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心神不定
奪娶嬌妻,夜裏被病嬌權臣親哭 作者:步步歲歲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禦醫當年也算是盡力了,但即便如此,還是無法挽迴孩子的生命。
但趙婕妤後來與皇後的關係特別親密,甚至到了完全依賴皇後的地步。
這樣的親密關係令人懷疑。
通常達到這種親密程度,意味著其中一方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另一方。
是什麽原因使得一個各方麵都不出眾的女人,即便頂著被人議論的壓力,也要放下身段去討好對方呢?
背後肯定有原因。
也許這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也許是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值得深究。
大家都說,因為皇後憐惜趙婕妤,兩人交往漸深後關係才變好了。
這種傳言,在宮中廣為流傳,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祈語笑心裏冷笑,皇後的這份憐憫不過是上位者對下人的施舍而已,表麵上看起來是對她的一種關心與嗬護,實則更多的是一份高高在上的恩賜。
這樣的好意可能僅僅體現為一次職位上的晉升或是物質上的賞賜,並非那種能夠長久維係的感情基礎。
皇後身處皇宮高位多年,見慣了世間太多的辛酸故事,對於別人的痛苦早已習以為常。
她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處世之道,那就是必須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隻有這樣,她才能夠穩固自己的地位,避免因過度同情而影響到自身利益與立場。
因此,在麵對眾多尋求依靠之人時,保持適度冷漠是非常必要的生存技巧。
很可能是事後,經過了無數次的努力嚐試,終於讓原本並不十分熱絡的關係逐漸升溫。
可以想見,在這過程中,趙婕妤肯定付出了超乎想象的代價,才使得自己能夠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那位貴不可言之人身邊的紅人。
想要贏得一位即便沒有生育太子卻依舊手握大權且不再被皇上垂愛的皇後的青睞,同時又不與其他妃嬪走得太近以免留有任何退路可言,這背後所蘊含的心機和手段確實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更讓人覺得可疑的是關於她孩子離奇逝世一事,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同樣值得人們深入探究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種種表現最終坐實了一個事實:此人絕對不可能是純粹無辜地被牽扯進來那麽簡單,相反極有可能自始至終都參與其中並且清楚知曉所有細節。
更有甚者大膽推測認為——正是由於她的刻意安排,才直接導致了那場災難性的悲劇發生!
以至於後來無論怎麽查找也都找不到任何有用的證據或線索來指證這一切都是人為操縱所致。
誰能想到平日裏溫柔賢淑、備受眾人尊敬愛護的皇後麵前居然會存在著這樣一個暗藏心機的人物,實在是令人防不勝防啊!
祈語笑直接發問:“你覺得三皇子和趙婕妤之間有沒有什麽不尋常的地方值得注意呢?”
這句話看似隨口一提卻飽含玄機。
秋平聞言立刻瞪大眼睛滿臉震驚地看著自家主人,緊接著用充滿佩服語氣驚歎道:“我家夫人真是英明神武、妙計連篇!”
此刻他腦海中閃過無數想法猜測著夫人口中的真正意圖。
然而聽到這番話的祈語笑卻露出既無奈又好笑的表情說道:“你在亂猜些什麽鬼呢?”
盡管口中如此迴應,但在秋平看來卻似乎更加印證了自己的猜想:或許自家夫人正是打算借此機會徹底解決掉皇帝的嫡長子啊!
而且這一招布局之巧妙簡直無懈可擊!
迴想當初產房內外的情形就能發現,彼時的皇後與趙婕妤曾經有過相當密切的往來經曆。
如果現在大家開始議論三皇子長得像趙婕妤,是不是暗示他實際上是趙婕妤的兒子,而非皇後親生呢?
這種猜測一旦流傳開來,勢必引起宮中上下一片嘩然。
如此一來,皇上的合法繼承人地位將蕩然無存,而其他皇子們則更加沒有資格稱作正統的皇位接班人,導致儲位爭奪變得愈加激烈。
而現在皇上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根本不在乎何時宣布儲君人選的問題;再加上原本就不被普遍認可為名正言順的兒子,這無疑會進一步延緩儲君選定的進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更多皇子們逐漸長大成人,各自手中的權力和影響力也會不斷增強,將來參與到王位爭奪戰中的人數也就隨之增多。
一旦宮廷內部局勢變得混亂不堪,大周朝整體的穩定性必然會受到嚴重威脅,極有可能導致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苦等多時的機會不就自然而然地來了嗎?
自家夫人這一招確實高明。
真是太聰明了!
盡管他對夫人的“深刻見解”十分佩服,實際上這個計劃的確非常巧妙且充滿智慧。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皇後未必會按照預期設想的方向做出反應。
“你去安排一個表麵上無關緊要的人物,在合適的時機下,在那個皇後麵前最重要的助手麵前不經意間提一句,說‘覺得三皇子與趙婕妤有幾分相似’之類的閑話。”
“遵命,夫人。”
“等等,這件事一定要做得隱秘才行。倘若找不到適合公開提起的機會,則可以在私下裏悄悄散布謠言,通過那些沒有官銜的小宮女或小太監之口慢慢傳播出去。”
“請夫人放心,屬下已經明白應該怎樣去操作了。”
“那就趕快行動吧。”
秋平頓時感到渾身充滿了幹勁,因為他清楚地知道隻要自己這位夫人親自策劃布局,必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林家的秘密渠道立刻行動起來,利用各種隱秘而可靠的方式開始尋找合適的人選。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一位理想人選。
這位年輕的小太監是十六年前才進宮工作的,他的出身並不在路大人家鄉所在地區的任何一個縣城,表麵上看來與路大人毫無瓜葛。
最關鍵的是,在外人眼中,這孩子是個憨厚老實、性格直爽的人。
他平時做事總是踏踏實實,從來不會做出讓人覺得不妥的行為
但趙婕妤後來與皇後的關係特別親密,甚至到了完全依賴皇後的地步。
這樣的親密關係令人懷疑。
通常達到這種親密程度,意味著其中一方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另一方。
是什麽原因使得一個各方麵都不出眾的女人,即便頂著被人議論的壓力,也要放下身段去討好對方呢?
背後肯定有原因。
也許這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也許是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值得深究。
大家都說,因為皇後憐惜趙婕妤,兩人交往漸深後關係才變好了。
這種傳言,在宮中廣為流傳,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祈語笑心裏冷笑,皇後的這份憐憫不過是上位者對下人的施舍而已,表麵上看起來是對她的一種關心與嗬護,實則更多的是一份高高在上的恩賜。
這樣的好意可能僅僅體現為一次職位上的晉升或是物質上的賞賜,並非那種能夠長久維係的感情基礎。
皇後身處皇宮高位多年,見慣了世間太多的辛酸故事,對於別人的痛苦早已習以為常。
她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處世之道,那就是必須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隻有這樣,她才能夠穩固自己的地位,避免因過度同情而影響到自身利益與立場。
因此,在麵對眾多尋求依靠之人時,保持適度冷漠是非常必要的生存技巧。
很可能是事後,經過了無數次的努力嚐試,終於讓原本並不十分熱絡的關係逐漸升溫。
可以想見,在這過程中,趙婕妤肯定付出了超乎想象的代價,才使得自己能夠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那位貴不可言之人身邊的紅人。
想要贏得一位即便沒有生育太子卻依舊手握大權且不再被皇上垂愛的皇後的青睞,同時又不與其他妃嬪走得太近以免留有任何退路可言,這背後所蘊含的心機和手段確實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更讓人覺得可疑的是關於她孩子離奇逝世一事,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同樣值得人們深入探究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種種表現最終坐實了一個事實:此人絕對不可能是純粹無辜地被牽扯進來那麽簡單,相反極有可能自始至終都參與其中並且清楚知曉所有細節。
更有甚者大膽推測認為——正是由於她的刻意安排,才直接導致了那場災難性的悲劇發生!
以至於後來無論怎麽查找也都找不到任何有用的證據或線索來指證這一切都是人為操縱所致。
誰能想到平日裏溫柔賢淑、備受眾人尊敬愛護的皇後麵前居然會存在著這樣一個暗藏心機的人物,實在是令人防不勝防啊!
祈語笑直接發問:“你覺得三皇子和趙婕妤之間有沒有什麽不尋常的地方值得注意呢?”
這句話看似隨口一提卻飽含玄機。
秋平聞言立刻瞪大眼睛滿臉震驚地看著自家主人,緊接著用充滿佩服語氣驚歎道:“我家夫人真是英明神武、妙計連篇!”
此刻他腦海中閃過無數想法猜測著夫人口中的真正意圖。
然而聽到這番話的祈語笑卻露出既無奈又好笑的表情說道:“你在亂猜些什麽鬼呢?”
盡管口中如此迴應,但在秋平看來卻似乎更加印證了自己的猜想:或許自家夫人正是打算借此機會徹底解決掉皇帝的嫡長子啊!
而且這一招布局之巧妙簡直無懈可擊!
迴想當初產房內外的情形就能發現,彼時的皇後與趙婕妤曾經有過相當密切的往來經曆。
如果現在大家開始議論三皇子長得像趙婕妤,是不是暗示他實際上是趙婕妤的兒子,而非皇後親生呢?
這種猜測一旦流傳開來,勢必引起宮中上下一片嘩然。
如此一來,皇上的合法繼承人地位將蕩然無存,而其他皇子們則更加沒有資格稱作正統的皇位接班人,導致儲位爭奪變得愈加激烈。
而現在皇上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根本不在乎何時宣布儲君人選的問題;再加上原本就不被普遍認可為名正言順的兒子,這無疑會進一步延緩儲君選定的進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更多皇子們逐漸長大成人,各自手中的權力和影響力也會不斷增強,將來參與到王位爭奪戰中的人數也就隨之增多。
一旦宮廷內部局勢變得混亂不堪,大周朝整體的穩定性必然會受到嚴重威脅,極有可能導致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苦等多時的機會不就自然而然地來了嗎?
自家夫人這一招確實高明。
真是太聰明了!
盡管他對夫人的“深刻見解”十分佩服,實際上這個計劃的確非常巧妙且充滿智慧。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皇後未必會按照預期設想的方向做出反應。
“你去安排一個表麵上無關緊要的人物,在合適的時機下,在那個皇後麵前最重要的助手麵前不經意間提一句,說‘覺得三皇子與趙婕妤有幾分相似’之類的閑話。”
“遵命,夫人。”
“等等,這件事一定要做得隱秘才行。倘若找不到適合公開提起的機會,則可以在私下裏悄悄散布謠言,通過那些沒有官銜的小宮女或小太監之口慢慢傳播出去。”
“請夫人放心,屬下已經明白應該怎樣去操作了。”
“那就趕快行動吧。”
秋平頓時感到渾身充滿了幹勁,因為他清楚地知道隻要自己這位夫人親自策劃布局,必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林家的秘密渠道立刻行動起來,利用各種隱秘而可靠的方式開始尋找合適的人選。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一位理想人選。
這位年輕的小太監是十六年前才進宮工作的,他的出身並不在路大人家鄉所在地區的任何一個縣城,表麵上看來與路大人毫無瓜葛。
最關鍵的是,在外人眼中,這孩子是個憨厚老實、性格直爽的人。
他平時做事總是踏踏實實,從來不會做出讓人覺得不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