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九州島近況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錢二寶見狀,也趕忙起身,雙手端起酒杯,神色莊重:“殿下過譽,我等不過是盡臣子本分。如今九州島能有這般景象,全賴陛下與殿下的英明決策。為表敬意,臣等敬殿下一杯。”
在座官員紛紛起身端起酒杯,眾人一飲而盡,一時間宴廳內氣氛熱烈。
放下茶杯,陳知行笑著看向眾人,親切地說道:“聽聞九州島近來趣事頗多,諸位不妨說來聽聽,讓本太子也算是深入了解一下這方土地。”
一位分管民生的官員站起身,恭敬地說道:“殿下,如今九州島漢化完成,百姓們對咱們龍國的節慶十分熱衷。就說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那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舞龍舞獅熱鬧非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喜慶,大家夥兒都沉浸在龍國的節日氛圍裏。”
陳知行饒有興致地聽著,點頭笑道:“這便是文化交融的好處,傳統習俗能讓百姓的心聚在一起。往後各類節慶,定要辦得更加隆重,讓九州島處處洋溢著龍國的煙火氣。”
這時,負責商貿的官員起身匯報:“殿下,自從九州島歸屬龍國,與本土的貿易往來日益緊密。咱們龍國的特產精品棉布在九州島這邊大受歡迎。”
“以前九州島上的本地人,可都是衣不蔽體,麻布衣服都穿不上的,如今歸順咱們龍國治下之後,日子過的可是一天比一天好,百姓們人人都能穿上來自咱們龍國的棉布衣服了。”
陳知行微微頷首,開口說道:“這九州島上居民,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這都是諸位大人的功勞,待到迴朝之日,本宮定會向父皇為諸位請功。”
宴廳內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愈發融洽。
陳知行認真傾聽著每一位官員的話語,時而提出見解,時而開懷大笑,絲毫沒有太子的架子。
融洽交流間,陳知行也是知道了九州島近幾年來發生過的各種變化。
九州島上如今人口有320多萬,三年多前,九州島被劃歸給龍國之時,人口還隻有150萬左右。
錢二寶率領10萬大軍來到九州島後,先是帶著大軍,把九州島上所有反對的人都消滅了一遍。
就這一遍,九州島上的土著就死了七八萬人。
然後就是德川幕府答應的30萬對青壯男女,也都被全部就近安排在了九州島。
血腥的武力鎮壓,再配合以李庭玉為首的大批行政官員的安撫管理,九州島很快就臣服在了龍國製定的三級公民管理製度之下。
不臣服都不行啊,成為龍國治下的二級公民,真的是太香了,
二級公民不僅人人能吃飽,一年到頭偶爾還能吃上一些肉,還能穿上一身棉布衣服,再也不用衣不蔽體了。
二級公民的生活水平,在九州島上的原住民看來,那就是天堂。
最重要的是,成為二級公民的前提很簡單,隻要全家人會流利的講漢語,服從龍國政府的管理就行。
九州島這邊成為龍國的領土之後,每天都會有大批的龍國本土移民到來。
再加上官方也會在每個村子開展漢語漢字學習班,服從管理的本土普通民眾,最多一年多時間,也就會說漢語了。
三年多時間,有一百多萬來自龍國本土的移民,入駐到了九州島。
有著大量龍國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現在九州島上所有的原住民都是一口純正的龍國話,都以學習龍國人的生活習慣為榮。
再加如今整個九州島上所有人的日子,都比以前過的好了不知多少倍,哪裏還會有原住民去懷念以前的那種悲慘生活了。
現在九州島上的原住民,比任何人都要支持《龍國憲法》,比任何人都要支持在《龍國憲法》領導下的三級公民製度。
觥籌交錯間,陳知行也是對九州島這邊的情況有了一個非常全麵的了解,順便,跟九州島這邊的官員,也是熟悉了個遍。
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宴會接近尾聲,陳知行再次舉杯,以茶代酒,與眾人共飲一杯。
眾人紛紛起身,舉杯迴應,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這場接風宴圓滿落下帷幕。
陳知行到達長崎的第二天,李水生和趙大牛就趕過來拜見。
陳知行,錢二寶,李庭玉,李水生,趙大牛五人進行了一次碰頭會議。
陳知行:“二寶叔,庭玉叔,水生叔,大牛叔,此次島國的收網行動,全賴四位叔伯指揮,父皇吩咐小侄這次過來,就是跟著四位叔伯學習的。”
李水生擺了擺手,臉上帶著幾分謙遜:“殿下可別這麽說,雖說咱們幾個在這島國經營許久,但這收網計劃的關鍵謀略可都是陛下定下來的,咱們也就是跑跑腿,做些具體事兒。”
陳知行:“李叔莫要謙虛,若無四位叔伯在這島國多年的苦心經營,父皇縱有妙計,也難以施展。此次行動關乎重大,小侄初來乍到,還望叔伯們能給我詳細講講目前計劃的進展。”
四人笑了笑,目光都看向了李庭玉,意思很簡單了,島國的情況就由你李庭玉來給殿下說一說吧。
李庭玉是當初陳平安剛穿越來到明末那會兒,趙滿倉替自己找的那個當鋪朝奉之子。
一開始李庭玉一直都是負責幫陳平安收集古董的,後來李庭玉又被陳平安安排,跟著趙滿倉走南闖北,曆練多年。
如今的李庭玉,已經是陳平安手下坐鎮一方的行政大佬了。
李庭玉也沒有推辭:“殿下,臣先給殿下說一說陛下製定的島國計劃。”
“陛下當初製定的島國計劃一共分兩步,第一步就是消耗島國國力。”
“為了消耗島國國力,陛下製定了島國雇傭軍計劃。”
“雇傭軍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德川幕府和天皇家族分別雇傭了20萬龍國軍隊,經過近四年來的不斷戰亂,雙方為了供養各自的20萬雇傭軍,都是在拚命壓榨自己地盤內的普通百姓。”
......................
在座官員紛紛起身端起酒杯,眾人一飲而盡,一時間宴廳內氣氛熱烈。
放下茶杯,陳知行笑著看向眾人,親切地說道:“聽聞九州島近來趣事頗多,諸位不妨說來聽聽,讓本太子也算是深入了解一下這方土地。”
一位分管民生的官員站起身,恭敬地說道:“殿下,如今九州島漢化完成,百姓們對咱們龍國的節慶十分熱衷。就說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那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舞龍舞獅熱鬧非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喜慶,大家夥兒都沉浸在龍國的節日氛圍裏。”
陳知行饒有興致地聽著,點頭笑道:“這便是文化交融的好處,傳統習俗能讓百姓的心聚在一起。往後各類節慶,定要辦得更加隆重,讓九州島處處洋溢著龍國的煙火氣。”
這時,負責商貿的官員起身匯報:“殿下,自從九州島歸屬龍國,與本土的貿易往來日益緊密。咱們龍國的特產精品棉布在九州島這邊大受歡迎。”
“以前九州島上的本地人,可都是衣不蔽體,麻布衣服都穿不上的,如今歸順咱們龍國治下之後,日子過的可是一天比一天好,百姓們人人都能穿上來自咱們龍國的棉布衣服了。”
陳知行微微頷首,開口說道:“這九州島上居民,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這都是諸位大人的功勞,待到迴朝之日,本宮定會向父皇為諸位請功。”
宴廳內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愈發融洽。
陳知行認真傾聽著每一位官員的話語,時而提出見解,時而開懷大笑,絲毫沒有太子的架子。
融洽交流間,陳知行也是知道了九州島近幾年來發生過的各種變化。
九州島上如今人口有320多萬,三年多前,九州島被劃歸給龍國之時,人口還隻有150萬左右。
錢二寶率領10萬大軍來到九州島後,先是帶著大軍,把九州島上所有反對的人都消滅了一遍。
就這一遍,九州島上的土著就死了七八萬人。
然後就是德川幕府答應的30萬對青壯男女,也都被全部就近安排在了九州島。
血腥的武力鎮壓,再配合以李庭玉為首的大批行政官員的安撫管理,九州島很快就臣服在了龍國製定的三級公民管理製度之下。
不臣服都不行啊,成為龍國治下的二級公民,真的是太香了,
二級公民不僅人人能吃飽,一年到頭偶爾還能吃上一些肉,還能穿上一身棉布衣服,再也不用衣不蔽體了。
二級公民的生活水平,在九州島上的原住民看來,那就是天堂。
最重要的是,成為二級公民的前提很簡單,隻要全家人會流利的講漢語,服從龍國政府的管理就行。
九州島這邊成為龍國的領土之後,每天都會有大批的龍國本土移民到來。
再加上官方也會在每個村子開展漢語漢字學習班,服從管理的本土普通民眾,最多一年多時間,也就會說漢語了。
三年多時間,有一百多萬來自龍國本土的移民,入駐到了九州島。
有著大量龍國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現在九州島上所有的原住民都是一口純正的龍國話,都以學習龍國人的生活習慣為榮。
再加如今整個九州島上所有人的日子,都比以前過的好了不知多少倍,哪裏還會有原住民去懷念以前的那種悲慘生活了。
現在九州島上的原住民,比任何人都要支持《龍國憲法》,比任何人都要支持在《龍國憲法》領導下的三級公民製度。
觥籌交錯間,陳知行也是對九州島這邊的情況有了一個非常全麵的了解,順便,跟九州島這邊的官員,也是熟悉了個遍。
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宴會接近尾聲,陳知行再次舉杯,以茶代酒,與眾人共飲一杯。
眾人紛紛起身,舉杯迴應,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這場接風宴圓滿落下帷幕。
陳知行到達長崎的第二天,李水生和趙大牛就趕過來拜見。
陳知行,錢二寶,李庭玉,李水生,趙大牛五人進行了一次碰頭會議。
陳知行:“二寶叔,庭玉叔,水生叔,大牛叔,此次島國的收網行動,全賴四位叔伯指揮,父皇吩咐小侄這次過來,就是跟著四位叔伯學習的。”
李水生擺了擺手,臉上帶著幾分謙遜:“殿下可別這麽說,雖說咱們幾個在這島國經營許久,但這收網計劃的關鍵謀略可都是陛下定下來的,咱們也就是跑跑腿,做些具體事兒。”
陳知行:“李叔莫要謙虛,若無四位叔伯在這島國多年的苦心經營,父皇縱有妙計,也難以施展。此次行動關乎重大,小侄初來乍到,還望叔伯們能給我詳細講講目前計劃的進展。”
四人笑了笑,目光都看向了李庭玉,意思很簡單了,島國的情況就由你李庭玉來給殿下說一說吧。
李庭玉是當初陳平安剛穿越來到明末那會兒,趙滿倉替自己找的那個當鋪朝奉之子。
一開始李庭玉一直都是負責幫陳平安收集古董的,後來李庭玉又被陳平安安排,跟著趙滿倉走南闖北,曆練多年。
如今的李庭玉,已經是陳平安手下坐鎮一方的行政大佬了。
李庭玉也沒有推辭:“殿下,臣先給殿下說一說陛下製定的島國計劃。”
“陛下當初製定的島國計劃一共分兩步,第一步就是消耗島國國力。”
“為了消耗島國國力,陛下製定了島國雇傭軍計劃。”
“雇傭軍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德川幕府和天皇家族分別雇傭了20萬龍國軍隊,經過近四年來的不斷戰亂,雙方為了供養各自的20萬雇傭軍,都是在拚命壓榨自己地盤內的普通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