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新人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人已經先去叫族老了。
眾人簇擁著三位客人往裏走,邊熱情寒暄:
“是錢村長和錢夫人吧?之前是我們各家不懂事,鬧出那麽大的亂子。”
“多虧錢村長盡力阻攔,才算沒釀成大禍。”
老錢、錢大嬸急忙擺手,笑著說“哪裏哪裏,都是誤會,解開了就好”。
眾人又轉向顧喜喜,“當然,也多虧了咱們顧老板不計前嫌!”
“顧老板是自家人,我們對你就不刻意招唿了,盡管當這兒是自己家,想幹什麽幹什麽,想說什麽說什麽!”
顧喜喜說,“大家言重了。”
“既然是自家人,各位以後叫我名字即可,不必這麽生分。”
眾人又紛紛應是。
距離開席還有一個時辰。
兩個主事人帶著老錢夫妻先去歇息、用些涼湯麵魚。
顧喜喜則另有安排。
族老和幾位主事人,她都認識了。
由族老親自帶著她去見顧家幾個德行頗受敬重的長輩。
這些人有的看上去比顧大爺還要年長,有的則是中年人,與老錢年歲相當。
顧喜喜一一見禮。
幾位長輩則含笑迴應,氣氛十分和諧。
看的出,他們對顧喜喜這位新晉的主事人並無異議。
族老指著場地前方擺出的供桌,說,“今年老天爺、土地爺又賜給咱們豐收,等會兒需要上香、祭酒拜謝。”
“你就站在我身後吧。”
顧喜喜點頭應下,“是。”
有誰家的年輕媳婦端了碗涼湯麵魚給顧喜喜。
“妹子喝一碗吧,涼快解渴。”
提前將麥麵水倒入大鐵鍋,不停地順時針攪動成糊狀。
已經熟了的麥麵糊糊盛入漏勺,點點滴滴落入冷水定型,形狀如小魚,又似蝌蚪。
另有提前備好酸爽鹹口的涼湯。
麵魚盛入碗中,澆湯即食。
一定要盡快吃,不然會喪失口感。
麵魚嫩滑,入口即化,與清爽的湯水同食,幾乎無需咀嚼,因此麵魚的吃法不叫“吃”,而叫做“喝”。
此時已臨近中午,烈日當空。
顧喜喜就著碗邊兒喝了一口,果然覺得入口生津,暑氣消減。
這時,又有人拉著那個書生走過來。
族老笑著介紹,“喜喜丫頭,這是明遠,他姓江,母親是咱們顧家嫁出去的女兒,他爹是知府大人身邊的書吏,也是書香世家。”
顧喜喜隻得端著碗起身見禮,“江公子,幸會。”
江明遠拱手一揖,“早聞顧老板大名,巾幗之風,幸會。”
族老哈哈一笑,“你們倆年紀相仿,都是年輕人,說話何必一板一眼的這麽客氣。”
他對江明遠說,“雖然你們兩家並不沾親,但你娘畢竟姓顧。”
“今日你可得多照顧你喜喜妹妹。”
妹妹?顧喜喜一怔,心下玩味,自打滅了顧鐵柱那個變態堂哥,她已經很久沒聽過這個稱唿了。
江明遠抬眸看顧喜喜,似乎有些羞澀,略微低下頭去。
“是。”
族老又對顧喜喜說,“明遠這孩子出生後在外祖家養了幾年,是我看著長大的,是個乖順的好孩子。”
“今年聽說他中了鄉試頭名,我真是高興地緊。”
“縱使咱們顧家暫時沒這個運氣,可明遠身上總算流著姓顧的血,他才十八歲就中了舉人,就連知府大人都說他前程不可限量呢!”
顧喜喜看著江明遠,也有些驚訝。
古代鄉試中舉後,便可成為舉人。
舉人身份已經是從白身百姓實現了第一步階級跨越。
中舉之後,便能去京城,參加更高一級的會試。
江明遠才十八歲就中了鄉試頭名,相當於現代的高考全省狀元。
所以族老說他前途不可限量,倒不是吹噓之詞。
顧喜喜向江明遠笑道,“雖然有些遲了,但還是恭喜江兄中舉。”
她笑容明亮,舉止大方,與江明遠從前所見的閨閣女子全然不同。
年輕的舉人不由看的晃了神,片刻,才說,“良言尤未晚,多謝喜喜妹子。”
族老的視線在兩人之間打了個來迴,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們這些老家夥說的話,你們兩個小孩子肯定不愛聽。”
“明遠啊,喜喜丫頭第一次來族會,你帶著她轉轉,跟大家認識認識。”
顧喜喜跟著江明遠走開,先把喝完的空碗交給負責收碗的人。
江明遠先挑起話題,“我外祖家裏也種了粟米。”
“這次我剛迴來,就聽了不少你的事情。”
顧喜喜莞爾,“你該不會聽說了,我之前死抓著秘方不放,最近終於肯說了,卻又賣東西給大家,奸詐狡猾,橫豎不吃虧,就是我。”
江明遠俊顏一僵,先是吃驚地睜大了眼睛。
明白顧喜喜是開玩笑,才輕笑出聲,“你呀,果然不凡。”
“不過,我聽到的並非你說的那般,反而都是溢美之詞。”
江明遠笑著娓娓道來。
從他的言辭間能聽出他是個有才學之人。
其中不乏詼諧趣味。
可能是漸漸熟悉了,江明遠沒有剛見麵時的緊繃,變得健談起來。
時不時將路過的人介紹給顧喜喜。
又說起本地顧家族會的傳統、曆年趣事等等。
他舉止文雅,可全然沒有炫耀學識、誇誇其談之風。
就連顧喜喜最感興趣的農耕話題,江明遠也有自己的見識和見解。
顧喜喜本以為此行會有些無聊,沒想到能遇到江明遠這樣有意思的人。
“你覺得西北的糧食種植還是不夠嗎?”
江明遠嗯了聲,“遠遠不夠。”
“近三年來市麵流通的糧食,各地儲存的官糧加起來,暫時也隻夠維持市價穩定。”
“西北軍這場仗打完,不論結果如何,西北的糧食都經不起任何風浪了。”
他麵露愁容,歎道,“若是有人能開拓更多的土地,種更多的糧食,就好了。”
顧喜喜垂首,唇角向上勾了勾。
這人一介書生,竟然跟她想到一塊去了。
可惜他暫時還無從得知,西北邊境已經開出了大片的土地。
江明遠看向顧喜喜,鄭重道,“所以我很欽佩你做的事。”
“所謂民以食為天,如果能讓同樣的土地長出更多糧食,西北再無後顧之憂!”
眾人簇擁著三位客人往裏走,邊熱情寒暄:
“是錢村長和錢夫人吧?之前是我們各家不懂事,鬧出那麽大的亂子。”
“多虧錢村長盡力阻攔,才算沒釀成大禍。”
老錢、錢大嬸急忙擺手,笑著說“哪裏哪裏,都是誤會,解開了就好”。
眾人又轉向顧喜喜,“當然,也多虧了咱們顧老板不計前嫌!”
“顧老板是自家人,我們對你就不刻意招唿了,盡管當這兒是自己家,想幹什麽幹什麽,想說什麽說什麽!”
顧喜喜說,“大家言重了。”
“既然是自家人,各位以後叫我名字即可,不必這麽生分。”
眾人又紛紛應是。
距離開席還有一個時辰。
兩個主事人帶著老錢夫妻先去歇息、用些涼湯麵魚。
顧喜喜則另有安排。
族老和幾位主事人,她都認識了。
由族老親自帶著她去見顧家幾個德行頗受敬重的長輩。
這些人有的看上去比顧大爺還要年長,有的則是中年人,與老錢年歲相當。
顧喜喜一一見禮。
幾位長輩則含笑迴應,氣氛十分和諧。
看的出,他們對顧喜喜這位新晉的主事人並無異議。
族老指著場地前方擺出的供桌,說,“今年老天爺、土地爺又賜給咱們豐收,等會兒需要上香、祭酒拜謝。”
“你就站在我身後吧。”
顧喜喜點頭應下,“是。”
有誰家的年輕媳婦端了碗涼湯麵魚給顧喜喜。
“妹子喝一碗吧,涼快解渴。”
提前將麥麵水倒入大鐵鍋,不停地順時針攪動成糊狀。
已經熟了的麥麵糊糊盛入漏勺,點點滴滴落入冷水定型,形狀如小魚,又似蝌蚪。
另有提前備好酸爽鹹口的涼湯。
麵魚盛入碗中,澆湯即食。
一定要盡快吃,不然會喪失口感。
麵魚嫩滑,入口即化,與清爽的湯水同食,幾乎無需咀嚼,因此麵魚的吃法不叫“吃”,而叫做“喝”。
此時已臨近中午,烈日當空。
顧喜喜就著碗邊兒喝了一口,果然覺得入口生津,暑氣消減。
這時,又有人拉著那個書生走過來。
族老笑著介紹,“喜喜丫頭,這是明遠,他姓江,母親是咱們顧家嫁出去的女兒,他爹是知府大人身邊的書吏,也是書香世家。”
顧喜喜隻得端著碗起身見禮,“江公子,幸會。”
江明遠拱手一揖,“早聞顧老板大名,巾幗之風,幸會。”
族老哈哈一笑,“你們倆年紀相仿,都是年輕人,說話何必一板一眼的這麽客氣。”
他對江明遠說,“雖然你們兩家並不沾親,但你娘畢竟姓顧。”
“今日你可得多照顧你喜喜妹妹。”
妹妹?顧喜喜一怔,心下玩味,自打滅了顧鐵柱那個變態堂哥,她已經很久沒聽過這個稱唿了。
江明遠抬眸看顧喜喜,似乎有些羞澀,略微低下頭去。
“是。”
族老又對顧喜喜說,“明遠這孩子出生後在外祖家養了幾年,是我看著長大的,是個乖順的好孩子。”
“今年聽說他中了鄉試頭名,我真是高興地緊。”
“縱使咱們顧家暫時沒這個運氣,可明遠身上總算流著姓顧的血,他才十八歲就中了舉人,就連知府大人都說他前程不可限量呢!”
顧喜喜看著江明遠,也有些驚訝。
古代鄉試中舉後,便可成為舉人。
舉人身份已經是從白身百姓實現了第一步階級跨越。
中舉之後,便能去京城,參加更高一級的會試。
江明遠才十八歲就中了鄉試頭名,相當於現代的高考全省狀元。
所以族老說他前途不可限量,倒不是吹噓之詞。
顧喜喜向江明遠笑道,“雖然有些遲了,但還是恭喜江兄中舉。”
她笑容明亮,舉止大方,與江明遠從前所見的閨閣女子全然不同。
年輕的舉人不由看的晃了神,片刻,才說,“良言尤未晚,多謝喜喜妹子。”
族老的視線在兩人之間打了個來迴,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們這些老家夥說的話,你們兩個小孩子肯定不愛聽。”
“明遠啊,喜喜丫頭第一次來族會,你帶著她轉轉,跟大家認識認識。”
顧喜喜跟著江明遠走開,先把喝完的空碗交給負責收碗的人。
江明遠先挑起話題,“我外祖家裏也種了粟米。”
“這次我剛迴來,就聽了不少你的事情。”
顧喜喜莞爾,“你該不會聽說了,我之前死抓著秘方不放,最近終於肯說了,卻又賣東西給大家,奸詐狡猾,橫豎不吃虧,就是我。”
江明遠俊顏一僵,先是吃驚地睜大了眼睛。
明白顧喜喜是開玩笑,才輕笑出聲,“你呀,果然不凡。”
“不過,我聽到的並非你說的那般,反而都是溢美之詞。”
江明遠笑著娓娓道來。
從他的言辭間能聽出他是個有才學之人。
其中不乏詼諧趣味。
可能是漸漸熟悉了,江明遠沒有剛見麵時的緊繃,變得健談起來。
時不時將路過的人介紹給顧喜喜。
又說起本地顧家族會的傳統、曆年趣事等等。
他舉止文雅,可全然沒有炫耀學識、誇誇其談之風。
就連顧喜喜最感興趣的農耕話題,江明遠也有自己的見識和見解。
顧喜喜本以為此行會有些無聊,沒想到能遇到江明遠這樣有意思的人。
“你覺得西北的糧食種植還是不夠嗎?”
江明遠嗯了聲,“遠遠不夠。”
“近三年來市麵流通的糧食,各地儲存的官糧加起來,暫時也隻夠維持市價穩定。”
“西北軍這場仗打完,不論結果如何,西北的糧食都經不起任何風浪了。”
他麵露愁容,歎道,“若是有人能開拓更多的土地,種更多的糧食,就好了。”
顧喜喜垂首,唇角向上勾了勾。
這人一介書生,竟然跟她想到一塊去了。
可惜他暫時還無從得知,西北邊境已經開出了大片的土地。
江明遠看向顧喜喜,鄭重道,“所以我很欽佩你做的事。”
“所謂民以食為天,如果能讓同樣的土地長出更多糧食,西北再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