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考場,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按照號牌,趙宇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雙手不自覺地抓緊衣角。


    開考的鍾聲響起,監考考官們開始分發考卷。


    第一場考的是《龍國憲法》,對於《龍國憲法》,趙宇早已經是倒背如流,那些平日裏反複誦讀、逐字理解的條文此刻在腦海中飛速閃過,趙宇答的很是順暢,無一錯漏。


    隨著作答的完成,趙宇輕輕唿出一口氣,第一場穩了,趙宇覺得自己可以全對,稍稍放鬆了緊繃的神經,趙宇又開始了認真的逐一檢查。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中午考場提供午餐,下午則是第二場是算學考試。


    一農戶家中養牛若幹,牛圈呈長方形,長比寬多5丈,麵積為150平方丈,問牛圈長和寬各幾何?


    某糧商收購糧食,用馬車運輸。已知每輛馬車可裝米20石,若要將1000石米運往50裏外的集市,且每輛馬車往返一趟需3日,問全部運完最少需多少輛馬車,耗時多久?


    鹽商售賣食鹽,大袋鹽每袋重100斤,小袋鹽每袋重30斤。現要湊出500斤鹽,且大袋鹽數量是小袋鹽的2倍少1袋,問大、小袋鹽各需多少袋?


    一場科舉考試,考場有若幹排座位,每排座位數相同。若每排坐8人,則多10人無座;若每排坐10人,則空出2排座位,問考場有多少排座位,參加考試的學子有多少人?


    一道道題目做下去,雖然題目越來越有難度,但趙宇依舊是奮筆如飛,直到徹底答完,趙宇覺得算學考試自己也能得滿分。


    算學考完之後,第一日的科舉考試的內容也就完成了。


    第二日再考完儒學和雜學,這次科舉考試就算是結束了。


    第二日上午,儒學考試的內容很是簡單,就是按照四書五經的內容進行一些背誦書寫即可。


    雜學考試就稍微有點難度了,不過對於學習了多年物理化學的趙宇來說,也是輕鬆至極。


    趙宇沉浸在答題的世界裏,奮筆疾書,將自己多年所學毫無保留地展現在這份答卷之上。


    不知不覺,考官宣布收卷,趙宇放下筆,心中五味雜陳,有完成考試的如釋重負,有對成績的信心十足,也有對於其他人競爭對手的忐忑不安。


    走出考場,陽光灑在身上,看著周圍或興奮或沮喪的考生,趙宇默默踏上迴家的路,不知這一場科舉,究竟會給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轉折。


    神武六年(1642 年)十一月二十二,科舉考試正式公布成績。


    趙宇以法律200分,算學100分,儒學100分,雜學100分的滿分成績,成為龍國第一屆的科舉狀元。


    第一屆的科舉,跟以往科舉用什麽三甲,一等二等之類的模糊方式來打分不一樣。


    而是跟後世的考試一樣,每一道題都有標準答案,每一道題都有標準分數,這就杜絕了考官憑經驗和主觀判斷,按成績優劣分等的可能。


    由於這次全國會錄取10萬人,因此,每一分,或許就是刷掉成百上千人。


    最後根據排名,前1000人,被陳平安點為進士。


    中間一萬人被點為貢士,剩餘的八萬九千人被點為舉人。


    就這一下子,舉人在龍國差點就成了爛大街的名頭了。


    不過沒關係,新科舉製度規定,舉人隻有當從九品官最低級官吏的權利。


    這次科舉考試的大部分官員,都隻能是從最底層的官吏做起。


    不過陳平安需要的其實就是這些最基層的官吏。


    最後經過統計,這10萬科舉有成的學子中,其中9萬多,都是陳平安從海外帶迴來的自己人,真正屬於士紳階層的學子,最多也就隻有不到五千而已。


    這十萬人,陳平安直接給他們都安排了工作,當然,大部分人都隻是一些小吏頭頭之類的位置,連從九品的官員都不是,月俸能有5兩銀子。


    想要晉升,可以,先給我老老實實在基層幹幾年吧,隻要幹的好,機會肯定是有的。


    對於陳平安的自己人來說,這樣的安排是沒什麽大不了的,畢竟,大家之前也都是一些基層的公務員。


    好吧,所謂的公務員,其實就是一些做事情的小吏。


    現在科舉之後,成了小吏頭頭,這可就是升職了,大家自然是開心了。


    對於士紳階層的學子們而言,科舉之後就當個小吏頭頭,大家都是有些看不上的,畢竟,士紳階層的學子,至少也都是衝著縣太爺這個位置去的。


    可現在卻成了小吏,差距有些大了。


    不過,誰讓他們考試沒考好呢,這也怨不得別人,要是能考上進士的話,起步官位也能是個八九品。


    好在皇帝說了,隻要認真幹,能幹出成績來,將來總是可以升官的。


    好吧,士紳階層的學子們,想法是好的,現實,絕對是殘酷的,陳平安壓根就沒打算讓這些人有爬上高位的機會。


    除非那種非常聽話,非常支持陳平安這個皇帝,又非常有才能的。


    不然的話,這些人基本上就隻能是當一輩子的基礎公務員了。


    隨著新科舉製度後的第一批學子進入自己的崗位,整個龍國,吏員的頭頭都是陳平安的自己人了,陳平安對於基層的掌控力,再次上了一個台階。


    神武六年(1642 年)臘月十九,陳平安在太和殿舉行了這一年的最後一次朝會。


    這次朝會結束之後,朝廷的春節假期也就要開始了。


    首輔盧象升先是公布了過去的一年裏,龍國取得的成就。


    “田賦,5.89億畝公田,賦稅比例三成,征收稅糧1.767億石,4.26億畝私田,征收稅糧2.361億石。


    “10.15億畝土地,總共收入糧食,4.128億石。”


    “各種礦稅,商稅,鹽鐵稅,總收入4825萬兩。”


    “官員俸祿支出,糧2.436億石,軍費支出。”


    “軍隊總數312萬餘,軍餉及夥食補貼,共支出糧1.988億石。”


    “賑災等其餘各項支出,糧1236萬石。”


    “國庫盈餘白銀629萬兩,國家財政收支略有盈餘。”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