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在充足蛋白質的補充下,原身狀態下的趙言,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五米的高度。看上去就像一隻現實版的“金剛”。


    如果不是初步掌握了原身與本體之間切換的奧秘,他快連庇護所都要進不去了。


    趙言原本已經準備離開了。


    一個多月前,在一個平常的午後,一覺醒來,趙言忽然發覺自己感覺不到元胎竅中那個熟悉的“心跳”了。但精神卻又前所未有的清明與圓融。過往的種種阻滯,與修行中每一個不明所以的關礙,在這一瞬間仿佛都得到了解答。


    就像是再次遭遇了一次“傳佛心印”的洗禮。


    他當時就心中一動,這是出了元神了!


    從“胎動”到“化神”隻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玄之又玄的“煉氣化神”階段的關礙,就這樣毫無阻滯的跨過去了!


    趙言有些呆滯。這用時之少,不禁令他懷疑自己孕育出來的,會不會是個偽“元神”。再加上那“元神”有些奇怪的呆在元胎竅中而不是像典籍中所描述的居於識海,更是加深了他的這個猜測。


    但精神的圓融與能量層級帶來的變化卻又做不了假。


    在“元神”的居中調和下,很短的時間,他周身的能量就自然而然的轉化成了更高層級的“法力”。在現實麵前,趙言很快將這個疑問拋在了腦後。


    提升帶來的其它好處暫時還沒有看到,附帶的變化倒是直接給了趙言一個驚喜。


    元神的初成,使他可以在原身與本體兩種不同形態之間自如的切換了。而法力的形成,即便是在原身狀態下,他對食物的依賴度也大大降低了。這種高層級的能量已經可以為原身的行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能量支撐了。


    趙言有些欣喜,對肉食依賴的減少也就意味著他不必再被束縛在這裏,他可以重返人類世界了。


    隻是,“化神”之後接下來該如何“煉神”!所謂的“返虛”又是什麽樣的一種狀態呢……


    將整整燉了一天的兩隻軟糯熊掌,連湯帶水的吃了個幹幹淨淨。趙言又在鍋中加滿清水,將最後剩下的半扇熊肉拆開,簡單清洗了一下後放了進去。


    除了一些內髒便宜了兩隻小動物,這隻近一噸重的棕熊趙言吃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平均下來每天要吃上兩百多斤的肉。


    沒有辦法,這個季節,哪怕是在陰冷的地下,肉食也放不了太長的時間。為了不至於浪費,這幾天的進食趙言都是在原身的狀態之下。


    雖然已經大大減少捕獵的頻次,但趙言每次出手的目標都是熊、虎等飽含氣血的大型猛獸。特別是那些正在為冬眠進行儲備的熊類,這個季節正是油脂豐厚,氣血最為雄渾的時候,是不可多得的進補佳品。


    正因如此,一年多的時間,這個物種幾乎從泛濫成災的狀態硬生生被他吃到了差點絕種。


    飽食之後,趙言又進入了發呆的狀態。自元神初成之後,趙言隱約的感覺到了一股靈機的貼近。


    “元胎孕神”的過程使他對於“參玄歸元氣法”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趙言感覺,其中有關穴竅的開辟或許另有其它的妙處,而並不僅僅隻是為身體提供一個全新的能量源那樣簡單


    隻是具體究竟如何,無疑還需要細細的探究。


    片刻之後,收攏發散的念頭。趙言蓋上鍋蓋,又調小了爐灶的火頭後,又一次開始了閉關。


    他有種直覺,離開現在的這個環境,想要再如這般,能隨時隨地,全身心的投入修行怕是不大可能了。而且元神的成就也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對這種統合心象與物象的高等級能量體,他還缺少足夠多的了解。


    趙言的心神緩緩下沉,向著元胎而去。黑沉沉的意識大海中,元神就是那最明亮的燈塔。


    整個精神仿佛晃動了一下,下一刻,趙言發現自己出現在了一個陌生的場所。愣怔了片刻,再四下裏一個打量,趙言明白他現在所處的環境是在哪裏了。


    那是他的識海。隻不過換了個角度,現在的他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來觀照自己的精神世界。


    這令趙言有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感。


    幾年前他就已經可以內視,漸漸又達至入微,但那隻限於肉體的層麵。精神層麵的梳理與自我剖析卻是他從未有過的體驗。


    存思術、觀想法等精神層麵的修行手段,趙言雖沒有多少涉獵,但基本的原理多多少少也有些了解。


    所謂的“靜心一返觀,真假不縈懷。”的道理也是略懂一些的。


    他的心神去觀照元胎,卻被一頭扯進了自家精神的居所。精神世界的詭異在這一刻顯露無遺。


    真實與虛幻交錯變化,其中的玄妙,趙言一時半會兒的也品不出究竟是什麽滋味。他隻能牢牢錨定自我,使自己不至於迷失在這個詭異的世界。


    就像是在做一個白日夢,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些幹什麽,卻不知道如何去觸摸、又如何改變其中的過程。


    就像是一個觀影者,有心卻使不上力。


    趙言一方麵驚訝於自己的這種遭遇,另一方麵也領悟到這元神果然是統合形神,集心象與物象結合的大成者。


    到了這一步,他也不去考慮自己修成的究竟是不是真正元神這一問題了。


    在真正凝聚陰神,做到以精神直接幹涉物質之前,修士與凡人之間並沒有天塹般不可逾越的距離。


    若是沒有足夠的護法手段,哪怕是一名到了“煉氣化神”階段的修士,在精神層麵已經足以碾壓這世上所有的生靈。但仍舊脫不開肉體凡胎的本質。在肉體方麵的爭鬥時,麵對這個世界頂尖的人類,也未必就是穩贏的局麵。


    到了如今更是不堪,即便有了足夠強大的護法手段,若是不能預知吉兇,不明天時,不知進退,在現代的終極武器麵前,仍舊什麽都不是。


    這一時的感慨隻是一個隨生隨滅的念頭,在彈指就有三萬六千個念頭生滅的瞬間,隻是海潮中的一滴水花,轉眼間就消融在了群體思緒的大海之間,再也不被記起。


    既然進來了,又把握不住具體的運作,趙言索性就以第三者的角度來看看他自己心神的深處,到底有些什麽。


    心神無形無相卻又色彩斑斕,具體如何,全憑本心。


    趙言發現所謂的旁觀者清果然是有道理的。如果把他的精神比做一個圓形色板,趙言發現他自己的主體占了其中約百分之九十,另外的百分之十則被不同顏色的色塊占據著。


    那應該就是寄托在他身上的幾樣靈物了。


    在趙言意念的折射之下,他的形體在其中幻化了出來。按觀想法的規則,趙言想象其中的一個紅色色塊是一朵火苗。下一刻,一點黑火代替了這一個色塊。


    觀影者的身份雖然令趙言無法直接幹涉識海中的一切,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精神世界的折射,隻是單純的具現一個簡單的想法還是可以做到的。


    趙言看了一下,燃靈火的這個點,大約隻占了零點一個百分點。果然,雖然看上去有著靈性,但隻是最初的一點萌芽,連完整的意識都算不上。甚至趙言懷疑連萌芽也不是,隻是先天生物天生的一點靈光。


    相比之下龍皮手套更是不如。


    不管它曾經的本體是如何的強大,在被人為加工之後,所剩下的,勉強就隻剩下一些本能了。若不是吞噬了一枚真正的龍鱗,趙言懷疑連這一絲本能可能也不會覺醒。


    那枚種子要稍稍好上一點,但因為是被他同化過的緣故,這個色塊與他本體的色澤已經無限趨於一統。


    占據最大比重的,則是那滴魔血。足足有五個點的份額。趙言有些警惕,這應該就是上次測試帶來的後遺症了。想不到物理上的魔血是被清理幹淨了,卻還在精神上留下了點烙印。


    但同時趙言也釋然,能自上古流傳下來的血脈,若是連這點同化的能力都沒有,反而會令他有些失望。


    所有這些加起來不過五個多一點的份額。剩下的缺失,則被一片不規則霧氣狀的不明物質占據了。


    不同於別的幾樣毫無動靜,這片不明霧氣顯然是活動著的。它時不時的探出一絲觸角在趙言的心神邊緣小心的觸摸一下,被觸及的那部分就轉化成了它的軀體。


    趙言倒吸了口涼氣,雖然從來沒有過接觸,也是第一次見到實體,但他自然而然的就知道那是什麽東西了。


    什麽時候在自己的心神深處,居然誕生了一頭“六欲天魔”出來!


    雖然簡單到連靈智都沒有萌芽,隻是一些極端情緒堆積出來的一個濁物。但通讀過“六欲天魔經”的趙言,卻能清楚的感知那團霧氣其中的本質,絕對是屬於是六欲天魔的。


    還未形成氣候,居然已經開始反噬起本體來了!


    雖然有些覬覦其中的那些奇功秘技,但趙言自問可是從來也沒有修習過這本魔經啊!還有,既然能在他的精神深入紮下根來,那最初的那點種子又是怎麽來的!


    “六欲天魔經”上種種匪夷所思的修煉法門再一次浮上了趙言的心頭,他開始反溯自己以往所有的強烈情緒來。


    起源很快就找到了。趙言同時也明白,以前自己那些大起大落的情緒是來源於哪裏了。


    他想不到最初隻是一枚追求精進的念頭,居然會成為欲念的種子。在他夙願得償的今天,它也已經成長到了一個令趙言不得不重視的程度。


    再加上原身與本體之間截然不同的思維、本性。雖是出自一體,但每一次切換間,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誕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緒來。


    雖然隻是微不可查的絲絲縷縷,但天長日久之下,這種種情緒堆積而成的濁欲,卻與修煉時必須的空靈剔透形成了衝突。


    有了對抗,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它生存的土壤。


    一頭“六欲天魔”就這麽無中生有的誕生了!


    趙言知道他現在需要做出選擇了。


    修行講究的是一個空靈,而欲望則隻會帶來混濁。若是不想在功行精進的緊要關頭出紕漏,為將來的修行埋下隱患,趙言隻能選擇一頭。


    要麽堅決的將自身的情欲連同附帶的這點意念給舍棄掉。要麽就全心全意的走魔主之道。


    七情六欲沒有好壞之分,它隻是每一個靈性生物的本能。若是選擇割舍去自身的種種欲念,就有成為一根無情無欲木頭的可能。而一個沒有情欲的人又如何去體悟這世間百態,天地自然。


    對一名修行者來說,紅塵煉心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


    相比之下後者反倒更簡單一些。隻要將那些情緒嫁接在一些適合它們的精神體內,在分擔自己負重的同時,也會變相的給那些載體們帶來一絲神異的力量。


    載體們以精神供奉,而自己則給予力量的響應,這是最簡單的神主之道,也勉強算是一條超脫之路。


    而若是想讓載體們隨自身的意誌而動,甚至更進一步想要駕馭他們的情緒,那就不是神道,而是所謂的魔主之道了。


    若是走這條路,那麽隻要這世間還有生靈,隻要生靈們還有思考這種本能,憑借播灑下去的情欲魔種,趙言或許還能達成某種程度上的永生不滅。


    怎麽選!


    結束了這次意外的觀想,趙言迴過了神來。


    他兩眼空茫的凝注著兩米開外那塊鐵黑色的洞壁,腦海中急速旋轉著。


    趙言想要試試,能不能在過往的那些記憶中,翻找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來平衡自己的情緒。使自身免於種種欲念困擾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製那頭六欲天魔的成長。


    趙言不想割舍去自身的種種欲念,也從沒想著要修一尊“六欲天魔主”出來,成為一個操縱人心的神主或是魔王!


    到底該如何平衡、取舍,現在成了擺在了他麵前的一大難題。


    片刻之後,趙言長長的歎了口氣。除了六欲天魔經中的路數,他沒有找到其它有效的處理辦法。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將它擱在一邊。隻要不給予強烈的情緒刺激,趙言相信短時間內,隻憑這麽點濁欲應該是沒法誕生出靈性來的。


    隻是這樣一來,“元胎化神”暫時就沒法再深入下去了。不但如此,原身與本體之間的切換也不可過於頻繁。


    索性隨著元神的初步蘊成,“煉氣化神”階段的門檻也終於穩固。剩下的,就是求諸於內,在方寸之地細細的打磨,也就是水磨的工夫了。


    雖然看不到新起點的楔入口在那裏,但境界想必不會因為短時間的蹉跎而下跌。


    向內探索的路暫時走不下去了,趁著還有時間,趙言索性將注意力放到了另一門傳承秘法“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祭煉法”的上麵。


    就像傳統武術分打法和練法一樣,修行者們也同樣如此。不論旁門左道還是玄門正宗,沒有護法手段的修行者就像是鬧市持金的小兒。


    被人拐了金去還是小事,若是被妖邪之輩看上,一不小心,可能幾十年的苦修就都化為了烏有。


    畢竟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任何時代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在眾多的護法手段中,法器是繞不開去的一個門類。就像兩個實力相當的人拚命,一個手中忽然多出來一把刀子,另一個除了有多遠逃多遠,就隻剩下戰死當場的覺悟了。


    而法器,就是那把刀子的升級版本。是修行者們憑借雙手所能製造出來的最高級的工具。


    按趙言手上的這門秘術,法器的威能大小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麵,本身的材質和封禁在其中禁製的威力。


    材質不去說它,這是先天造就,但所封入的禁製卻是有著講究的。


    法器的祭煉各家各派都有不同的手法。別家的趙言不清楚,他手上的這門則是玄門正宗的煉器路數。一是看封印的重數,第二則是祭煉的手法。


    趙言手上的這門“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祭煉法”其實分別屬於“天罡”和“地煞”兩種級數的祭煉手法,對應的是天罡三十六和地煞七十二兩種法訣。


    視所需祭煉器物材質的不同,和修行者本身功行的深厚,由淺入深,一層層的將禁製堆疊上去。


    一重最簡單的地煞禁製,便需要有七十二手法訣的疊加。


    這不僅要求施法者對速度和手法的熟練度,有極高的把控,而且中間法力的貫注也必須一氣嗬成,不能有絲毫停頓。


    而這還隻是第一重的禁製。從第二重開始,所疊加的法訣便需成倍的增加。也就是說,第二重的禁製便是一百四十四手,而第三重則達到了驚人的二百八十八手……


    以此類推,一把法器若是想要達到地煞級數圓滿,施術者在瞬息之間所要疊加的法訣,便是恐怖的五千一百八十四手。這還隻是手速,沒有考慮法力能否支撐的問題。


    而天罡級數的祭煉更是恐怖,它需在每一級地煞級數圓滿的基礎上再乘以一個平方。


    對此趙言反而不是那麽擔心。


    對現在的他而言,這不是能不能夠達成的問題,而是應該歸列到想象力的方麵。


    除了已經遠遠超出他能力的範疇,還有一個就是材質難尋。早已不是上古時期,如今這世上,能完整承載地煞級數禁製的事物怕都已經是鳳毛麟角了,更不用說天罡級別。


    所以這門繁雜的禁製,號稱是三界之內第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遺種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定海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定海山並收藏遺種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