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全國軍權收編工作完成、推行軍銜製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複完王老實和馮木頭兩人消息之後,陳平安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不僅僅是因為東南亞那邊的版圖又擴大了,而是因為對於龍國全國的軍權收編任務,終於是完成了。
神武三年(1639年)九月初六那會兒,陳平安和馮木頭兵分兩路,前往貴州時,陳平安就已經計劃好了。
準備從貴州開始,一路經過雲南、四川、陝西收攏軍權,最後再從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經大同鎮、宣府鎮視察一圈,正好迴到京城。
本以為收貴州、雲南、四川、陝西四省的軍權,最多也就需要八九個月時間而已,然而,陳平安低估了貴州、雲南、四川三省的地形複雜程度以及少數民族的複雜程度。
龍國最後的這四個省,整整耗費了陳平安一年多的時間。
好在事情終於是圓滿完成了,貴州、雲南、四川、陝西四省的軍事力量全都被陳平安給理清。
這會兒的陳平安正打算從陝西的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經大同鎮、宣府鎮視察一圈後,就迴到京城。
東南亞那邊的戰事結束,陳平安這邊收全國軍權的任務也圓滿完成,此時此刻也算是雙喜臨門了。
軍權徹底理清之後,陳平安也決定了在軍中推行新的軍銜製。
班長、連長、師長、軍長......,那都是屬於軍隊中的職務,而軍銜是區分軍人等級的稱號。它們有以下區別:
定義與性質
職務:班長是基層作戰單位中最基礎的領導,負責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執行任務;連長是連級單位的指揮官,負責領導和管理全連的軍事、行政等工作;師長則是師級單位的最高領導,全麵負責師的作戰、訓練、管理等各項事務。職務代表著具體的工作崗位和職責範圍。
軍銜:是國家給予軍人的一種榮譽和等級標誌,體現軍人的資曆、能力和貢獻等,用於區分軍人的等級高低,如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將、中將、上將等。
授予與晉升
職務:通常根據軍隊的編製和工作需要,以及個人的能力、經驗、表現等因素來任命和晉升。一般從基層職務逐步晉升,需要在不同崗位上積累經驗和取得成績。
軍銜:軍銜的晉升有一定的製度和規定,通常與服役年限、職務晉升、立功表現等因素相關。
這是現代社會中關於職務和軍銜的定義。
陳家軍接下來必定是要征戰全球的,不把軍銜製度推行開來,將來手下的將士們不斷的開疆拓土,不斷的立功之後,陳平安拿什麽來獎賞?
陳平安把軍銜確立為18級。
士官六級:一級士官、二級士官、三級士官、四級士官、五級士官、六級士官
尉官四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將官四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軍職分九級: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
正副班長、排長、連長,依次對應一到六級士官軍銜。
當然,小兵立功之後,也會有軍銜獎勵的。
正副團長、營長對應尉官軍銜。
正副師長、旅長對應校官軍銜。
正副司令、軍長對應將官軍銜。
這跟現實中的軍職軍銜對應不太一樣,但無所謂,反正古代人又沒見過現代的軍銜製。
當然,這種對應也隻是相對應,是陳平安為了推行軍銜製度,給現有陳家軍內部賦予軍銜提供的一種標準。
等第一波軍銜賦予結束之後,這種對應也就沒用了。
因為,陳平安決定,以後軍銜的晉升隻會考慮一個因素,那就是軍功。
隻有通過軍功,才可以提升軍銜,其他功勞,一律不準參與到軍銜晉升的評判中來。
陳平安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軍銜泛濫,各種因素都能影響到軍銜提升的話,以後軍銜必定泛濫。
軍銜的獲取,必須通過軍功,隻有打仗了,才能獲取到軍銜。
這就注定了可以獲得軍銜榮譽的,都是一些能征善戰的人。
想要走關係,獲得軍銜榮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陳平安帶著大軍一邊從九邊軍鎮這邊巡視迴京,一邊通過無線電報把軍銜製度給安排了下去。
軍銜製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加工資,士官六級,從一級士官開始,軍銜每升一級,月俸增加一錢銀子。
士官級的獎勵不多,聊勝於無。
從尉官軍銜開始,待遇陡然拔高,最低級的尉官,每月月俸都會額外增加10兩白銀。
最低級的將官軍銜,每月月俸都會增加到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每月額外增加到一千兩白銀。
好吧,現在整個陳家軍體係,也就隻有四個少將而已。
高級軍職的月俸本來就高,像副軍長,每月月俸也是1000兩白銀,再加上軍銜的1000兩,就是每月2000兩白銀了。
一年下來,就是兩萬四千兩銀子,一年賺兩萬四千兩銀子,足夠這個軍官過上大富翁的好日子了。
除了最為顯著工資待遇,高級軍銜還能不少其他的各種隱形福利,比如在競爭同一職位時,軍銜高的人自然是優先了。
高級軍官的月俸高待遇好,是為了防止貪汙,在陳家軍的體係中,軍紀以及反貪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你哪怕是貪汙一文錢,都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處分。
陳平安給手下人的月俸待遇,那絕對是非常到位的,正因為到位,誰要是敢貪汙,那就對不起了。
軍銜製的推行,讓陳家軍中從上到下,都恨不得趕緊找個目標去幹仗。
沒辦法啊,想要獲得軍銜,隻有通過打仗才成。
當然,現在打仗的地方可並不多,也就隻有日本那邊在打仗,其他地方,暫時還都太平的很。
軍銜製的推行,也是進一步加強了軍官們對於陳平安這個皇帝的擁護。
待遇更好了,大家自然對陳平安這個皇帝更加忠心了。
...............
不僅僅是因為東南亞那邊的版圖又擴大了,而是因為對於龍國全國的軍權收編任務,終於是完成了。
神武三年(1639年)九月初六那會兒,陳平安和馮木頭兵分兩路,前往貴州時,陳平安就已經計劃好了。
準備從貴州開始,一路經過雲南、四川、陝西收攏軍權,最後再從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經大同鎮、宣府鎮視察一圈,正好迴到京城。
本以為收貴州、雲南、四川、陝西四省的軍權,最多也就需要八九個月時間而已,然而,陳平安低估了貴州、雲南、四川三省的地形複雜程度以及少數民族的複雜程度。
龍國最後的這四個省,整整耗費了陳平安一年多的時間。
好在事情終於是圓滿完成了,貴州、雲南、四川、陝西四省的軍事力量全都被陳平安給理清。
這會兒的陳平安正打算從陝西的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經大同鎮、宣府鎮視察一圈後,就迴到京城。
東南亞那邊的戰事結束,陳平安這邊收全國軍權的任務也圓滿完成,此時此刻也算是雙喜臨門了。
軍權徹底理清之後,陳平安也決定了在軍中推行新的軍銜製。
班長、連長、師長、軍長......,那都是屬於軍隊中的職務,而軍銜是區分軍人等級的稱號。它們有以下區別:
定義與性質
職務:班長是基層作戰單位中最基礎的領導,負責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執行任務;連長是連級單位的指揮官,負責領導和管理全連的軍事、行政等工作;師長則是師級單位的最高領導,全麵負責師的作戰、訓練、管理等各項事務。職務代表著具體的工作崗位和職責範圍。
軍銜:是國家給予軍人的一種榮譽和等級標誌,體現軍人的資曆、能力和貢獻等,用於區分軍人的等級高低,如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將、中將、上將等。
授予與晉升
職務:通常根據軍隊的編製和工作需要,以及個人的能力、經驗、表現等因素來任命和晉升。一般從基層職務逐步晉升,需要在不同崗位上積累經驗和取得成績。
軍銜:軍銜的晉升有一定的製度和規定,通常與服役年限、職務晉升、立功表現等因素相關。
這是現代社會中關於職務和軍銜的定義。
陳家軍接下來必定是要征戰全球的,不把軍銜製度推行開來,將來手下的將士們不斷的開疆拓土,不斷的立功之後,陳平安拿什麽來獎賞?
陳平安把軍銜確立為18級。
士官六級:一級士官、二級士官、三級士官、四級士官、五級士官、六級士官
尉官四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將官四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軍職分九級: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
正副班長、排長、連長,依次對應一到六級士官軍銜。
當然,小兵立功之後,也會有軍銜獎勵的。
正副團長、營長對應尉官軍銜。
正副師長、旅長對應校官軍銜。
正副司令、軍長對應將官軍銜。
這跟現實中的軍職軍銜對應不太一樣,但無所謂,反正古代人又沒見過現代的軍銜製。
當然,這種對應也隻是相對應,是陳平安為了推行軍銜製度,給現有陳家軍內部賦予軍銜提供的一種標準。
等第一波軍銜賦予結束之後,這種對應也就沒用了。
因為,陳平安決定,以後軍銜的晉升隻會考慮一個因素,那就是軍功。
隻有通過軍功,才可以提升軍銜,其他功勞,一律不準參與到軍銜晉升的評判中來。
陳平安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軍銜泛濫,各種因素都能影響到軍銜提升的話,以後軍銜必定泛濫。
軍銜的獲取,必須通過軍功,隻有打仗了,才能獲取到軍銜。
這就注定了可以獲得軍銜榮譽的,都是一些能征善戰的人。
想要走關係,獲得軍銜榮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陳平安帶著大軍一邊從九邊軍鎮這邊巡視迴京,一邊通過無線電報把軍銜製度給安排了下去。
軍銜製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加工資,士官六級,從一級士官開始,軍銜每升一級,月俸增加一錢銀子。
士官級的獎勵不多,聊勝於無。
從尉官軍銜開始,待遇陡然拔高,最低級的尉官,每月月俸都會額外增加10兩白銀。
最低級的將官軍銜,每月月俸都會增加到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每月額外增加到一千兩白銀。
好吧,現在整個陳家軍體係,也就隻有四個少將而已。
高級軍職的月俸本來就高,像副軍長,每月月俸也是1000兩白銀,再加上軍銜的1000兩,就是每月2000兩白銀了。
一年下來,就是兩萬四千兩銀子,一年賺兩萬四千兩銀子,足夠這個軍官過上大富翁的好日子了。
除了最為顯著工資待遇,高級軍銜還能不少其他的各種隱形福利,比如在競爭同一職位時,軍銜高的人自然是優先了。
高級軍官的月俸高待遇好,是為了防止貪汙,在陳家軍的體係中,軍紀以及反貪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你哪怕是貪汙一文錢,都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處分。
陳平安給手下人的月俸待遇,那絕對是非常到位的,正因為到位,誰要是敢貪汙,那就對不起了。
軍銜製的推行,讓陳家軍中從上到下,都恨不得趕緊找個目標去幹仗。
沒辦法啊,想要獲得軍銜,隻有通過打仗才成。
當然,現在打仗的地方可並不多,也就隻有日本那邊在打仗,其他地方,暫時還都太平的很。
軍銜製的推行,也是進一步加強了軍官們對於陳平安這個皇帝的擁護。
待遇更好了,大家自然對陳平安這個皇帝更加忠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