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展示給眾人看
四合院,我無敵,誰都別惹我 作者:餘雁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張滿臉冤枉地說,“昨晚我發現這裏空蕩蕩的,怕走錯位置,反複核對了好幾遍。”
他拿出經緯度尺,在地圖上重新量了一遍,指著給大家看:“各位,你們看地圖上的標記點應該在北緯38度23分、東經121度50分附近。
再看看手裏的gps,坐標是否一致?”
我們圍過去看,確實,舅舅手裏的gps顯示的數據和地圖相符。
大家麵麵相覷,隻有舅舅和安伯凝視著地圖皺眉不語。
齊峰道:“安伯,那古文書錦帛上提到此島唯有大霧天方能顯現。
現在是不是霧還不夠濃?”
安伯搖了搖頭:“古人的話不可一概而論。
這島可能與大霧有關,但我不認為這就是主要原因。”
元宵笑道:“這話在理。
總不會說,霧一起,島嶼突然‘啪’地出現吧,這未免太神奇了。”
齊峰隻得不再多言。
舅舅搖了搖手裏的gps,質疑道:“會不會這個東西不準呢?”
老張揮手否定了他,從駕駛艙喊到:“我這裏gps也測得一樣:北緯38度23分、東經121度50分。”
舅舅默默地點點頭,望向天空自語:“可惜沒星星,不然還可以對照星象定位。”
聽著老張的話,一個數字在我腦中忽然閃過,似曾相識——黃山!
我在口袋掏出手機,找到之前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張灰塵斑駁的桌麵,寫有一串神秘數字:-。
想起那天在黃山實驗室看到的情景,我當時沒意識到其中的含義。
此刻討論起經緯度時,才猛然發現,這串數字分明代表了一個經度的範圍。
如果按照丁老大所說我們的位置在東經121度50分,顯然不對。
黃山似乎通過什麽線索計算出了更準的經度坐標並記錄下來,所以我認為目前的坐標有偏差。
決定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
於是問:“老張,如果我們保持同樣的緯度,把經度改成東經122度50分左右,大概會行駛多久呢?”
老張想了想,“這樣的話,要往東行約87公裏,以目前的速度估計需要三到四小時。”
我環顧其他人說:“我想到了一個相關的重要線索,覺得值得一試。
既然這裏找不到,何不去別處試試看呢?”
元宵立刻讚同我的建議,並下令:“出發吧!丁老大,向東!”
最終方案確定。
午餐時,雖然心神不定但也硬著頭皮吃完飯。
等到了時間,我又問舅舅最新的經緯度數據,已近東經122度49分。
正焦慮時,有人在甲板大聲唿叫:“快看那是什麽!”
我飛奔出去,見遠處海麵上浮現一個巨大黑影。
眾人紛紛跑到甲板上圍觀,安爺讚賞我說道:“這次找到這個地方真是多虧卓老板了!”
大家都投來肯定目光,讓我小自豪了一下。
丁老大愣在那兒:“奇怪了,這條線走了不少次,從來沒看到過這座島,它還真挑時候啊……”
我也納悶了,難道它真的隻在特定條件下才能被發現?
第四十章 再現骷髏圖
找到了目標,接下來的探索讓人既期待又擔憂。
改寫後:
我正思索著,忽然元夕輕聲叫了我一下。
隨後,在丁頭的帶領下,我們分批乘坐小船登上了傳說中的島嶼。
我們事先了解過這個島的曆史和傳聞,因此島上的氛圍顯得格外神秘、有些令人不寒而栗。
我們和丁頭約定好,五天之內如果沒有迴來,他就得馬上返迴大船尋求支援。
交代完畢,他便匆匆返迴大船。
島上覆蓋著各式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叢和雜草,有的地方長勢極為茂盛,隨風輕搖時發出的聲音讓人毛骨悚然。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前進著,四周的一切似乎都暗藏著未知的危機。
元夕來到我的身後說道,“不錯啊,老兄!這裏真被你猜中了,你還掌握了哪些線索呢?以後可就得靠你領頭了!”
“嗨!”
我低聲迴應,“我也就隻把所知的情況說了個七七八八吧!算起來這是繼祁連山那次之後第二次涉足這種事。
嚴格來說,第一次參加探墓探險還是此次。
所以你信得過我嗎?我這點本事你還不清楚呀?”
元夕笑著道:“沒事,祁連山那次就咱們四個人,而當中隻有文淵稱得上高手。
結果還不是圓滿迴來了嗎?而且這次有文淵在旁,加上更多人手助陣,肯定沒問題。”
聽他這麽說,我心裏也安定不少。
走在二叔後麵時,我和元夕聊了起來。
然而腳下的突然一絆讓我跌倒在地。
二叔見狀立刻拉起我說:“沒事吧?注意安全,不能掉以輕心!”
我連忙拍了拍灰塵,繼續前行。
迴過頭再看了一眼剛剛摔倒的地方,幾束草在隨風擺動。
是不是這些草讓我不小心絆了一下?
這時,我注意到不遠處隱約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東西。
起初我懷疑那是一塊石頭,可是走上前一看,它的圓潤度顯然不符。
於是折返原地檢查一番,並且招唿了走在旁邊的元夕一起查看。
我們蹲下扒開周圍的草,一個圓形物體半露出地麵——正是這個東西之前被掩埋,如果不跌倒就不會發現。
彼此交換了眼色之後,我們一致同意繼續挖開來仔細觀察。
很快我發現那是一個頭骨。
聽到我們這邊的聲音後,其他成員圍過來詢問情況,二叔走過來問:“怎麽了?挖到什麽了?”
“這草地下有個不明物。”
我們邊說著將骷髏頭取出展示給眾人看。
看到這個頭顱後大家都沉默了一瞬。
我本能地感到一陣畏懼向後退步。
“你怎麽還這麽害怕這個?”
元夕調侃著。
我趕忙迴答說:“我才不要像你一樣沉迷尋找這些玩意兒。”
眾人圍著骷髏頭審視卻未發現問題,“隻有一個人頭,其它遺骸呢?”
韓爺提出了疑問。
我們再次檢查了周圍環境,又發現了另一具完整的頭骨。
“還有一個頭!”
陳強驚訝地說道。
楊傑接茬道:“曆史上死人留下一些骸骨也正常。”
韓爺質疑地表示:”
死者一般都會留下完整屍首不是隻有人頭才對”。
我忍不住補充說:\"或許是刻意放置的呢。\"
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但我想起了以前在雪山山穀遇到類似情景。
他拿出經緯度尺,在地圖上重新量了一遍,指著給大家看:“各位,你們看地圖上的標記點應該在北緯38度23分、東經121度50分附近。
再看看手裏的gps,坐標是否一致?”
我們圍過去看,確實,舅舅手裏的gps顯示的數據和地圖相符。
大家麵麵相覷,隻有舅舅和安伯凝視著地圖皺眉不語。
齊峰道:“安伯,那古文書錦帛上提到此島唯有大霧天方能顯現。
現在是不是霧還不夠濃?”
安伯搖了搖頭:“古人的話不可一概而論。
這島可能與大霧有關,但我不認為這就是主要原因。”
元宵笑道:“這話在理。
總不會說,霧一起,島嶼突然‘啪’地出現吧,這未免太神奇了。”
齊峰隻得不再多言。
舅舅搖了搖手裏的gps,質疑道:“會不會這個東西不準呢?”
老張揮手否定了他,從駕駛艙喊到:“我這裏gps也測得一樣:北緯38度23分、東經121度50分。”
舅舅默默地點點頭,望向天空自語:“可惜沒星星,不然還可以對照星象定位。”
聽著老張的話,一個數字在我腦中忽然閃過,似曾相識——黃山!
我在口袋掏出手機,找到之前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張灰塵斑駁的桌麵,寫有一串神秘數字:-。
想起那天在黃山實驗室看到的情景,我當時沒意識到其中的含義。
此刻討論起經緯度時,才猛然發現,這串數字分明代表了一個經度的範圍。
如果按照丁老大所說我們的位置在東經121度50分,顯然不對。
黃山似乎通過什麽線索計算出了更準的經度坐標並記錄下來,所以我認為目前的坐標有偏差。
決定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
於是問:“老張,如果我們保持同樣的緯度,把經度改成東經122度50分左右,大概會行駛多久呢?”
老張想了想,“這樣的話,要往東行約87公裏,以目前的速度估計需要三到四小時。”
我環顧其他人說:“我想到了一個相關的重要線索,覺得值得一試。
既然這裏找不到,何不去別處試試看呢?”
元宵立刻讚同我的建議,並下令:“出發吧!丁老大,向東!”
最終方案確定。
午餐時,雖然心神不定但也硬著頭皮吃完飯。
等到了時間,我又問舅舅最新的經緯度數據,已近東經122度49分。
正焦慮時,有人在甲板大聲唿叫:“快看那是什麽!”
我飛奔出去,見遠處海麵上浮現一個巨大黑影。
眾人紛紛跑到甲板上圍觀,安爺讚賞我說道:“這次找到這個地方真是多虧卓老板了!”
大家都投來肯定目光,讓我小自豪了一下。
丁老大愣在那兒:“奇怪了,這條線走了不少次,從來沒看到過這座島,它還真挑時候啊……”
我也納悶了,難道它真的隻在特定條件下才能被發現?
第四十章 再現骷髏圖
找到了目標,接下來的探索讓人既期待又擔憂。
改寫後:
我正思索著,忽然元夕輕聲叫了我一下。
隨後,在丁頭的帶領下,我們分批乘坐小船登上了傳說中的島嶼。
我們事先了解過這個島的曆史和傳聞,因此島上的氛圍顯得格外神秘、有些令人不寒而栗。
我們和丁頭約定好,五天之內如果沒有迴來,他就得馬上返迴大船尋求支援。
交代完畢,他便匆匆返迴大船。
島上覆蓋著各式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叢和雜草,有的地方長勢極為茂盛,隨風輕搖時發出的聲音讓人毛骨悚然。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前進著,四周的一切似乎都暗藏著未知的危機。
元夕來到我的身後說道,“不錯啊,老兄!這裏真被你猜中了,你還掌握了哪些線索呢?以後可就得靠你領頭了!”
“嗨!”
我低聲迴應,“我也就隻把所知的情況說了個七七八八吧!算起來這是繼祁連山那次之後第二次涉足這種事。
嚴格來說,第一次參加探墓探險還是此次。
所以你信得過我嗎?我這點本事你還不清楚呀?”
元夕笑著道:“沒事,祁連山那次就咱們四個人,而當中隻有文淵稱得上高手。
結果還不是圓滿迴來了嗎?而且這次有文淵在旁,加上更多人手助陣,肯定沒問題。”
聽他這麽說,我心裏也安定不少。
走在二叔後麵時,我和元夕聊了起來。
然而腳下的突然一絆讓我跌倒在地。
二叔見狀立刻拉起我說:“沒事吧?注意安全,不能掉以輕心!”
我連忙拍了拍灰塵,繼續前行。
迴過頭再看了一眼剛剛摔倒的地方,幾束草在隨風擺動。
是不是這些草讓我不小心絆了一下?
這時,我注意到不遠處隱約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東西。
起初我懷疑那是一塊石頭,可是走上前一看,它的圓潤度顯然不符。
於是折返原地檢查一番,並且招唿了走在旁邊的元夕一起查看。
我們蹲下扒開周圍的草,一個圓形物體半露出地麵——正是這個東西之前被掩埋,如果不跌倒就不會發現。
彼此交換了眼色之後,我們一致同意繼續挖開來仔細觀察。
很快我發現那是一個頭骨。
聽到我們這邊的聲音後,其他成員圍過來詢問情況,二叔走過來問:“怎麽了?挖到什麽了?”
“這草地下有個不明物。”
我們邊說著將骷髏頭取出展示給眾人看。
看到這個頭顱後大家都沉默了一瞬。
我本能地感到一陣畏懼向後退步。
“你怎麽還這麽害怕這個?”
元夕調侃著。
我趕忙迴答說:“我才不要像你一樣沉迷尋找這些玩意兒。”
眾人圍著骷髏頭審視卻未發現問題,“隻有一個人頭,其它遺骸呢?”
韓爺提出了疑問。
我們再次檢查了周圍環境,又發現了另一具完整的頭骨。
“還有一個頭!”
陳強驚訝地說道。
楊傑接茬道:“曆史上死人留下一些骸骨也正常。”
韓爺質疑地表示:”
死者一般都會留下完整屍首不是隻有人頭才對”。
我忍不住補充說:\"或許是刻意放置的呢。\"
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但我想起了以前在雪山山穀遇到類似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