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迴來了
進了王府就擺爛!重生嬌妾要享福 作者:果凍尼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雲棲對於柳家做的善事,似乎沒一點興趣。
甚至在他們準備動身迴京時,有關白家的事也傳了過來。
是新上任的本地官員帶來的消息。
之後的救災和安撫工作,由後麵的官員全麵接受。
不過裴雲棲的人會留一部分,負責監管和管理,以及藥物抗病事宜。
還有一部分人留下來,是繼續按照徐江如的計劃,規劃當地煤炭價格和當地使用實驗。
一直要到入秋了,全部都落實好,徐江如才能迴汴京城。
不過這樣也好,他無需那麽招搖。把自己的事做好便可。
現在前期施行還算順利,等真正冬季來臨時,慢慢向全國推廣,也就能讓老百姓過個暖冬了。
這些屬於利好時政之事,裴雲棲早就給陛下寫了折子。
現在陛下也派了身邊的人悄悄過來,就跟在徐江如的隊伍裏。
而這個人,不僅僅是察看和記錄現在攝政王的人做事的進度與反饋,還要記錄那些搗亂的人。
尤其是太子的人。
隻是當他終於找到太子的人所住的院落時,發現隻有一個和尚。
似乎還生了病。
那個和尚躺在床上,旁邊的地上還在煮著湯藥。
這個人趕緊退了出來,是疫病。
好在他日日都喝預防疫病的湯藥,身上還裝著藥丸。
即使這樣,他迴到住處後又喝了兩碗藥,泡了藥澡,把衣服全燒了。
有疫病的人,都要集中在一個院子裏。
每天按照大夫的要求吃藥,輕症的一般五六天就能好。再觀察幾日,不再犯病,便可歸家。
那個和尚似乎病的不輕,但是也買了藥。
應該死不了。
他可不想再接觸那個院子了,但還是打聽出來其他人全病倒了。
還都在疫病區住著呢,全部是重症,至今都未痊愈。
經他又考察後,便給陛下寫了兩封密信。
【太子從屬五人至此,其中有一和尚,全部病倒。四人至今仍在疫病區,而那和尚病症輕些單獨在住處。大概是疫病原因,未發現有一人與本地官紳有接觸。待觀察。
【攝政王心係百姓,自己與身邊人共籌十餘萬兩,大量購進藥物,撫恤礦難中受災家屬,也阻止了災後疫情發生,至今無一人傷亡。又在本地實施新的采煤使用法,設置官辦,低價售煤,大大降低百姓購買成本。采煤之人終於能用上煤了,是利大百姓之法。】
而在當今陛下的龍案前,擺的是如雪片般攻擊攝政王治下不嚴,引起當地疫病發生的折子。
“這個使煤的法子好啊,以後百姓可用普通煤,價格由官方製定低價。本就是煤產地區,即使有人私買私賣,價格也上不去。”
在以前,隻有富貴人家才燒得起炭和精煤。
那些都是由木材燒製而成的炭,和煤製成的精煤,全都價格不菲。
攝政王所用的法子,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個北方地區使用煤炭的問題,而是整個北地。
有利的是整個北地千千萬萬的百姓。
動的是靠煉製精煤而發財的土豪鄉紳的利益。
官商相護。
陛下笑著看了看遠處的白石玉台階。
“裴雲棲,你這次可是捅了個大馬蜂窩呀。哈哈……”
此時的裴雲棲,幾乎是歸心似箭。
他還從未這麽急切地想見一個人呢。
那個小女人在信裏,左一句想自己右一句想自己,整得裴雲棲最近整個人煩躁不已。
尤其在夜裏的時候。
總夢到那雙無骨的柔荑,攀在自己的肩膀上。
聲音嬌滴輕喘……
裴雲棲趕忙把胸口放的信件拿出來,又繼續看著。
三封信,看了十幾遍後,心中那股邪火才算下來了。
直到進了汴京城,裴雲棲才沒那些急了。
不過他不能迴府,得去見陛下。
“和府裏迴報一聲。”
其實不用裴雲棲叮囑,會有侍衛先迴複報給王妃的。
曹侍衛跟在王爺的車架旁,撇撇嘴。
他是知道王爺為什麽這麽說了,就是要通知給徐姨娘的。
一路上裝作小廝的永蓮,剛才已經與別的侍衛先迴府了。
徐姨娘肯定知道。
不過曹侍衛還是主動說道,
“王爺,屬下這次離京時間過久,家中老母一定急壞了。能不能屬下先迴……”
“去吧。”
曹侍衛自然是故意這麽說的。
他老娘就在西苑當管事媽媽,他是要先和徐姨娘替王爺說一聲。
這種事,主仆間自有了默契。
更是護住了裴雲棲這個攝政王的臉麵。
想一個女人想得如此迫切,被人知道還不笑掉大牙。
“你給老娘送的什麽東西?”
曹婆子看到兒子遞來一個不大的包袱,放在手上掂了掂。
“北地的一種棗子,沙甜沙甜的。”
曹婆子解開包袱拿了一個大棗在身上蹭了兩下,咬開就吃了。
一連吃了四五顆。
“啊,不對,那地方不是有瘟疫嗎?”
“這個沒事吧,我吃了好幾天了,好多侍衛都吃了。”
曹婆子這才稍微放了點心。
然後拉著曹侍衛低聲道,
“柳家有貓膩,柳家人一來府裏探望柳姨娘,柳姨娘身邊的丫鬟杏兒,就會送一個小包袱到王妃身邊的雲嬤嬤手上。”
曹婆子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我親眼看見的,兩次了。”
“娘。”曹侍衛感覺頭要炸了。
“梁側妃的事,你知道多少?”
“我什麽也不知道。”
曹侍衛這才點點頭。
“王爺剛迴京,讓他好好歇息幾日吧。我聽著都覺得咱們王爺可憐,後院這些女人,全都人手一把鐵鍬。全是給王爺挖坑的。”
曹婆子頭一次覺得這個蠢笨的兒子,聰明了一迴。
那有關喬薇靈和那件衣裳的事,她就先不說了。
他們不說,可是有人一直在惦記著。
蔡媽媽陪著梁太妃在長公主的百花宴上,就到處尋找那件衣裳。
如果梁太妃想得不差,那個人一定是活著的。
但是,沒有人穿那件衣裳。
梁太妃想與她聯係,都無從下手。
“那件素錦衣裳呢,你怎麽能弄丟呢?”
一個道姑模樣的人,站在喬薇靈的對麵。
“你也太不小心了。”
“就是在長公主府內丟的,被那幾個粗使婆子把那件薄衣給扯壞,扔在了地上。後來我也使銀子讓人去尋,根本找不著。我想,應該是被人清掃著扔了或燒了。”
“唉,我與梁太妃相交多年,她如今卻還不知道,她殺的那個女人並未死,現在還是廣庵堂的住持。裴老王爺,把她和裴雲棲給算的死死的。”
喬薇靈低著頭不敢說話。
這次要不是眼前之人心細如發,自己真的要被害死了。
“馬上是太子的壽宴了,你準備一下。讓曲翁英,哦現在是淨靈師太,出現在梁太妃的麵前。我這位老朋友,一定會再次出手的。
那時,整個攝政王府,將會是汴京城最大的笑話。哈哈……”
甚至在他們準備動身迴京時,有關白家的事也傳了過來。
是新上任的本地官員帶來的消息。
之後的救災和安撫工作,由後麵的官員全麵接受。
不過裴雲棲的人會留一部分,負責監管和管理,以及藥物抗病事宜。
還有一部分人留下來,是繼續按照徐江如的計劃,規劃當地煤炭價格和當地使用實驗。
一直要到入秋了,全部都落實好,徐江如才能迴汴京城。
不過這樣也好,他無需那麽招搖。把自己的事做好便可。
現在前期施行還算順利,等真正冬季來臨時,慢慢向全國推廣,也就能讓老百姓過個暖冬了。
這些屬於利好時政之事,裴雲棲早就給陛下寫了折子。
現在陛下也派了身邊的人悄悄過來,就跟在徐江如的隊伍裏。
而這個人,不僅僅是察看和記錄現在攝政王的人做事的進度與反饋,還要記錄那些搗亂的人。
尤其是太子的人。
隻是當他終於找到太子的人所住的院落時,發現隻有一個和尚。
似乎還生了病。
那個和尚躺在床上,旁邊的地上還在煮著湯藥。
這個人趕緊退了出來,是疫病。
好在他日日都喝預防疫病的湯藥,身上還裝著藥丸。
即使這樣,他迴到住處後又喝了兩碗藥,泡了藥澡,把衣服全燒了。
有疫病的人,都要集中在一個院子裏。
每天按照大夫的要求吃藥,輕症的一般五六天就能好。再觀察幾日,不再犯病,便可歸家。
那個和尚似乎病的不輕,但是也買了藥。
應該死不了。
他可不想再接觸那個院子了,但還是打聽出來其他人全病倒了。
還都在疫病區住著呢,全部是重症,至今都未痊愈。
經他又考察後,便給陛下寫了兩封密信。
【太子從屬五人至此,其中有一和尚,全部病倒。四人至今仍在疫病區,而那和尚病症輕些單獨在住處。大概是疫病原因,未發現有一人與本地官紳有接觸。待觀察。
【攝政王心係百姓,自己與身邊人共籌十餘萬兩,大量購進藥物,撫恤礦難中受災家屬,也阻止了災後疫情發生,至今無一人傷亡。又在本地實施新的采煤使用法,設置官辦,低價售煤,大大降低百姓購買成本。采煤之人終於能用上煤了,是利大百姓之法。】
而在當今陛下的龍案前,擺的是如雪片般攻擊攝政王治下不嚴,引起當地疫病發生的折子。
“這個使煤的法子好啊,以後百姓可用普通煤,價格由官方製定低價。本就是煤產地區,即使有人私買私賣,價格也上不去。”
在以前,隻有富貴人家才燒得起炭和精煤。
那些都是由木材燒製而成的炭,和煤製成的精煤,全都價格不菲。
攝政王所用的法子,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個北方地區使用煤炭的問題,而是整個北地。
有利的是整個北地千千萬萬的百姓。
動的是靠煉製精煤而發財的土豪鄉紳的利益。
官商相護。
陛下笑著看了看遠處的白石玉台階。
“裴雲棲,你這次可是捅了個大馬蜂窩呀。哈哈……”
此時的裴雲棲,幾乎是歸心似箭。
他還從未這麽急切地想見一個人呢。
那個小女人在信裏,左一句想自己右一句想自己,整得裴雲棲最近整個人煩躁不已。
尤其在夜裏的時候。
總夢到那雙無骨的柔荑,攀在自己的肩膀上。
聲音嬌滴輕喘……
裴雲棲趕忙把胸口放的信件拿出來,又繼續看著。
三封信,看了十幾遍後,心中那股邪火才算下來了。
直到進了汴京城,裴雲棲才沒那些急了。
不過他不能迴府,得去見陛下。
“和府裏迴報一聲。”
其實不用裴雲棲叮囑,會有侍衛先迴複報給王妃的。
曹侍衛跟在王爺的車架旁,撇撇嘴。
他是知道王爺為什麽這麽說了,就是要通知給徐姨娘的。
一路上裝作小廝的永蓮,剛才已經與別的侍衛先迴府了。
徐姨娘肯定知道。
不過曹侍衛還是主動說道,
“王爺,屬下這次離京時間過久,家中老母一定急壞了。能不能屬下先迴……”
“去吧。”
曹侍衛自然是故意這麽說的。
他老娘就在西苑當管事媽媽,他是要先和徐姨娘替王爺說一聲。
這種事,主仆間自有了默契。
更是護住了裴雲棲這個攝政王的臉麵。
想一個女人想得如此迫切,被人知道還不笑掉大牙。
“你給老娘送的什麽東西?”
曹婆子看到兒子遞來一個不大的包袱,放在手上掂了掂。
“北地的一種棗子,沙甜沙甜的。”
曹婆子解開包袱拿了一個大棗在身上蹭了兩下,咬開就吃了。
一連吃了四五顆。
“啊,不對,那地方不是有瘟疫嗎?”
“這個沒事吧,我吃了好幾天了,好多侍衛都吃了。”
曹婆子這才稍微放了點心。
然後拉著曹侍衛低聲道,
“柳家有貓膩,柳家人一來府裏探望柳姨娘,柳姨娘身邊的丫鬟杏兒,就會送一個小包袱到王妃身邊的雲嬤嬤手上。”
曹婆子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我親眼看見的,兩次了。”
“娘。”曹侍衛感覺頭要炸了。
“梁側妃的事,你知道多少?”
“我什麽也不知道。”
曹侍衛這才點點頭。
“王爺剛迴京,讓他好好歇息幾日吧。我聽著都覺得咱們王爺可憐,後院這些女人,全都人手一把鐵鍬。全是給王爺挖坑的。”
曹婆子頭一次覺得這個蠢笨的兒子,聰明了一迴。
那有關喬薇靈和那件衣裳的事,她就先不說了。
他們不說,可是有人一直在惦記著。
蔡媽媽陪著梁太妃在長公主的百花宴上,就到處尋找那件衣裳。
如果梁太妃想得不差,那個人一定是活著的。
但是,沒有人穿那件衣裳。
梁太妃想與她聯係,都無從下手。
“那件素錦衣裳呢,你怎麽能弄丟呢?”
一個道姑模樣的人,站在喬薇靈的對麵。
“你也太不小心了。”
“就是在長公主府內丟的,被那幾個粗使婆子把那件薄衣給扯壞,扔在了地上。後來我也使銀子讓人去尋,根本找不著。我想,應該是被人清掃著扔了或燒了。”
“唉,我與梁太妃相交多年,她如今卻還不知道,她殺的那個女人並未死,現在還是廣庵堂的住持。裴老王爺,把她和裴雲棲給算的死死的。”
喬薇靈低著頭不敢說話。
這次要不是眼前之人心細如發,自己真的要被害死了。
“馬上是太子的壽宴了,你準備一下。讓曲翁英,哦現在是淨靈師太,出現在梁太妃的麵前。我這位老朋友,一定會再次出手的。
那時,整個攝政王府,將會是汴京城最大的笑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