己來。


    將念頭扔去一邊,王澤打開借來的機械設計書籍在書房內看了起來。


    上一次看的迷迷糊糊,這次在看的時候,裏麵的知識他都能看得懂了。


    從基礎的機械製圖開始,王澤如今三級的繪畫讓他畫圖很是容易。


    哪怕機械製圖畫法和繪畫又不曉得差距,但是基礎還是有很大相似之處的。


    他甚至都不需要輔助工具配合,隻靠著眼力和手上功夫,就能劃出精準的直線,陰影等等。


    王澤拿起筆在紙上練習畫著各種機械零件,從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開始一直畫到剖視圖,剖麵圖。


    簡單的螺絲配件畫起來還是沒難度的。


    隻是這點基礎內容顯然還不足以激活機械設計技能。


    之後的一段時間,王澤白天在衛生部消磨時間,晚上迴來則不停地畫圖,學習機構組成,傳動原理。


    轉眼時間變到了56年,王澤最興奮的便是在二月一號,國家正式公布了第一批230個簡化漢字。


    這讓他書寫都舒服了不少,雖說有原身的記憶,寫繁體字倒也能行,但是他可是已經習慣了後世的簡化字了,總覺得繁體字筆畫太多,寫起來太累。


    而經過三個月的努力,赤腳醫生手冊北方版也正式定稿。


    在這個基礎上,大家夥一起共同編寫出了赤腳醫生手冊南方版。


    兩本書大部分內容其實是相同的,隻有一些南北方特有的常見草藥使用方法不同。


    南方版屬於是在衛生部領導下共同完成的。


    在最後一頁,上麵寫了大量的編寫者上去,王澤依然沒有讓自己的名字落在上麵,而是寫著王家村醫館。


    北方版就簡單了,和之前差不多,隻是多出了衛生部的名頭。


    其他人也沒臉在北方版上寫自己名字上去。


    而西醫也覺得不虧,原本幾乎全是中醫內容,現在在他們的努力下,也添加了不少西醫治療方案上去。


    尤其是各種針劑,消炎,止痛。


    對於普通人來說,西醫還是比中醫要更有優勢。


    哪裏不舒服就吃什麽打什麽,沒用在去看醫生,簡單明了。


    兩本書在三月一號正式完成,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這本書的事情。


    通過遍布全國的新華書店等渠道,書籍很快便在全國發售。


    而衛生部也開始在各地組織農村地區的人來培訓,學習書中簡單的治療方法。


    這本書的提前出現,讓偏遠地區的人們第一次享受到了醫療服務。


    各地人民對於中央更是讚美聲不斷,這可是千百年來頭一次將醫療配置下放到村一級。


    不但是農村地區購買,城裏的人在報紙上看到之後,也紛紛跑去新華書店購買這本書。


    畢竟這本書上麵的治療方法都簡單易學,家人有些小病症自己就可以看書解決。


    而王家村醫館的名頭,也隨著赤腳醫生手冊走進千家萬戶。


    在大量發售之後,古巴等相同思想的國家紛紛派人前來考察,這本書也在之後翻譯成了各種語言走出大陸,在世界各地發售。


    而王澤在三月份,也成功生成了機械設計技能。


    快四個月啊,每天晚上都要學習,硬生生將機械設計的基礎知識全部啃了下來。


    不光如此,王澤還去圖書館再次找梁館長借了好幾本相關書籍學習,最終才能成功。


    隻是王澤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是,他這次還書的時候,梁館長好像情緒不高,哪怕是他送去了一背簍的香菇作為感謝都看著沒什麽興致。


    “你們王家村現在可是全國知名了啊。”梁館長沒有看對方送來的香菇,這東西等會讓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分了就是。


    但是她卻沒想到,她之前不在意的赤腳醫生手冊,卻鬧出了這麽大的動作。


    這讓她都說不出讓王澤棄醫從工的話了。


    “都是領導的支持...”王澤笑道,最近他們王家村醫館確實出名了,族裏麵都來人給他說了,經常有人跑去求醫,隻是看醫館一直關著根本不開才放棄。


    梁思莊微笑道:“行吧,以後有什麽想看的,再來找我。”


    “謝謝梁館長。”


    離開圖書館,王澤便找到李雯婷和其說了自己要迴去村裏了。


    隻是李雯婷失落的樣子差點讓他改變主意。


    這段時間由於王澤一直在城裏,而且多次來到北大借書看書。


    他們之間的見麵次數都多了不少。


    現在王澤要迴去村裏了,他們在要見麵也沒那麽容易了。


    “你還來嗎?”坐在湖邊,李雯婷看著湖裏的魚兒輕聲問道。


    “來啊,我在城裏還有房子呢,怎麽可能不來了。”王澤扔了塊小石頭砸進水裏,咚的一聲,水麵泛起陣陣漣漪。


    “嗯,那你下次來了去找你玩,我還想吃你做的點心呢。”李雯婷聽到這話才又笑了起來。


    離開北京大學,王澤便趕去了軋鋼廠。


    門口保衛科的人雖然還認識王澤,但是他現在畢竟不是軋鋼廠的人了,所以被攔住門口沒讓進去。


    過了一會,才有一個采購科的人走出來將王澤接了進去。


    “你怎麽有空來廠裏了?是豬能宰殺了嗎?”李科長在門口接上王澤進入辦公室問道。


    “明年才行,現在我們村的豬主要是繁殖,少量的豬肉都隻能勉強夠我們村吃,等明年就可以大批量給軋鋼廠供應了。”王澤解釋道。


    現在村子已經有百頭豬了,這些豬都是按照麵板給的知識按照路線培育出來的。


    和農業部培育的方向不同,他們這裏的豬不但產量高,味道也不錯。


    唯一的缺陷便是生長速度慢,可是麵板知識裏麵還有養豬的秘方。


    通過秘方也能解決這一點,讓他們這個品種一點也不輸於其他品種。


    隻是為了大量繁育,不適合現在就開始宰殺。


    公豬也不行,這些公豬都要用於和農業部換母豬呢。


    一頭換三頭,公豬也是很寶貴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迴到54年,還好帶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雯織天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雯織天華並收藏四合院:迴到54年,還好帶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