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派往青州的暗探,早已打聽清楚,青州大醫堂兩大神醫,都是成公子出師返迴青州時,帶到東萊的。
而且,有了青州大醫堂,從中平二年起,青州因疾病死亡的幾率,就開始逞直線下降。
到了中平五年,青州因病而亡者,百不及一二。
而大漢雖然沒有詳細統計,可每年因病而亡者,在傷寒大疫之前,起碼也有百之十幾,甚至更高。
如今張神醫親自為他們診斷,而且還會幫他們調理身體,自然是成公子的吩咐。
不知不覺間,本來是極力反對成公子的這些人,竟然產生了一些感激之情,對蔡成的敵意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消散。
世事變化無常。
“諸公,我們先請成公子介紹一下大漢態勢,然後諸公再來共議大漢方略。”荀彧開口說道。
眾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蔡成身上。
蔡成對著諸公拱手為禮,然後才從容不迫地開口,其模樣,哪裏像個未及二十的年輕人,倒像個居於朝堂多年的重臣。
“諸公,我分國力、朝廷控製、民生、隱患等幾個方麵,來介紹一下大漢當前的態勢。
“我年未及二十,也沒走過大漢的很多地方,諸公肯定更比我了解大漢當前形態。故而我有說得有所偏差,或者是錯誤之處,還請諸公指正。”
聽起來,蔡成極為謙虛。
可他那從容的語氣,又顯得那麽自信。
“我大漢國力,自不必我說,諸公比我更為清楚。
“自傷寒大疫以來,也就是公曆384年以來,由於傷寒大疫、黃巾之亂、交州駐軍嘩變、五鬥米道叛亂、涼州羌胡叛亂、幽州張舉張純聯同烏桓叛亂等諸多事件的影響,朝廷的賦稅隻能收上來十之二三,導致國庫極為空虛。
“時至今日,莫說國庫,就連京都糧庫都空了大半。
“可這並不是全部。
“青州自中平二年,也就是公曆387年開始推行新農體係,在曲轅犁、快速播種機、快速收割機、快速打穀機等新型農具的支持下,加之青州農戶耕種熱情極高,使得青州糧食產量年年創新高。
“去年秋收,青州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中平二年的七倍,冀州去年的糧食產量亦達到中平二年的五倍。
“今年秋收後,幽州、並州均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其實青、冀兩州不僅糧食產量大幅提升,蔬菜、油菜、海產、肉食、水果,以及如蓬萊仙、百果釀等物產數量,均有大幅提升。
“去年,初步估計,不計糧食,青州牧府年入約三百億錢。
“可以毫不謙虛地說,以目前青、冀兩州,就可以養活整個大漢北方九州。
“當然,就是不算青、冀兩州,我們還有東北大平原、晉中平原、關中平原、豫州平原等數個糧倉,還有今年必定收複的徐州平原糧倉……
“可見,到了今年底,雖然尚須補助徐州之民、烏桓之民、西羌之民,但仍可以保證國庫殷實,糧食無憂。
“民以食為天。
“有了充足的糧食,就不會起民亂。也能讓各州郡官員放手治理、造福萬民。”
說到此處,蔡成不管那些三公九卿震驚的神色,而是端起茶,美美地喝上一口,環視了一下參與議事的眾人,才又接著說道:
“其實,一國之力,不能隻以糧食多寡來決定。
“國力之強弱,除糧食外,還需要由國防力量、民眾向心、技術進步、學子心屬、朝堂作為等來綜合判斷。
“在國防力量方麵,現青州護民軍四十餘萬,將全部獻給朝廷,成為大漢護民軍。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護民軍已經基本清除了北方邊患。
“目前,對大漢威脅最大的北匈奴,正與中部鮮卑和西部鮮卑打得熱鬧,而且鮮卑連戰連勝,北匈奴已無暇南下。二者暫時對我大漢暫時不造成威脅。
“盤踞在呂梁山中的南匈奴,雖然號稱早已歸順我大漢,可其陽奉陰違,無數年來,一直劫掠並州。
“於夫羅奉先帝之旨,入內地平黃巾之亂,卻在中平五年,也就是公曆390年發生叛亂。於夫羅之父羌渠被殺,須卜骨都侯被立為單於。
“現在,南匈奴已被我護民軍死死地圍在左國城,隨時會發起攻擊,將徹底剜掉這顆殖於我大漢腹地的毒瘤。
“西麵,除涼州尚未穩定之外,還有西羌、氐羌等,雖時時威脅我涼州和三輔之地,亦有我護民軍征西軍團震懾,並打算於今年內全部收服。
“雖然劉焉使君去益州就任已一年有餘,可益州之漢中,太守蘇固還在與五鬥米道纏鬥,並未完全掌握漢中郡。
“劉焉使君年事已高,有心無力,隻能選擇懷柔政策。收服五鬥米道創始人張修、張魯後,卻惹惱了漢中太守蘇固。
“現蘇固根本不服從益州牧府指令,獨霸漢中,且漢中五鬥米道在張魯的蠱惑下,不僅死灰複燃,而且越演越烈,頗有當年黃巾之勢。
“故我護民軍將遣勁旅入漢中,助益州。
“至於大漢東麵的扶餘國,已被壓縮到小鮮卑山腳下,幽州刺史府已派出使者,勸扶餘和高句麗歸順大漢。
“如果今年他們還不歸順,護民軍明年將對兩國展開滅國之戰。
“可見,現我大漢東、北、西三個方向,因有護民軍,邊患盡消。
“至於大漢南方,則不足為慮。我說五年內恢複大漢全部疆域,自不會虛言。
“所以在國防上,我大漢兵鋒正盛。
“民心所向方麵,隻要推行了新農體係,民有飽食,且越過越好,自然心向大漢。
“技術進步方麵,我想諸公都已經看了六部下設的專利局。
“這就是為了推動技術進步所設。
“而通過曲轅犁、快速播種機、快速收割機、快速打穀機等,諸公肯定已經認識到技術進步的重要性。
“僅僅這些農用機械,對大漢來說,還遠遠不夠。
“設立專利局,鼓勵民間創新;用《漢報》,宣傳民間創新。而且,我們還將給民間創新者以極大的利益。
而且,有了青州大醫堂,從中平二年起,青州因疾病死亡的幾率,就開始逞直線下降。
到了中平五年,青州因病而亡者,百不及一二。
而大漢雖然沒有詳細統計,可每年因病而亡者,在傷寒大疫之前,起碼也有百之十幾,甚至更高。
如今張神醫親自為他們診斷,而且還會幫他們調理身體,自然是成公子的吩咐。
不知不覺間,本來是極力反對成公子的這些人,竟然產生了一些感激之情,對蔡成的敵意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消散。
世事變化無常。
“諸公,我們先請成公子介紹一下大漢態勢,然後諸公再來共議大漢方略。”荀彧開口說道。
眾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蔡成身上。
蔡成對著諸公拱手為禮,然後才從容不迫地開口,其模樣,哪裏像個未及二十的年輕人,倒像個居於朝堂多年的重臣。
“諸公,我分國力、朝廷控製、民生、隱患等幾個方麵,來介紹一下大漢當前的態勢。
“我年未及二十,也沒走過大漢的很多地方,諸公肯定更比我了解大漢當前形態。故而我有說得有所偏差,或者是錯誤之處,還請諸公指正。”
聽起來,蔡成極為謙虛。
可他那從容的語氣,又顯得那麽自信。
“我大漢國力,自不必我說,諸公比我更為清楚。
“自傷寒大疫以來,也就是公曆384年以來,由於傷寒大疫、黃巾之亂、交州駐軍嘩變、五鬥米道叛亂、涼州羌胡叛亂、幽州張舉張純聯同烏桓叛亂等諸多事件的影響,朝廷的賦稅隻能收上來十之二三,導致國庫極為空虛。
“時至今日,莫說國庫,就連京都糧庫都空了大半。
“可這並不是全部。
“青州自中平二年,也就是公曆387年開始推行新農體係,在曲轅犁、快速播種機、快速收割機、快速打穀機等新型農具的支持下,加之青州農戶耕種熱情極高,使得青州糧食產量年年創新高。
“去年秋收,青州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中平二年的七倍,冀州去年的糧食產量亦達到中平二年的五倍。
“今年秋收後,幽州、並州均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其實青、冀兩州不僅糧食產量大幅提升,蔬菜、油菜、海產、肉食、水果,以及如蓬萊仙、百果釀等物產數量,均有大幅提升。
“去年,初步估計,不計糧食,青州牧府年入約三百億錢。
“可以毫不謙虛地說,以目前青、冀兩州,就可以養活整個大漢北方九州。
“當然,就是不算青、冀兩州,我們還有東北大平原、晉中平原、關中平原、豫州平原等數個糧倉,還有今年必定收複的徐州平原糧倉……
“可見,到了今年底,雖然尚須補助徐州之民、烏桓之民、西羌之民,但仍可以保證國庫殷實,糧食無憂。
“民以食為天。
“有了充足的糧食,就不會起民亂。也能讓各州郡官員放手治理、造福萬民。”
說到此處,蔡成不管那些三公九卿震驚的神色,而是端起茶,美美地喝上一口,環視了一下參與議事的眾人,才又接著說道:
“其實,一國之力,不能隻以糧食多寡來決定。
“國力之強弱,除糧食外,還需要由國防力量、民眾向心、技術進步、學子心屬、朝堂作為等來綜合判斷。
“在國防力量方麵,現青州護民軍四十餘萬,將全部獻給朝廷,成為大漢護民軍。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護民軍已經基本清除了北方邊患。
“目前,對大漢威脅最大的北匈奴,正與中部鮮卑和西部鮮卑打得熱鬧,而且鮮卑連戰連勝,北匈奴已無暇南下。二者暫時對我大漢暫時不造成威脅。
“盤踞在呂梁山中的南匈奴,雖然號稱早已歸順我大漢,可其陽奉陰違,無數年來,一直劫掠並州。
“於夫羅奉先帝之旨,入內地平黃巾之亂,卻在中平五年,也就是公曆390年發生叛亂。於夫羅之父羌渠被殺,須卜骨都侯被立為單於。
“現在,南匈奴已被我護民軍死死地圍在左國城,隨時會發起攻擊,將徹底剜掉這顆殖於我大漢腹地的毒瘤。
“西麵,除涼州尚未穩定之外,還有西羌、氐羌等,雖時時威脅我涼州和三輔之地,亦有我護民軍征西軍團震懾,並打算於今年內全部收服。
“雖然劉焉使君去益州就任已一年有餘,可益州之漢中,太守蘇固還在與五鬥米道纏鬥,並未完全掌握漢中郡。
“劉焉使君年事已高,有心無力,隻能選擇懷柔政策。收服五鬥米道創始人張修、張魯後,卻惹惱了漢中太守蘇固。
“現蘇固根本不服從益州牧府指令,獨霸漢中,且漢中五鬥米道在張魯的蠱惑下,不僅死灰複燃,而且越演越烈,頗有當年黃巾之勢。
“故我護民軍將遣勁旅入漢中,助益州。
“至於大漢東麵的扶餘國,已被壓縮到小鮮卑山腳下,幽州刺史府已派出使者,勸扶餘和高句麗歸順大漢。
“如果今年他們還不歸順,護民軍明年將對兩國展開滅國之戰。
“可見,現我大漢東、北、西三個方向,因有護民軍,邊患盡消。
“至於大漢南方,則不足為慮。我說五年內恢複大漢全部疆域,自不會虛言。
“所以在國防上,我大漢兵鋒正盛。
“民心所向方麵,隻要推行了新農體係,民有飽食,且越過越好,自然心向大漢。
“技術進步方麵,我想諸公都已經看了六部下設的專利局。
“這就是為了推動技術進步所設。
“而通過曲轅犁、快速播種機、快速收割機、快速打穀機等,諸公肯定已經認識到技術進步的重要性。
“僅僅這些農用機械,對大漢來說,還遠遠不夠。
“設立專利局,鼓勵民間創新;用《漢報》,宣傳民間創新。而且,我們還將給民間創新者以極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