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祝成兩眼一瞪,“好大的膽子!是誰這麽自作主張,恣意妄為?!”
“是……是大公子……”親兵有些緊張地瞄了一眼祝成,迴答道。
“誰?!”祝成以為自己聽錯了。
“大公子。”親兵把心一橫,“我們在剛剛控製了龐家的那些人之後,恰好大公子也帶人來了。
他說他正在調查那些壯丁失蹤的事,我們便把礦山那邊的事情都告訴了大公子。
大公子聽後最初也沒有說什麽,隻說要見一見那幾個還活著的壯丁,我們便帶他去了關著那幾個人的地方……
沒想到……大公子到了那邊之後,二話不說抽出佩劍就把那幾個人都給刺死了,我們反應過來之後想要攔著都根本來不及。
他說……他說這件事情畢竟是發生在王爺您手底下的烏鐵礦,又涉及到了龐家的事情,若是把那些人放迴去,到外麵不知道會不會胡言亂語,恐怕會對您的名聲不利。
大公子說王爺這麽多年,為了說過殫精竭慮,不能被幾個愚民出去胡說八道,就讓祝家的名聲受了影響,這裏麵不管涉及到什麽事情,都應該王爺您與龐家私下裏解決,不能讓外人知曉。”
親兵估計對祝傑的做法也並不是十分認同,盡管當著祝成的麵,他已經措辭相當謹慎,不想流露出自己對這位祝家最受器重的大公子有什麽不好的看法,但從他小心翼翼的態度還是看得出來,很顯然他覺得祝傑的做法是十分惡劣的。
祝成擰著眉頭,板著臉,沒有說話,對親兵的那一番話沉默以待。
那親兵見狀,也吃不準祝成的心思,不由有些擔心,怕祝成認為他在說假話,趕忙又說:“屬下沒有半句虛言,所有都是一五一十稟報給王爺的,王爺若是不信,也可以問問大公子派迴來報信兒的人!
他比我早出發了兩日,想必也應該比我早到!”
“大公子派迴來報信兒的人?”祝成眉頭鎖得更緊了。
“王爺……沒見到大公子派迴來的人?”他的反應讓那親兵也有點懵了,“我當時見那邊的事態遠比出發前王爺吩咐我們的還要更複雜也更嚴重,覺得茲事體大,不是我們這些人能夠私下裏做主的,於是便打算迴來向您稟報。
正要出發,大公子將我攔住,說他自會派人迴來報信兒,讓我不必跑這一趟。
可是屬下覺著,當初王爺您是將這些事情吩咐給我的,無論如何,我都必須要親自稟報過,親耳聽到您的吩咐之後,這心裏頭才踏實。
所以我同大公子說,大公子要派人迴去報信兒是大公子的事,我是受王爺吩咐出來辦差的,遇到這種情況迴來報信也是我的職責所在,不能偷懶,叫別人代勞。
大公子見勸不住我,又給我安排了一點雜事,等我把大公子安排的那些瑣碎雜事都處理完,終於可以出發,他的人已經離開快兩日了。
雖然說一路上我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地趕路,但那人理當比我早到才是,沒道理我都到了,他還沒到。
除非是路途上出了什麽狀況。”
祝餘看了看祝成,祝成對她點點頭,她便開口問那親兵:“你覺得大公子為何要把你拖住,派人先一步迴來?”
親兵有些尷尬地張了張嘴,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他心裏頭,但是當著祝成的麵,又實在是有點不敢說。
“這也是我想問的,你說吧。”祝成看出那親兵心有顧慮,開口對他說,“我要聽的是實話。”
親兵小心翼翼地看著祝成的臉色,答道:“屬下以為……大公子無非又像過去那樣,事事處處想要爭個先,這次遇到了這麽大的事,想要第一個向王爺您稟報而已……”
祝成對此不置可否,對他擺擺手:“這一路奔波,你也辛苦了,先下去歇歇吧。我有什麽吩咐再叫人喚你過來。”
親兵見祝成並沒有什麽表示,也很識趣地沒有再多說什麽,默默退了下去。
屋子裏隻剩下祝成和陸卿、祝餘,三個人誰也沒有先開口,祝成一副山雨欲來的表情,祝餘有些擔憂地抬眼朝他那邊看過去,而陸卿則是他們當中最鬆弛的一個,看不出有什麽明顯的情緒。
過了一會兒,祝成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把心一橫,抬頭對祝餘和陸卿說:“我要帶人去烏鐵礦那邊走一趟。
祝傑行事莽撞,又缺乏曆練,恐怕難以獨當一麵。
那邊的事情,我要過去親自處置。”
“父親,不可。”祝餘料到祝成聽說了這些之後,可能會沉不住氣,現在一聽他還真是這樣打算的,趕忙開口阻攔,“烏鐵礦那邊您之前鮮少涉足,現在京城裏麵龐家都已經做了不少手腳,有所滲透,更何況是烏鐵礦那邊。
您是朔國的王,是萬萬不能有任何閃失的,烏鐵礦那邊不管怎麽說,僅存的那幾個壯丁也已經被大哥斬殺,剩下可能更多的還是龐家的朋黨之徒。
雖說大哥做事的確有些剛愎自用,但歸根結底是您的兒子,不管是說虎父無犬子,還是說他作為龐家的外孫,龐家掌家的外甥,由他在那邊主持大局,終歸風險要小上很多。
龐家過去待大哥是親厚的,不管怎麽也總還是會顧念著一些親情,不會對他不利。”
祝成一聽這話,臉色顯得更加難看,冷笑了一聲:“是啊,你大哥與他外家向來親厚,他外家舅舅又怎麽可能舍得與他為難!
怕隻怕是他們舅甥二人的感情實在是太過於親厚,讓你大哥那個本就不大靈光的腦袋,又做出什麽旁的蠢事來!
現在若是你二哥在那邊,我倒是還有考慮的餘地,畢竟你二哥那個人,雖然平日裏不聲不響,但是做事穩妥,懂得三思而後行,也分得清裏外與輕重。”
“二哥做事將百姓的安危利益放在最前麵,去日出嶺的一路上,不論是督辦糧草還是旁的事情,都考慮得細致入微,十分妥當。”祝餘聞言,也歎了一口氣,“若這一次是二哥前去烏鐵礦調查,想必那幾個可憐的人也不會丟了性命。”
“是……是大公子……”親兵有些緊張地瞄了一眼祝成,迴答道。
“誰?!”祝成以為自己聽錯了。
“大公子。”親兵把心一橫,“我們在剛剛控製了龐家的那些人之後,恰好大公子也帶人來了。
他說他正在調查那些壯丁失蹤的事,我們便把礦山那邊的事情都告訴了大公子。
大公子聽後最初也沒有說什麽,隻說要見一見那幾個還活著的壯丁,我們便帶他去了關著那幾個人的地方……
沒想到……大公子到了那邊之後,二話不說抽出佩劍就把那幾個人都給刺死了,我們反應過來之後想要攔著都根本來不及。
他說……他說這件事情畢竟是發生在王爺您手底下的烏鐵礦,又涉及到了龐家的事情,若是把那些人放迴去,到外麵不知道會不會胡言亂語,恐怕會對您的名聲不利。
大公子說王爺這麽多年,為了說過殫精竭慮,不能被幾個愚民出去胡說八道,就讓祝家的名聲受了影響,這裏麵不管涉及到什麽事情,都應該王爺您與龐家私下裏解決,不能讓外人知曉。”
親兵估計對祝傑的做法也並不是十分認同,盡管當著祝成的麵,他已經措辭相當謹慎,不想流露出自己對這位祝家最受器重的大公子有什麽不好的看法,但從他小心翼翼的態度還是看得出來,很顯然他覺得祝傑的做法是十分惡劣的。
祝成擰著眉頭,板著臉,沒有說話,對親兵的那一番話沉默以待。
那親兵見狀,也吃不準祝成的心思,不由有些擔心,怕祝成認為他在說假話,趕忙又說:“屬下沒有半句虛言,所有都是一五一十稟報給王爺的,王爺若是不信,也可以問問大公子派迴來報信兒的人!
他比我早出發了兩日,想必也應該比我早到!”
“大公子派迴來報信兒的人?”祝成眉頭鎖得更緊了。
“王爺……沒見到大公子派迴來的人?”他的反應讓那親兵也有點懵了,“我當時見那邊的事態遠比出發前王爺吩咐我們的還要更複雜也更嚴重,覺得茲事體大,不是我們這些人能夠私下裏做主的,於是便打算迴來向您稟報。
正要出發,大公子將我攔住,說他自會派人迴來報信兒,讓我不必跑這一趟。
可是屬下覺著,當初王爺您是將這些事情吩咐給我的,無論如何,我都必須要親自稟報過,親耳聽到您的吩咐之後,這心裏頭才踏實。
所以我同大公子說,大公子要派人迴去報信兒是大公子的事,我是受王爺吩咐出來辦差的,遇到這種情況迴來報信也是我的職責所在,不能偷懶,叫別人代勞。
大公子見勸不住我,又給我安排了一點雜事,等我把大公子安排的那些瑣碎雜事都處理完,終於可以出發,他的人已經離開快兩日了。
雖然說一路上我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地趕路,但那人理當比我早到才是,沒道理我都到了,他還沒到。
除非是路途上出了什麽狀況。”
祝餘看了看祝成,祝成對她點點頭,她便開口問那親兵:“你覺得大公子為何要把你拖住,派人先一步迴來?”
親兵有些尷尬地張了張嘴,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他心裏頭,但是當著祝成的麵,又實在是有點不敢說。
“這也是我想問的,你說吧。”祝成看出那親兵心有顧慮,開口對他說,“我要聽的是實話。”
親兵小心翼翼地看著祝成的臉色,答道:“屬下以為……大公子無非又像過去那樣,事事處處想要爭個先,這次遇到了這麽大的事,想要第一個向王爺您稟報而已……”
祝成對此不置可否,對他擺擺手:“這一路奔波,你也辛苦了,先下去歇歇吧。我有什麽吩咐再叫人喚你過來。”
親兵見祝成並沒有什麽表示,也很識趣地沒有再多說什麽,默默退了下去。
屋子裏隻剩下祝成和陸卿、祝餘,三個人誰也沒有先開口,祝成一副山雨欲來的表情,祝餘有些擔憂地抬眼朝他那邊看過去,而陸卿則是他們當中最鬆弛的一個,看不出有什麽明顯的情緒。
過了一會兒,祝成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把心一橫,抬頭對祝餘和陸卿說:“我要帶人去烏鐵礦那邊走一趟。
祝傑行事莽撞,又缺乏曆練,恐怕難以獨當一麵。
那邊的事情,我要過去親自處置。”
“父親,不可。”祝餘料到祝成聽說了這些之後,可能會沉不住氣,現在一聽他還真是這樣打算的,趕忙開口阻攔,“烏鐵礦那邊您之前鮮少涉足,現在京城裏麵龐家都已經做了不少手腳,有所滲透,更何況是烏鐵礦那邊。
您是朔國的王,是萬萬不能有任何閃失的,烏鐵礦那邊不管怎麽說,僅存的那幾個壯丁也已經被大哥斬殺,剩下可能更多的還是龐家的朋黨之徒。
雖說大哥做事的確有些剛愎自用,但歸根結底是您的兒子,不管是說虎父無犬子,還是說他作為龐家的外孫,龐家掌家的外甥,由他在那邊主持大局,終歸風險要小上很多。
龐家過去待大哥是親厚的,不管怎麽也總還是會顧念著一些親情,不會對他不利。”
祝成一聽這話,臉色顯得更加難看,冷笑了一聲:“是啊,你大哥與他外家向來親厚,他外家舅舅又怎麽可能舍得與他為難!
怕隻怕是他們舅甥二人的感情實在是太過於親厚,讓你大哥那個本就不大靈光的腦袋,又做出什麽旁的蠢事來!
現在若是你二哥在那邊,我倒是還有考慮的餘地,畢竟你二哥那個人,雖然平日裏不聲不響,但是做事穩妥,懂得三思而後行,也分得清裏外與輕重。”
“二哥做事將百姓的安危利益放在最前麵,去日出嶺的一路上,不論是督辦糧草還是旁的事情,都考慮得細致入微,十分妥當。”祝餘聞言,也歎了一口氣,“若這一次是二哥前去烏鐵礦調查,想必那幾個可憐的人也不會丟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