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去年的除夕夜一樣,陳平安這個子女滿堂的皇帝,有著聽不完的吉祥話。


    這一年,一直在京城沒有出門的陳平安,又添了兩個小皇子三個小皇女。


    新年的氛圍是快樂喜慶的,但時間不會因為快樂喜慶的氛圍而停止,轉眼間,就已經是來到了元宵節。


    元宵節過後,陳平安帶著皇後韓凝霜,在京城永定門處,再次送別了陳知行。


    望著煙塵滾滾離開的隊伍,韓凝霜忍不住眼眶泛紅,輕輕歎了口氣,“知行此去歐洲,山高水長,也不知一路上順不順利。”


    陳平安輕輕握住韓凝霜的手,將她往身邊帶了帶,輕聲安慰道:


    “凝霜莫要憂心,這兩年來,王老實他們已經在歐洲航線來迴不知多少次了,沿途更是建立了完善的補給點,保證不會出問題的。”


    韓凝霜微微點頭,目光仍緊緊盯著隊伍離去的方向,雖說陳平安都不知道已經是安慰過她多少遍了,可當娘的,心裏總歸是放心不下。


    陳平安:“不經曆風雨,哪裏又能見彩虹,知行自小就聰慧果敢,隻有再經過一些鍛煉,未來才能掌控好這個國家啊。”


    韓凝霜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兩人靜靜地站在永定門,望著那漸漸消失在視野盡頭的隊伍,心中雖有牽掛,但更多的是對陳知行未來的期許。


    許久之後,兩人才相互依偎著轉身迴宮。


    陳知行離開了,朝堂諸公的年假很快也就到頭了。


    神武七年(1643年)正月二十,下午申時,陳平安正式召開了新的一年來的第一次朝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和殿中,百官跪地齊聲高唿。


    陳平安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威嚴又不失親和,抬手示意眾人平身,洪亮的聲音在太和殿中迴蕩:“眾愛卿平身,今日是新年首會,新年新氣象,我給大家介紹兩位新朋友。”


    “讓島國德川幕府的將軍德川家光,以及島國的明正天皇進來見見大家吧。”


    “宣德川家光,明正天皇進殿!”


    唱禮太監那尖銳的聲音響起,德川家光和明正天皇被帶進了太和殿。


    隨著德川家光和明正天皇被帶進太和殿,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兩位異國“貴客”身上。


    隻見德川家光麵容憔悴,腳步虛浮,曾經的威嚴早已蕩然無存;明正天皇雖強作鎮定,但眼神中也難掩忐忑。


    島國作為龍國的隔海鄰國,龍國的這些大臣們自然是熟悉的。


    大明朝那會兒的倭亂,沿海地區的民眾可沒少受到倭寇的禍害。


    將軍和天皇在島國是個什麽地位,眾大臣們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倭國的幕府將軍,那可是相當於皇帝的存在啊,天皇更是島國那邊的精神象征。


    這兩個人,怎麽突然就來龍國京城了?


    陳平安看著下方的眾人,嘴角微微上揚,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諸位愛卿,今日讓德川家光與明正天皇前來,是要告知大家一個重大消息。自即日起,島國已不複存在,它正式成為我龍國的一個省,島省!”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麵麵相覷,都是不信。


    內閣首輔盧象升率先出列,神色凝重,拱手道:“陛下,島國向來孤懸海外,即便我龍國兵強馬壯,可跨海作戰困難重重,此事太過匪夷所思,臣等實在難以置信。”


    次輔賀逢勝緊接著附和:“陛下,盧首輔所言極是,島國雖國力不及我龍國,卻也經營多年,怎會如此輕易便舉國歸附,成為我龍國一省?還望陛下明示其中緣由。”


    麵對大臣們的質疑,陳平安不慌不忙,看向德川家光和明正天皇,淡淡道:“兩位,既已歸降,便將信物呈上吧。”


    德川家光和明正天皇對視一眼,而後德川家光雙手捧著錦盒,恭敬地走上前,呈給禦前太監,太監再轉呈給陳平安。打開錦盒,裏麵是德川幕府的將軍印璽,印文古樸,透著往昔的威嚴。


    明正天皇則取出一方精致的玉印,上麵刻著象征天皇權威的圖案,同樣呈了上去。


    陳平安將兩方印璽展示給眾人,說道:“此乃德川幕府將軍印璽與天皇印璽,足以證明他們的身份。”


    “把印信交給禮部尚書看看是真是假吧。”


    隨著陳平安的命令,立馬就有太監接過印信,送到了禮部尚書徐階麵前。


    禮部作為外交事務管理部門,負責與周邊國家的外交事務,如接待來使、處理國書往來、安排朝貢貿易等。


    對於各國印信之類的東西,自然是有研究的。


    徐階雙手接過印信,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先拿起德川幕府的將軍印璽,從印文的雕刻風格、材質紋理,到印泥的色澤質地,皆細細端詳。


    他又將玉印置於眼前,借著殿內的光線,仔細辨別那象征天皇權威圖案的雕琢工藝,手指輕輕摩挲印身,感受其細膩與溫潤。


    良久,徐階抬起頭,眼中滿是驚歎與信服,拱手向陳平安奏道:“陛下,經臣仔細查驗,這兩方印信無論是材質、工藝,還是印文風格,皆與以往所接觸的島國信物別無二致,確係真品無疑。”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大臣們再度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兵部尚書楊嗣昌出列道:“陛下,印信雖真,可這島國歸降之事,關乎重大,臣等願聞陛下是以何等雷霆手段,令倭國甘願歸附。”


    陳平安笑了笑:“此事就說來話長了,朕還未登基之時,就一直再跟倭國通商,倒也從倭國那邊賺到了不少金銀。”


    “神武二年,朕巡查全國,到達河南那會兒,倭國出爾反爾,突然給朕的海貿生意提高關稅,朕自然是不答應了,立馬就派了李將軍和趙將軍帶領十萬大軍去了日本。”


    倭國是如何的不堪一擊,被輕鬆打下了都城,簽訂了城下之盟,隨即又被陳平安搞出來的雇傭軍計劃,白白消耗了國力。


    再到最後時機成熟,太子陳知行親率大軍前往島國,一戰滅國。


    陳平安都是原原本本的給大家講了一遍。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