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禦駕首乘2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甲等車廂的車門打開,陳平安扶著韓凝霜率先登上車廂。
車廂內裝飾奢華,胡桃木的桌椅泛著溫潤的光澤,柔軟的絲絨座椅上鋪著雪白的羊毛墊子,車窗鑲嵌著精致的透明玻璃,既保證了安全性,又能讓陽光柔和地透進來。
“真是不錯。”陳平安滿意地說道。
隨後,妃嬪們也在宮女的攙扶下依次上車。此時,站台上的百姓們依舊圍在車廂外,好奇地張望著車廂內的情形,時不時發出陣陣驚歎。
皇帝一家子登車之後,接下來則是五百名金吾衛護送同行。
緊接著則是搶到了火車票的500名百姓檢票上車。
龍國第一趟正式發車的客運火車,載客量也隻是1000多人。
不是不可以載更多的人,隻是第一趟班次的火車有皇帝在試乘,也就隻開放了500張對外的車票。
就算是這500張對外車票,那也不是普通人能買到的,都是一些朝廷大員的家屬假扮的。
跟隨龍國第一趟正式發車的客運火車一同出發的,還有一節單獨探路車頭,隨時提前觀察路況。
皇帝出行,安全第一。
除了這些準備,鐵路沿線每隔5裏地,都有臨時駐紮的軍隊在巡邏。
陳平安可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出行安全的。
龍國的士紳階層,可是被陳平安給收拾的不輕,保不準就會有喪心病狂,想搞一下陳平安這個皇帝的人出現。
因此,陳平安每次出行,絕對是都會做好萬全準備的。
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聲響起,火車緩緩啟動。車廂內,韓凝霜下意識地抓緊了陳平安的手臂,臉上露出一絲緊張。
陳平安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莫怕,有朕在。”
火車漸漸加速,車窗外的景色飛速向後掠去。站台上的百姓們揮舞著手中的旗幟,高聲唿喊著“陛下萬歲”“一路順風”,聲音中滿是不舍與祝福。
陳平安走到車窗邊,掀開簾子,向百姓們揮手致意,百姓們的情緒愈發高漲,歡唿聲、呐喊聲迴蕩在整個京城站上空。
火車平穩地行駛著,車廂內,陳平安與韓凝霜等人一邊欣賞著窗外的風景,一邊談論著鐵路建成後的種種好處。
“待這鐵路全線貫通,南來北往的貨物運輸將更加便捷,百姓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陳平安說道,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
韓凝霜點頭附和:“陛下聖明,這鐵路不僅便利了交通,更是我龍國繁榮昌盛的象征。”
雲煙,紫嫣,夏月、餘詩詩也都紛紛出言,讚美著皇帝的功績和鐵路的偉大。
火車繼續向前飛馳,載著皇帝、皇後及一眾妃嬪,也載著龍國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駛向遠方。
而這一趟禦駕首乘,必將成為龍國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被後人永遠銘記。
5個時辰後,列車即將到達濟南站。
濟南站這邊的文武百官,早已在車站的月台處等候恭迎。
夜色之下,火車緩緩駛入了燈火通明的濟南站,發電機組和照明燈泡這兩種新事物的大規模應用場景,就是龍國的火車站。
雖然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但有著電燈照耀的火車站卻是明亮一片。
陳平安透過青玉車窗,望見月台盡頭明黃色的華蓋在風中招展,數百餘名身著朝服的官員按品級列隊,蟒袍補服在陽光下織就斑斕錦緞。
\"陛下,濟南到了。\"韓凝霜輕聲提醒,指尖不自覺撫過裙擺上的金線繡紋。
陳平安頷首起身,貼身宦官立刻捧來玄色龍紋大氅披在他肩頭,九顆東珠串成的瓔珞隨著動作輕響。
隨著踏腳板放下,陳平安扶著鎏金扶手步下列車。
月台瞬間響起整齊的跪地聲,\"恭迎陛下!恭迎皇後娘娘!\"的高唿聲震得空氣微微發顫。
為首的濟南巡撫魏元灝大聲道:\"臣等恭候聖駕,濟南府百官翹首以盼聖駕久矣!\"
陳平安笑了笑:“諸位愛卿都平身吧。”
早就算好了到站時辰的陳平安,要求濟南這邊不準有百姓前來迎接,大晚上的陳平安可不想擾民。
因此,這才來到車站迎接的,都是濟南本地的一些官員。
陳平安上前兩步,把跟濟南巡撫魏元灝並排而跪的一人親自扶起。
“嶽父大人快快起身。”
能讓陳平安親自攙扶的人自然就是陳平安的嶽父韓銳宗了。
這會兒的韓銳宗,臉上真的是笑開了花。
誰又能想到,自己大兒子十六年前出門販賣一趟私鐵,給自己帶迴來的便宜女婿,如今卻是成了皇帝呢。
“姐夫。”站在嶽父身後的小舅子韓光正樂嗬嗬的叫了一聲。
陳平安笑了笑,拍了拍韓光正的肩膀:“你小子不錯啊,這一身腱子肉,看來平時的訓練沒落下。”
韓光正嘿嘿一笑,撓了撓頭。
韓光武倒是沒來,作為軍部憲兵部部長的韓光武,全國的軍紀都得需要韓光武過問,平時可是忙的很,全國各地到處跑,這會兒可沒在山東。
陳平安:“走吧,咱們先進城,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咱們再迴平安城。”
京濟鐵路雖然被叫做京濟鐵路,但濟南並不是終點。
從濟南,這條鐵路還有兩個分支,一條分支是到了萊蕪的平安城。
另一條分支則是從濟南,到青州,到濰縣,再到昌邑之後再分支,一條直到萊州、登州,另一條直達青島。
可以說,京濟鐵路是聯通了京城到山東沿海的一條鐵路。
一行人離開濟南站,進了濟南城,來到了濟南城中的皇家行宮。
濟南城中的皇家行宮是由德王府改造而成。
之前濟南可是沒有皇宮行宮的,不過,濟南珍珠泉所在地在明代成化年間是德王的藩邸。
德王府規模宏大,建築奢華,有樓台水榭、奇花異木等。雖然它主要是德王及其家族居住的地方,並非皇帝專門的行宮,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皇家建築的規格和氣勢。
................
車廂內裝飾奢華,胡桃木的桌椅泛著溫潤的光澤,柔軟的絲絨座椅上鋪著雪白的羊毛墊子,車窗鑲嵌著精致的透明玻璃,既保證了安全性,又能讓陽光柔和地透進來。
“真是不錯。”陳平安滿意地說道。
隨後,妃嬪們也在宮女的攙扶下依次上車。此時,站台上的百姓們依舊圍在車廂外,好奇地張望著車廂內的情形,時不時發出陣陣驚歎。
皇帝一家子登車之後,接下來則是五百名金吾衛護送同行。
緊接著則是搶到了火車票的500名百姓檢票上車。
龍國第一趟正式發車的客運火車,載客量也隻是1000多人。
不是不可以載更多的人,隻是第一趟班次的火車有皇帝在試乘,也就隻開放了500張對外的車票。
就算是這500張對外車票,那也不是普通人能買到的,都是一些朝廷大員的家屬假扮的。
跟隨龍國第一趟正式發車的客運火車一同出發的,還有一節單獨探路車頭,隨時提前觀察路況。
皇帝出行,安全第一。
除了這些準備,鐵路沿線每隔5裏地,都有臨時駐紮的軍隊在巡邏。
陳平安可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出行安全的。
龍國的士紳階層,可是被陳平安給收拾的不輕,保不準就會有喪心病狂,想搞一下陳平安這個皇帝的人出現。
因此,陳平安每次出行,絕對是都會做好萬全準備的。
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聲響起,火車緩緩啟動。車廂內,韓凝霜下意識地抓緊了陳平安的手臂,臉上露出一絲緊張。
陳平安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莫怕,有朕在。”
火車漸漸加速,車窗外的景色飛速向後掠去。站台上的百姓們揮舞著手中的旗幟,高聲唿喊著“陛下萬歲”“一路順風”,聲音中滿是不舍與祝福。
陳平安走到車窗邊,掀開簾子,向百姓們揮手致意,百姓們的情緒愈發高漲,歡唿聲、呐喊聲迴蕩在整個京城站上空。
火車平穩地行駛著,車廂內,陳平安與韓凝霜等人一邊欣賞著窗外的風景,一邊談論著鐵路建成後的種種好處。
“待這鐵路全線貫通,南來北往的貨物運輸將更加便捷,百姓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陳平安說道,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
韓凝霜點頭附和:“陛下聖明,這鐵路不僅便利了交通,更是我龍國繁榮昌盛的象征。”
雲煙,紫嫣,夏月、餘詩詩也都紛紛出言,讚美著皇帝的功績和鐵路的偉大。
火車繼續向前飛馳,載著皇帝、皇後及一眾妃嬪,也載著龍國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駛向遠方。
而這一趟禦駕首乘,必將成為龍國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被後人永遠銘記。
5個時辰後,列車即將到達濟南站。
濟南站這邊的文武百官,早已在車站的月台處等候恭迎。
夜色之下,火車緩緩駛入了燈火通明的濟南站,發電機組和照明燈泡這兩種新事物的大規模應用場景,就是龍國的火車站。
雖然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但有著電燈照耀的火車站卻是明亮一片。
陳平安透過青玉車窗,望見月台盡頭明黃色的華蓋在風中招展,數百餘名身著朝服的官員按品級列隊,蟒袍補服在陽光下織就斑斕錦緞。
\"陛下,濟南到了。\"韓凝霜輕聲提醒,指尖不自覺撫過裙擺上的金線繡紋。
陳平安頷首起身,貼身宦官立刻捧來玄色龍紋大氅披在他肩頭,九顆東珠串成的瓔珞隨著動作輕響。
隨著踏腳板放下,陳平安扶著鎏金扶手步下列車。
月台瞬間響起整齊的跪地聲,\"恭迎陛下!恭迎皇後娘娘!\"的高唿聲震得空氣微微發顫。
為首的濟南巡撫魏元灝大聲道:\"臣等恭候聖駕,濟南府百官翹首以盼聖駕久矣!\"
陳平安笑了笑:“諸位愛卿都平身吧。”
早就算好了到站時辰的陳平安,要求濟南這邊不準有百姓前來迎接,大晚上的陳平安可不想擾民。
因此,這才來到車站迎接的,都是濟南本地的一些官員。
陳平安上前兩步,把跟濟南巡撫魏元灝並排而跪的一人親自扶起。
“嶽父大人快快起身。”
能讓陳平安親自攙扶的人自然就是陳平安的嶽父韓銳宗了。
這會兒的韓銳宗,臉上真的是笑開了花。
誰又能想到,自己大兒子十六年前出門販賣一趟私鐵,給自己帶迴來的便宜女婿,如今卻是成了皇帝呢。
“姐夫。”站在嶽父身後的小舅子韓光正樂嗬嗬的叫了一聲。
陳平安笑了笑,拍了拍韓光正的肩膀:“你小子不錯啊,這一身腱子肉,看來平時的訓練沒落下。”
韓光正嘿嘿一笑,撓了撓頭。
韓光武倒是沒來,作為軍部憲兵部部長的韓光武,全國的軍紀都得需要韓光武過問,平時可是忙的很,全國各地到處跑,這會兒可沒在山東。
陳平安:“走吧,咱們先進城,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咱們再迴平安城。”
京濟鐵路雖然被叫做京濟鐵路,但濟南並不是終點。
從濟南,這條鐵路還有兩個分支,一條分支是到了萊蕪的平安城。
另一條分支則是從濟南,到青州,到濰縣,再到昌邑之後再分支,一條直到萊州、登州,另一條直達青島。
可以說,京濟鐵路是聯通了京城到山東沿海的一條鐵路。
一行人離開濟南站,進了濟南城,來到了濟南城中的皇家行宮。
濟南城中的皇家行宮是由德王府改造而成。
之前濟南可是沒有皇宮行宮的,不過,濟南珍珠泉所在地在明代成化年間是德王的藩邸。
德王府規模宏大,建築奢華,有樓台水榭、奇花異木等。雖然它主要是德王及其家族居住的地方,並非皇帝專門的行宮,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皇家建築的規格和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