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關於科舉改革的框架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是地重新丈量,還是取消士紳免賦,那都是在士紳集團身上割肉,陳平安可不認為這兩件事情執行起來,會是那麽簡單的,沒有暴力手段壓陣,那絕對是不行的。
對於動用軍隊,參與到土地重新丈量中來之事,陳平安剛要說呢,沒想到盧象升倒是先提出來了。
看來盧象升這個內閣首輔,對自己這個皇帝的改革意見,還是很支持的嘛。
陳平安:“好了,朕這次迴京,也就這點事兒了,諸位愛卿還有沒有其他事情要講的?”
盧象升:“陛下,自新朝建立以來,如今已有近六年,咱們龍國一直都未曾舉行過一次科舉,陛下曾言等新龍國律,頒布之後,便可開始新科舉製度的改革,臣等都希望能早日舉行科舉,為陛下選拔更多有用之才。”
“《龍國憲法》如今已然頒布,不知陛下所言之科舉改革之事,可否提上日程?”
盧象升這麽一提議,朝堂諸公紛紛響應。
畢竟,科舉之事,可是關乎文官集團的切身利益,眾人都想盡快把新的科舉製度給定下來。
陳平安:“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之大事,關乎社稷興衰,容朕再思量一段時間,等朕先拿出一個框架來之後,再跟諸位愛卿討論如何?”
眾臣紛紛拱手,齊聲道:“陛下思慮周全,臣等靜候聖裁。”
陳平安掃視一圈朝堂,見眾人沒有其他事情之後,也就宣布了退朝。
科舉改革的框架,陳平安其實早就已經確定了下來。
新的科舉製度,是陳平安在繼承明代科舉製度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理念,進一步改善的一種符合這個時代情況的新科舉製度。
新科舉製度的考試層級依舊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不過這四級的考試內容有所變動,所有等級考試的內容,都按照陳平安一切務實的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變。
每個考試階段都不再隻是什麽四書五經,而是變成了《龍國憲法》、算學、儒學和雜學。
童生階段的考試,隻需要考《龍國憲法》,各村之間會設立公辦學堂,隻教《龍國憲法》,有需要的都可以去學習。
村一級公辦學堂,對於兒童入學有著8歲的年齡要求,對於成人,則是開啟夜校模式,不存在年齡要求,但隻教成人識字寫字以及《龍國憲法》。
陳平安為龍國規劃的未來,是一種法治封建社會。
以《龍國憲法》作為童生初級階段的考試內容,這樣不僅確立了法律在科舉製度中的主要地位,還在民間普及了《龍國法律》,絕對是一種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不過,參與童生考試的人有年齡要求,必須年滿11歲,不超過12歲。
童生考過之後,就會有資格進入鎮上的公辦學校,學習兩年。
兩年之中,每年縣裏都會組織一次大型考試。
這期間,每次大型考試的內容是《龍國憲法》占四成、算學占兩成、儒學占兩成,雜學占兩成。
這個比例,一切都是按照陳平安這個皇帝務實的要求製定出來的。
《龍國憲法》是龍國的根本大法,這個是以後當官的必備素質,因此是必考的,而且占比還會最大。
算學也是一名官員必備的技能,不然等你將來為官一任,連算個數都不會,那豈不是要被手下人給瞎糊弄。
儒學就是以前的四書五經了,這個以後也不需要搞什麽八股文了,隻需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
雜學是陳平安新加的兩門學科包括《物理》、《化學》兩門學科的基礎知識。
在鎮學的考試中考中之後,就可進入縣學學習三年。
鎮學兩年之內的兩場大型考試,都考不中的話,就沒機會繼續走仕途之路了。
鎮學階段的考試,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學不會,隻能代表你學習天賦不行,再浪費時間搞什麽學習,那就真的沒必要了。
鎮學階段的考試考過,代表著你有學習天賦,可以進入更高一級公辦縣學進行考試。
進入縣學學習的這三年期間,會接觸到更多的新知識,三年之後,就可以進行鄉試,成為舉人。
鄉試考試的內容,同樣是《龍國憲法》占四成、算學占兩成、儒學占兩成,雜學占兩成
如果中舉不成,還有一年複讀機會,再考不成,那就沒機會了。
還是早點迴家,該種地種地,該經商經商,為社會做貢獻去吧。
龍國不需要那種一輩子死讀書,不為社會做貢獻的蛀蟲。
同樣,這樣的考試機製,也打破了士紳階層長期對朝廷官位的壟斷。
士紳階層有錢,今年考不上明年、後年、大後年,甚至是四五十歲之後還可以繼續考。
隻要考的次數夠多,總有一天能中舉不是?
沒有資源長期學習的普通人階層,哪有這個財力去考一輩子試?
改製之後的科舉製度就不一樣了,有了年限限製,士紳階層中,那些天賦不行的人,再也沒有了考個十幾二十年後,好運中個舉人再去當官的可能了。
新科舉製度還規定,中舉之後,舉人有當從九品官最低級官吏的權利。
再想當更高官位的話,就得繼續進州、府裏設置的公立大學進修四年,然後再進行會試。
會試的考試內容會有很多分支,比如你想當個縣令,會試考試的內容,同樣是《龍國憲法》、算學、儒學,雜學。
但這其中,儒學的占比會進一步降低,但雜學種類會豐富很多,包括農學,水力學,冶煉學等等各種學科。
想要當文官,就得所有學科全部涉及,你得是個全才。
但你如果想要當一個技術性官吏,就可以專門去學習一些大學裏開設的具體的技術型學科,成為一名技術性的官員。
技術型官員,起步都是正九品,月俸米50石,技術水平高了,以後品階升遷起來也會相對容易。
但技術型官員的缺點,就是以後隻能在工部這個技術領域任職。
想要在官場有所成就,那就隻能去學習所有學科,對所有學科都得有所領悟。
畢竟,隻有全才,治理起國家來,才會在思考問題時,考慮的更加全麵。
..................
對於動用軍隊,參與到土地重新丈量中來之事,陳平安剛要說呢,沒想到盧象升倒是先提出來了。
看來盧象升這個內閣首輔,對自己這個皇帝的改革意見,還是很支持的嘛。
陳平安:“好了,朕這次迴京,也就這點事兒了,諸位愛卿還有沒有其他事情要講的?”
盧象升:“陛下,自新朝建立以來,如今已有近六年,咱們龍國一直都未曾舉行過一次科舉,陛下曾言等新龍國律,頒布之後,便可開始新科舉製度的改革,臣等都希望能早日舉行科舉,為陛下選拔更多有用之才。”
“《龍國憲法》如今已然頒布,不知陛下所言之科舉改革之事,可否提上日程?”
盧象升這麽一提議,朝堂諸公紛紛響應。
畢竟,科舉之事,可是關乎文官集團的切身利益,眾人都想盡快把新的科舉製度給定下來。
陳平安:“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之大事,關乎社稷興衰,容朕再思量一段時間,等朕先拿出一個框架來之後,再跟諸位愛卿討論如何?”
眾臣紛紛拱手,齊聲道:“陛下思慮周全,臣等靜候聖裁。”
陳平安掃視一圈朝堂,見眾人沒有其他事情之後,也就宣布了退朝。
科舉改革的框架,陳平安其實早就已經確定了下來。
新的科舉製度,是陳平安在繼承明代科舉製度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理念,進一步改善的一種符合這個時代情況的新科舉製度。
新科舉製度的考試層級依舊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不過這四級的考試內容有所變動,所有等級考試的內容,都按照陳平安一切務實的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變。
每個考試階段都不再隻是什麽四書五經,而是變成了《龍國憲法》、算學、儒學和雜學。
童生階段的考試,隻需要考《龍國憲法》,各村之間會設立公辦學堂,隻教《龍國憲法》,有需要的都可以去學習。
村一級公辦學堂,對於兒童入學有著8歲的年齡要求,對於成人,則是開啟夜校模式,不存在年齡要求,但隻教成人識字寫字以及《龍國憲法》。
陳平安為龍國規劃的未來,是一種法治封建社會。
以《龍國憲法》作為童生初級階段的考試內容,這樣不僅確立了法律在科舉製度中的主要地位,還在民間普及了《龍國法律》,絕對是一種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不過,參與童生考試的人有年齡要求,必須年滿11歲,不超過12歲。
童生考過之後,就會有資格進入鎮上的公辦學校,學習兩年。
兩年之中,每年縣裏都會組織一次大型考試。
這期間,每次大型考試的內容是《龍國憲法》占四成、算學占兩成、儒學占兩成,雜學占兩成。
這個比例,一切都是按照陳平安這個皇帝務實的要求製定出來的。
《龍國憲法》是龍國的根本大法,這個是以後當官的必備素質,因此是必考的,而且占比還會最大。
算學也是一名官員必備的技能,不然等你將來為官一任,連算個數都不會,那豈不是要被手下人給瞎糊弄。
儒學就是以前的四書五經了,這個以後也不需要搞什麽八股文了,隻需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
雜學是陳平安新加的兩門學科包括《物理》、《化學》兩門學科的基礎知識。
在鎮學的考試中考中之後,就可進入縣學學習三年。
鎮學兩年之內的兩場大型考試,都考不中的話,就沒機會繼續走仕途之路了。
鎮學階段的考試,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學不會,隻能代表你學習天賦不行,再浪費時間搞什麽學習,那就真的沒必要了。
鎮學階段的考試考過,代表著你有學習天賦,可以進入更高一級公辦縣學進行考試。
進入縣學學習的這三年期間,會接觸到更多的新知識,三年之後,就可以進行鄉試,成為舉人。
鄉試考試的內容,同樣是《龍國憲法》占四成、算學占兩成、儒學占兩成,雜學占兩成
如果中舉不成,還有一年複讀機會,再考不成,那就沒機會了。
還是早點迴家,該種地種地,該經商經商,為社會做貢獻去吧。
龍國不需要那種一輩子死讀書,不為社會做貢獻的蛀蟲。
同樣,這樣的考試機製,也打破了士紳階層長期對朝廷官位的壟斷。
士紳階層有錢,今年考不上明年、後年、大後年,甚至是四五十歲之後還可以繼續考。
隻要考的次數夠多,總有一天能中舉不是?
沒有資源長期學習的普通人階層,哪有這個財力去考一輩子試?
改製之後的科舉製度就不一樣了,有了年限限製,士紳階層中,那些天賦不行的人,再也沒有了考個十幾二十年後,好運中個舉人再去當官的可能了。
新科舉製度還規定,中舉之後,舉人有當從九品官最低級官吏的權利。
再想當更高官位的話,就得繼續進州、府裏設置的公立大學進修四年,然後再進行會試。
會試的考試內容會有很多分支,比如你想當個縣令,會試考試的內容,同樣是《龍國憲法》、算學、儒學,雜學。
但這其中,儒學的占比會進一步降低,但雜學種類會豐富很多,包括農學,水力學,冶煉學等等各種學科。
想要當文官,就得所有學科全部涉及,你得是個全才。
但你如果想要當一個技術性官吏,就可以專門去學習一些大學裏開設的具體的技術型學科,成為一名技術性的官員。
技術型官員,起步都是正九品,月俸米50石,技術水平高了,以後品階升遷起來也會相對容易。
但技術型官員的缺點,就是以後隻能在工部這個技術領域任職。
想要在官場有所成就,那就隻能去學習所有學科,對所有學科都得有所領悟。
畢竟,隻有全才,治理起國家來,才會在思考問題時,考慮的更加全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