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不收工錢可不行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孩子們有心幫忙,顧喜喜拗不過他們,想了想,招手叫石頭過來。
“既然都是你的朋友,等會兒休息時吃什麽喝什麽,最好是你自己來安排。”
“我分出來的那份吃食全是給你們的,你可要好生招唿大家,沒問題吧?”
石頭拍胸口道,“小事一樁,包在我身上。”
顧喜喜又悄聲說,“那我跟你呂姐姐就先進去了,免得他們放不開。”
“再跟你安大哥也說一聲。”
石頭點頭應下,“行!”
顧喜喜領著呂晶進了堂屋。
簡單洗去手上、臉上的灰塵,迴到自己家的鬆弛感襲來。
顧喜喜倒在炕上,把自己攤開成一個大字,舒服地長長歎氣。
小花看到久別歸來的人,跳上來,試探著嗅它的氣息。
確定認識,才歪著毛茸茸的腦袋蹭顧喜喜的手。
呂晶坐在旁邊,好奇地打量屋內的布局陳設。
明明是第一次來,她卻感覺打心底的舒適。
顧喜喜問,“怎麽樣?若有什麽不適應的你可直說,咱們也好想辦法解決。”
呂晶卻笑著搖了搖頭,“我覺得很放鬆,還很愜意。”
“就好像迴到了自己上輩子的家。”
顧喜喜失笑,說,“你滿意就好。”
“西北常年要比京城幹燥一些,你記得多喝水啊。”
呂晶也放開手腳,在顧喜喜旁邊躺下,“跟著你,還怕沒水喝麽?”
二人都輕笑出聲。
前些天還在京城時,呂晶已經嚐過了各種糖水。
從前她哪裏嚐過這些花樣?
輕易便沉迷其中。
在小何府喝,去甘雨居繼續喝。
頭兩天因為每頓都喝飽了,呂晶甚至連飯都不吃。
直到她的味覺增長了足夠的見識。
她才憑大人的理性結束了這段孩子氣的偏食。
呂晶笑道,“我那個時候沒喝過呀,一試,這什麽好東西?比尋常飯菜可好吃多了,”
“誰能想到,喝水也能上癮啊,竟然要靠意誌力,控製自己別喝太多。”
顧喜喜不置可否的笑,心說,要不然現代管這個叫“奶茶癮”。
一點兒沒誇張,是真有癮。
呂晶說,“甘雨居的生意日日火爆,何小姐應該可以高枕無憂了。”
“就是不知在西北開一家類似的店,能不能行。”
顧喜喜問,“你想開店?”
呂晶說,“有這個想法,不過不急。”
“我要先跟著你做事,慢慢的學,再慢慢的想,自己究竟想做什麽,適合做什麽。”
她賣掉茶園,如今手頭有些積蓄。
跟隨顧喜喜到西北,除了為報恩,另外也有換個地方重新開始的意思。
顧喜喜道,“行,你都這麽說了。”
“那咱們順便聊聊工錢,包吃包住,再按西北的條件,暫定每個月一吊錢。”
“另外根據你的表現,年底有獎金。”
“未來還可視情況而定漲工錢。”
“你要是覺得可以接受,從明日開始。”
呂晶一怔,“我是報恩的,怎麽還能收工錢?不行,絕對不行。”
顧喜喜睜眼望著她,卻是無比的認真。
“我並沒有付出相應的代價買下你,所以你我非主仆關係。”
“你為我做事收取相應的報酬,一則是對你自己辛勞的認可,二則我付出工錢,才好理所當然的用你。”
呂晶沉默地思索了許久,鄭重點頭,“我接受東家的條件!”
顧喜喜這才笑了。
孩子們吃完了東西各迴各家。
張嬸已經把西屋收拾妥當,尤其床上的東西都換了全新的。
她端著兩碗糖水荷包蛋進來,笑說,“快起來吃。”
“小安累了,在灶房先吃了就迴後院睡下了。”
顧喜喜坐起來,說,“這一路上靠他趕車,的確辛苦。”
張嬸看著兩個姑娘吃東西,邊說,“今年麥子穗頭又大又好。而且不止咱們家的好,全村都卯足了勁兒等豐收呢。”
“還有不少人已經計劃著要怎麽謝你了。”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收麥子了。
顧喜喜急著趕迴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麥收前二十天十分關鍵。
此時的麥穗處於灌漿期,能否把握時機讓顆粒飽滿,是畝產大幅增重的訣竅。
相當於最後的決勝期。
顧喜喜喝了一口湯,說,“離鬆口氣的時候還早著呢。”
“過兩日要補一次葉麵肥,村裏人第一次做,我還得盯著點。”
葉麵肥噴灑不同於傳統的施肥手段。
顧喜喜雖然一早就教了方法,但真正實踐起來,她還是有點不放心。
除此之外,麥收之前停止澆灌的時機也很重要。
太早會導致麥粒癟瘦,太晚又可能令麥子倒伏。
還要考慮澆水量。
張嬸看著呂晶,笑問,“這孩子怎麽光盯著喜喜看,不吃東西?”
“雞蛋這麽做不合你口味?”
呂晶迴過神來,不好意思道,“沒有,沒有,我愛吃的。”
“隻是……”
“好像說起種田時,喜喜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她頓了頓,努力將自己的感受描述出來,“就是,感覺很厲害,很叫人安心。”
“就想一直看著她,覺得無論做什麽,隻要跟她的準沒錯!”
張嬸笑了,有些驕傲,“不止你一個,好些人都這麽說呢。”
“別看喜喜年紀小,咱們村的村長有事兒都要找她商量。”
顧喜喜已經吃完了荷包蛋,連湯水都喝幹淨了。
她轉向呂晶,說,“今日先休息,明日開始,至少到麥收後,都要忙起來了。”
“你心裏可得做好準備。”
呂晶笑了,“沒問題!”
忙點兒好,她還怕無事可做呢!
然而說要休息,日落時老郎中出診迴來,提到了一個久違的名字。
“顧老三那兒子顧鐵柱,一直瘋傻。”
“你不在的時候,那口子央求了我幾次。”
老郎中早前已從張嬸口中知曉了顧老三一家做過的孽。
顧鐵柱瘋癲純屬自作自受,惡有惡報。
所以老郎中並未直接應承醫治此人,想等顧喜喜迴來,問過她的意見。
可就在剛才,老郎中進村的路上,顧老三和劉氏跪地攔路,磕頭不止。
老郎中無奈,隻得答應去看一眼。
至於能不能治還是兩說。
顧喜喜笑了笑,“那您看過之後,還有的治麽?”
老郎中卻沉吟道,“不用治。”
“因為老夫尚未細看便有六七成把握,他恐怕已經清醒了。”
“既然都是你的朋友,等會兒休息時吃什麽喝什麽,最好是你自己來安排。”
“我分出來的那份吃食全是給你們的,你可要好生招唿大家,沒問題吧?”
石頭拍胸口道,“小事一樁,包在我身上。”
顧喜喜又悄聲說,“那我跟你呂姐姐就先進去了,免得他們放不開。”
“再跟你安大哥也說一聲。”
石頭點頭應下,“行!”
顧喜喜領著呂晶進了堂屋。
簡單洗去手上、臉上的灰塵,迴到自己家的鬆弛感襲來。
顧喜喜倒在炕上,把自己攤開成一個大字,舒服地長長歎氣。
小花看到久別歸來的人,跳上來,試探著嗅它的氣息。
確定認識,才歪著毛茸茸的腦袋蹭顧喜喜的手。
呂晶坐在旁邊,好奇地打量屋內的布局陳設。
明明是第一次來,她卻感覺打心底的舒適。
顧喜喜問,“怎麽樣?若有什麽不適應的你可直說,咱們也好想辦法解決。”
呂晶卻笑著搖了搖頭,“我覺得很放鬆,還很愜意。”
“就好像迴到了自己上輩子的家。”
顧喜喜失笑,說,“你滿意就好。”
“西北常年要比京城幹燥一些,你記得多喝水啊。”
呂晶也放開手腳,在顧喜喜旁邊躺下,“跟著你,還怕沒水喝麽?”
二人都輕笑出聲。
前些天還在京城時,呂晶已經嚐過了各種糖水。
從前她哪裏嚐過這些花樣?
輕易便沉迷其中。
在小何府喝,去甘雨居繼續喝。
頭兩天因為每頓都喝飽了,呂晶甚至連飯都不吃。
直到她的味覺增長了足夠的見識。
她才憑大人的理性結束了這段孩子氣的偏食。
呂晶笑道,“我那個時候沒喝過呀,一試,這什麽好東西?比尋常飯菜可好吃多了,”
“誰能想到,喝水也能上癮啊,竟然要靠意誌力,控製自己別喝太多。”
顧喜喜不置可否的笑,心說,要不然現代管這個叫“奶茶癮”。
一點兒沒誇張,是真有癮。
呂晶說,“甘雨居的生意日日火爆,何小姐應該可以高枕無憂了。”
“就是不知在西北開一家類似的店,能不能行。”
顧喜喜問,“你想開店?”
呂晶說,“有這個想法,不過不急。”
“我要先跟著你做事,慢慢的學,再慢慢的想,自己究竟想做什麽,適合做什麽。”
她賣掉茶園,如今手頭有些積蓄。
跟隨顧喜喜到西北,除了為報恩,另外也有換個地方重新開始的意思。
顧喜喜道,“行,你都這麽說了。”
“那咱們順便聊聊工錢,包吃包住,再按西北的條件,暫定每個月一吊錢。”
“另外根據你的表現,年底有獎金。”
“未來還可視情況而定漲工錢。”
“你要是覺得可以接受,從明日開始。”
呂晶一怔,“我是報恩的,怎麽還能收工錢?不行,絕對不行。”
顧喜喜睜眼望著她,卻是無比的認真。
“我並沒有付出相應的代價買下你,所以你我非主仆關係。”
“你為我做事收取相應的報酬,一則是對你自己辛勞的認可,二則我付出工錢,才好理所當然的用你。”
呂晶沉默地思索了許久,鄭重點頭,“我接受東家的條件!”
顧喜喜這才笑了。
孩子們吃完了東西各迴各家。
張嬸已經把西屋收拾妥當,尤其床上的東西都換了全新的。
她端著兩碗糖水荷包蛋進來,笑說,“快起來吃。”
“小安累了,在灶房先吃了就迴後院睡下了。”
顧喜喜坐起來,說,“這一路上靠他趕車,的確辛苦。”
張嬸看著兩個姑娘吃東西,邊說,“今年麥子穗頭又大又好。而且不止咱們家的好,全村都卯足了勁兒等豐收呢。”
“還有不少人已經計劃著要怎麽謝你了。”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收麥子了。
顧喜喜急著趕迴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麥收前二十天十分關鍵。
此時的麥穗處於灌漿期,能否把握時機讓顆粒飽滿,是畝產大幅增重的訣竅。
相當於最後的決勝期。
顧喜喜喝了一口湯,說,“離鬆口氣的時候還早著呢。”
“過兩日要補一次葉麵肥,村裏人第一次做,我還得盯著點。”
葉麵肥噴灑不同於傳統的施肥手段。
顧喜喜雖然一早就教了方法,但真正實踐起來,她還是有點不放心。
除此之外,麥收之前停止澆灌的時機也很重要。
太早會導致麥粒癟瘦,太晚又可能令麥子倒伏。
還要考慮澆水量。
張嬸看著呂晶,笑問,“這孩子怎麽光盯著喜喜看,不吃東西?”
“雞蛋這麽做不合你口味?”
呂晶迴過神來,不好意思道,“沒有,沒有,我愛吃的。”
“隻是……”
“好像說起種田時,喜喜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她頓了頓,努力將自己的感受描述出來,“就是,感覺很厲害,很叫人安心。”
“就想一直看著她,覺得無論做什麽,隻要跟她的準沒錯!”
張嬸笑了,有些驕傲,“不止你一個,好些人都這麽說呢。”
“別看喜喜年紀小,咱們村的村長有事兒都要找她商量。”
顧喜喜已經吃完了荷包蛋,連湯水都喝幹淨了。
她轉向呂晶,說,“今日先休息,明日開始,至少到麥收後,都要忙起來了。”
“你心裏可得做好準備。”
呂晶笑了,“沒問題!”
忙點兒好,她還怕無事可做呢!
然而說要休息,日落時老郎中出診迴來,提到了一個久違的名字。
“顧老三那兒子顧鐵柱,一直瘋傻。”
“你不在的時候,那口子央求了我幾次。”
老郎中早前已從張嬸口中知曉了顧老三一家做過的孽。
顧鐵柱瘋癲純屬自作自受,惡有惡報。
所以老郎中並未直接應承醫治此人,想等顧喜喜迴來,問過她的意見。
可就在剛才,老郎中進村的路上,顧老三和劉氏跪地攔路,磕頭不止。
老郎中無奈,隻得答應去看一眼。
至於能不能治還是兩說。
顧喜喜笑了笑,“那您看過之後,還有的治麽?”
老郎中卻沉吟道,“不用治。”
“因為老夫尚未細看便有六七成把握,他恐怕已經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