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高薪養廉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輔兼吏部尚書賀逢勝叩首至地,額頭幾乎要嵌入大殿地磚,語氣中滿是恭敬:“陛下聖心仁德,心係臣子。吏部往後定會嚴格篩選、考核官員,讓德才兼備者入仕,為龍國打造清正廉潔、高效務實的朝堂班子,不辜負陛下的良苦用心。”
刑部尚書趙肅之沉穩起身,目光堅毅:“陛下為百官謀福祉,刑部必當秉持公正,嚴懲奸佞,整治貪腐,維護律法尊嚴。往後不論何人觸犯國法,定一視同仁,絕不姑息!”
...........
太和殿內,諸公此起彼伏的表態聲交織在一起,經久不息。
陳平安望著殿下激動不已的臣子們,微微頷首,嘴角揚起一絲滿意的笑意。
直到太和殿內的聲音逐漸弱了下來,陳平安才開口道:
“朕給諸公重新擬定的俸祿標準,諸公可還有不滿意的?若是覺得朕給的俸祿,還不夠諸位過上富足生活的,大家都可以提出來,朕會跟大家重新討論,重新製定一套更合理的俸祿標準的。”
眾人聽聞,再度齊刷刷跪地。
禮部尚書徐階率先高聲迴應,語調中滿含熱忱:“陛下所定俸祿標準,不僅遠超以往,更讓我等深感陛下對臣子的體諒。如今這俸祿,足以讓我等衣食無憂,生活富足,一心為朝廷效力,實乃無可挑剔,臣等萬分滿意!”
戶部侍郎鄭宏昌上前一步,恭敬地躬身行禮,言辭懇切:“陛下隆恩,以抄沒宗藩所得、私產收益充盈俸祿開支,足見陛下的良苦用心。這俸祿既能激勵百官,又彰顯了陛下的慷慨與擔當,實乃上上之策,臣等豈會有不滿?”
.............
此起彼伏的迴應聲在太和殿中如滾滾浪潮,眾人又是一頓拍馬屁。
陳平安微微點頭,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和聲說道:“既然諸公滿意,那此事便就此定下,由戶部牽頭,著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共同整理出全國官吏數量。”
“吏員數量也要統計,官員漲了月俸,吏員也有份,以後全國的小吏,統一按照3兩銀子的月俸標準來發放。”
“咱們這次大幅提高全國官吏俸祿,為的就是高薪養廉。”
“官員俸祿太低,為了維持生計或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便會通過各種手段謀取額外收入,如貪汙受賄、勒索下屬、盤剝百姓等,這會加劇國家的政治腐敗和社會矛盾。”
“地方小吏的俸祿要是太低,同樣會想方設法的增加一些灰色收入,比如在征稅等過程中,通過多征、加收手續費等手段,將多餘部分中飽私囊。在辦理案件時,也可能會收受當事人的賄賂,從而影響案件的判決和處理結果。”
“有的小吏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以各種名義向百姓攤派費用,或者在為百姓辦理事務時故意刁難,迫使百姓送禮行賄,以獲取額外的收入。”
“這也都是朝廷給的俸祿太低的原因。”
“官員需要高薪養廉,地方小吏同樣也需要養家糊口。”
“朕當年也是從地方小吏一步步走過來的,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朕手下那些天天刀口舔血的士卒,每月俸祿加補貼也不過3.5兩銀子而已,每月3兩銀子的俸祿,足夠地方小吏日子過得滋潤了。”
“賀愛卿,周愛卿,你們吏部和戶部一起合作統計一下,咱們龍國現在有多少官吏,所有官吏加起來,這一年需得消耗多少銀兩。”
“這次統計,由戶部和吏部共同仔細完成,莫要給我出現吃空餉的情況發生。”
戶部尚書周濟世和吏部尚書賀逢勝跪地一拜:“臣遵旨!”
陳平安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揮了揮手,溫和地說道:“今日朝會,便先到此為止吧,諸公退下吧!”
隨著司禮太監尖細的“退朝”聲響起,陳平安起身離開了太和殿。
聽著背後朝廷諸公那熱切的議論聲,陳平安嘴角浮現一絲冷笑。
嗬嗬,工資是那麽好漲的嗎?
天上掉餡餅的背後,裏麵可是會隱藏著致命毒藥的。
然而,這裏麵藏著的毒藥,官員們不知道嗎?
肯定是有不少能明白的。
皇帝給的那些俸祿看似不低,但對於一些高官們來說,那點錢最多隻能算是一些毛毛雨而已。
就拿一名正七品的縣令來說,縣令作為一縣的行政長官,負責管理縣內的政務、司法、治安、賦稅等諸多事務。
陳平安給出的月俸米250石,按照龍國這會兒戰亂剛剛平複,災害依然不斷的社會情況,250石米就相當於250兩銀子。
每月250兩銀子,能讓一個縣令過上好日子嗎?
肯定是能的,一個普通百姓家庭,每月3兩銀子都可以過的很不錯了,250兩銀子,就算天天大魚大肉,也夠了。
每月250兩銀子看似不錯,一年其實也才3000兩白銀而已。
但是呢,一個縣令,隨隨便便的貪汙腐化一點兒,一年撈個萬把兩銀子還不是輕輕鬆鬆?
到了知府那個級別,更是有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
皇帝要搞高薪養廉,是好事嗎?肯定不是什麽好事兒。
這就是皇帝要對百官動手的征兆,有明白的官員,其實早已經是洞察到了其中貓膩。
就比如戶部尚書,從一開始就高唿:如此高額俸祿,朝廷國庫恐無法支撐啊!
嗬嗬,真的無法支撐嗎?朝廷隻要整頓好稅收和吏治,官員的俸祿再漲一倍也養得起,他隻是想打消陳平安給百官高薪的念頭而已。
但是吧,陳平安反手一個用抄家藩王和自己的錢補貼。
不用朝廷的錢,百官瞬間就沒話說了,心中即便有一萬個不願意,但也不得不在表麵上大乎陛下聖明。
........
翌日,皇帝親筆起草的一篇名為高薪養廉的文章,通過《龍國日報》的頭版頭條,迅速傳遍全國。
文章以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為開頭,先說明了全國官吏貪汙成風的事實。然後又把
貪汙的原因,甩鍋給了完全就是前朝官員低薪所遺留的弊病。
..............
刑部尚書趙肅之沉穩起身,目光堅毅:“陛下為百官謀福祉,刑部必當秉持公正,嚴懲奸佞,整治貪腐,維護律法尊嚴。往後不論何人觸犯國法,定一視同仁,絕不姑息!”
...........
太和殿內,諸公此起彼伏的表態聲交織在一起,經久不息。
陳平安望著殿下激動不已的臣子們,微微頷首,嘴角揚起一絲滿意的笑意。
直到太和殿內的聲音逐漸弱了下來,陳平安才開口道:
“朕給諸公重新擬定的俸祿標準,諸公可還有不滿意的?若是覺得朕給的俸祿,還不夠諸位過上富足生活的,大家都可以提出來,朕會跟大家重新討論,重新製定一套更合理的俸祿標準的。”
眾人聽聞,再度齊刷刷跪地。
禮部尚書徐階率先高聲迴應,語調中滿含熱忱:“陛下所定俸祿標準,不僅遠超以往,更讓我等深感陛下對臣子的體諒。如今這俸祿,足以讓我等衣食無憂,生活富足,一心為朝廷效力,實乃無可挑剔,臣等萬分滿意!”
戶部侍郎鄭宏昌上前一步,恭敬地躬身行禮,言辭懇切:“陛下隆恩,以抄沒宗藩所得、私產收益充盈俸祿開支,足見陛下的良苦用心。這俸祿既能激勵百官,又彰顯了陛下的慷慨與擔當,實乃上上之策,臣等豈會有不滿?”
.............
此起彼伏的迴應聲在太和殿中如滾滾浪潮,眾人又是一頓拍馬屁。
陳平安微微點頭,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和聲說道:“既然諸公滿意,那此事便就此定下,由戶部牽頭,著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共同整理出全國官吏數量。”
“吏員數量也要統計,官員漲了月俸,吏員也有份,以後全國的小吏,統一按照3兩銀子的月俸標準來發放。”
“咱們這次大幅提高全國官吏俸祿,為的就是高薪養廉。”
“官員俸祿太低,為了維持生計或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便會通過各種手段謀取額外收入,如貪汙受賄、勒索下屬、盤剝百姓等,這會加劇國家的政治腐敗和社會矛盾。”
“地方小吏的俸祿要是太低,同樣會想方設法的增加一些灰色收入,比如在征稅等過程中,通過多征、加收手續費等手段,將多餘部分中飽私囊。在辦理案件時,也可能會收受當事人的賄賂,從而影響案件的判決和處理結果。”
“有的小吏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以各種名義向百姓攤派費用,或者在為百姓辦理事務時故意刁難,迫使百姓送禮行賄,以獲取額外的收入。”
“這也都是朝廷給的俸祿太低的原因。”
“官員需要高薪養廉,地方小吏同樣也需要養家糊口。”
“朕當年也是從地方小吏一步步走過來的,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朕手下那些天天刀口舔血的士卒,每月俸祿加補貼也不過3.5兩銀子而已,每月3兩銀子的俸祿,足夠地方小吏日子過得滋潤了。”
“賀愛卿,周愛卿,你們吏部和戶部一起合作統計一下,咱們龍國現在有多少官吏,所有官吏加起來,這一年需得消耗多少銀兩。”
“這次統計,由戶部和吏部共同仔細完成,莫要給我出現吃空餉的情況發生。”
戶部尚書周濟世和吏部尚書賀逢勝跪地一拜:“臣遵旨!”
陳平安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揮了揮手,溫和地說道:“今日朝會,便先到此為止吧,諸公退下吧!”
隨著司禮太監尖細的“退朝”聲響起,陳平安起身離開了太和殿。
聽著背後朝廷諸公那熱切的議論聲,陳平安嘴角浮現一絲冷笑。
嗬嗬,工資是那麽好漲的嗎?
天上掉餡餅的背後,裏麵可是會隱藏著致命毒藥的。
然而,這裏麵藏著的毒藥,官員們不知道嗎?
肯定是有不少能明白的。
皇帝給的那些俸祿看似不低,但對於一些高官們來說,那點錢最多隻能算是一些毛毛雨而已。
就拿一名正七品的縣令來說,縣令作為一縣的行政長官,負責管理縣內的政務、司法、治安、賦稅等諸多事務。
陳平安給出的月俸米250石,按照龍國這會兒戰亂剛剛平複,災害依然不斷的社會情況,250石米就相當於250兩銀子。
每月250兩銀子,能讓一個縣令過上好日子嗎?
肯定是能的,一個普通百姓家庭,每月3兩銀子都可以過的很不錯了,250兩銀子,就算天天大魚大肉,也夠了。
每月250兩銀子看似不錯,一年其實也才3000兩白銀而已。
但是呢,一個縣令,隨隨便便的貪汙腐化一點兒,一年撈個萬把兩銀子還不是輕輕鬆鬆?
到了知府那個級別,更是有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
皇帝要搞高薪養廉,是好事嗎?肯定不是什麽好事兒。
這就是皇帝要對百官動手的征兆,有明白的官員,其實早已經是洞察到了其中貓膩。
就比如戶部尚書,從一開始就高唿:如此高額俸祿,朝廷國庫恐無法支撐啊!
嗬嗬,真的無法支撐嗎?朝廷隻要整頓好稅收和吏治,官員的俸祿再漲一倍也養得起,他隻是想打消陳平安給百官高薪的念頭而已。
但是吧,陳平安反手一個用抄家藩王和自己的錢補貼。
不用朝廷的錢,百官瞬間就沒話說了,心中即便有一萬個不願意,但也不得不在表麵上大乎陛下聖明。
........
翌日,皇帝親筆起草的一篇名為高薪養廉的文章,通過《龍國日報》的頭版頭條,迅速傳遍全國。
文章以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為開頭,先說明了全國官吏貪汙成風的事實。然後又把
貪汙的原因,甩鍋給了完全就是前朝官員低薪所遺留的弊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