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餘大成加入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2章 餘大成加入
沉默良久,想通了的餘大成立即開口道:“平安,好一個逐鹿中原,今日我老餘就豁出去了,就跟著你來一迴逐鹿中原了。”
陳平安聞言哈哈一笑,猛地握住餘大成的手,用力搖了搖:“餘哥,有你這句話,兄弟我心裏就踏實多了!咱們齊心協力,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餘大成默默的在心中歎了一口氣,他也不想造反啊,但是吧,不造反又能如何?
陳平安都已經是把造反的計劃和盤托出,餘大成就明白,自己斷沒有平安離開的可能了。
而且,就算能平安離開又如何?
陳平安能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少不了他餘大成的一個無能之罪。
瑪德,都怪自己平日裏太貪心,也都怪陳平安的金錢攻勢太猛了。
如今的整個山東,哪個官員不都是被陳平安給喂的飽飽的?
在金錢攻勢之下,陳平安這些年悄摸摸的搞了如此多的大事情,整個山東官場上的人愣是沒有一個察覺的。
餘大成就算不跟著陳平安一起造反,單憑自己給朝廷養出一個如此大禍害來,崇禎皇帝都不會饒了他。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鐵了心,跟著陳平安一起反呢。
以陳平安剛剛給他透露的那些東西,餘大成感覺自己能混個從龍之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的大。
最不濟,也能遠走海外不是?
餘大成深吸一口氣,心中雖仍有些忐忑,但既然做出了決定,便已決心破釜沉舟:“平安,既然我已決定跟你走,那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行事,你盡管吩咐就好。”
陳平安笑了笑,走到軍事地圖前,目光在上麵掃視一圈,手指落在山東的位置:“餘哥,山東是咱們的根基所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自然是要拿下山東了。”
陳平安之所以要極力拉攏餘大成,就在於餘大成這個山東總督的權力,在山東絕對是一手遮天的。
有著餘大成的公文配合,陳平安完全可以名正言順的真正迅速控製整個山東。
兩人商議一番,很快就把一個悄無聲息,掌控山東的計劃給製定了出來。
陳平安:“餘哥,平安城那邊最安全,以後餘哥你就先搬到平安城去辦公吧,迴頭等咱們正式起事,餘哥你再迴濟南城如何?”
餘大成笑著點點頭:“成,那我就先在平安城待一段時間好了。”
餘大成自然明白,陳平安這是對他還有些不放心,不過餘大成也不會點破,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嘛!
隨著餘大成的加入,山東各縣城一道道換防的命令公文下發了下去。
陳家軍開始接手一座座城池的城防,於此同時,被換防下來的山東各地軍將,都被集中到了登州或者萊州,然後全部乘船被送往了皮島。
餘大成給出的名義是山東軍遠征朝鮮,損失八萬餘,需要重新補充。
這個理由很是正當,於是,整個山東,不屬於陳平安的那些朝廷武力,開始逐漸往皮島匯聚。
等到這些山東軍到了皮島,等待著他們的命運隻有兩個,要麽被收編,要麽扔海裏去喂鯊魚。
就在陳平安忙活著拿下山東的時候,陳家軍受皇命出兵十萬,殺入朝鮮國,殺敵七萬五千,入侵朝鮮的十二萬清軍韃子被殺的隻剩下四萬多,灰溜溜被趕出朝鮮的事跡,通過《大明日報》這個渠道,快速的在大明全國各地傳開。
徐遠是萊蕪縣人,也是童生出身,原本是趙滿倉的同窗,自從趙滿倉跟著陳平安逐漸發達之後,為陳平安辦事的趙滿倉也是拉攏了不少自己的同窗好友,一起搭上了陳平安這條大船。
徐遠就是最早在趙滿倉手下辦事的那一批同窗中的一個,徐遠辦事牢靠,為人也是頗為機靈,逐漸成為了陳家商行最重要的一批主事掌櫃之一。
跟隨趙滿倉之前,徐遠曾是萊蕪縣衙的一名負責文書工作的小吏,替陳平安辦事之後,陳家商行內的一些文書工作也都是由徐遠執筆起草。
在陳家商行裏曆經多年磨礪,徐遠文字功底紮實,組織協調能力也不容小覷。
陳平安打算以陳家商行這個渠道籌備《大明日報》的時候,就從陳家商行的眾多高層掌櫃裏選中了徐遠。
兩年前,陳平安將在江南負責肥皂生意的徐遠召迴。
徐遠是個聰明人,能被陳平安專門召見,就明白這意味著自己將來可能會前途無量。
跟新來的掌櫃交接完江南的賬目之後,徐遠便興衝衝返迴山東,見到了陳平安。
陳平安:“徐遠,你可知大明邸報?”
徐遠:“大人,屬下知道。”
邸報在大明時也被稱為邸抄、朝報等,它是官方的新聞傳播媒介。主要內容包括皇帝諭旨、朝廷政事動態、官員任免等朝廷重要信息,是封建王朝進行信息傳遞和政治宣傳的重要工具。
陳平安點點頭:“如今大明百姓對天下事知之甚少,信息閉塞,我打算仿照邸報,專門為普通百姓創立一份更加通俗易懂一些的《大明日報》。”
“通過這份報紙,讓百姓了解天下局勢,也為我陳家商行將來掌控大明輿論打下基礎,我思來想去,覺得你是負責此事的不二人選,不知你可願意接下此任務。”
徐遠一聽,又驚又喜,畢竟,能單獨負責一個新部門,隻要把事情給做好了,將來在陳平安一係中的前途,絕對是無量的。
徐遠連忙起身拱手道:“承蒙大人信任,徐遠定當全力以赴!隻是這報紙創辦,其中諸多細節,還望將軍明示。”
陳平安點頭:“這報紙,一開始以傳播天下大事為主,也就是新聞。新聞來源有兩個,第一,你自己組織人手收集,第二,我會讓暗衛給你提供一些各地的新鮮大事情報,這些可都是比邸報更加及時的最新鮮內容。”
“除了新聞,還要有小說、話本之類能夠吸引普通百姓目光的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這個邀請各地文人誌士進行編寫,我們出錢購買。”
....................
沉默良久,想通了的餘大成立即開口道:“平安,好一個逐鹿中原,今日我老餘就豁出去了,就跟著你來一迴逐鹿中原了。”
陳平安聞言哈哈一笑,猛地握住餘大成的手,用力搖了搖:“餘哥,有你這句話,兄弟我心裏就踏實多了!咱們齊心協力,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餘大成默默的在心中歎了一口氣,他也不想造反啊,但是吧,不造反又能如何?
陳平安都已經是把造反的計劃和盤托出,餘大成就明白,自己斷沒有平安離開的可能了。
而且,就算能平安離開又如何?
陳平安能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少不了他餘大成的一個無能之罪。
瑪德,都怪自己平日裏太貪心,也都怪陳平安的金錢攻勢太猛了。
如今的整個山東,哪個官員不都是被陳平安給喂的飽飽的?
在金錢攻勢之下,陳平安這些年悄摸摸的搞了如此多的大事情,整個山東官場上的人愣是沒有一個察覺的。
餘大成就算不跟著陳平安一起造反,單憑自己給朝廷養出一個如此大禍害來,崇禎皇帝都不會饒了他。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鐵了心,跟著陳平安一起反呢。
以陳平安剛剛給他透露的那些東西,餘大成感覺自己能混個從龍之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的大。
最不濟,也能遠走海外不是?
餘大成深吸一口氣,心中雖仍有些忐忑,但既然做出了決定,便已決心破釜沉舟:“平安,既然我已決定跟你走,那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行事,你盡管吩咐就好。”
陳平安笑了笑,走到軍事地圖前,目光在上麵掃視一圈,手指落在山東的位置:“餘哥,山東是咱們的根基所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自然是要拿下山東了。”
陳平安之所以要極力拉攏餘大成,就在於餘大成這個山東總督的權力,在山東絕對是一手遮天的。
有著餘大成的公文配合,陳平安完全可以名正言順的真正迅速控製整個山東。
兩人商議一番,很快就把一個悄無聲息,掌控山東的計劃給製定了出來。
陳平安:“餘哥,平安城那邊最安全,以後餘哥你就先搬到平安城去辦公吧,迴頭等咱們正式起事,餘哥你再迴濟南城如何?”
餘大成笑著點點頭:“成,那我就先在平安城待一段時間好了。”
餘大成自然明白,陳平安這是對他還有些不放心,不過餘大成也不會點破,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嘛!
隨著餘大成的加入,山東各縣城一道道換防的命令公文下發了下去。
陳家軍開始接手一座座城池的城防,於此同時,被換防下來的山東各地軍將,都被集中到了登州或者萊州,然後全部乘船被送往了皮島。
餘大成給出的名義是山東軍遠征朝鮮,損失八萬餘,需要重新補充。
這個理由很是正當,於是,整個山東,不屬於陳平安的那些朝廷武力,開始逐漸往皮島匯聚。
等到這些山東軍到了皮島,等待著他們的命運隻有兩個,要麽被收編,要麽扔海裏去喂鯊魚。
就在陳平安忙活著拿下山東的時候,陳家軍受皇命出兵十萬,殺入朝鮮國,殺敵七萬五千,入侵朝鮮的十二萬清軍韃子被殺的隻剩下四萬多,灰溜溜被趕出朝鮮的事跡,通過《大明日報》這個渠道,快速的在大明全國各地傳開。
徐遠是萊蕪縣人,也是童生出身,原本是趙滿倉的同窗,自從趙滿倉跟著陳平安逐漸發達之後,為陳平安辦事的趙滿倉也是拉攏了不少自己的同窗好友,一起搭上了陳平安這條大船。
徐遠就是最早在趙滿倉手下辦事的那一批同窗中的一個,徐遠辦事牢靠,為人也是頗為機靈,逐漸成為了陳家商行最重要的一批主事掌櫃之一。
跟隨趙滿倉之前,徐遠曾是萊蕪縣衙的一名負責文書工作的小吏,替陳平安辦事之後,陳家商行內的一些文書工作也都是由徐遠執筆起草。
在陳家商行裏曆經多年磨礪,徐遠文字功底紮實,組織協調能力也不容小覷。
陳平安打算以陳家商行這個渠道籌備《大明日報》的時候,就從陳家商行的眾多高層掌櫃裏選中了徐遠。
兩年前,陳平安將在江南負責肥皂生意的徐遠召迴。
徐遠是個聰明人,能被陳平安專門召見,就明白這意味著自己將來可能會前途無量。
跟新來的掌櫃交接完江南的賬目之後,徐遠便興衝衝返迴山東,見到了陳平安。
陳平安:“徐遠,你可知大明邸報?”
徐遠:“大人,屬下知道。”
邸報在大明時也被稱為邸抄、朝報等,它是官方的新聞傳播媒介。主要內容包括皇帝諭旨、朝廷政事動態、官員任免等朝廷重要信息,是封建王朝進行信息傳遞和政治宣傳的重要工具。
陳平安點點頭:“如今大明百姓對天下事知之甚少,信息閉塞,我打算仿照邸報,專門為普通百姓創立一份更加通俗易懂一些的《大明日報》。”
“通過這份報紙,讓百姓了解天下局勢,也為我陳家商行將來掌控大明輿論打下基礎,我思來想去,覺得你是負責此事的不二人選,不知你可願意接下此任務。”
徐遠一聽,又驚又喜,畢竟,能單獨負責一個新部門,隻要把事情給做好了,將來在陳平安一係中的前途,絕對是無量的。
徐遠連忙起身拱手道:“承蒙大人信任,徐遠定當全力以赴!隻是這報紙創辦,其中諸多細節,還望將軍明示。”
陳平安點頭:“這報紙,一開始以傳播天下大事為主,也就是新聞。新聞來源有兩個,第一,你自己組織人手收集,第二,我會讓暗衛給你提供一些各地的新鮮大事情報,這些可都是比邸報更加及時的最新鮮內容。”
“除了新聞,還要有小說、話本之類能夠吸引普通百姓目光的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這個邀請各地文人誌士進行編寫,我們出錢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