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武植的詭計,一箭雙雕
北宋:隻手挽天傾,我助弱宋開疆 作者:髙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哥哥,不能再打了。”
“這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我軍已陣亡三成,諸位上將十去三四。”
“再打下去,我梁山根基就要耗盡了啊。”
帥帳中,吳用麵色陰鬱,聲音中透著哭腔。
宋江又如何不想撤下去,且此時已經朦朦朧朧的意識到自己中了武植設下的套,被武植拉進了泥潭中。
其實早在十日前他便想暫時撤出戰場了。
可來都來了,此時再撤,便等同於將壽昌拱手送給了方臘。
偏此時,陳建幾乎是每日三問三催促,嚴令宋江所部咬死方臘軍主力。
且,言之鑿鑿的說他十日內必至,屆時,兩軍合兵一處,必能一戰而盡全功。
最後則是威脅,言明,若宋江敢撤兵,必以軍法治罪。
幾乎已經將他宋江架在了火上烤。
他若不在乎自己頭上的官帽子,撤也就撤了,了不起迴梁山繼續占山為王。
偏生他在乎,相當執拗的在乎。
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好不容易撐過了陳建許諾的十日時間,卻被告知不惜一切代價再撐三日。
再撐三日?
宋江吳用至此終於明白,人家就是想要你拚光家底,一次性解決兩個禍端。
此時此刻,吳用已經下定決心,不打了,迴梁山。
現下,大宋內憂外患,隻要家底還在,不愁沒有再一次招安的機會。
而在下一次招安之前,必須先將武植這個禍害搞掉。
卻奈何,陳建在命令的後麵加了一條兵部的嘉獎以及一道聖旨。
直接將一頂征南將軍的帽子扣在了宋江頭上尚還不足,甚至給宋江封了侯。
於是,兩條路擺在了宋江麵前。
要麽,顧念兄弟情,放棄爵位,撤軍迴梁山。
要麽,拿兄弟們的腦袋當翹板,一舉走上人生巔峰。
那可是侯爵啊,放在以前,宋江做夢都不敢想。
可現在卻實打實的擺在了麵前。
若是無以為繼也就罷了。
偏生以現下的局勢推斷,南征軍完全有能力再撐三日。
隻是,隨著戰局越演越烈,三日後的傷亡怕是要加倍,梁山還能保住十之三十的家底就不錯了。
那麽,宋江會怎麽選呢。
他的猶疑本身便是一種態度。
果然,他在糾結再三過後,終究還是咬了咬牙,“三日,再撐三日,三日內,援軍不到,立刻撤軍。”
“哥哥……”
吳用當場跪了下來,聲淚俱下,情急之餘,也顧不上給宋江麵子了,“你真要拿兄弟們的性命去搏你的前程嗎?”
這一刻的吳用,心中的絕望無以複加,直感覺自己瞎了狗眼,半生錯負。
然,剛被封了侯的宋江,內心的欲望再也抑製不住,竟至於直接怒吼,“放肆,退下。”
接著,再也不給吳用開口的機會,直接一連串的命令下達,掀起了又一輪的拉鋸戰。
吳用癱坐在地上,萬念俱灰,忽的一口老血噴出來,當場氣急攻心,昏迷過去。
當他醒過來時,已經是第二日傍晚了。
第一時間看了戰報,險些又當場昏迷過去。
乃因方臘部探得臨安方麵二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完成正式開拔,故攻勢更加瘋狂。
而宋江在被封了侯後,也是孤注一擲,寸步不讓。
於是僅這不到兩日的時間,南征軍的傷亡竟陡增一倍。
此時,怕是想撤都撤不掉了,因為南征軍已經被方臘包了餃子。
而朝廷的兵馬,雖然提前一日進入了戰場,然卻按兵不動,隻在不斷地調兵遣將,看似用心,實則毫無作為。
看起來,更像是將方臘部和南征軍全部當成了敵人,打算一鍋端了。
殊不知,其實不用看起來,事實就是如此,武植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南征軍繼續存在下去。
此刻,東南聯軍的帥帳內。
陳建看著老神在在束手而立的武植,頭皮止不住的發麻,饒是被眾將環繞著,背上還是時不時的冒冷汗。
這家夥,簡直是個妖孽。
竟僅用了六千人,硬生生的將數十萬兵馬拖進了拉鋸戰,偏生他這六千人竟隻付出了傷亡數百的代價,就這麽脆生生的在拉鋸戰開始之初退出了戰場,徑直迴到了臨安。
陳建那日見到武植後,才知武植的計劃。
一時間,背脊生寒,險些當場拔劍斬了這妖孽。
而至武植將計劃和盤托出,他雖冷汗直流,然卻不可否認,動心了。
朝廷本就打的是驅狼吞虎的算盤,武植顯然早已領悟了其中精髓,這麽一番操作下來,雖然陰險至極,然卻無疑幫朝廷解決了兩個心腹之患,且極大程度的挽救了朝廷的損失。
於是,怕歸怕,警惕雖警惕,陳建配合起來那是一點也不打折扣,在武植的建議下,直接上奏朝廷,給宋江加官進爵。
而接下來的戰局發展,幾乎全部在武植的預料之內。
抵達戰場之後,在吳用看來毫無作為的部署,其實已經將兩軍的退路全部封死。
當此之際,除非方臘軍有大批援軍趕到,否則其注定全軍覆沒。
忐忑緊張卻又興奮的陳建看了武植一眼,客客氣氣的問:“武大人,部署已經完成,你覺得我軍什麽時候動手合適?”
乃見這妖孽兩手一攤,狀甚無辜的道:“動手?動什麽手?戰爭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呃……結束了?”
陳建再次懵逼。
心說外邊打的正歡呢,怎麽就結束了呢。
不止是他,帳內諸將具皆不明所以的看向武植,饒是武鬆和魯智深都一臉懵懂。
見狀,武植嗬嗬一笑,徐徐解釋。
“等宋江掌握到我軍部署,其便應該心裏有數了,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要麽,投降方臘,跟著方臘一起造反,然後被我軍斬殺。”
“要麽,主動放棄壽昌,率軍突圍,與我軍匯合,屆時,對其或殺或貶,全由將軍決斷。”
“至於方臘所部,應該還會象征性的反抗一下,但同樣的,他很快便會知道,他已經沒有機會,負隅頑抗,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
“所以,下官才說戰爭已經結束了,大人現在可以準備招降事宜了。”
呃……
好像真是這麽迴事。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麽迴事。
隔日,宋江突圍,被陳建當場以棄城為由扣押。
陳建本還擔心扣押宋江會引起軍中嘩變呢,然武植卻信誓旦旦的保證,絕對不會。
還真的沒有,傷亡過半的南征軍,就沒有一個替宋江說話的,全都老實的很。
可見,絕大多數人對宋江已經失望至極,再也不拿他當好哥哥。
“這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我軍已陣亡三成,諸位上將十去三四。”
“再打下去,我梁山根基就要耗盡了啊。”
帥帳中,吳用麵色陰鬱,聲音中透著哭腔。
宋江又如何不想撤下去,且此時已經朦朦朧朧的意識到自己中了武植設下的套,被武植拉進了泥潭中。
其實早在十日前他便想暫時撤出戰場了。
可來都來了,此時再撤,便等同於將壽昌拱手送給了方臘。
偏此時,陳建幾乎是每日三問三催促,嚴令宋江所部咬死方臘軍主力。
且,言之鑿鑿的說他十日內必至,屆時,兩軍合兵一處,必能一戰而盡全功。
最後則是威脅,言明,若宋江敢撤兵,必以軍法治罪。
幾乎已經將他宋江架在了火上烤。
他若不在乎自己頭上的官帽子,撤也就撤了,了不起迴梁山繼續占山為王。
偏生他在乎,相當執拗的在乎。
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好不容易撐過了陳建許諾的十日時間,卻被告知不惜一切代價再撐三日。
再撐三日?
宋江吳用至此終於明白,人家就是想要你拚光家底,一次性解決兩個禍端。
此時此刻,吳用已經下定決心,不打了,迴梁山。
現下,大宋內憂外患,隻要家底還在,不愁沒有再一次招安的機會。
而在下一次招安之前,必須先將武植這個禍害搞掉。
卻奈何,陳建在命令的後麵加了一條兵部的嘉獎以及一道聖旨。
直接將一頂征南將軍的帽子扣在了宋江頭上尚還不足,甚至給宋江封了侯。
於是,兩條路擺在了宋江麵前。
要麽,顧念兄弟情,放棄爵位,撤軍迴梁山。
要麽,拿兄弟們的腦袋當翹板,一舉走上人生巔峰。
那可是侯爵啊,放在以前,宋江做夢都不敢想。
可現在卻實打實的擺在了麵前。
若是無以為繼也就罷了。
偏生以現下的局勢推斷,南征軍完全有能力再撐三日。
隻是,隨著戰局越演越烈,三日後的傷亡怕是要加倍,梁山還能保住十之三十的家底就不錯了。
那麽,宋江會怎麽選呢。
他的猶疑本身便是一種態度。
果然,他在糾結再三過後,終究還是咬了咬牙,“三日,再撐三日,三日內,援軍不到,立刻撤軍。”
“哥哥……”
吳用當場跪了下來,聲淚俱下,情急之餘,也顧不上給宋江麵子了,“你真要拿兄弟們的性命去搏你的前程嗎?”
這一刻的吳用,心中的絕望無以複加,直感覺自己瞎了狗眼,半生錯負。
然,剛被封了侯的宋江,內心的欲望再也抑製不住,竟至於直接怒吼,“放肆,退下。”
接著,再也不給吳用開口的機會,直接一連串的命令下達,掀起了又一輪的拉鋸戰。
吳用癱坐在地上,萬念俱灰,忽的一口老血噴出來,當場氣急攻心,昏迷過去。
當他醒過來時,已經是第二日傍晚了。
第一時間看了戰報,險些又當場昏迷過去。
乃因方臘部探得臨安方麵二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完成正式開拔,故攻勢更加瘋狂。
而宋江在被封了侯後,也是孤注一擲,寸步不讓。
於是僅這不到兩日的時間,南征軍的傷亡竟陡增一倍。
此時,怕是想撤都撤不掉了,因為南征軍已經被方臘包了餃子。
而朝廷的兵馬,雖然提前一日進入了戰場,然卻按兵不動,隻在不斷地調兵遣將,看似用心,實則毫無作為。
看起來,更像是將方臘部和南征軍全部當成了敵人,打算一鍋端了。
殊不知,其實不用看起來,事實就是如此,武植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南征軍繼續存在下去。
此刻,東南聯軍的帥帳內。
陳建看著老神在在束手而立的武植,頭皮止不住的發麻,饒是被眾將環繞著,背上還是時不時的冒冷汗。
這家夥,簡直是個妖孽。
竟僅用了六千人,硬生生的將數十萬兵馬拖進了拉鋸戰,偏生他這六千人竟隻付出了傷亡數百的代價,就這麽脆生生的在拉鋸戰開始之初退出了戰場,徑直迴到了臨安。
陳建那日見到武植後,才知武植的計劃。
一時間,背脊生寒,險些當場拔劍斬了這妖孽。
而至武植將計劃和盤托出,他雖冷汗直流,然卻不可否認,動心了。
朝廷本就打的是驅狼吞虎的算盤,武植顯然早已領悟了其中精髓,這麽一番操作下來,雖然陰險至極,然卻無疑幫朝廷解決了兩個心腹之患,且極大程度的挽救了朝廷的損失。
於是,怕歸怕,警惕雖警惕,陳建配合起來那是一點也不打折扣,在武植的建議下,直接上奏朝廷,給宋江加官進爵。
而接下來的戰局發展,幾乎全部在武植的預料之內。
抵達戰場之後,在吳用看來毫無作為的部署,其實已經將兩軍的退路全部封死。
當此之際,除非方臘軍有大批援軍趕到,否則其注定全軍覆沒。
忐忑緊張卻又興奮的陳建看了武植一眼,客客氣氣的問:“武大人,部署已經完成,你覺得我軍什麽時候動手合適?”
乃見這妖孽兩手一攤,狀甚無辜的道:“動手?動什麽手?戰爭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呃……結束了?”
陳建再次懵逼。
心說外邊打的正歡呢,怎麽就結束了呢。
不止是他,帳內諸將具皆不明所以的看向武植,饒是武鬆和魯智深都一臉懵懂。
見狀,武植嗬嗬一笑,徐徐解釋。
“等宋江掌握到我軍部署,其便應該心裏有數了,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要麽,投降方臘,跟著方臘一起造反,然後被我軍斬殺。”
“要麽,主動放棄壽昌,率軍突圍,與我軍匯合,屆時,對其或殺或貶,全由將軍決斷。”
“至於方臘所部,應該還會象征性的反抗一下,但同樣的,他很快便會知道,他已經沒有機會,負隅頑抗,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
“所以,下官才說戰爭已經結束了,大人現在可以準備招降事宜了。”
呃……
好像真是這麽迴事。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麽迴事。
隔日,宋江突圍,被陳建當場以棄城為由扣押。
陳建本還擔心扣押宋江會引起軍中嘩變呢,然武植卻信誓旦旦的保證,絕對不會。
還真的沒有,傷亡過半的南征軍,就沒有一個替宋江說話的,全都老實的很。
可見,絕大多數人對宋江已經失望至極,再也不拿他當好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