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你們想賺錢可以,但得講規矩,該賺的賺,不該賺的就不要瞎伸手,要不是看在咱們往日交情的份上,朕來山西的第一天,就誅你們九族了。”


    範永鬥眼眶泛紅,聲音哽咽:“陛下的恩情,草民粉身碎骨也難報答。往後定將這份感恩化作行動,全身心投入龍國商業發展,絕不再做任何違法違規之事。”


    王登庫也激動不已,伏地不起:“陛下寬宏大量,給了我們這些罪人重新做人的機會。往後若有任何需要草民的地方,哪怕是赴湯蹈火,草民也絕無半句怨言,定當全力以赴。”


    靳良玉一邊磕頭,一邊說道:“陛下的教誨,草民銘記在心。此次大難不死,全賴陛下仁慈。日後定會以自身為表率,讓整個晉商群體都嚴守國法,為龍國商業的清明貢獻力量。”


    .......


    陳平安看著表麵上感激涕零的眾人,笑了笑:“行了,行了,都起來吧。”


    “朕知道你們心疼家業,但做錯了事情就得罰。”


    “不過嘛,朕也不是那種不近人情的人,朕已經給你們找好了東山再起的門路。”


    “你們先迴去,把家產好好整理一下上交吧,等上交完了,朕帶你們去做海貿。”


    “海貿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這次你們隻要聽朕的安排,你們被罰沒的那點家產,根本不算什麽。”


    聽到陳平安這番話,八大晉商原本陰霾密布的臉上閃過一絲驚喜。


    眾人做為商人,哪裏又沒聽說過海貿的利潤了。


    作為內陸的巨賈,他們隻是沒有插手海貿的門路而已,要是有的話,他們早就幹海貿了。


    現在好了,皇帝要帶著他們去幹海貿,這尼瑪,哪裏還有不發財的道理。


    範永鬥率先反應過來,眼中重燃希望之光,聲音裏帶著幾分急切:“陛下聖明!草民等願聽陛下差遣,海貿一事,全憑陛下安排。草民等一定盡心盡力,不負陛下所望。”


    王登庫也連忙起身,激動地說道:“陛下竟還為我們謀此出路,實在是恩重如山。草民雖然對海貿所知不多,但必定全力以赴學習,緊跟陛下的步伐,將海貿生意做大做強。”


    靳良玉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恭恭敬敬地說道:“陛下此舉,讓草民等看到了重新振興家族的希望。草民迴去後,立刻安排人手整理家產,盡快完成上繳,一心籌備海貿之事。”


    .......


    等八大晉商一個個的表完忠心,陳平安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很好,你們有這份決心便好。海貿之事,朕會安排專人與你們對接,傳授相關經驗和知識。”


    “不過嘛,以後朕不允許你們做的事情可千萬不要再幹了。”


    八大晉商紛紛跪地,齊聲高唿:“陛下放心,我等定當洗心革麵,為陛下馬首是瞻!”


    陳平安:“還有罰款的事情,都莫要給我私藏,你們互相監督,若有人敢私藏,莫要怪朕誅他九族。”


    範永鬥率先表態,聲音洪亮且堅定:“陛下放心,草民定會以身作則,全力監督。若有哪家心懷不軌,私藏罰款,草民第一個不放過,定當如實向陛下稟報 。”


    說罷,他目光威嚴地掃視一圈身旁眾人,那眼神仿佛在警告其他人不要耍小心思。


    王登庫也連忙附和,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陛下聖明,這等關乎身家性命的大事,草民豈敢懈怠。往後定會盯緊各家,保證一分罰款都不會少,絕不讓陛下失望。”


    .................


    眾人又是一通表忠心。


    陳平安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如此甚好,你們能有這般覺悟,朕很欣慰。”


    “好了,你們先迴去準備罰款交割之事吧,迴頭等你們把罰款交完,咱們再商討海貿之事。”


    八人歡天喜地,一臉感激的退了出去。


    陳平安目送八人身影消失之後,不由搖了搖頭。


    這八個人,也是真難為他們在自己麵前演戲了。


    陳平安明白,自己抄他們九成的家產,八大晉商肯定是沒有一個願意的。


    即便自己又給了他們一條出路,八人肯定也是在心裏罵自己。


    但那又如何?一個個的還不都得乖乖就範?


    現在整個山西的軍事體係都已經被陳平安給全部大洗牌,他們就算想反抗也沒辦法。


    陳平安沒有把他們全都抄家滅族,完全就是看在他們還有用的份上,不然的話,八大晉商早就沒了。


    接下來的日子,陳平安一邊在山西練兵,一邊接收著八大晉商們的財產。


    白銀九百多萬兩,黃金五十多萬兩,各種房產,地契的總價值加起來也得有個上千萬兩。


    在八大晉商身上,陳平安吃了個一波肥。


    除了收割八大晉商,陳平安還查抄了山西的幾個大明藩王。


    這會兒的山西,有三位大明親王封地,分別是太原的晉王府、大同的代王府和潞州(今山西長治市)的沈王府。


    晉王府的首封親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晉恭王朱棡,其大部分後代世世代代在太原生活。


    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封地。


    沈王府是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的封地。


    此外,在距離太原二百餘裏的汾州,還有晉藩的慶成王和永和王兩個郡王府。


    慶成王和永和王是晉恭王朱棡的兒子,於永樂十年遷居汾州府。


    三個親王,每家抄出現銀三四十萬兩左右,各種瓷器,珍寶字畫等等,價值也有個三四十萬兩。


    兩個郡王的收獲就少了很多,兩人加起來也就抄出了價值七八萬兩的東西來。


    尼瑪,好歹也是大明上百年的藩王了,才抄出這點銀子,連八大晉商都比不了,陳平安還是有點失望的。


    不過,金銀字畫什麽的其實還是小頭,真正值錢的是這些親王、郡王們的不動產。


    奢華的王府,大量的田產、商鋪地契,全都一股腦的被陳平安給搜刮了個幹淨。


    這些不動產加起來,也得有個六七百萬兩。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