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讓板泉之戰暫停了數日,這幾日,兩大部落因為戰場不遠處的臨時陣營簡陋,導致所有參戰部落不但沒有能修整,反而越來越狼狽。


    尤其是炎帝部落,受到暴雨帶來的損失更為嚴重!


    炎帝部落的戰略物資極多,戰時儲存不便,很多臨時倉庫都出現了損毀,其中受暴雨糟蹋的糧食不少,畢竟陶器運輸不方便,參戰帶來的糧食並不能全都裝在陶器中,而且由於密封問題,剩下的儲存完好的糧食,也多少會受潮,導致原本能支撐兩三年的糧食,現在可能連一年都撐不住!


    相比之下,黃帝部落的準備就充分一些,這暴雨是黃帝計劃好的,所以平日裏就時常思考如何防雨防潮。


    而且,這些年來,雖然黃帝沒有親自嚐百草,但他卻非常重視收集學習各部落的先進技術。


    從糧食角度來講,黃帝推廣了五穀,而神農氏僅能種植黍、稷。


    黃帝‘藝五種’的五穀,是指“黍、稷、菽、麥、稻”。稻指各種稻米;黍是黃米,比小米大點;稷是栗米,也即小米;麥是各種麥子;菽則是各類豆子。


    帶著穀殼的穀物在密封好的條件下能存放數年,黃帝部落經過多年測試,已經找到了這些穀物最適合防潮的儲備方法,初次交鋒從糧食上來看,黃帝部落正式占據了上風。


    明白這位侄子的想法後,炎帝神農氏一邊複盤初次交戰,一邊開始思索對策。


    人族混戰的場麵,與統帥妖族天庭交戰完全不同,妖族天庭上至妖神妖王,下至妖獸小妖,都能飛天遁地戰力不凡,統帥起來得心應手令行禁止。但人族不同,雙方混戰廝殺起來,完全就是一盤散沙。


    尤其是暴雨降臨後,炎帝神農下令撤退難以傳達,導致神農氏部落的損失比預期高了許多。


    現在迴想起來,為何暴雨後,黃帝部落的統帥指揮就相對有序呢?


    難道黃帝傳令時,用了神力?可是自己並沒有感覺到啊?


    關於這一點,一定有某種細節被自己忽略了!


    突然,炎帝神農靈感一閃,他眼中好似閃現出交戰時,黃帝聯盟部落各處揮舞的戰旗,其中除了各部落的圖騰戰旗外,還有一些沒有圖案,但旗子顏色各異的旗幟混在其中。


    本以為這些戰旗是為了壯聲勢的,加上圖騰戰旗的區分不同聯盟部落的作用,導致炎帝神農一時間忽略了戰旗可以起到的指揮作用!


    人族交戰時,雙方喊殺聲震天,這時候很難再聽進去各種命令,加上大雨砸落泥坑聲的幹擾,隻靠人聲是很難傳遞信號的。而這時候,揮舞不同顏色的戰旗,就能起到傳遞信號的作用!


    不止炎帝神農,偷偷前來觀戰的蚩尤,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蚩尤雖然從無敗績,但他帶領九黎部落的勇士們參與和取得的,都是小型戰役的勝利,若是遇到這種千人萬人以上的戰鬥規模,幾十上百個勇士就算以一當十,也難以堅持。


    要想辦法破了黃帝的戰旗指揮方法,將黃帝部落的軍隊分割開,一小塊一小塊的戰勝,才能最大的發揮九黎部落的優勢!


    另外,炎帝神農和蚩尤都意識到了仙人助陣的重要性!


    雖然仙人們不能參戰,但唿風喚雨掌控天時地利的手段,暫時看來是可以應用到戰爭中的,這一點對於人族戰鬥的結果非常重要。


    黃帝的應龍之身原本還在繼續降雨,狼狽的炎帝神農部落駐紮在下遊位置,受到暴雨水災的程度更重,再拖下去隻怕會不戰而敗。


    暴雨造成的低溫也帶來了各種風寒疾病,人族第一次打仗,所帶的物資中禦寒之物本就不充分,受暴雨影響更是雪上加霜。偏偏這種情況下,炎帝神農氏部落連撤退都無法做到。


    若是舍棄大量物資裝備逃跑,那麽應龍停止降雨,黃帝部落從後追殺沒有裝備的炎帝部落,損失會更嚴重。可若是帶著物資裝備,根本沒辦法在大雨中前進!暴雨持續越久,炎帝神農部落就越發頭疼!


    好在三日後,空中一輪烈日突然出現!


    帝俊招來了金烏太子,金烏太子降臨板泉之野上空,隨著天空撥雲見日,金烏太子散發灼熱的太陽真火,讓原本泥濘的千裏之地瞬間被曬得一片幹旱,大地充滿龜裂,讓苦不堪言的炎帝神農氏部落得以喘息。


    這些年來,在山河社稷圖龍鳳巫妖世界中,金烏太子們和一些龍鳳後代在此界太陽之中蘊養,實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隨著金烏太子一同前來的,還有黃帝的一位女兒。


    這位女兒名女妭,已經嫁給了帝俊前來支援的這名金烏太子,她常年隨金烏太子們在太陽中修煉,雖然無法化身金烏,但也能掌握太陽真火,但掌控程度不如金烏太子,難以做到收放自如。


    見自己夫君要去助公公對付父親,女妭便隨著一起前來了。


    而帝俊也是故意讓這小夫妻倆前來,是向侄子黃龍顯得自己公正一些,自己之後若是喚來仙人相助,都會及時讓黃帝知曉,並且同時給黃帝帶來實力差不多的仙人,這樣贏得會更加光明磊落些。


    暴雨結束,雙方再次劍拔弩張,正在天庭下棋的帝俊卻突然開口道:


    “這一陣是你贏了,但這次降雨導致大量糧食被浪費,若是繼續戰鬥,恐怕會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糧食問題,如今你我部落人口數量不比當初,再鬥內耗就嚴重了。不如我們明年再戰如何?”


    黃帝微笑點頭道:


    “都聽大伯的!”


    於是,阪泉之戰的第一次交鋒,便匆匆結束。


    除了因暴雨而失去戰力的因素外,炎帝神農在這次交鋒中,也意識到了自己之前眼高手低的問題,就算沒有暴雨,炎帝神農氏部落缺乏指揮性的情況,也完全不會是黃帝部落依靠戰旗有效調度的對手。


    所以,這休戰一年,炎帝神農氏同樣需要戰旗來補上這個劣勢。


    關於製作戰旗,不其實炎帝神農氏部落製作的難度,相比於黃帝部落要高出許多。最關鍵的材料麻木,在北方的產量要比南方多很多。黃帝推廣五穀中的稻的主產區在南方,而北方卻大量種植麻。


    在北方的五穀中,基本用麻取代了稻。


    南方常年炎熱四季如春,需要麻布的地方相對較少,偏偏炎帝神農氏原本靠北的那些部落,全都投入了蚩尤的九黎部落,現在炎帝神農氏剩下的,都是靠南的區域,對麻木的種植和應用差了許多許多。


    北方部落對於各種麻的應用是非常廣的。


    比如麻布的主要原料苧麻(zhumá)、漢麻,除了莖用來作布外,他們的葉子還能止血,有許多藥材之效。


    而檾麻(qingmá)的纖維硬度過大,就算想苧麻漢麻那樣不斷敲打促進軟化,也依然無法用作布料,隻能用來紡織麻繩。還有大麻的莖也能做布,同時果殼和苞片稱“麻蕡”,有毒,能治勞傷,破積、散膿,但多服令人發狂。


    大麻的種子含油量高,還能用來榨油。


    從麻類中取纖維用來紡織,人工成本是很高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經開始使用骨針,以及獸筋,或者切割成條的獸皮做成的線,來縫製獸皮衣了。


    麻布在北方推廣,但實用性本來是不如獸皮毛的。


    既沒有獸皮毛美觀,各細節也都差一些,好在可以量產,在被褥和編繩做漁網方麵的應用很廣。因為麻木的服裝相對較少,所以本來黃帝一直沒有想到將之應用到指揮戰爭上。


    戰旗的想法,還是靠黃帝的妻子嫘祖意外促成的。


    嫘祖負責組織黃帝部落婦女們處理原料,除了處理麻之外,她還經常上山嚐試各種樹皮、植物莖,企圖找到更加方便種植和作布的材料。


    有一天,嫘祖上山忙忙碌的同時,想摘些野果迴去給黃帝吃。


    她摘了許多果子,偶然在一片桑樹林裏,發現樹上結著一些白色的小果。她摘了一些帶迴部落。


    迴來後將這些果子展示給黃帝,黃帝對這個可愛的妻子感到無奈,他看了看這些白色小果子,發覺裏麵有蟲子,便笑著搖頭說這不是果子,不能吃,不信你破開果皮就知道了。


    嫘祖嚐試了一下,發現這白色果子的皮十分堅韌有彈性。


    之後,嫘祖又在桑樹林裏觀察了好久,最終才弄清這種白色小果,是一種蟲子口吐細絲繞織而成的,並非樹上的果子。這細絲的質感可比麻木敲打處理後的纖維還要柔軟無數倍!


    於是,嫘祖不斷收集蠶絲,嚐試了各種方式後,終於摸索出了許多處理蠶絲的辦法,而在嫘祖的倡導下,黃帝部落也開始了栽桑養蠶。


    當然,除了桑也,還有一些常用的如苧麻的嫩葉,也是可以喂蠶的。


    至於為何養桑樹,自然是因為桑樹也能結出果實,味道也不錯,隻是可惜不便於保存儲備。而桑椹的另一個作用,是它的色素非常鮮豔,且著色效果很好,粘在布料上很難洗去。


    蠶絲的料子比麻木強了許多,但製作成本也高了許多。


    好不容易給黃帝做了件蠶絲衣,結果黃帝在無意間被桑椹弄髒了這件衣服。嫘祖發現這顏色很難洗掉,在水中浸泡了一夜,結果第二天整件衣服都被染成了淡紫色!


    黃帝看到這件紫色的衣服,頓時靈光一閃,這才不斷嚐試各種天然色素,將布料染成各種不同的顏色,不但人族的服裝顏色種類變多了,而且做出了各色的戰旗,為黃帝指揮軍隊提供了幫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世夢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歪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歪玉並收藏萬世夢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