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越發乖巧的文官集團們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福建兩廣三省,因為早有陳家軍根基在的原因,消耗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一些。
至此,中原、江南以及東南沿海地區的軍事力量,徹底被陳平安給掌控在了手中。
陳平安對於手下士卒的掌控,絕對是全方位的。
陳平安每到一省,各縣士卒的選拔征召,以及每個縣軍營的訓練,甚至是每個班長、排長的評比任命,都有著陳平安這個皇帝的親身參與。
在封建王朝這個時期,一名皇帝跟一群小兵一同訓練過,哪怕僅僅隻有幾天時間,但這其中收攏軍心的含金量,也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而且,陳家軍平時的訓練,都是非常注重思想教育的,每日忠於陳平安這個皇帝,忠於龍國的思想洗腦口號,從不間斷。
再加上陳家軍的所有軍官,哪怕是底層的一名班長,都是陳平安親自任命的。
一連串的操作走下來,各省各縣所有新招募和新編練的士卒,對於陳平安這個皇帝的崇拜之情,那都是異常狂熱的。
除了訓練士卒,陳平安還為每一縣的軍營都重新建立了一套獨立且完善的通訊體係、軍事後勤體係和憲兵監察體係。
一係列完善軍事體係的建立,保證了陳平安對每一支部隊掌控。
隨著陳平安走遍全國各地,龍國新興的軍事集團也是越發的龐大。
南直隸總共73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兩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15萬。
浙江總共75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8萬。
江西總共78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8萬。
福建總共69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7萬。
廣東總共77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兩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8萬。
廣西總共40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4萬。
再上大明原各省重新精簡整編後的士卒,南直隸3萬,浙江2萬,江西2萬,福建2萬,廣東2萬,廣西1萬。
近一年時間下來,陳平安手中的兵力再次爆增61萬。
之前增兵日本的時候,陳平安統計過,那會兒陳平安手下的總兵力約145萬5千。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受陳平安支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恐怖的200多萬。
隨著陳平安手中軍事力量的越發強大,整個朝廷的文官集團們,在陳平安麵前表現的也是越發乖巧。
最為實在的表現就是,陳平安一年多沒上過朝,也沒過問任何一點的政事,國庫竟然有盈餘了。
崇禎在位時期,國庫每年的財政收支,總是赤字。
田賦:崇禎時期田賦折銀約1942萬兩左右。
加征三餉:遼餉前後加征四次,共七百四十萬八千二百九十八兩左右;剿餉每年兩百八十萬兩;練餉田賦每畝加一分,共征七百三十餘萬兩。三餉合計兩以上。
其他雜項:包括榷關關稅、典鋪稅契、覲費雜支等諸多雜項,但具體收入難以確切統計。僅以上田賦和三餉相加,財政收入就達到3750萬兩左右。
財政支出
軍費開支:明末內憂外患,戰爭頻繁,軍費支出是財政支出的大頭。崇禎十六年,戶部左右餉司新舊餉銀支出就達到2122萬兩,這是有明曆史上中央財政軍費支出最大數記錄,崇禎十年左右雖可能略低,但也應在千萬兩級別。
官員俸祿:明朝官員數量眾多,加上龐大的宗室群體需要供養,這部分支出也頗為可觀。明末有20萬宗室,他們不事生產,完全依賴朝廷供養。
皇室開銷:宮廷的日常用度、修建宮殿等花費也不少。
其他支出:包括救災、水利設施建設等費用。明末自然災害頻發,用於救災和維持社會穩定的支出也不可或缺。
總體而言,崇禎時期的財政狀況嚴峻,每年都是入不敷出,每年都得虧損個數百萬兩銀子。
但到了陳平安這裏,陳平安壓根就沒有管理過朝政。
養活近200萬大軍的錢,也都是由朝廷稅收裏出的。
當然,這些錢,從國庫裏出來之後,全部都是經過陳平安自己的軍事後勤體係給發放下去的,文官集團們根本插不上一丁點手。
就算養了二百萬大軍,國庫每個月都有好幾百萬兩銀子的盈餘,這你敢信?
但事實就是如此,朝廷諸公們,一個個都是欺軟怕硬的主兒。
麵對沒有軍權的崇禎皇帝,他們一個個的可勁了欺負。
這會兒麵對陳平安這個手握200萬大軍的新朝新帝,文官集團們管理起國家來,竟然一下子就不缺錢了。
興修水利,籌糧救災,整頓吏治,開源節流,陳平安帶兵行走全國,收攏軍權的這一年時間裏,朝廷諸公們真的是沒少幹一些正事。
陳平安明白,這幫子文官們,這一個個都是在向自己展現能力以及表忠心。
當然也有在撈名聲的嫌疑。
文官集團們這麽做,一方麵是在表明自己有用,另一方麵也是怕陳平安這個新朝皇帝上任之後,會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
誰也不想被拿出來當那個被燒的典型。
因此,這一年多來,大家一個個的都是夾起尾巴來做“實事”,做“好官”。
再加上新朝成立以來,內沒有了農民軍的流竄,外沒有了韃子的入侵,以及陳平安要求推廣的玉米、紅薯解決了不少貧苦農民的溫飽問題,整個龍國境內一時間竟然稍稍有了一絲繁榮之象。
當然,這一絲絲的繁榮,其實僅僅是表象,僅僅是文官集團們稍微收斂了一番自己的貪婪之心,從朝廷身上吸血的力度稍微的少了一些而已。
大明朝的文官集團早已經爛到了骨子裏,他們如今的收斂,其實都不過是怕陳平安找到由頭,清算他們。
陳平安真要是信了他們,繼續用他們治理國家的話,新建立的龍國,估計也就存在不了多少年了。
....................
至此,中原、江南以及東南沿海地區的軍事力量,徹底被陳平安給掌控在了手中。
陳平安對於手下士卒的掌控,絕對是全方位的。
陳平安每到一省,各縣士卒的選拔征召,以及每個縣軍營的訓練,甚至是每個班長、排長的評比任命,都有著陳平安這個皇帝的親身參與。
在封建王朝這個時期,一名皇帝跟一群小兵一同訓練過,哪怕僅僅隻有幾天時間,但這其中收攏軍心的含金量,也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而且,陳家軍平時的訓練,都是非常注重思想教育的,每日忠於陳平安這個皇帝,忠於龍國的思想洗腦口號,從不間斷。
再加上陳家軍的所有軍官,哪怕是底層的一名班長,都是陳平安親自任命的。
一連串的操作走下來,各省各縣所有新招募和新編練的士卒,對於陳平安這個皇帝的崇拜之情,那都是異常狂熱的。
除了訓練士卒,陳平安還為每一縣的軍營都重新建立了一套獨立且完善的通訊體係、軍事後勤體係和憲兵監察體係。
一係列完善軍事體係的建立,保證了陳平安對每一支部隊掌控。
隨著陳平安走遍全國各地,龍國新興的軍事集團也是越發的龐大。
南直隸總共73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兩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15萬。
浙江總共75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8萬。
江西總共78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8萬。
福建總共69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7萬。
廣東總共77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兩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8萬。
廣西總共40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4萬。
再上大明原各省重新精簡整編後的士卒,南直隸3萬,浙江2萬,江西2萬,福建2萬,廣東2萬,廣西1萬。
近一年時間下來,陳平安手中的兵力再次爆增61萬。
之前增兵日本的時候,陳平安統計過,那會兒陳平安手下的總兵力約145萬5千。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受陳平安支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恐怖的200多萬。
隨著陳平安手中軍事力量的越發強大,整個朝廷的文官集團們,在陳平安麵前表現的也是越發乖巧。
最為實在的表現就是,陳平安一年多沒上過朝,也沒過問任何一點的政事,國庫竟然有盈餘了。
崇禎在位時期,國庫每年的財政收支,總是赤字。
田賦:崇禎時期田賦折銀約1942萬兩左右。
加征三餉:遼餉前後加征四次,共七百四十萬八千二百九十八兩左右;剿餉每年兩百八十萬兩;練餉田賦每畝加一分,共征七百三十餘萬兩。三餉合計兩以上。
其他雜項:包括榷關關稅、典鋪稅契、覲費雜支等諸多雜項,但具體收入難以確切統計。僅以上田賦和三餉相加,財政收入就達到3750萬兩左右。
財政支出
軍費開支:明末內憂外患,戰爭頻繁,軍費支出是財政支出的大頭。崇禎十六年,戶部左右餉司新舊餉銀支出就達到2122萬兩,這是有明曆史上中央財政軍費支出最大數記錄,崇禎十年左右雖可能略低,但也應在千萬兩級別。
官員俸祿:明朝官員數量眾多,加上龐大的宗室群體需要供養,這部分支出也頗為可觀。明末有20萬宗室,他們不事生產,完全依賴朝廷供養。
皇室開銷:宮廷的日常用度、修建宮殿等花費也不少。
其他支出:包括救災、水利設施建設等費用。明末自然災害頻發,用於救災和維持社會穩定的支出也不可或缺。
總體而言,崇禎時期的財政狀況嚴峻,每年都是入不敷出,每年都得虧損個數百萬兩銀子。
但到了陳平安這裏,陳平安壓根就沒有管理過朝政。
養活近200萬大軍的錢,也都是由朝廷稅收裏出的。
當然,這些錢,從國庫裏出來之後,全部都是經過陳平安自己的軍事後勤體係給發放下去的,文官集團們根本插不上一丁點手。
就算養了二百萬大軍,國庫每個月都有好幾百萬兩銀子的盈餘,這你敢信?
但事實就是如此,朝廷諸公們,一個個都是欺軟怕硬的主兒。
麵對沒有軍權的崇禎皇帝,他們一個個的可勁了欺負。
這會兒麵對陳平安這個手握200萬大軍的新朝新帝,文官集團們管理起國家來,竟然一下子就不缺錢了。
興修水利,籌糧救災,整頓吏治,開源節流,陳平安帶兵行走全國,收攏軍權的這一年時間裏,朝廷諸公們真的是沒少幹一些正事。
陳平安明白,這幫子文官們,這一個個都是在向自己展現能力以及表忠心。
當然也有在撈名聲的嫌疑。
文官集團們這麽做,一方麵是在表明自己有用,另一方麵也是怕陳平安這個新朝皇帝上任之後,會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
誰也不想被拿出來當那個被燒的典型。
因此,這一年多來,大家一個個的都是夾起尾巴來做“實事”,做“好官”。
再加上新朝成立以來,內沒有了農民軍的流竄,外沒有了韃子的入侵,以及陳平安要求推廣的玉米、紅薯解決了不少貧苦農民的溫飽問題,整個龍國境內一時間竟然稍稍有了一絲繁榮之象。
當然,這一絲絲的繁榮,其實僅僅是表象,僅僅是文官集團們稍微收斂了一番自己的貪婪之心,從朝廷身上吸血的力度稍微的少了一些而已。
大明朝的文官集團早已經爛到了骨子裏,他們如今的收斂,其實都不過是怕陳平安找到由頭,清算他們。
陳平安真要是信了他們,繼續用他們治理國家的話,新建立的龍國,估計也就存在不了多少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