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攝政王的馬車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店夥計畢竟見的多了,很快便收斂起詫異之色。
“貴客果然是行家,小的這就尋三種不同價位的茯茶,請茶博士親自烹煮,二位覺得這樣安排如何?”
安慶和點頭,“可以可以,那你給我們在二樓找個座位。”
顧喜喜卻抬手示意安慶和別急,對夥計笑道,“煮茶比泡茶要多花些功夫,我們還要試三種,不好在二樓霸著茶博士。”
“不然還是三樓雅間吧,另外,再拿些當年中等的碧螺春,讓我們試試。”
安慶和驚訝地看顧喜喜。
他們隻是來探虛實、長見識的,喝了茶也沒打算買別人的茯茶。
怎麽喜喜不但要開雅間,還要喝別的茶?
三樓雅間自然有最低消費,就算客人隻是喝茶吃點心,茶鋪也有不小的賺頭。
店夥計做成了一單買賣,卻依然不卑不亢,微笑著禮貌相讓,“我帶二位進雅間歇息,再另外安排。”
雅間果然布置的極其清雅。
這裏本來是個茶鋪一些老主顧提供的地方,桌椅、擺設都是極好的。
牆上掛著字畫,皆與茶有關,碧紗窗邊有水晶洞,下方蓮青色細瓷大缸裏養著幾尾錦鯉。另外還有各色綠植花卉。
客座對麵,水晶珠簾後有長條茶桌,工具一應俱全,是茶博士烹茶的地方。
店夥計道一聲稍等,先行退出去。
安慶和扭頭看房門關上,人影遠去,這才問出了心中困惑。
桌上擺著招待的炒香榧子。
顧喜喜拿起一顆剝著,說,“來都來了,總得體驗一下這裏的最貴的雅間。”
“反正在這裏用過茶點,今日就不用吃晚飯了,不算浪費。”
安慶和恍然大悟,“對!這就叫知己知彼。”
“方才上來時,二樓的茶室我也多看了幾眼。”
“客人還真不少,不過每個茶座相隔遠一些,用竹簾分隔開,單憑這點就與普通的街邊茶樓拉開了距離。”
“更別說咱們坐的這間雅室。”
“一個茶博士單獨烹茶,加上這環境,這些貴價的陳設,也難怪最便宜的一套茶點也要十二兩銀子了。”
“咱們吃的是茶點嗎,吃的是這裏的一切!”
顧喜喜笑,“我就知道,隻要帶著你,不白來。”
進東市之前,他們看過沿途的茶樓,價錢不等。
普通一些的鋪麵,一兩銀子能喝一壺中檔的茶了。
不多時,茶點先送上來。
水晶春筍三丁小蒸餃、雞湯香幹,酥皮紅豆卷、蜜汁茶味豆腐,總共四色,兩甜味,兩鹹味,都是不顯盤堆的。
等上菜的人下去,安慶和道,“這巴掌大的盤子,還隻擺中間一點點。”
“別說賣十二兩銀子,就是跟西北一個售價,單看這份量,就能讓客人掀桌子了。”
西北民風粗獷,表現在飲食上也一樣,多是大盤大碗,甚至還有用盆裝的。
顧喜喜看見這些茶點,也有些無奈。
“畢竟不是專門吃飯的地方,酒樓裏麵應該不至於如此。”
安慶和點頭讚同,“咱們住那家客棧就還可以,雖然還是略貴了點,但京城米貴的說法我也有所聽聞,稍微多花幾個錢,能吃飽也行。”
好在這些精致茶點的味道不錯。
茶博士帶來了三種茯茶,兩種碧螺春。
碧螺春滋味相對清淡,先從它喝起。
然後是茯茶,從最低價位到中價位,最後喝到最高價位。
顧喜喜、安慶和對視一眼,心中都已初步有了數。
安慶和起身對茶博士拱手施禮,茶博士亦站起來還禮。
茶道乃雅事,一舉一動自然都圍繞風雅二字,
安慶和說,“我們再喝兩杯就走,辛苦您,可以先去休息了。”
茶博士再行一禮,收拾茶桌時,顧喜喜抬手一指:“這種碧螺春給我稱二兩吧,等會兒下樓結賬。”
茶博士笑著應了,將客座桌上的分茶壺蓄滿,才退出去。
安慶和又不解了,悄聲道,“咱們自己帶著茶葉呢,怎麽又要買?”
“就算你想喝,咱們也可以去別家小茶行買,沒必要非在這兒。”
安慶和所言並沒有錯。
東市什麽地方?地價就比別的地方貴太多,向朝廷繳納的稅金也要多一些。
更別說這家茶鋪在主街最顯眼的地方,鋪麵又大。
比其他地方小茶鋪的成本可要高太多了。
顧喜喜卻笑道,“無妨,頭一次來東市,我想給子初兄帶點禮物。”
“他正在溫書備考的關鍵時候,綠茶可清心、提神,正好合用。”
安慶和盡管有些吃味,但也知道對大業朝的讀書人而言,春闈是頂頂要緊的大事。
於是哼哼道,“行吧,看在他要考科舉的份上。”
“不過你已經給他破費買茶葉了,等會幫他買吃食,迴去可得收錢才行!”
顧喜喜失笑,“行行行,謝謝你啊,這麽幫我心疼錢。”
到樓下櫃台,顧喜喜一並付了賬。
之前那位夥計雙手奉上打包好的碧螺春,竟不是尋常的油紙包,而是一個竹根雕的茶葉罐。
罐子外形保留了竹根形狀,打磨精致,自有種古樸雅趣。
正麵又有風拂海棠的浮雕,正合春日之景。
顧喜喜接過,隨口誇讚,“好個雅意的茶葉罐,多謝。”
掌故站在櫃台裏笑,“貴客滿意就好,歡迎隨時來順意茶鋪。”
走出茶鋪,安慶和迴頭看了眼牌匾上的順意二字,疑惑道,“我怎麽看那掌櫃的樣子,像是篤定咱們還會再去。”
顧喜喜並沒在意,“生意人嘛。”
她頓了頓,唇角勾起一抹笑,“不過我倒是有心同他做生意了。”
安慶和轉向顧喜喜,興奮道,“你也發現了吧,咱們帶來的貨,雖然還比不上他家最上等的,但與中等相比,卻已綽綽有餘。”
顧喜喜頷首,望著前方天際,眸光幽遠,“將來頗有可為啊。”
“不過隻看一家可不行,再多看看。”
安慶和鬥誌昂揚,“還有不同檔次的茶館茶樓也要去,了解一下京城人的口味。”
兩人買了江明遠想吃的東西,剛走出東市不遠,就看到一輛寬大的馬車駛來。
明明沒有儀仗開道,路人卻自覺地紛紛退避。
顧喜喜見狀,忙拽著安慶和也往路邊躲。
找個位置剛站穩,聽見旁邊兩名書生難耐激動地議論:
“這是攝政王的車架吧?”
“貴客果然是行家,小的這就尋三種不同價位的茯茶,請茶博士親自烹煮,二位覺得這樣安排如何?”
安慶和點頭,“可以可以,那你給我們在二樓找個座位。”
顧喜喜卻抬手示意安慶和別急,對夥計笑道,“煮茶比泡茶要多花些功夫,我們還要試三種,不好在二樓霸著茶博士。”
“不然還是三樓雅間吧,另外,再拿些當年中等的碧螺春,讓我們試試。”
安慶和驚訝地看顧喜喜。
他們隻是來探虛實、長見識的,喝了茶也沒打算買別人的茯茶。
怎麽喜喜不但要開雅間,還要喝別的茶?
三樓雅間自然有最低消費,就算客人隻是喝茶吃點心,茶鋪也有不小的賺頭。
店夥計做成了一單買賣,卻依然不卑不亢,微笑著禮貌相讓,“我帶二位進雅間歇息,再另外安排。”
雅間果然布置的極其清雅。
這裏本來是個茶鋪一些老主顧提供的地方,桌椅、擺設都是極好的。
牆上掛著字畫,皆與茶有關,碧紗窗邊有水晶洞,下方蓮青色細瓷大缸裏養著幾尾錦鯉。另外還有各色綠植花卉。
客座對麵,水晶珠簾後有長條茶桌,工具一應俱全,是茶博士烹茶的地方。
店夥計道一聲稍等,先行退出去。
安慶和扭頭看房門關上,人影遠去,這才問出了心中困惑。
桌上擺著招待的炒香榧子。
顧喜喜拿起一顆剝著,說,“來都來了,總得體驗一下這裏的最貴的雅間。”
“反正在這裏用過茶點,今日就不用吃晚飯了,不算浪費。”
安慶和恍然大悟,“對!這就叫知己知彼。”
“方才上來時,二樓的茶室我也多看了幾眼。”
“客人還真不少,不過每個茶座相隔遠一些,用竹簾分隔開,單憑這點就與普通的街邊茶樓拉開了距離。”
“更別說咱們坐的這間雅室。”
“一個茶博士單獨烹茶,加上這環境,這些貴價的陳設,也難怪最便宜的一套茶點也要十二兩銀子了。”
“咱們吃的是茶點嗎,吃的是這裏的一切!”
顧喜喜笑,“我就知道,隻要帶著你,不白來。”
進東市之前,他們看過沿途的茶樓,價錢不等。
普通一些的鋪麵,一兩銀子能喝一壺中檔的茶了。
不多時,茶點先送上來。
水晶春筍三丁小蒸餃、雞湯香幹,酥皮紅豆卷、蜜汁茶味豆腐,總共四色,兩甜味,兩鹹味,都是不顯盤堆的。
等上菜的人下去,安慶和道,“這巴掌大的盤子,還隻擺中間一點點。”
“別說賣十二兩銀子,就是跟西北一個售價,單看這份量,就能讓客人掀桌子了。”
西北民風粗獷,表現在飲食上也一樣,多是大盤大碗,甚至還有用盆裝的。
顧喜喜看見這些茶點,也有些無奈。
“畢竟不是專門吃飯的地方,酒樓裏麵應該不至於如此。”
安慶和點頭讚同,“咱們住那家客棧就還可以,雖然還是略貴了點,但京城米貴的說法我也有所聽聞,稍微多花幾個錢,能吃飽也行。”
好在這些精致茶點的味道不錯。
茶博士帶來了三種茯茶,兩種碧螺春。
碧螺春滋味相對清淡,先從它喝起。
然後是茯茶,從最低價位到中價位,最後喝到最高價位。
顧喜喜、安慶和對視一眼,心中都已初步有了數。
安慶和起身對茶博士拱手施禮,茶博士亦站起來還禮。
茶道乃雅事,一舉一動自然都圍繞風雅二字,
安慶和說,“我們再喝兩杯就走,辛苦您,可以先去休息了。”
茶博士再行一禮,收拾茶桌時,顧喜喜抬手一指:“這種碧螺春給我稱二兩吧,等會兒下樓結賬。”
茶博士笑著應了,將客座桌上的分茶壺蓄滿,才退出去。
安慶和又不解了,悄聲道,“咱們自己帶著茶葉呢,怎麽又要買?”
“就算你想喝,咱們也可以去別家小茶行買,沒必要非在這兒。”
安慶和所言並沒有錯。
東市什麽地方?地價就比別的地方貴太多,向朝廷繳納的稅金也要多一些。
更別說這家茶鋪在主街最顯眼的地方,鋪麵又大。
比其他地方小茶鋪的成本可要高太多了。
顧喜喜卻笑道,“無妨,頭一次來東市,我想給子初兄帶點禮物。”
“他正在溫書備考的關鍵時候,綠茶可清心、提神,正好合用。”
安慶和盡管有些吃味,但也知道對大業朝的讀書人而言,春闈是頂頂要緊的大事。
於是哼哼道,“行吧,看在他要考科舉的份上。”
“不過你已經給他破費買茶葉了,等會幫他買吃食,迴去可得收錢才行!”
顧喜喜失笑,“行行行,謝謝你啊,這麽幫我心疼錢。”
到樓下櫃台,顧喜喜一並付了賬。
之前那位夥計雙手奉上打包好的碧螺春,竟不是尋常的油紙包,而是一個竹根雕的茶葉罐。
罐子外形保留了竹根形狀,打磨精致,自有種古樸雅趣。
正麵又有風拂海棠的浮雕,正合春日之景。
顧喜喜接過,隨口誇讚,“好個雅意的茶葉罐,多謝。”
掌故站在櫃台裏笑,“貴客滿意就好,歡迎隨時來順意茶鋪。”
走出茶鋪,安慶和迴頭看了眼牌匾上的順意二字,疑惑道,“我怎麽看那掌櫃的樣子,像是篤定咱們還會再去。”
顧喜喜並沒在意,“生意人嘛。”
她頓了頓,唇角勾起一抹笑,“不過我倒是有心同他做生意了。”
安慶和轉向顧喜喜,興奮道,“你也發現了吧,咱們帶來的貨,雖然還比不上他家最上等的,但與中等相比,卻已綽綽有餘。”
顧喜喜頷首,望著前方天際,眸光幽遠,“將來頗有可為啊。”
“不過隻看一家可不行,再多看看。”
安慶和鬥誌昂揚,“還有不同檔次的茶館茶樓也要去,了解一下京城人的口味。”
兩人買了江明遠想吃的東西,剛走出東市不遠,就看到一輛寬大的馬車駛來。
明明沒有儀仗開道,路人卻自覺地紛紛退避。
顧喜喜見狀,忙拽著安慶和也往路邊躲。
找個位置剛站穩,聽見旁邊兩名書生難耐激動地議論:
“這是攝政王的車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