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林操控著飛劍緩緩降落在山坳中,其實他已經通過神識探查到了婁家祖宅,甚至就連位於祖宅後麵的山洞也沒有躲過他的探查,隻不過為了不顯得過於突兀,還是耐著性子由剛剛走下飛劍的婁東亭在前麵引路。
這是一個四麵環山的小山坳,從高空俯瞰更像是高度達到上千米的高樓峰山腳下的一小塊窪地,隻不過除了背靠高樓峰、其餘三麵也都是高度足有三四百米的小山峰,就在這山峰林立之間,竟然有著一塊四五畝地大小的小平原,周圍山峰上樹木茂盛,完美地掩飾了這個小山坳的蹤影,如果不是登上四周的山峰,很難發現小山坳的蹤跡。
小山坳裏的土地顯然早就被婁家的祖上開墾出來,如今可以看到地裏種滿了綠油油的麥苗,高樓峰山腳下還有著一座方圓五六米的水潭,就在距離水潭十多米的半山腰依山而建了一棟完全使用青條石塊堆砌而成的石屋,顯然這就是婁東亭嘴裏所謂的婁家祖宅,於林已經通過神識探查到,石屋後麵的山體中,有著一個高兩米左右、十多米深的石洞,石洞兩邊還開鑿出來六個長、寬、高各兩米左右的石室,最裏麵的兩個石室裏已經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木箱子,從石洞牆壁上遺留下的那些明顯的雕鑿痕跡,可以斷定婁家祖上是對原本的不規則石洞進行了闊鑿、開挖,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周圍其他三座小山峰的山頂,還修建了三棟石屋,每座石屋裏都居住著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婦,石屋裏除了有日常生活物品,還各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兩把德式駁殼槍以及大量的彈藥,顯然這三對夫婦平時主要的任務就是守護這座小山坳、保護婁家祖宅裏的密洞,至於山坳裏的那幾畝田地,估計也隻是確保祖上開墾出來的土地不至於撂荒,這三座石屋裏的各種充裕的生活物資,不僅有大米、麵粉、各種肉類,還有不少蔬菜,顯然都是由婁家給這裏及時進行補充。
此時這三對夫婦並沒有休息,每人都是不停地向著屋外觀望,顯然由於最近這段時間,婁東亭每天晚上都會往祖宅運送一趟黃金,他們都在等候著婁東亭的到來。
隻不過這些人做夢也想不到,今天晚上婁東亭竟然是被於林駕馭著飛劍,直接從高空落入了小山坳中。
婁東亭嘴裏發出一連幾聲尖銳的口哨,然後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手電筒,打開後才開口解釋道:“先生,我這是通知負責在這裏守護祖宅的婁家子弟,以免引起誤會。”
於林不以為意地擺擺手,並沒有開口說話,隻是繼續跟隨著婁東亭走向不遠處的石屋。
婁東亭一邊走在青石板鋪成的山路上,一邊開口介紹道:“我們婁家的祖上是冀省滄州人士,元朝末年由於不堪忍受蒙古韃子的欺淩,殺了一名蒙古韃子後躲進了燕山,仗著一身不俗的功夫,在燕山以狩獵為生;偶爾發現這裏後,就在這個小山坳裏定居下來。祖上發跡之後,並沒有放棄這裏,留下祖訓,要求自己的後人必須繼續堅守這座小山坳。我們婁家每一代都會從家族子弟中挑選合適的人選,輪流擔任守護祖宅的任務,如今在這裏的三對夫婦中,就有我的大兒子夫妻倆人。”
於林聽後微微點了點頭,隻不過心裏卻也清楚,婁東亭並沒有完全跟自己說實話,以於林如今的神魂修為,不遠處的那棟石屋和後麵的山洞,在自己的神識探查之下,幾乎可以說是分毫畢現,從石洞裏那最裏麵四個石室遺留下的雕鑿痕跡,可以清晰地看出年代絕對久遠,而且其中一個石室裏還遺留著石榻和一個石蒲團,搞不好就是昔日一位隱居於此的修士的清修之所;另外兩個石室從雕鑿痕跡可以看出,跟裏麵的四個石室有著明顯的不同,裏麵的四個石室幾乎就是使用利器直接在石洞裏開挖而成,雖然石室牆壁稱不上光滑,但也絕對不是普通的斧、鑿所能完成,應該是使用的中、下品法器。
另外婁家祖上也不可能僅僅隻是憑著出售山貨就迅速發跡,十有八九是得到了昔日那位修士遺留下的財富,否則也不會留下祖訓,要求婁家子孫繼續守護這裏。
不過於林對此倒也沒有在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更何況還是這種傳承數百年的家族,恐怕有一些機密事宜,也隻有曆代家族的主事人和為數不多的幾位核心才能夠知曉。
或許婁家至今仍舊保存有昔日那位修士的一些遺物,隻不過於林對此根本就沒有絲毫興趣,自己身懷三清觀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各種功法和典籍,更是擁有鴻蒙珠碎片世界,修煉的更是鴻蒙珠伴生功法,因此那些普通修士遺留的微末物品,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眼裏。
此時兩人已經走到了石屋跟前,婁東亭剛想打開石屋門,卻被於林出聲阻攔,指了指石屋前的一片完全使用青石板鋪成的平整場地,開口說道:“東亭,東西就直接放在這裏吧,你們慢慢自己收拾,我還得迴去修煉。”
說完後不等婁東亭答複,於林已經取出那個用來盛放婁家財物的儲物袋,揮手間原本存放在儲物袋裏的所有木箱,整整齊齊碼放在了青山板地麵上,就連那些古董架也依次擺放在旁邊。
把所有物品都取出後,於林已經腳下踩著飛劍緩緩升空,婁東亭也隻能雙手抱拳躬身道謝:“多謝先生。”
半空中傳來於林晴朗的聲音:“好了,不必客氣了。”話音未落已經失去了於林的蹤影。
婁東亭和婁振華之前曾經商量過了,想把婁家最大的秘密今晚如實告知於林,可惜這位於少東家根本就沒有跟著自己進入祖宅藏寶洞的意思,竟然就這麽直接離去了。
婁東亭無奈地微微搖了搖頭,說實話如果換成另外任何一個人,婁東亭和婁振華也絕對不會把婁家祖宅的秘密和盤托出,要知道婁家隱藏在祖宅後麵藏寶洞裏的財物,數量之多絕對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但是婁家叔侄卻堅信,於少東家根本就不會見財起意,光是人家隨意賞賜給婁家眾人的那些珍貴靈果,就不是能夠以金錢可以衡量,尤其於少東家還是昔日修真五大宗門之一、三清觀的當代觀主,恐怕擁有的財富完全超出想象。
於林猜測得差不多,婁家祖上確實是無意中發現了現在這個石洞,更是從裏麵石室裏得到了一批黃金和玉石,尤其珍貴的是還有兩部功法和一柄法器長劍。
婁家祖上也曾經試圖修煉得到的功法,可惜由於自身沒有靈根,因此根本就沒有入門。
婁家祖上正是靠著這些黃金,在四九城很快就站穩了腳跟,並結婚成家。
那位婁家祖上之所以在四九城定居,主要還是為了能夠從這座都市之中尋找一些關於修真的典籍,畢竟能夠得到修士的功法,自己卻根本就沒有辦法修煉,這種滋味確實不好受。
後來從想方設法搜集到的修真典籍記載中,婁家祖上才知道,想要成為一位修士,首先必須擁有靈根,而自己顯然就不具有修煉的資質。
不過這位婁家祖上並不甘心,他接連娶了好幾個妻妾,既然自己沒有靈根,那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隻要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修煉那兩部功法,也足以確保婁家長盛不衰。
可惜的是直到這位婁家祖上離世,也沒有發掘出一個擁有靈根的子孫後代,因此他才留下祖訓,要求自己的子孫後代必須嚴密守護那座小山坳,同時還給自己選定的家族主事人留下密令,每一個婁家後人,隻要年滿十歲,就讓其嚐試修煉那兩部功法的第一篇,隻要能夠發現擁有靈根的婁家子嗣,必須集中婁家所有的財力物力供其修煉。
或許是這位婁家祖上的資質實在拉胯,時至今日他的子嗣後代也沒有發掘出一個擁有靈根的孩子。
如今當初婁家祖上所獲得的那兩部功法,在婁家已經成了雞肋一般的存在,不僅必須嚴格保守這個秘密,否則一旦被外人知曉,恐怕就會給婁家帶來滅頂之災;可是明明擁有這兩部修煉功法,偏偏婁家這麽多年了,竟然沒有發掘出一個擁有靈根的後人,不得不承認造化弄人。
原本婁振華和婁東亭打算把這兩部功法的原本贈送給那位於少東家,反正婁家早已經抄錄了好幾份,可惜今天晚上這位於少東家根本連石屋都沒有進,隻是把婁家的那些財物直接放在門前青石板上,就駕馭飛劍徑直離去了。
看著於林消失的方向,婁東亭也隻能等迴去再跟婁振華商量一下了,此時負責在這個小山坳擔任守護任務的三對夫婦都已經相繼來到了祖宅,看到眼前的一大堆箱子和古董架,六個人的表情都十分精彩。
這是一個四麵環山的小山坳,從高空俯瞰更像是高度達到上千米的高樓峰山腳下的一小塊窪地,隻不過除了背靠高樓峰、其餘三麵也都是高度足有三四百米的小山峰,就在這山峰林立之間,竟然有著一塊四五畝地大小的小平原,周圍山峰上樹木茂盛,完美地掩飾了這個小山坳的蹤影,如果不是登上四周的山峰,很難發現小山坳的蹤跡。
小山坳裏的土地顯然早就被婁家的祖上開墾出來,如今可以看到地裏種滿了綠油油的麥苗,高樓峰山腳下還有著一座方圓五六米的水潭,就在距離水潭十多米的半山腰依山而建了一棟完全使用青條石塊堆砌而成的石屋,顯然這就是婁東亭嘴裏所謂的婁家祖宅,於林已經通過神識探查到,石屋後麵的山體中,有著一個高兩米左右、十多米深的石洞,石洞兩邊還開鑿出來六個長、寬、高各兩米左右的石室,最裏麵的兩個石室裏已經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木箱子,從石洞牆壁上遺留下的那些明顯的雕鑿痕跡,可以斷定婁家祖上是對原本的不規則石洞進行了闊鑿、開挖,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周圍其他三座小山峰的山頂,還修建了三棟石屋,每座石屋裏都居住著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婦,石屋裏除了有日常生活物品,還各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兩把德式駁殼槍以及大量的彈藥,顯然這三對夫婦平時主要的任務就是守護這座小山坳、保護婁家祖宅裏的密洞,至於山坳裏的那幾畝田地,估計也隻是確保祖上開墾出來的土地不至於撂荒,這三座石屋裏的各種充裕的生活物資,不僅有大米、麵粉、各種肉類,還有不少蔬菜,顯然都是由婁家給這裏及時進行補充。
此時這三對夫婦並沒有休息,每人都是不停地向著屋外觀望,顯然由於最近這段時間,婁東亭每天晚上都會往祖宅運送一趟黃金,他們都在等候著婁東亭的到來。
隻不過這些人做夢也想不到,今天晚上婁東亭竟然是被於林駕馭著飛劍,直接從高空落入了小山坳中。
婁東亭嘴裏發出一連幾聲尖銳的口哨,然後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手電筒,打開後才開口解釋道:“先生,我這是通知負責在這裏守護祖宅的婁家子弟,以免引起誤會。”
於林不以為意地擺擺手,並沒有開口說話,隻是繼續跟隨著婁東亭走向不遠處的石屋。
婁東亭一邊走在青石板鋪成的山路上,一邊開口介紹道:“我們婁家的祖上是冀省滄州人士,元朝末年由於不堪忍受蒙古韃子的欺淩,殺了一名蒙古韃子後躲進了燕山,仗著一身不俗的功夫,在燕山以狩獵為生;偶爾發現這裏後,就在這個小山坳裏定居下來。祖上發跡之後,並沒有放棄這裏,留下祖訓,要求自己的後人必須繼續堅守這座小山坳。我們婁家每一代都會從家族子弟中挑選合適的人選,輪流擔任守護祖宅的任務,如今在這裏的三對夫婦中,就有我的大兒子夫妻倆人。”
於林聽後微微點了點頭,隻不過心裏卻也清楚,婁東亭並沒有完全跟自己說實話,以於林如今的神魂修為,不遠處的那棟石屋和後麵的山洞,在自己的神識探查之下,幾乎可以說是分毫畢現,從石洞裏那最裏麵四個石室遺留下的雕鑿痕跡,可以清晰地看出年代絕對久遠,而且其中一個石室裏還遺留著石榻和一個石蒲團,搞不好就是昔日一位隱居於此的修士的清修之所;另外兩個石室從雕鑿痕跡可以看出,跟裏麵的四個石室有著明顯的不同,裏麵的四個石室幾乎就是使用利器直接在石洞裏開挖而成,雖然石室牆壁稱不上光滑,但也絕對不是普通的斧、鑿所能完成,應該是使用的中、下品法器。
另外婁家祖上也不可能僅僅隻是憑著出售山貨就迅速發跡,十有八九是得到了昔日那位修士遺留下的財富,否則也不會留下祖訓,要求婁家子孫繼續守護這裏。
不過於林對此倒也沒有在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更何況還是這種傳承數百年的家族,恐怕有一些機密事宜,也隻有曆代家族的主事人和為數不多的幾位核心才能夠知曉。
或許婁家至今仍舊保存有昔日那位修士的一些遺物,隻不過於林對此根本就沒有絲毫興趣,自己身懷三清觀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各種功法和典籍,更是擁有鴻蒙珠碎片世界,修煉的更是鴻蒙珠伴生功法,因此那些普通修士遺留的微末物品,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眼裏。
此時兩人已經走到了石屋跟前,婁東亭剛想打開石屋門,卻被於林出聲阻攔,指了指石屋前的一片完全使用青石板鋪成的平整場地,開口說道:“東亭,東西就直接放在這裏吧,你們慢慢自己收拾,我還得迴去修煉。”
說完後不等婁東亭答複,於林已經取出那個用來盛放婁家財物的儲物袋,揮手間原本存放在儲物袋裏的所有木箱,整整齊齊碼放在了青山板地麵上,就連那些古董架也依次擺放在旁邊。
把所有物品都取出後,於林已經腳下踩著飛劍緩緩升空,婁東亭也隻能雙手抱拳躬身道謝:“多謝先生。”
半空中傳來於林晴朗的聲音:“好了,不必客氣了。”話音未落已經失去了於林的蹤影。
婁東亭和婁振華之前曾經商量過了,想把婁家最大的秘密今晚如實告知於林,可惜這位於少東家根本就沒有跟著自己進入祖宅藏寶洞的意思,竟然就這麽直接離去了。
婁東亭無奈地微微搖了搖頭,說實話如果換成另外任何一個人,婁東亭和婁振華也絕對不會把婁家祖宅的秘密和盤托出,要知道婁家隱藏在祖宅後麵藏寶洞裏的財物,數量之多絕對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但是婁家叔侄卻堅信,於少東家根本就不會見財起意,光是人家隨意賞賜給婁家眾人的那些珍貴靈果,就不是能夠以金錢可以衡量,尤其於少東家還是昔日修真五大宗門之一、三清觀的當代觀主,恐怕擁有的財富完全超出想象。
於林猜測得差不多,婁家祖上確實是無意中發現了現在這個石洞,更是從裏麵石室裏得到了一批黃金和玉石,尤其珍貴的是還有兩部功法和一柄法器長劍。
婁家祖上也曾經試圖修煉得到的功法,可惜由於自身沒有靈根,因此根本就沒有入門。
婁家祖上正是靠著這些黃金,在四九城很快就站穩了腳跟,並結婚成家。
那位婁家祖上之所以在四九城定居,主要還是為了能夠從這座都市之中尋找一些關於修真的典籍,畢竟能夠得到修士的功法,自己卻根本就沒有辦法修煉,這種滋味確實不好受。
後來從想方設法搜集到的修真典籍記載中,婁家祖上才知道,想要成為一位修士,首先必須擁有靈根,而自己顯然就不具有修煉的資質。
不過這位婁家祖上並不甘心,他接連娶了好幾個妻妾,既然自己沒有靈根,那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隻要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修煉那兩部功法,也足以確保婁家長盛不衰。
可惜的是直到這位婁家祖上離世,也沒有發掘出一個擁有靈根的子孫後代,因此他才留下祖訓,要求自己的子孫後代必須嚴密守護那座小山坳,同時還給自己選定的家族主事人留下密令,每一個婁家後人,隻要年滿十歲,就讓其嚐試修煉那兩部功法的第一篇,隻要能夠發現擁有靈根的婁家子嗣,必須集中婁家所有的財力物力供其修煉。
或許是這位婁家祖上的資質實在拉胯,時至今日他的子嗣後代也沒有發掘出一個擁有靈根的孩子。
如今當初婁家祖上所獲得的那兩部功法,在婁家已經成了雞肋一般的存在,不僅必須嚴格保守這個秘密,否則一旦被外人知曉,恐怕就會給婁家帶來滅頂之災;可是明明擁有這兩部修煉功法,偏偏婁家這麽多年了,竟然沒有發掘出一個擁有靈根的後人,不得不承認造化弄人。
原本婁振華和婁東亭打算把這兩部功法的原本贈送給那位於少東家,反正婁家早已經抄錄了好幾份,可惜今天晚上這位於少東家根本連石屋都沒有進,隻是把婁家的那些財物直接放在門前青石板上,就駕馭飛劍徑直離去了。
看著於林消失的方向,婁東亭也隻能等迴去再跟婁振華商量一下了,此時負責在這個小山坳擔任守護任務的三對夫婦都已經相繼來到了祖宅,看到眼前的一大堆箱子和古董架,六個人的表情都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