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夜觀天象
吾徒呂布,有大帝之資 作者:吃夢的小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道長可曾聽聞過鐵冠王?”
稱不上博學,卻也讀過各類書籍的王百玄點頭,“鐵冠王蘇軾,號東坡,世人尊稱蘇仙,宋帝親冊鐵冠王,乃我大宋第一位異姓王。”
李延微微點頭,再次看了眼手中的蘇武令,“據傳聞,鐵冠王手下有一支極為隱秘的隊伍,被稱作蘇武軍。”
“沒有人知道蘇武軍是做什麽的,也沒有人知道他們身處何地,據說每一位蘇武軍手裏都有一塊蘇武令......”
說著,李延舉起手中的銅質鏤金令牌,令牌上篆刻有細小的銘文,讓人看不懂。
王百玄不明覺厲,隻感覺此界大宋的蘇軾恐怕比之自己所熟知的曆史上的蘇軾更加厲害,不僅是體現在詩詞方麵。
“我見過一次蘇武軍,說來那也是我第一次知曉傳聞中的蘇武軍竟是真實存在。”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我還在韓將軍門下學習,有一人拿著此令牌,嚷嚷著要即刻見到韓將軍。”
“韓將軍是何身份,怎可能隨便一個不明身份的人想見便能見的,看守的士卒便驅趕,誰知那人竟然敢動手,還叫囂著‘誰若是耽誤了軍機便要他的腦袋’,事情鬧大了,當時我正好在院內學習,便準備去阻止,看是何方宵小,竟如此膽大妄為。”
“誰知後麵韓將軍得到消息,見到對方手中的令牌後,將此人請了進去。”
“後麵我懷著疑惑去詢問韓將軍,韓將軍才告訴我,那人是蘇武軍,是鐵冠王手下的人,而那塊令牌正是蘇武軍的信物,蘇武令!”
話畢,李延也從迴憶中迴過神來,低頭看了眼手中的蘇武令。
忽而,他神情緊張起來,“道長!此人身體可有要緊之處?”
“無性命之憂,可何時醒來卻是看他自己的造化。”王百玄迴答,暗悄悄的把李延剛才所說的話記在心裏,同時多看了兩眼李延手中的蘇武令。
蘇武令,蘇武軍,這可是蘇軾手下的兵馬,也不知何時能親眼見見蘇軾,瞧一瞧這曆史中驚才豔豔的人物。
得知眼前漢子沒有性命之憂後,李延暗自鬆了一口氣,可轉念一想,對方竟然被蠻子追殺至此,定然是發現了什麽,或者是得到了什麽消息。
不行,必須得立刻上報州裏!
越想越覺得南蠻極有可能有大動作!
李延不敢耽誤,當即便對王百玄說道:“道長,此人還需麻煩道長你幫忙照顧一下,若是他醒來的話,還請立刻到鎮裏通知一下李某。”
“道長,我還有要事得立刻迴一趟鎮裏!拜托了道長!”
李延神情鄭重,抬手抱拳行了一禮。
“大人客氣,貧道會盡心照顧,大人既有要緊事,那貧道便不多留了。”王百玄抬手作揖。
“告辭!”
送李延到門口,李延一個抱拳,然後快步朝山下而去。
從李延口中得知黑衣漢子的身份後,王百玄再次為他號了下脈搏,並無異樣後才離開房間。
“師父,是不是蠻子要打過來了?”
張角忽而問道。
王百玄默不作聲,沒有迴答。
他抬起眼眸,眺望遠方。
看李延如此緊張的神情,恐怕蠻子確實有大動作啊。
“師父,蠻子如果北上的話,我們這道觀恐怕也難以幸免吧。”郭嘉開口,語氣帶著些許擔憂。
他在這道觀,已然生活三年有餘,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裏是他的家,唯一的家。
王百玄笑笑,“這些你們就別去想了,安心待著,萬事有為師在呢。”
得到師父的迴答,張角撓撓頭,沒有再多想。
而郭嘉眼底卻是閃過一絲擔憂。
若南蠻北上,在如此大勢之下,恐怕唯有舍棄此間道觀了......這讓郭嘉心底升起一絲無力之感。
大勢不可違。
南蠻大軍非一人可敵,而郭嘉到目前為止,所學之法也不過小有所成。
解決幾個蠻子不成問題,可在南蠻大軍麵前,如螳臂當車、蜉蝣撼樹。
各自懷著各自的心思,郭嘉趁著無事去了書房,張角也跟著一起去了書房,留下王百玄一個人待在小院。
他躺在椅子上,雙手枕在腦後,眯眼望著湛藍的天。
“大勢不可違,大勢不可違啊......”
“雖說與預計的時間還相差不少,但正好就趁著這個機會,是該去見識一下這個大世了......”
自《太平要術》傳授給張角後,王百玄腦子裏便迷迷糊糊的多了一團東西,沒用幾天的功夫,王百玄震驚的發現,自己竟在不知不覺間將《太平要術》融會貫通!
這一發現,絲毫不亞於王百玄當初得知郭嘉所學,也能充實自己這件事。
《太平要術》海納百川,包含的學識之多,讓王百玄歎為觀止。
當然,《太平要術》最主要的還是各類道家術法,其中就包括推演卜卦之術。
昨夜,王百玄夜觀天象,卜了一卦,並未看出南邊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然而也正是這太過平靜的卦象,讓王百玄心生憂慮。
無他,實在是太平靜了!
平靜得有點過頭——湖麵竟然連一絲波紋都未曾蕩起......
風吹來,渾身暖洋洋的,倦意襲來,王百玄扭了扭身體,換了一個較為舒適的角度,然後閉上眼睛。
以後,再想像這般在小院悠閑睡覺的機會,沒有咯......
——
李延一路疾馳,迴到衙門後,當即便寫信,言明南蠻恐有北上之意,同時還將蘇武軍也寫了進去。
再三看了看自己寫的信件後,李延當即喚來手下人,將這封信用飛鴿,十萬火急送至州裏。
做完一切後,李延還是憂心忡忡。
正這時,一個身披甲胄的漢子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文忠!”
瞧見陳恩迴來,李延忙上前,“文台,邊境什麽情況?是否瞧見蠻子?蠻子是否有北上之勢?”
陳恩搖頭,“文忠,邊境之地並未看見蠻子大軍,隻是偶爾看見幾支蠻子斥候罷了。”
說罷,陳恩話鋒一轉,“我迴來途中瞧見不少兵馬,聽說是文忠你下令勸說百姓迴鎮?”
“對。”
李延點頭,得到陳恩帶迴來的消息後,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反而心裏越發凝重,一種極為不好的預感湧現心頭。
邊境竟然並未看見南蠻大軍,這其中肯定有什麽貓膩!
話題提到這裏,李延把今日自己的所見所聞告知陳恩。
當陳恩聽完後,虎目一瞪,震驚出聲,“蘇武軍!”
“沒錯!”
“蠻子肯定有什麽陰謀!為了穩妥起見,鎮外的百姓必須全部迴來!若是蠻子真有北上之意,到時候一切就太遲了。”李延語氣鄭重,不容置疑。
陳恩點頭,附和道:“此法確實穩妥,可我迴來途中所見,勸說鎮外百姓迴來成效並不大,很多百姓都舍不得,不願意離開。”
李延臉色變得難看下來,思索再三後,拍板決定,“告知鎮外百姓,蠻子北上!所有人必須進入鎮內!否則後果自負!”
稱不上博學,卻也讀過各類書籍的王百玄點頭,“鐵冠王蘇軾,號東坡,世人尊稱蘇仙,宋帝親冊鐵冠王,乃我大宋第一位異姓王。”
李延微微點頭,再次看了眼手中的蘇武令,“據傳聞,鐵冠王手下有一支極為隱秘的隊伍,被稱作蘇武軍。”
“沒有人知道蘇武軍是做什麽的,也沒有人知道他們身處何地,據說每一位蘇武軍手裏都有一塊蘇武令......”
說著,李延舉起手中的銅質鏤金令牌,令牌上篆刻有細小的銘文,讓人看不懂。
王百玄不明覺厲,隻感覺此界大宋的蘇軾恐怕比之自己所熟知的曆史上的蘇軾更加厲害,不僅是體現在詩詞方麵。
“我見過一次蘇武軍,說來那也是我第一次知曉傳聞中的蘇武軍竟是真實存在。”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我還在韓將軍門下學習,有一人拿著此令牌,嚷嚷著要即刻見到韓將軍。”
“韓將軍是何身份,怎可能隨便一個不明身份的人想見便能見的,看守的士卒便驅趕,誰知那人竟然敢動手,還叫囂著‘誰若是耽誤了軍機便要他的腦袋’,事情鬧大了,當時我正好在院內學習,便準備去阻止,看是何方宵小,竟如此膽大妄為。”
“誰知後麵韓將軍得到消息,見到對方手中的令牌後,將此人請了進去。”
“後麵我懷著疑惑去詢問韓將軍,韓將軍才告訴我,那人是蘇武軍,是鐵冠王手下的人,而那塊令牌正是蘇武軍的信物,蘇武令!”
話畢,李延也從迴憶中迴過神來,低頭看了眼手中的蘇武令。
忽而,他神情緊張起來,“道長!此人身體可有要緊之處?”
“無性命之憂,可何時醒來卻是看他自己的造化。”王百玄迴答,暗悄悄的把李延剛才所說的話記在心裏,同時多看了兩眼李延手中的蘇武令。
蘇武令,蘇武軍,這可是蘇軾手下的兵馬,也不知何時能親眼見見蘇軾,瞧一瞧這曆史中驚才豔豔的人物。
得知眼前漢子沒有性命之憂後,李延暗自鬆了一口氣,可轉念一想,對方竟然被蠻子追殺至此,定然是發現了什麽,或者是得到了什麽消息。
不行,必須得立刻上報州裏!
越想越覺得南蠻極有可能有大動作!
李延不敢耽誤,當即便對王百玄說道:“道長,此人還需麻煩道長你幫忙照顧一下,若是他醒來的話,還請立刻到鎮裏通知一下李某。”
“道長,我還有要事得立刻迴一趟鎮裏!拜托了道長!”
李延神情鄭重,抬手抱拳行了一禮。
“大人客氣,貧道會盡心照顧,大人既有要緊事,那貧道便不多留了。”王百玄抬手作揖。
“告辭!”
送李延到門口,李延一個抱拳,然後快步朝山下而去。
從李延口中得知黑衣漢子的身份後,王百玄再次為他號了下脈搏,並無異樣後才離開房間。
“師父,是不是蠻子要打過來了?”
張角忽而問道。
王百玄默不作聲,沒有迴答。
他抬起眼眸,眺望遠方。
看李延如此緊張的神情,恐怕蠻子確實有大動作啊。
“師父,蠻子如果北上的話,我們這道觀恐怕也難以幸免吧。”郭嘉開口,語氣帶著些許擔憂。
他在這道觀,已然生活三年有餘,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裏是他的家,唯一的家。
王百玄笑笑,“這些你們就別去想了,安心待著,萬事有為師在呢。”
得到師父的迴答,張角撓撓頭,沒有再多想。
而郭嘉眼底卻是閃過一絲擔憂。
若南蠻北上,在如此大勢之下,恐怕唯有舍棄此間道觀了......這讓郭嘉心底升起一絲無力之感。
大勢不可違。
南蠻大軍非一人可敵,而郭嘉到目前為止,所學之法也不過小有所成。
解決幾個蠻子不成問題,可在南蠻大軍麵前,如螳臂當車、蜉蝣撼樹。
各自懷著各自的心思,郭嘉趁著無事去了書房,張角也跟著一起去了書房,留下王百玄一個人待在小院。
他躺在椅子上,雙手枕在腦後,眯眼望著湛藍的天。
“大勢不可違,大勢不可違啊......”
“雖說與預計的時間還相差不少,但正好就趁著這個機會,是該去見識一下這個大世了......”
自《太平要術》傳授給張角後,王百玄腦子裏便迷迷糊糊的多了一團東西,沒用幾天的功夫,王百玄震驚的發現,自己竟在不知不覺間將《太平要術》融會貫通!
這一發現,絲毫不亞於王百玄當初得知郭嘉所學,也能充實自己這件事。
《太平要術》海納百川,包含的學識之多,讓王百玄歎為觀止。
當然,《太平要術》最主要的還是各類道家術法,其中就包括推演卜卦之術。
昨夜,王百玄夜觀天象,卜了一卦,並未看出南邊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然而也正是這太過平靜的卦象,讓王百玄心生憂慮。
無他,實在是太平靜了!
平靜得有點過頭——湖麵竟然連一絲波紋都未曾蕩起......
風吹來,渾身暖洋洋的,倦意襲來,王百玄扭了扭身體,換了一個較為舒適的角度,然後閉上眼睛。
以後,再想像這般在小院悠閑睡覺的機會,沒有咯......
——
李延一路疾馳,迴到衙門後,當即便寫信,言明南蠻恐有北上之意,同時還將蘇武軍也寫了進去。
再三看了看自己寫的信件後,李延當即喚來手下人,將這封信用飛鴿,十萬火急送至州裏。
做完一切後,李延還是憂心忡忡。
正這時,一個身披甲胄的漢子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文忠!”
瞧見陳恩迴來,李延忙上前,“文台,邊境什麽情況?是否瞧見蠻子?蠻子是否有北上之勢?”
陳恩搖頭,“文忠,邊境之地並未看見蠻子大軍,隻是偶爾看見幾支蠻子斥候罷了。”
說罷,陳恩話鋒一轉,“我迴來途中瞧見不少兵馬,聽說是文忠你下令勸說百姓迴鎮?”
“對。”
李延點頭,得到陳恩帶迴來的消息後,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反而心裏越發凝重,一種極為不好的預感湧現心頭。
邊境竟然並未看見南蠻大軍,這其中肯定有什麽貓膩!
話題提到這裏,李延把今日自己的所見所聞告知陳恩。
當陳恩聽完後,虎目一瞪,震驚出聲,“蘇武軍!”
“沒錯!”
“蠻子肯定有什麽陰謀!為了穩妥起見,鎮外的百姓必須全部迴來!若是蠻子真有北上之意,到時候一切就太遲了。”李延語氣鄭重,不容置疑。
陳恩點頭,附和道:“此法確實穩妥,可我迴來途中所見,勸說鎮外百姓迴來成效並不大,很多百姓都舍不得,不願意離開。”
李延臉色變得難看下來,思索再三後,拍板決定,“告知鎮外百姓,蠻子北上!所有人必須進入鎮內!否則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