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胡家覬覦鹵肉方子
穿越到山裏悶聲發大財 作者:不曾在的筆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天風和日麗,但沐老爹和沐宵父子二人卻一臉陰沉地從鎮上迴到家中。
他們默默地走到院子裏坐下,誰也不開口說話,氣氛顯得異常凝重,兩人臉上那憤怒的神情仿佛要將周圍的空氣點燃一般。
此時,王翠英正在院子裏熟練地剝著竹筍。
見父子兩人如此,便開口問道:“你們爺倆這是怎麽了?”
她麵前放著一堆剛從竹林裏掰迴來的新鮮竹筍,數量頗為可觀。
剛開始時,在王家幫忙幹活的三位嬸子看到沐家每天都能掰迴這麽多竹筍,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
她們是怎麽也沒想到這種小小的竹筍居然還能拿去賣錢。
看著沐家靠著這些竹筍似乎賺了不少錢,她們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沐家當初為何會毫不猶豫地買下那麽多座山。
原來是山上真的藏著能夠生財的寶貝,除了竹筍之外,那些隨處可見的蘑菇也是同樣可以拿來售賣換錢的。
關於沐家買山這件事,村子裏早已是人盡皆知。
畢竟這些山原本就是屬於整個村莊共有的財產,如今賣給了沐家,賣山所得到的銀兩按照規定村民們都是有權分得一部分的。
隻不過大部分的銀子都已經上交到了衙門那裏,沐家購買這些山總共花費了二千六百兩白銀,最後留給村裏的僅僅隻有其中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區區二百六十兩而已。
再平均分配給村裏的一百六十五戶人家,每戶人家最終也就隻能分到一兩多一點的銀子罷了。
沐家自然也分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收益。
哪怕每家僅僅隻能分得區區一兩多銀子,但這對於農戶而言,卻是他們終年累月、麵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於田間地頭,整整三百六十五天也賺不了多少錢。
家中現在有村裏的人幫忙做事,諸多事情自然是難以隱瞞得住的。
像摘薄荷和艾葉以及一些其它的東西都是直接從後門進去,放在後麵處理加工。
王清兒思忖著,賣竹筍和蘑菇之事已被幾位嬸子所知曉,想必無需幾日功夫,全村上下便會盡皆通曉此事。
與其這般遮遮掩掩,倒不如索性讓村裏人前往山中掰竹筍和撿蘑菇,自己從她們手中收購,然後轉賣給福香樓。
有多少收多少,竹筍賣不完的都做成泡椒筍。
磨姑有些被曬幹,大部分都被王翠英做成磨姑醬,存放在冰窖的外圍,冷藏保存。
至於山貨體的收購價格,竹筍將其外殼剝落之後,按照每斤四文錢予以收取。
當然,對竹筍的品質也是有要求的,必須得是鮮嫩水靈的才行,被蟲啃食過的不收。
至於蘑菇嘛,則是不能撿那些含有毒性的品種。
無論是竹筍或是蘑菇,所有的山貨均不得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
每日酉時後,大家將竹筍和蘑菇送到沐家院中,由王翠英負責逐一過秤稱重,周氏負責付給她們銀錢。
就在王清兒向那幾位嬸子說完收購竹筍和蘑菇這事後的次日清晨,就已有數人陸續送來了竹筍和蘑菇。
這些來送貨的人,大多是那幾位嬸子自家的親眷,亦或是平素裏與她們交情深厚的鄰裏好友們。
到後麵送山貨的人就越來越多,不過她們並沒有去沐家的山裏找這些東西。
沐家自己便不用再去撿蘑菇,今日這些竹筍還是沐楠他們昨日在新發現的一片竹林裏掰迴來的。
沐老爹目光緩緩掃過院子裏那幾個正在清洗豬下水的婦人們,嘴唇微張似乎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咽了迴去,隻是有些無奈地輕聲說道:
“沒啥事,我去房裏歇歇。”話音未落,他便已站起身來,步履略顯沉重地朝著自己房間走去。
一直留意著沐老爹神色變化的王翠英,敏銳地察覺到了他的異樣,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擔憂。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活,在盆裏清洗了一下雙手,就緊隨沐老爹身後,也一同走進了房間。
剛走進房中,王翠英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孩子他爹,到底怎麽了?瞧你這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是不是遇到了啥事?”
沐老爹輕歎一聲,搖了搖頭道:
“哎!今天沐蓮和胡強專程跑到酒樓來找我,說是想要咱家的鹵肉方子,他倆也打算賣鹵肉呢。還訴苦說家裏鋪子的生意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讓咱們幫襯幫襯他們。”
王翠英眉頭微皺,追問道:“是沐蓮跟你開的這個口?”
沐老爹點了點頭,苦笑著應道:“嗯!我估摸著多半是胡強教唆她來說的。我這個妹妹啊,性子實在太過懦弱,凡事都聽那胡強的擺布,自己根本就立不起來。”
王翠英輕輕歎了口氣,麵露同情之色:
“她這些年確實也挺不容易的,嫁到胡家那麽久,連個兒子都沒能生下,遭婆家嫌棄。不過……這鹵肉方子可是咱清兒的呀,咱們哪能輕易開得了這個口把它送人呢?”
沐老爹一聽這話,立馬瞪大了眼睛,提高聲調反駁道:“你的意思難道清兒同意,就要把鹵肉方子給她們不成?翠英啊,你究竟是咋想的?反正我是堅決不同意!”
王翠英一臉委屈地說道:
“我,我不也是看蓮兒這些年過得太不容易了嘛!所以才想著把那個方子給她,特意叮囑她不要告訴胡家的人。她要是有個方子攥在手裏,往後的日子興許就能好過一些啊。”
沐老爹聽後立馬對媳婦說道:
“你呀!你怎麽如此糊塗呢!難道你還不清楚沐蓮是什麽性子嗎?她不僅懦弱,還是那種藏不住事兒的人,這方子一旦到了她手中,胡家又怎可能會不知曉?要知道,這方子可是屬於清兒的,咱們根本沒有權力去做這個主,也不能這麽做。”
沐老爹想了想又說道:“等晚些時候,我得將此事如實告訴給娘才行,看她怎麽說,你可千萬別再講出這樣的話來,我們都聽娘的。”
他們默默地走到院子裏坐下,誰也不開口說話,氣氛顯得異常凝重,兩人臉上那憤怒的神情仿佛要將周圍的空氣點燃一般。
此時,王翠英正在院子裏熟練地剝著竹筍。
見父子兩人如此,便開口問道:“你們爺倆這是怎麽了?”
她麵前放著一堆剛從竹林裏掰迴來的新鮮竹筍,數量頗為可觀。
剛開始時,在王家幫忙幹活的三位嬸子看到沐家每天都能掰迴這麽多竹筍,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
她們是怎麽也沒想到這種小小的竹筍居然還能拿去賣錢。
看著沐家靠著這些竹筍似乎賺了不少錢,她們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沐家當初為何會毫不猶豫地買下那麽多座山。
原來是山上真的藏著能夠生財的寶貝,除了竹筍之外,那些隨處可見的蘑菇也是同樣可以拿來售賣換錢的。
關於沐家買山這件事,村子裏早已是人盡皆知。
畢竟這些山原本就是屬於整個村莊共有的財產,如今賣給了沐家,賣山所得到的銀兩按照規定村民們都是有權分得一部分的。
隻不過大部分的銀子都已經上交到了衙門那裏,沐家購買這些山總共花費了二千六百兩白銀,最後留給村裏的僅僅隻有其中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區區二百六十兩而已。
再平均分配給村裏的一百六十五戶人家,每戶人家最終也就隻能分到一兩多一點的銀子罷了。
沐家自然也分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收益。
哪怕每家僅僅隻能分得區區一兩多銀子,但這對於農戶而言,卻是他們終年累月、麵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於田間地頭,整整三百六十五天也賺不了多少錢。
家中現在有村裏的人幫忙做事,諸多事情自然是難以隱瞞得住的。
像摘薄荷和艾葉以及一些其它的東西都是直接從後門進去,放在後麵處理加工。
王清兒思忖著,賣竹筍和蘑菇之事已被幾位嬸子所知曉,想必無需幾日功夫,全村上下便會盡皆通曉此事。
與其這般遮遮掩掩,倒不如索性讓村裏人前往山中掰竹筍和撿蘑菇,自己從她們手中收購,然後轉賣給福香樓。
有多少收多少,竹筍賣不完的都做成泡椒筍。
磨姑有些被曬幹,大部分都被王翠英做成磨姑醬,存放在冰窖的外圍,冷藏保存。
至於山貨體的收購價格,竹筍將其外殼剝落之後,按照每斤四文錢予以收取。
當然,對竹筍的品質也是有要求的,必須得是鮮嫩水靈的才行,被蟲啃食過的不收。
至於蘑菇嘛,則是不能撿那些含有毒性的品種。
無論是竹筍或是蘑菇,所有的山貨均不得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
每日酉時後,大家將竹筍和蘑菇送到沐家院中,由王翠英負責逐一過秤稱重,周氏負責付給她們銀錢。
就在王清兒向那幾位嬸子說完收購竹筍和蘑菇這事後的次日清晨,就已有數人陸續送來了竹筍和蘑菇。
這些來送貨的人,大多是那幾位嬸子自家的親眷,亦或是平素裏與她們交情深厚的鄰裏好友們。
到後麵送山貨的人就越來越多,不過她們並沒有去沐家的山裏找這些東西。
沐家自己便不用再去撿蘑菇,今日這些竹筍還是沐楠他們昨日在新發現的一片竹林裏掰迴來的。
沐老爹目光緩緩掃過院子裏那幾個正在清洗豬下水的婦人們,嘴唇微張似乎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咽了迴去,隻是有些無奈地輕聲說道:
“沒啥事,我去房裏歇歇。”話音未落,他便已站起身來,步履略顯沉重地朝著自己房間走去。
一直留意著沐老爹神色變化的王翠英,敏銳地察覺到了他的異樣,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擔憂。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活,在盆裏清洗了一下雙手,就緊隨沐老爹身後,也一同走進了房間。
剛走進房中,王翠英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孩子他爹,到底怎麽了?瞧你這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是不是遇到了啥事?”
沐老爹輕歎一聲,搖了搖頭道:
“哎!今天沐蓮和胡強專程跑到酒樓來找我,說是想要咱家的鹵肉方子,他倆也打算賣鹵肉呢。還訴苦說家裏鋪子的生意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讓咱們幫襯幫襯他們。”
王翠英眉頭微皺,追問道:“是沐蓮跟你開的這個口?”
沐老爹點了點頭,苦笑著應道:“嗯!我估摸著多半是胡強教唆她來說的。我這個妹妹啊,性子實在太過懦弱,凡事都聽那胡強的擺布,自己根本就立不起來。”
王翠英輕輕歎了口氣,麵露同情之色:
“她這些年確實也挺不容易的,嫁到胡家那麽久,連個兒子都沒能生下,遭婆家嫌棄。不過……這鹵肉方子可是咱清兒的呀,咱們哪能輕易開得了這個口把它送人呢?”
沐老爹一聽這話,立馬瞪大了眼睛,提高聲調反駁道:“你的意思難道清兒同意,就要把鹵肉方子給她們不成?翠英啊,你究竟是咋想的?反正我是堅決不同意!”
王翠英一臉委屈地說道:
“我,我不也是看蓮兒這些年過得太不容易了嘛!所以才想著把那個方子給她,特意叮囑她不要告訴胡家的人。她要是有個方子攥在手裏,往後的日子興許就能好過一些啊。”
沐老爹聽後立馬對媳婦說道:
“你呀!你怎麽如此糊塗呢!難道你還不清楚沐蓮是什麽性子嗎?她不僅懦弱,還是那種藏不住事兒的人,這方子一旦到了她手中,胡家又怎可能會不知曉?要知道,這方子可是屬於清兒的,咱們根本沒有權力去做這個主,也不能這麽做。”
沐老爹想了想又說道:“等晚些時候,我得將此事如實告訴給娘才行,看她怎麽說,你可千萬別再講出這樣的話來,我們都聽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