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北半球進入了燥熱的夏季。
江淼近期除了定期處理公司的事務之外,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無排異器官的研發工作上。
此時他的專屬實驗室內。
如果有陌生人進入其中,或許會被這其中的場景嚇得毛骨悚然。
隻見一個個克隆培養艙內,要麽生長著一個個肉團,要麽生長著各類人體器官。
特別是其中眼球培育艙,透過觀察窗口的玻璃,可以看到一顆顆眼球,那眼球之中的瞳孔毫無感情,隻有木然的直勾勾。
讓人看得直起雞皮疙瘩。
但是在這個實驗室工作的研究員們,對此卻見怪不怪了,各自埋頭於自己的事情。
“老板,第12批次的轉基因眼球已經培育完成。”
江淼看著顯微鏡下的眼球組織切片,頭也不迴地吩咐道:“阿海,你帶人將這批眼球植入轉基因囊體之中。”
“沒問題。”阿海推了推眼鏡迴道。
過了一會,江淼重新坐在座位上,長出了一口氣:“唿…”
拿起一旁的實驗室專用平板,調出今天的一些檢測報告和分析報告,看了十幾分鍾,他眼睛微微一眯,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眼部專用的轉基因腫瘤囊體,在去年十一月份已經研發成功,並持續進行過五輪動物實驗,基本達到了可以進行人體實驗的地步。
但由於人造轉基因眼球沒有研發成功,因此人體實驗一拖再拖。
這幾天,培育的人造轉基因眼球終於和囊體完成了適配,在動物實驗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排異反應。
就在江淼思考著下一步安排的時候,一陣輕微又富有節奏的腳步聲,從走廊外傳來。
哐哐哐…
敲門聲伴隨低沉的叫喚聲。
“老板,您申請的人體實驗項目,今天獲得了通過,這是相關許可證件。”科研秘書單毅君來到他一側匯報工作。
江淼並沒有覺得有什麽意外,畢竟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加上有目共睹的科研能力,要申請這種人體實驗項目,基本不會有什麽阻力。
“毅君,招募科研受試者的事情,進行得如何了?”
單毅君早有準備,畢竟這是他的工作,隨即便迴答道:“老板,目前海陸豐醫院那邊已經招募了五十名相關的受試者,都是眼部病變的失明患者。”
江淼搖搖頭:“不夠,再招多一百名,作為二期臨床實驗的受試者。”
“沒問題,我待會讓人擴大招募。”單毅君並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麽難度。
一方麵是江淼這個金字招牌,可以讓很多患者產生信心。
另一方麵則是海陸豐醫院的補貼非常豐厚。
要知道絕大部分的失明患者,都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和很大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是家庭富裕的還好一點,如果是普通家庭,那有一個失明患者,就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甚至會讓家庭迅速陷入貧困之中。
因此第一輪招募過程中,就有幾千名普通家庭的患者報名參與,不過最後隻有五十名患者通過審批。
現在隻需要發一個公告,很快就可以再招一百人。
當然,一百人也隻夠二期臨床實驗。
到了三期臨床實驗階段,估計要再招五百到一千名患者進行測試。
不過每一期臨床實驗的補貼是不一樣。
一期待遇最好,同時風險最大。
二期待遇居中,風險同樣居中。
三期待遇一般,風險也是最小。
打發了單毅君,江淼出了實驗室喘口氣,又喝了一瓶特製的功能飲料,才迴到實驗室中。
此時阿海等人已經將第12批次培育的人造眼球,植入到了囊體之中。
這些專門為人體眼部定製的轉基因囊體,看起來就和一個肉色的皮套一樣,半包裹著人造眼球。
通過模擬的神經電信號刺激,可以分析出這些眼球的功能是否正常。
看到江淼走過來,阿海站起來匯報了一下情況:“老板,眼球功能正常,沒有發現異常的情況。”
江淼看了一眼這些眼球,隨口吩咐道:“繼續檢測,看看有沒有排異反應。”
“好的。”
其實江淼已經通過鑒定麵板,解析出這些眼球和囊體之間的適配度,他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一點點調整了眼球的基因,讓其和轉基因囊體的適配度達到99.9%以上。
而轉基因囊體也是專門定製的。
比如眼前這些眼部囊體,不僅僅可以讓人體免疫係統對其“視而不見”,還攜帶了特殊的神經元結構,可讓眼球和腦部神經係統快速又精確的連接在一起。
如果沒有後一個功能,那就算人體免疫係統不攻擊轉基因囊體和轉基因眼球,眼球的功能也沒有辦法發揮,相當於白植入了。
這也是囊體的兩個核心功能,隻有具備這兩個功能,轉基因囊體和轉基因器官,才可以安全植入人體,同時讓器官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第12批次的轉基因人造眼球,不僅僅在囊體之中完成了無排異適配,還通過為猴子和家豬定製的轉基因囊體,成功讓這些眼球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實驗動物身上沒有使用抗排異藥物,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排異現象。
時間來到5月21日。
江淼帶著幾個研究員,加上海陸豐醫院安排的眼科手術團隊,在城區的馬宮鎮海陸豐醫院內,開始第一例移植手術。
受試者的家屬也在現場。
看著受試者的病床,被護工推進手術室,家屬們一下子也緊張了起來。
江淼並沒有進去,倒是幾個研究員進去了手術室,因為這些研究員在動物身上,操刀過相關移植手術,有他們配合專業的眼科手術團隊,安全性會更加高。
當然,由於考慮到是第一例移植實驗,為了以防萬一,這個受試者隻接受左眼的移植手術。
右眼要看左眼的移植情況,如果左眼移植之後,視力功能恢複正常,同時沒有明顯的排異反應,那三個月後,醫院會安排右眼的移植手術。
江淼坐在手術室一側的辦公室內。
他隨意翻看了一下這個受試者的病曆和家庭簡介。
此人叫王炳東,嶺南梅城人,今年三十九歲,眼睛是因為角膜病延誤治療導致的失明。
如果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眼球病變,單純的眼球移植是沒有辦法根治的,因為高血壓和糖尿病不控製病情,就算是移植了眼球,很快還會再次失明。
兩個小時後。
阿海推門而入。
“老板,幸不辱命,手術非常成功。”
“通知家屬了嗎?”
“主治醫師已經告知了。”
“那就好,待會送去監護病房後,我再過去看看。”江淼沒有馬上出去,主要是他不想和家屬碰麵。
倒不是他矯情,而是之前他安排過相關的人體實驗,有不少家屬關心則亂,又聽不明白相關的醫療術語,甚至連通俗化的描述,都表現得一知半解。
麵對這種家屬,他解釋得越多,對方反而更加不放心。
因此他才不去見受試者家屬。
主治醫師這邊。
“家屬請放心,手術非常成功,這幾天患者需要在監護病房,你們不需要操心其他事情。”
受試者的老婆緊張得雙手發抖:“醫生,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去看望?”
醫生根據安排,給了一個明確的時間:“等三天後吧!”
“三天後?好的,謝謝醫生。”受試者的弟弟倒是比較鎮定:“三天後,我們需要準備什麽東西?”
“不需要,患者是科研受試者,一切用度都是我們醫院負責,你們隻需要休息好,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們操心。”
“謝謝醫生…”受試者的老父親從兜裏掏出一個紅包,塞給主治醫師。
主治醫師搖了搖頭,將紅包給遞迴去:“不用這樣,我們醫院不收紅包,而且你們是科研受試者,就算是要包紅包,也是我們醫院給你們包。”
“爸,你就別為難人家醫生。”
“醫生非常抱歉,我爸是老思想,你多多見諒。”
主治醫師笑著說道:“沒關係,我還有事情,就失陪了。”
“醫生你先忙,我們就不打擾了。”
不一會,手術室的大門打開。
還處於麻醉狀態的受試者,在病床上被推出來,然後轉移到專門的監護病房之中。
而江淼也通過另一個條通道,暗中來到了監護病房內。
他和阿海兩人,站在病床旁邊,看了一下監護儀器的數據,特別是高級版本的人體體征納米監測器,可以隨時隨地監控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
當然,江淼隻是做做樣子,因為他主要靠鑒定麵板觀察患者情況。
阿海輕聲說道:“情況還比較理想,各項指標沒有明顯的異常數據。”
江淼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通過鑒定麵板,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受試者此時的情況,特別是眼部和大腦的神經係統連接。
大概需要一個星期左右,受試者的視覺神經係統就會和囊體的神經結構融合在一起,然後隻需要通過模擬的神經電信號持續刺激,就可以激活轉基因眼球的功能。
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內。
江淼時刻都在關注著這個受試者的情況,他期間來看望過兩次。
直到第六天晚上。
他通過鑒定麵板的數據,發現受試者的視覺神經和囊體的神經結構,已經初步融合在一起。
受試者眼部的紗布也拆除了。
主治醫師今天晚上開始嚐試刺激其視覺神經,同時通過言語引導患者。
“王先生,你想象一下,眼睛可以看到東西…”
受試者王炳東的左眼眼珠子轉來轉去,緊接著他感受到眼部有一點刺眼和酥酥麻麻。
這其實是模擬神經電信號納米針在持續刺激他的眼部神經係統。
過了一會,他的左眼開始流眼淚。
“醫生,我哥他眼睛在流眼淚!”
“沒關係,這是正常現象。”醫生臉色一喜,王炳東左眼流眼淚,就證明他感到了環境之中的光線,視網膜受到了光刺激,才開始流眼淚。
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醫生,我看到了一點東西!”王炳東聲音之中帶著一絲顫抖。
主治醫師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選擇了適可而止:“好了,今天晚上就到這裏,現在先調低病房的亮度,你的眼睛在一點點恢複,可能需要十幾天,才可以完全激活眼睛的功能,別著急,明天病房要拉窗簾,別一下子接受強光。”
“好的,醫生。”眼睛有恢複希望之後,王炳東的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起來,表現得非常配合。
不過,主治醫師並沒有完全相信受試者,出了病房之後,隨即吩咐了護士長,要重點關注這個病房。
江淼通過隔壁房間的單向玻璃觀察窗,同樣觀察了這個受試者的身體情況,發現沒有異常情況之後,他便放心地離開了醫院。
迴到家裏。
剛剛洗手坐下來。
書雅就帶著女兒從二樓下來。
“爸爸!”
“兜子!來,爸爸抱一下。”
“不要!爸爸胡子紮人。”兜子埋汰地抱著她媽媽的小腿,就是不願意給他抱。
江淼無奈地捏了一下她的小臉:“我家兜子都不愛爸爸了,那爸爸以後可不帶你去外麵玩了。”
“媽媽和奶奶會帶我。”兜子小臉宛如一個小包子。
書雅直接將女兒抱起來:“你這幾天怎麽這麽淘氣了?越來越不可愛了,如果你不聽話,媽媽可是會不高興的。”
兜子委屈巴巴地說道:“哦…我隻是不喜歡爸爸的胡子紮我,不是不聽話,媽媽你別生氣…”
“好了,爸爸待會去刮胡子。”
其中一個家政阿姨,已經提著一個電動刮胡刀小箱子過來:“先生,刮胡刀。”
“謝了,李嫂。”
江淼挑了一個比較好用的電動刮胡刀,按下開關之後,貼著嘴巴周圍刮起來。
書雅一邊給女兒梳頭發,一邊問道:“你又去看那個受試者了?”
“嗯。”
“情況如何?”
“移植挺成功的,已經可以看到一點東西了,沒有明顯的排異反應。”
“看來你的設想成功了。”
“隻是其中一個項目而已,人體的器官一大堆,沒有五六年,是沒有辦法完成全套人體器官的研發。”
一旁的李嫂也聽得非常認真,她老公去年確診了腎衰竭,現在隻能通過植入便攜式納米透析器,維持正常的生活。
因此她非常希望,人造腎髒可以研發成功,那她就不用太擔心了。
不過她已經是相對幸運的,畢竟可以來江淼家裏工作,各種待遇肯定足夠她和丈夫兩人的各項開支。
江淼近期除了定期處理公司的事務之外,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無排異器官的研發工作上。
此時他的專屬實驗室內。
如果有陌生人進入其中,或許會被這其中的場景嚇得毛骨悚然。
隻見一個個克隆培養艙內,要麽生長著一個個肉團,要麽生長著各類人體器官。
特別是其中眼球培育艙,透過觀察窗口的玻璃,可以看到一顆顆眼球,那眼球之中的瞳孔毫無感情,隻有木然的直勾勾。
讓人看得直起雞皮疙瘩。
但是在這個實驗室工作的研究員們,對此卻見怪不怪了,各自埋頭於自己的事情。
“老板,第12批次的轉基因眼球已經培育完成。”
江淼看著顯微鏡下的眼球組織切片,頭也不迴地吩咐道:“阿海,你帶人將這批眼球植入轉基因囊體之中。”
“沒問題。”阿海推了推眼鏡迴道。
過了一會,江淼重新坐在座位上,長出了一口氣:“唿…”
拿起一旁的實驗室專用平板,調出今天的一些檢測報告和分析報告,看了十幾分鍾,他眼睛微微一眯,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眼部專用的轉基因腫瘤囊體,在去年十一月份已經研發成功,並持續進行過五輪動物實驗,基本達到了可以進行人體實驗的地步。
但由於人造轉基因眼球沒有研發成功,因此人體實驗一拖再拖。
這幾天,培育的人造轉基因眼球終於和囊體完成了適配,在動物實驗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排異反應。
就在江淼思考著下一步安排的時候,一陣輕微又富有節奏的腳步聲,從走廊外傳來。
哐哐哐…
敲門聲伴隨低沉的叫喚聲。
“老板,您申請的人體實驗項目,今天獲得了通過,這是相關許可證件。”科研秘書單毅君來到他一側匯報工作。
江淼並沒有覺得有什麽意外,畢竟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加上有目共睹的科研能力,要申請這種人體實驗項目,基本不會有什麽阻力。
“毅君,招募科研受試者的事情,進行得如何了?”
單毅君早有準備,畢竟這是他的工作,隨即便迴答道:“老板,目前海陸豐醫院那邊已經招募了五十名相關的受試者,都是眼部病變的失明患者。”
江淼搖搖頭:“不夠,再招多一百名,作為二期臨床實驗的受試者。”
“沒問題,我待會讓人擴大招募。”單毅君並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麽難度。
一方麵是江淼這個金字招牌,可以讓很多患者產生信心。
另一方麵則是海陸豐醫院的補貼非常豐厚。
要知道絕大部分的失明患者,都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和很大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是家庭富裕的還好一點,如果是普通家庭,那有一個失明患者,就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甚至會讓家庭迅速陷入貧困之中。
因此第一輪招募過程中,就有幾千名普通家庭的患者報名參與,不過最後隻有五十名患者通過審批。
現在隻需要發一個公告,很快就可以再招一百人。
當然,一百人也隻夠二期臨床實驗。
到了三期臨床實驗階段,估計要再招五百到一千名患者進行測試。
不過每一期臨床實驗的補貼是不一樣。
一期待遇最好,同時風險最大。
二期待遇居中,風險同樣居中。
三期待遇一般,風險也是最小。
打發了單毅君,江淼出了實驗室喘口氣,又喝了一瓶特製的功能飲料,才迴到實驗室中。
此時阿海等人已經將第12批次培育的人造眼球,植入到了囊體之中。
這些專門為人體眼部定製的轉基因囊體,看起來就和一個肉色的皮套一樣,半包裹著人造眼球。
通過模擬的神經電信號刺激,可以分析出這些眼球的功能是否正常。
看到江淼走過來,阿海站起來匯報了一下情況:“老板,眼球功能正常,沒有發現異常的情況。”
江淼看了一眼這些眼球,隨口吩咐道:“繼續檢測,看看有沒有排異反應。”
“好的。”
其實江淼已經通過鑒定麵板,解析出這些眼球和囊體之間的適配度,他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一點點調整了眼球的基因,讓其和轉基因囊體的適配度達到99.9%以上。
而轉基因囊體也是專門定製的。
比如眼前這些眼部囊體,不僅僅可以讓人體免疫係統對其“視而不見”,還攜帶了特殊的神經元結構,可讓眼球和腦部神經係統快速又精確的連接在一起。
如果沒有後一個功能,那就算人體免疫係統不攻擊轉基因囊體和轉基因眼球,眼球的功能也沒有辦法發揮,相當於白植入了。
這也是囊體的兩個核心功能,隻有具備這兩個功能,轉基因囊體和轉基因器官,才可以安全植入人體,同時讓器官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第12批次的轉基因人造眼球,不僅僅在囊體之中完成了無排異適配,還通過為猴子和家豬定製的轉基因囊體,成功讓這些眼球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實驗動物身上沒有使用抗排異藥物,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排異現象。
時間來到5月21日。
江淼帶著幾個研究員,加上海陸豐醫院安排的眼科手術團隊,在城區的馬宮鎮海陸豐醫院內,開始第一例移植手術。
受試者的家屬也在現場。
看著受試者的病床,被護工推進手術室,家屬們一下子也緊張了起來。
江淼並沒有進去,倒是幾個研究員進去了手術室,因為這些研究員在動物身上,操刀過相關移植手術,有他們配合專業的眼科手術團隊,安全性會更加高。
當然,由於考慮到是第一例移植實驗,為了以防萬一,這個受試者隻接受左眼的移植手術。
右眼要看左眼的移植情況,如果左眼移植之後,視力功能恢複正常,同時沒有明顯的排異反應,那三個月後,醫院會安排右眼的移植手術。
江淼坐在手術室一側的辦公室內。
他隨意翻看了一下這個受試者的病曆和家庭簡介。
此人叫王炳東,嶺南梅城人,今年三十九歲,眼睛是因為角膜病延誤治療導致的失明。
如果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眼球病變,單純的眼球移植是沒有辦法根治的,因為高血壓和糖尿病不控製病情,就算是移植了眼球,很快還會再次失明。
兩個小時後。
阿海推門而入。
“老板,幸不辱命,手術非常成功。”
“通知家屬了嗎?”
“主治醫師已經告知了。”
“那就好,待會送去監護病房後,我再過去看看。”江淼沒有馬上出去,主要是他不想和家屬碰麵。
倒不是他矯情,而是之前他安排過相關的人體實驗,有不少家屬關心則亂,又聽不明白相關的醫療術語,甚至連通俗化的描述,都表現得一知半解。
麵對這種家屬,他解釋得越多,對方反而更加不放心。
因此他才不去見受試者家屬。
主治醫師這邊。
“家屬請放心,手術非常成功,這幾天患者需要在監護病房,你們不需要操心其他事情。”
受試者的老婆緊張得雙手發抖:“醫生,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去看望?”
醫生根據安排,給了一個明確的時間:“等三天後吧!”
“三天後?好的,謝謝醫生。”受試者的弟弟倒是比較鎮定:“三天後,我們需要準備什麽東西?”
“不需要,患者是科研受試者,一切用度都是我們醫院負責,你們隻需要休息好,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們操心。”
“謝謝醫生…”受試者的老父親從兜裏掏出一個紅包,塞給主治醫師。
主治醫師搖了搖頭,將紅包給遞迴去:“不用這樣,我們醫院不收紅包,而且你們是科研受試者,就算是要包紅包,也是我們醫院給你們包。”
“爸,你就別為難人家醫生。”
“醫生非常抱歉,我爸是老思想,你多多見諒。”
主治醫師笑著說道:“沒關係,我還有事情,就失陪了。”
“醫生你先忙,我們就不打擾了。”
不一會,手術室的大門打開。
還處於麻醉狀態的受試者,在病床上被推出來,然後轉移到專門的監護病房之中。
而江淼也通過另一個條通道,暗中來到了監護病房內。
他和阿海兩人,站在病床旁邊,看了一下監護儀器的數據,特別是高級版本的人體體征納米監測器,可以隨時隨地監控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
當然,江淼隻是做做樣子,因為他主要靠鑒定麵板觀察患者情況。
阿海輕聲說道:“情況還比較理想,各項指標沒有明顯的異常數據。”
江淼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通過鑒定麵板,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受試者此時的情況,特別是眼部和大腦的神經係統連接。
大概需要一個星期左右,受試者的視覺神經係統就會和囊體的神經結構融合在一起,然後隻需要通過模擬的神經電信號持續刺激,就可以激活轉基因眼球的功能。
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內。
江淼時刻都在關注著這個受試者的情況,他期間來看望過兩次。
直到第六天晚上。
他通過鑒定麵板的數據,發現受試者的視覺神經和囊體的神經結構,已經初步融合在一起。
受試者眼部的紗布也拆除了。
主治醫師今天晚上開始嚐試刺激其視覺神經,同時通過言語引導患者。
“王先生,你想象一下,眼睛可以看到東西…”
受試者王炳東的左眼眼珠子轉來轉去,緊接著他感受到眼部有一點刺眼和酥酥麻麻。
這其實是模擬神經電信號納米針在持續刺激他的眼部神經係統。
過了一會,他的左眼開始流眼淚。
“醫生,我哥他眼睛在流眼淚!”
“沒關係,這是正常現象。”醫生臉色一喜,王炳東左眼流眼淚,就證明他感到了環境之中的光線,視網膜受到了光刺激,才開始流眼淚。
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醫生,我看到了一點東西!”王炳東聲音之中帶著一絲顫抖。
主治醫師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選擇了適可而止:“好了,今天晚上就到這裏,現在先調低病房的亮度,你的眼睛在一點點恢複,可能需要十幾天,才可以完全激活眼睛的功能,別著急,明天病房要拉窗簾,別一下子接受強光。”
“好的,醫生。”眼睛有恢複希望之後,王炳東的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起來,表現得非常配合。
不過,主治醫師並沒有完全相信受試者,出了病房之後,隨即吩咐了護士長,要重點關注這個病房。
江淼通過隔壁房間的單向玻璃觀察窗,同樣觀察了這個受試者的身體情況,發現沒有異常情況之後,他便放心地離開了醫院。
迴到家裏。
剛剛洗手坐下來。
書雅就帶著女兒從二樓下來。
“爸爸!”
“兜子!來,爸爸抱一下。”
“不要!爸爸胡子紮人。”兜子埋汰地抱著她媽媽的小腿,就是不願意給他抱。
江淼無奈地捏了一下她的小臉:“我家兜子都不愛爸爸了,那爸爸以後可不帶你去外麵玩了。”
“媽媽和奶奶會帶我。”兜子小臉宛如一個小包子。
書雅直接將女兒抱起來:“你這幾天怎麽這麽淘氣了?越來越不可愛了,如果你不聽話,媽媽可是會不高興的。”
兜子委屈巴巴地說道:“哦…我隻是不喜歡爸爸的胡子紮我,不是不聽話,媽媽你別生氣…”
“好了,爸爸待會去刮胡子。”
其中一個家政阿姨,已經提著一個電動刮胡刀小箱子過來:“先生,刮胡刀。”
“謝了,李嫂。”
江淼挑了一個比較好用的電動刮胡刀,按下開關之後,貼著嘴巴周圍刮起來。
書雅一邊給女兒梳頭發,一邊問道:“你又去看那個受試者了?”
“嗯。”
“情況如何?”
“移植挺成功的,已經可以看到一點東西了,沒有明顯的排異反應。”
“看來你的設想成功了。”
“隻是其中一個項目而已,人體的器官一大堆,沒有五六年,是沒有辦法完成全套人體器官的研發。”
一旁的李嫂也聽得非常認真,她老公去年確診了腎衰竭,現在隻能通過植入便攜式納米透析器,維持正常的生活。
因此她非常希望,人造腎髒可以研發成功,那她就不用太擔心了。
不過她已經是相對幸運的,畢竟可以來江淼家裏工作,各種待遇肯定足夠她和丈夫兩人的各項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