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擺駕禦書房,接見了前來求見的餘大成。


    禦書房內,鎏金香爐嫋嫋升起青煙,沉香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開來。餘大成身著緋色官服,身姿筆挺。


    “微臣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餘大成聲音洪亮,行著標準的叩拜大禮。


    陳平安慵懶地倚在龍椅上,擺了擺手,說道:“嶽父大人平身,劉福,賜座。”


    餘大成一聽陳平安叫他嶽父,心裏美滋滋,不過嘴上卻是勸說道:“陛下,朝堂之上,君臣有別,切不可因私廢公,直唿微臣嶽父。這要是傳了出去,恐遭有心之人非議,壞了陛下聖明。”


    陳平安笑了笑:“不礙的,在禦書房中也沒有外人,嶽父大人,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餘大成:“陛下,您如今已經還朝,應該舉行朝會,正式開始接管朝政了。”


    陳平安擺擺手:“這個不著急,朕都有近四年沒過問過朝政了,龍國的朝廷不依舊是運轉順暢無比嗎?”


    “上個月司禮監呈上來的奏折上說,國庫裏的餘銀已經達到200萬兩,這麽多的銀子,可比崇禎年那會兒,國庫裏天天赤字強多了。”


    “我看啊,我還是不去管那朝政的好,朝廷運轉之事,交給嶽父大人管理就好了。”


    “嶽父大人,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肯定很不錯吧?”


    聽著陳平安略帶調侃的語氣,餘大成一下子就嚇出了一身冷汗來。


    在椅子上坐的很是踏實的屁股,一下子就抬了起來。


    餘大成對陳平安也算是很了解的,平時不聲不響,表現的也都是一副人畜無害,各種好說話的樣子。


    一旦發起狠來,那可就是天崩地裂的大事兒。


    改朝換代這種事情狠不狠?


    陳平安在沒動手之前,愣是一點苗頭都沒有。


    陳平安此時此刻略帶調侃的語氣,讓餘大成突然想起了當初那句輕描淡寫,又略帶調侃味道的話語。


    “當然是造反啊!”


    就那幾個字,卻忽然又在餘大成心底響了起來。


    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餘大成意識到,陳平安這肯定又是想搞大動作了。


    餘大成趕緊重新跪倒在地,撇清關係道:“陛下,您知道的,我在山東那會兒,好吃懶做,養尊處優慣了,一直都是懶得做事情的。”


    “最近幾年,雖然我是首輔,但我是真的一點事情都沒幹,天天在家裏享福了。”


    “朝廷裏的事情,都是賀逢勝,楊嗣昌,溫體仁他們在管的,後來您把洪承疇和盧象升安排進了內閣,他倆做事兒也都挺賣力的,安排什麽就幹什麽。”


    “就算這次過來,請陛下舉行朝會,接管朝政,都是內閣那幫人推我出來的。”


    “我是啥都沒幹啊,望陛下明察。”


    看著餘大成那慫樣,陳平安不由被氣笑了:“老餘啊,老餘,你說你,什麽正事都不幹,還說的這麽理直氣壯。”


    餘大成一聽陳平安又叫他老餘了,心裏瞬間就踏實了下來。


    皇帝又叫他老餘了,這就代表著自己沒事兒了。


    “嘿嘿,陛下慧眼如炬,臣不敢隱瞞陛下。”


    陳平安笑了笑,繼續說道:“我要對文官集團開刀了,老餘,你還能做事不?”


    “要是能做,就算你一份,要是不能做,你就找個機會退了吧。”


    “詩詩好歹也是朕的妃子,就算老餘你退了,隻要龍國還在,餘家的榮華富貴總是少不了的。”


    餘大成聞言,心中一緊,隨即便又鬆了一口氣。


    好吧,陳平安這意思,很明白了,不管自己還能不能幹,還是趕緊退了吧。


    雖然有些不舍首輔的位置,但餘大成明白,自己當首輔的好日子,已經是到頭了。


    “陛下,臣年老昏聵,已經無法再幫陛下分憂,臣願告老還鄉,迴老家頤養天年。”


    陳平安笑著點點頭:“很好,老餘你是個聰明人,告老還鄉之前,就再配合朕演最後一出戲吧。”


    餘大成叩首一拜:“臣必竭盡全力,替陛下辦好最後一趟差。”


    陳平安很是滿意的點點頭,吩咐了餘大成一番之後,就讓餘大成離開安排去了。


    陳平安自然不會讓餘大成繼續在首輔的位置上待著了,後宮的父親要是一直都是首輔,那麽將來,外戚專權的事情會不會發生?


    無數曆史事實證明,外戚專權的危害會有多大,因此,無論是餘家還是韓家,陳平安將來都會逐步降低他們在朝堂亦或者是軍中的影響力。


    外戚,榮華富貴可以,但權力,還是不要太過讓他們接觸的好。


    離開禦書房,迴到內閣的餘大成,立馬就被賀逢勝,楊嗣昌,溫體仁等內閣輔臣給圍了起來。


    賀逢勝:“餘大人,陛下是怎麽說的?”


    餘大成:“還能怎麽說,陛下答應開朝會了唄,聽陛下那意思,是想著要逐漸接管朝政了。”


    賀逢勝,楊嗣昌,溫體仁聞言,心裏也是說不出是個什麽滋味來。


    最近四年,陳平安這個皇帝不管朝政,餘大成這個首輔也是一個草包,把所有事情都扔給了賀逢勝,楊嗣昌,溫體仁三人在管,三人的日子過得自然是很滋潤了。


    現在,皇帝要參與朝政了,雖然早有預料,但眾人還是有種好日子要到頭了的感覺。


    不過,三人也都是早有準備,最近四年,大家也算是在夾著尾巴做人,朝政諸事兒也都是處理的井井有條,就連國庫都有餘錢了,倒也不怕皇帝查賬。


    神武五年(1641年)正月十九,下午申時,迴京的陳平安正式舉行了第一次朝會。


    下午的陽光穿過雕花窗欞,灑落在太和殿的金磚上。陳平安身著明黃九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視著殿下整齊排列的文武百官。


    餘大成站在文官之首,神色平靜。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司禮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


    餘大成率先出列,手中笏板高舉:“陛下,臣啟奏,陛下巡視全國多年,如今返迴帝都,應當即日接管朝政,統領百官。”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