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接風宴、龍國城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昂四世起身之時,正對上陳知行含笑的目光,那雙眼睛仿佛看透了他內心的震顫。
若昂四世:“太子殿下,王宮中已為殿下準備了豐盛的接風宴,還請太子殿下賞光。”
陳知行微微頷首,衣擺間的金絲暗紋隨著動作流轉,似流動的星河。他抬眼望向港口邊高聳的鍾樓,海風卷著鹹腥氣息掠過船隊飄揚的龍旗,發出獵獵聲響。
\"既如此,便叨擾國王陛下了。\"
穿過裏斯本石砌的街道時,沿途百姓皆駐足張望。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陣仗——太子身側跟著上千名玄甲親衛,腰間配著入鞘的戰刀,手中拿著的二代燧發神機銃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每走一步都帶起整齊劃一的鏗鏘聲。
若昂四世特意安排了宮廷樂師奏樂開道,魯特琴與豎笛的旋律卻被遠處碼頭蒸汽戰船的轟鳴聲壓得斷斷續續。
王宮宴會廳內,鎏金燭台將穹頂的壁畫照得纖毫畢現。
長桌上鋪著波斯進貢的絲綢桌布,銀質餐具旁擺著新鮮摘下的柑橘,馥鬱果香混著烤肉香氣撲麵而來。
若昂四世親自為陳知行斟上波爾圖葡萄酒,酒液在水晶杯中蕩漾出紅寶石般的光澤。
\"這是今年新釀的佳品,還望殿下品鑒。\"
陳知行指尖輕叩杯沿,目光掃過四周待命的宮廷侍女。
她們身著繁複的蓬裙,發間點綴著珍珠與藍寶石,卻在龍國士兵的注視下不自覺的瑟縮。
陳知行並沒有品鑒手中美酒:“不好意思,若昂陛下,沒到十八歲前,父皇不許我喝酒,還是給我來一杯茶水吧。”
若昂四世微微一怔,隨即爽朗大笑,將銀壺中的葡萄酒傾入自己杯中:“龍國皇室的規矩嚴謹,倒讓殿下為難了。”
他抬手示意侍女,“去取東方運來的祁門紅茶,要用最上等的景德鎮瓷器盛放。”
待琥珀色的茶湯注入描金蓋碗,陳知行輕抿一口,茶香混著若有若無的奶味在舌尖散開。
陳知行放下茶盞,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杯壁的纏枝蓮紋: “若昂陛下,本殿下聽說歐洲如今正在混戰,可有此事?”
若昂四世點點頭:“沒錯的,太子殿下,這場宗教戰爭都已經打了二十多年了,不過,勝利的天平已經在向我們新教一方傾斜。”
“也就在剛剛過去的五月份,法國孔代親王路易二世,率法軍在羅克魯瓦(法國東北部)附近,采用瑞軍慣用的集中主力、實施一翼突擊戰術,殲滅西班牙軍隊1.8萬餘人。這是三十年戰爭中的一次重要勝利,標誌著西班牙軍優勢在歐洲的終結。”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歐洲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
陳知行聞言,不由大感不妙,很快就要結束了?這要是戰爭結束了,我還找誰去賣武器了?
陳知行:“若昂陛下,你覺的,歐洲戰爭,還有多久能結束?”
若昂四世笑了笑:“我估計,或許四五年,也或許七八年,具體多少年不好說,雖然我們新教聯盟已經開始占優勢了,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德意誌天主教諸侯也是有底蘊的。”
“不過,雖然舊教勢力有實力,但勝利的天平已經向我們新教傾斜,十年之內,我相信戰爭應該是可以結束的。”
聽若昂四世這麽一說,陳知行又放下了心來,原來隻是新教一方取得了大優勢而已,並不是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
照若昂四世所說,舊教一方的劣勢,對於陳知行的此行來說,其實還是更有幫助的。
畢竟,隻有舊教勢力一方的劣勢更大了,龍國的二代燧發神機銃才能賣上更好的價錢,不是嗎?
宴會上,陳知行跟若昂四世東拉西扯了很多關於歐洲戰爭的事情,當然,陳知行也講了不少關於龍國的事情。
宴會結束後,若昂四世邀請陳知行在王宮這邊入住,不過陳知行以需要迴龍國城還有一些事情安排為由,給拒絕了。
龍國城,是緊鄰葡萄牙首都裏斯本城不到一千米的,可容納不超過5萬人生活的一座新建小城。
這片區域是葡萄牙人特意劃給龍國無償使用的地盤。
由於龍國當時也就是和葡萄牙之間的關係還算是和睦,所以來到歐洲之後,就請求能在葡萄牙建立一處貿易據點。
當初龍國人來歐洲的時候,葡萄牙人其實也是很糾結的。
畢竟,龍國的軍事實力太過強大了,若昂四世有點不知道要把龍國人的貿易點安排在哪好。
最後思來想去,還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更放心一些。
於是就把都城外五六百米處的一處碼頭區域,劃歸給了龍國人。
整個城市的建設,葡萄牙人都出了不少力。
整座龍國城的外圍城牆高度4.9米,這是根據葡萄牙人要求的城牆不能超過5米而建造的。
葡萄牙人願意出人出地幫忙建城已經是很不錯了,有點要求和規矩也是情有可原的。
陳知行這次到來,帶來了120艘三代蒸汽巨艦,三代蒸汽戰船的標準戰鬥人員配置則是456人,光是三代蒸汽巨艦上的水手和士兵,就已經是超過了5萬人。
不過好在大家都是士兵,稍微擠一擠,還是能在龍國城中安排下來的。
陳知行迴到中國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了龍國城這邊的主要負責人開會。
龍國城這邊負責人有兩個,周大柱和張鐵錨,這兩人分別是馮木頭和王老實的智囊團裏的老人。
周大柱是馮木頭當年坐鎮鬆江府那會兒,就跟著馮木頭一起出發前往鬆江府,建設上海城的老人。
張鐵錨則是陳家軍在收編鄭芝龍的隊伍後,王老實從中發掘出來的人才。
陳知行,王老實,馮木頭,周大柱,張鐵錨五人,聚集在一間會議室裏。
陳知行:“周總督,張總督,二位在歐洲這邊經營日久,不知二位是否跟神聖羅馬帝國一方有所聯係?”
..............
若昂四世:“太子殿下,王宮中已為殿下準備了豐盛的接風宴,還請太子殿下賞光。”
陳知行微微頷首,衣擺間的金絲暗紋隨著動作流轉,似流動的星河。他抬眼望向港口邊高聳的鍾樓,海風卷著鹹腥氣息掠過船隊飄揚的龍旗,發出獵獵聲響。
\"既如此,便叨擾國王陛下了。\"
穿過裏斯本石砌的街道時,沿途百姓皆駐足張望。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陣仗——太子身側跟著上千名玄甲親衛,腰間配著入鞘的戰刀,手中拿著的二代燧發神機銃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每走一步都帶起整齊劃一的鏗鏘聲。
若昂四世特意安排了宮廷樂師奏樂開道,魯特琴與豎笛的旋律卻被遠處碼頭蒸汽戰船的轟鳴聲壓得斷斷續續。
王宮宴會廳內,鎏金燭台將穹頂的壁畫照得纖毫畢現。
長桌上鋪著波斯進貢的絲綢桌布,銀質餐具旁擺著新鮮摘下的柑橘,馥鬱果香混著烤肉香氣撲麵而來。
若昂四世親自為陳知行斟上波爾圖葡萄酒,酒液在水晶杯中蕩漾出紅寶石般的光澤。
\"這是今年新釀的佳品,還望殿下品鑒。\"
陳知行指尖輕叩杯沿,目光掃過四周待命的宮廷侍女。
她們身著繁複的蓬裙,發間點綴著珍珠與藍寶石,卻在龍國士兵的注視下不自覺的瑟縮。
陳知行並沒有品鑒手中美酒:“不好意思,若昂陛下,沒到十八歲前,父皇不許我喝酒,還是給我來一杯茶水吧。”
若昂四世微微一怔,隨即爽朗大笑,將銀壺中的葡萄酒傾入自己杯中:“龍國皇室的規矩嚴謹,倒讓殿下為難了。”
他抬手示意侍女,“去取東方運來的祁門紅茶,要用最上等的景德鎮瓷器盛放。”
待琥珀色的茶湯注入描金蓋碗,陳知行輕抿一口,茶香混著若有若無的奶味在舌尖散開。
陳知行放下茶盞,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杯壁的纏枝蓮紋: “若昂陛下,本殿下聽說歐洲如今正在混戰,可有此事?”
若昂四世點點頭:“沒錯的,太子殿下,這場宗教戰爭都已經打了二十多年了,不過,勝利的天平已經在向我們新教一方傾斜。”
“也就在剛剛過去的五月份,法國孔代親王路易二世,率法軍在羅克魯瓦(法國東北部)附近,采用瑞軍慣用的集中主力、實施一翼突擊戰術,殲滅西班牙軍隊1.8萬餘人。這是三十年戰爭中的一次重要勝利,標誌著西班牙軍優勢在歐洲的終結。”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歐洲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
陳知行聞言,不由大感不妙,很快就要結束了?這要是戰爭結束了,我還找誰去賣武器了?
陳知行:“若昂陛下,你覺的,歐洲戰爭,還有多久能結束?”
若昂四世笑了笑:“我估計,或許四五年,也或許七八年,具體多少年不好說,雖然我們新教聯盟已經開始占優勢了,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德意誌天主教諸侯也是有底蘊的。”
“不過,雖然舊教勢力有實力,但勝利的天平已經向我們新教傾斜,十年之內,我相信戰爭應該是可以結束的。”
聽若昂四世這麽一說,陳知行又放下了心來,原來隻是新教一方取得了大優勢而已,並不是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
照若昂四世所說,舊教一方的劣勢,對於陳知行的此行來說,其實還是更有幫助的。
畢竟,隻有舊教勢力一方的劣勢更大了,龍國的二代燧發神機銃才能賣上更好的價錢,不是嗎?
宴會上,陳知行跟若昂四世東拉西扯了很多關於歐洲戰爭的事情,當然,陳知行也講了不少關於龍國的事情。
宴會結束後,若昂四世邀請陳知行在王宮這邊入住,不過陳知行以需要迴龍國城還有一些事情安排為由,給拒絕了。
龍國城,是緊鄰葡萄牙首都裏斯本城不到一千米的,可容納不超過5萬人生活的一座新建小城。
這片區域是葡萄牙人特意劃給龍國無償使用的地盤。
由於龍國當時也就是和葡萄牙之間的關係還算是和睦,所以來到歐洲之後,就請求能在葡萄牙建立一處貿易據點。
當初龍國人來歐洲的時候,葡萄牙人其實也是很糾結的。
畢竟,龍國的軍事實力太過強大了,若昂四世有點不知道要把龍國人的貿易點安排在哪好。
最後思來想去,還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更放心一些。
於是就把都城外五六百米處的一處碼頭區域,劃歸給了龍國人。
整個城市的建設,葡萄牙人都出了不少力。
整座龍國城的外圍城牆高度4.9米,這是根據葡萄牙人要求的城牆不能超過5米而建造的。
葡萄牙人願意出人出地幫忙建城已經是很不錯了,有點要求和規矩也是情有可原的。
陳知行這次到來,帶來了120艘三代蒸汽巨艦,三代蒸汽戰船的標準戰鬥人員配置則是456人,光是三代蒸汽巨艦上的水手和士兵,就已經是超過了5萬人。
不過好在大家都是士兵,稍微擠一擠,還是能在龍國城中安排下來的。
陳知行迴到中國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了龍國城這邊的主要負責人開會。
龍國城這邊負責人有兩個,周大柱和張鐵錨,這兩人分別是馮木頭和王老實的智囊團裏的老人。
周大柱是馮木頭當年坐鎮鬆江府那會兒,就跟著馮木頭一起出發前往鬆江府,建設上海城的老人。
張鐵錨則是陳家軍在收編鄭芝龍的隊伍後,王老實從中發掘出來的人才。
陳知行,王老實,馮木頭,周大柱,張鐵錨五人,聚集在一間會議室裏。
陳知行:“周總督,張總督,二位在歐洲這邊經營日久,不知二位是否跟神聖羅馬帝國一方有所聯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