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挖到棋子往迴走
穿成年代萬人迷文中的惡毒女配 作者:江涼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的土豆餅還有半塊,鍋裏剩的魚湯也有半碗,但這一點應該也不夠苗苗吃,二麥想了一下從角落裏掏出幾個小紅薯丟在灶灰裏。
灶灰還有些熱度,紅薯又小,幹脆又在上麵升了幾把火。
苗苗蹲在井旁泡了一會兒,手上的傷口就沒有剛剛那樣火辣辣的疼,但隻要一拿起來還是疼的。
現在村裏人已經陸續扛著鋤頭往河溝走,有財叔手裏揣著東西往家走,一進來就看見幾個孩子正蹲在院子裏。
“怎麽了?”
“苗苗的手燙傷了。”
有財叔過去一看,手通紅一片,上麵的水泡已經連成了一大個,把皮都撐得薄薄的。
“怎麽弄的?”
一邊說著一邊先把手裏的東西掏給二麥,那是一把瓜子還有幾個花生,甚至裏麵還有幾顆紅棗。
說完就往他屋子那裏走,在床下掏了一會兒拿著一罐黑乎乎的東西走過來。
撿了個木棍,打開罐子在裏麵刮了點白色的膏體出來,塗在苗苗手上。
塗上去有些微涼,果然沒有那麽疼了。
“有財公這是什麽?”
“蛇油”
把蛇裏的油脂撕下來放到罐子裏,又加上鹽放了好多年,對於燙傷還有被生鏽的釘子紮傷有奇效。
這一罐東西放了十來年了,裏麵的油越來越白。
他還有一罐豬油,任誰也沒想到他這幾個髒兮兮的積了一層灰的罐子裏居然是這麽好用的東西。
“行了,過段時間再洗手。”
說完把蓋子擰上,迴去放完東西就又趕去隊部。
苗苗伸著手站了好一會兒,二麥把她拉到廚房。
把土豆餅還有剩的魚湯放在她麵前,灶灰裏的紅薯還沒捂熟就先捂一會兒,苗苗有些不好意思,坐在那搖搖頭不肯吃。
二麥把有財拿迴來的瓜子放在桌上,三麥已經在那磕起來,他有些不明白。
“為什麽不吃?難道你媽不讓你在我們家吃飯?”
以前大家都是一起吃飯的,就算現在分家了,三麥也不覺得苗苗不能吃他們家的東西。
苗大苗二他不願意給,但苗苗他願意。
苗苗搖了一下頭,其實家裏奶奶還有大伯母經常會罵三叔一家,他們剛搬過來那段時間,苗苗還經常到家裏玩,後來也都不敢過來了。
“吃吧,灶灰裏還有紅薯,我們都已經吃完了。”
她的肚子都在叫了,苗苗最後還是端起碗。
不過她吃完土豆餅就不肯再吃紅薯了,二麥他們也不想吃,就留著等她媽迴來。
“你今晚要不在我們家睡?”
苗苗搖頭,她還是迴家。
“你下次要是拿不動就去叫苗二跟苗大迴來拿,不要逞強,他們要是不肯你就告訴我,我去揍他們一頓。”
要是二叔能跟他爸一樣堅決把家分了,苗苗肯定不至於過成這樣,但這是大人的事情,二麥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
————
“****這河裏怎麽這麽多螺殼,差點就把我腳割破了!”
大家一邊幹活一邊罵罵咧咧,那些螺死了後發出的味道還異常難聞,河邊還能看見死去的魚骨頭。
“可不是,平時過來摸螺的時候都沒摸到幾個,底下居然有這麽多!”
人多力量大,還從大隊部裏拉了根電線過來,燈就照在河溝上,雖然沒能照多大地方,但今晚的月亮格外亮。
再加上村長今天特別大方,讓人劈了些碎木材往裏麵倒了些機油,點了好幾處。
“咱們動靜這麽大,王家村的人會不會發現?”
“這大半夜的,除非是他們村人到咱們村裏。”兩村有世仇,都嫌對方的土地晦氣,平時如果不是必須都不會踏上。
晚上七八點的時候村裏的河溝都挖幹淨了,水渠傍晚就已經挖完了。
“同誌們再堅持堅持,勝利就在眼前!”
“得了吧二子,就數你小子最會偷懶,剛剛坐在旁邊坐了多久,還好意思說這話!”
“嘿嘿”
二子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河溝裏都在說說笑笑,大隊長走過來,他不知道從哪弄了個已經破了的鐵鍋,掄起木棍敲了幾下。
“等會都別說話,先把活幹完,咱們村裏的清完了,現在要出村了,別都還沒挖通就被人家察覺。”
“隊長你都說了多少遍了,那個鍋都被你敲塌了,我們早就知道了。”
“就是就是,說這麽久口渴了吧,到時候水渠挖通了先讓你趴下去喝幾口。”
“那可不行,就大隊長這肚子,他要是喝完咱村還能有水澆地?”
“滾犢子!”
河溝的盡頭是通到海裏,那是下村的地界,他們也在盡頭那設了堤壩,如果還能有水就攔下來。
大家陸陸續續往前麵挖,電線拉不了那麽長,隻能靠著月光還有幾盆火光。
可能是幹了太久,平時河溝旁有不少癩蛤蟆在叫,現在沒有了,不過有其他生物發出悉悉索索的聲音。
大家暗罵幾句低著頭使勁掄著鋤頭,挖起來的河泥用簸箕挑著往兩岸堆。
皎潔的月光照下來,照亮河溝裏一個個黑乎乎的人頭,除了幹活的動靜外,隻有大家不時被螺殼還有石子刮到發出的暗罵聲。
村裏的男人把河泥挖起來堆在簸箕裏,女同誌兩個兩個一組推著往岸上倒。
身後還跟著掄著錘子的男人,他們把削好的木樁錘在河邊,這樣河泥幹了後也不會往下倒。
秀蓮抬起頭看著前麵,兩村之間的河溝已經刮了一大半,再一會就到了王家村的地界。
兩村的世仇由來已久,平時在公社遇見對方都恨不得唾幾口,現在上人家村裏搶水,大家心裏都提著一口氣,生怕王家村的人提前察覺。
大隊長又趁黑摸了過來,他現在也不拎著那個破鍋了。
“女同誌們你們接著往前挖,我們在那豎了個旗子,挖到棋子那就停,前麵的就由我們男人們挖。”
他招唿一聲,村裏的男人拿了一半的簸箕,扛起鋤頭一個個慢慢爬到岸上,偷偷往前麵走。
還好王家村的堤壩附近沒有什麽房子都是田地,不過村裏的狗倒是叫了幾聲,他們提著一口氣,手上的活更加迅速。
灶灰還有些熱度,紅薯又小,幹脆又在上麵升了幾把火。
苗苗蹲在井旁泡了一會兒,手上的傷口就沒有剛剛那樣火辣辣的疼,但隻要一拿起來還是疼的。
現在村裏人已經陸續扛著鋤頭往河溝走,有財叔手裏揣著東西往家走,一進來就看見幾個孩子正蹲在院子裏。
“怎麽了?”
“苗苗的手燙傷了。”
有財叔過去一看,手通紅一片,上麵的水泡已經連成了一大個,把皮都撐得薄薄的。
“怎麽弄的?”
一邊說著一邊先把手裏的東西掏給二麥,那是一把瓜子還有幾個花生,甚至裏麵還有幾顆紅棗。
說完就往他屋子那裏走,在床下掏了一會兒拿著一罐黑乎乎的東西走過來。
撿了個木棍,打開罐子在裏麵刮了點白色的膏體出來,塗在苗苗手上。
塗上去有些微涼,果然沒有那麽疼了。
“有財公這是什麽?”
“蛇油”
把蛇裏的油脂撕下來放到罐子裏,又加上鹽放了好多年,對於燙傷還有被生鏽的釘子紮傷有奇效。
這一罐東西放了十來年了,裏麵的油越來越白。
他還有一罐豬油,任誰也沒想到他這幾個髒兮兮的積了一層灰的罐子裏居然是這麽好用的東西。
“行了,過段時間再洗手。”
說完把蓋子擰上,迴去放完東西就又趕去隊部。
苗苗伸著手站了好一會兒,二麥把她拉到廚房。
把土豆餅還有剩的魚湯放在她麵前,灶灰裏的紅薯還沒捂熟就先捂一會兒,苗苗有些不好意思,坐在那搖搖頭不肯吃。
二麥把有財拿迴來的瓜子放在桌上,三麥已經在那磕起來,他有些不明白。
“為什麽不吃?難道你媽不讓你在我們家吃飯?”
以前大家都是一起吃飯的,就算現在分家了,三麥也不覺得苗苗不能吃他們家的東西。
苗大苗二他不願意給,但苗苗他願意。
苗苗搖了一下頭,其實家裏奶奶還有大伯母經常會罵三叔一家,他們剛搬過來那段時間,苗苗還經常到家裏玩,後來也都不敢過來了。
“吃吧,灶灰裏還有紅薯,我們都已經吃完了。”
她的肚子都在叫了,苗苗最後還是端起碗。
不過她吃完土豆餅就不肯再吃紅薯了,二麥他們也不想吃,就留著等她媽迴來。
“你今晚要不在我們家睡?”
苗苗搖頭,她還是迴家。
“你下次要是拿不動就去叫苗二跟苗大迴來拿,不要逞強,他們要是不肯你就告訴我,我去揍他們一頓。”
要是二叔能跟他爸一樣堅決把家分了,苗苗肯定不至於過成這樣,但這是大人的事情,二麥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
————
“****這河裏怎麽這麽多螺殼,差點就把我腳割破了!”
大家一邊幹活一邊罵罵咧咧,那些螺死了後發出的味道還異常難聞,河邊還能看見死去的魚骨頭。
“可不是,平時過來摸螺的時候都沒摸到幾個,底下居然有這麽多!”
人多力量大,還從大隊部裏拉了根電線過來,燈就照在河溝上,雖然沒能照多大地方,但今晚的月亮格外亮。
再加上村長今天特別大方,讓人劈了些碎木材往裏麵倒了些機油,點了好幾處。
“咱們動靜這麽大,王家村的人會不會發現?”
“這大半夜的,除非是他們村人到咱們村裏。”兩村有世仇,都嫌對方的土地晦氣,平時如果不是必須都不會踏上。
晚上七八點的時候村裏的河溝都挖幹淨了,水渠傍晚就已經挖完了。
“同誌們再堅持堅持,勝利就在眼前!”
“得了吧二子,就數你小子最會偷懶,剛剛坐在旁邊坐了多久,還好意思說這話!”
“嘿嘿”
二子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河溝裏都在說說笑笑,大隊長走過來,他不知道從哪弄了個已經破了的鐵鍋,掄起木棍敲了幾下。
“等會都別說話,先把活幹完,咱們村裏的清完了,現在要出村了,別都還沒挖通就被人家察覺。”
“隊長你都說了多少遍了,那個鍋都被你敲塌了,我們早就知道了。”
“就是就是,說這麽久口渴了吧,到時候水渠挖通了先讓你趴下去喝幾口。”
“那可不行,就大隊長這肚子,他要是喝完咱村還能有水澆地?”
“滾犢子!”
河溝的盡頭是通到海裏,那是下村的地界,他們也在盡頭那設了堤壩,如果還能有水就攔下來。
大家陸陸續續往前麵挖,電線拉不了那麽長,隻能靠著月光還有幾盆火光。
可能是幹了太久,平時河溝旁有不少癩蛤蟆在叫,現在沒有了,不過有其他生物發出悉悉索索的聲音。
大家暗罵幾句低著頭使勁掄著鋤頭,挖起來的河泥用簸箕挑著往兩岸堆。
皎潔的月光照下來,照亮河溝裏一個個黑乎乎的人頭,除了幹活的動靜外,隻有大家不時被螺殼還有石子刮到發出的暗罵聲。
村裏的男人把河泥挖起來堆在簸箕裏,女同誌兩個兩個一組推著往岸上倒。
身後還跟著掄著錘子的男人,他們把削好的木樁錘在河邊,這樣河泥幹了後也不會往下倒。
秀蓮抬起頭看著前麵,兩村之間的河溝已經刮了一大半,再一會就到了王家村的地界。
兩村的世仇由來已久,平時在公社遇見對方都恨不得唾幾口,現在上人家村裏搶水,大家心裏都提著一口氣,生怕王家村的人提前察覺。
大隊長又趁黑摸了過來,他現在也不拎著那個破鍋了。
“女同誌們你們接著往前挖,我們在那豎了個旗子,挖到棋子那就停,前麵的就由我們男人們挖。”
他招唿一聲,村裏的男人拿了一半的簸箕,扛起鋤頭一個個慢慢爬到岸上,偷偷往前麵走。
還好王家村的堤壩附近沒有什麽房子都是田地,不過村裏的狗倒是叫了幾聲,他們提著一口氣,手上的活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