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士卒的話,可比劉岱的話管用多了。
城下郭太、楊奉兩位白波軍的最高首領,聽得都有點發呆了。
不止是他們兩人,就連城下的白波軍士卒,都開始了騷動。
一日三餐,餐餐管飽?
三日便能吃上一次肉食?
女子能進入那個什麽“大工坊”,每月能得數百錢?
這是什麽日子?這是神仙過的日子。
過去,他們隻能在夢中夢到這樣的日子。
要知道,他們躲在大山之中時,每日隻有一頓,而且還無法吃飽。
如今,秋收已近尾聲,他們已經無法繼續躲在大山中了。
過去幾年,每年冬季都不知有多少人凍餓而死,今年的糧食儲備更為稀少,再不起兵,他們起碼要有六七成會死於大山之中。
何況,他們這一路上,所有的農戶,所有的農莊莊主,不僅為他們提供糧草,而且還告訴他們,隻要加入新農體係,就可以過上好日子。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是將信將疑,如今絕大多數人都開始相信了。
突然,士卒中有人大叫:“城上之人,你們所言可為實?”
“當然為實。我們都是黃巾兄弟,如何能騙爾等?何況,我們城中雖隻有一萬五千守軍,可要與你等對戰,不出半個時辰,便能殺得你等丟盔棄甲。”
這句話激發了白波軍的好勝心。
“哈哈,一萬五千人,就敢說如此大話?那你們就出來,看看我們十多萬人,能否擊敗你們。”
“根本就不用我們出去。看箭!”
城上一個士卒,突然開弓,一支箭矢飛向無人地帶,直飛了三百多步,才晃悠悠地斜插到地上。
然後一個聲音響起。“我們都是窮苦人,真要是廝殺,必定造成損傷。隻射一箭,讓你們看看。你們的箭矢能射多遠?”
城下的人傻了。
他們的箭矢能射多遠?自然是隻能射一百到一百五十步。
哪怕城上居高臨下才射了三百多步,可站在平地上,至少也能射二百步吧?
這豈不是說,對方可以隨意射殺他們,他們卻不能傷對方一根毫毛?
對方一萬五千人,哪怕每人一個箭壼三十支箭,也可以射殺他們大半之數吧?
隻一箭,便讓城下白波軍膽寒。
郭太由於性格問題,根本不願意丟這個麵子,大叫道:“我不信你們的話,除非成公子到來,親自說與我等。”
他哪裏是想讓成公子來晉陽,他是想拖時間。
當然,如果成公子真敢來,他不妨探聽到成公子來的路線,然後設下埋伏。
如果能夠活捉那個所謂的成公子,並以此要挾,或許晉陽城可不攻而破。
進入晉陽城,劫掠大族糧倉,他們這十餘萬人,才能有一線生路。
讓他歸順成公子,門都沒有。
誰知道,他剛剛喊出聲,城上劉岱馬上答應下來。
“好,成公子就在並州,十日內必到晉陽。”
劉岱還是有點虛對方十餘萬人馬。
雖然,他在城上看得清楚,十餘萬人馬,半數都是老弱婦孺,可那還是有數萬青壯呢。
如果成公子能來晉陽,且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是皆大歡喜?
於是,劉岱就急忙再派出一騎,飛馬趕往漆垣,去請蔡成。
其實,哪裏用劉岱去請。
蔡成接到白波軍犯太原的情報後,就已經率領一千童子軍,趕來晉陽了。
而且,蔡成還親自下令,特戰隊原地待命。待他迴來,再一起去偷襲函穀關。
偷襲函穀關不著急,蔡成在等著董卓遷都呢。
蔡成抵達距離晉陽城三十裏的時候,突然內心中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
他馬上讓隊伍停下來,然後讓顏良、文醜二人上前打探。
蔡成從漆垣前來晉陽,還是要從西口渡過大河,再翻越呂梁山,才能進入晉中平原。
可現在蔡成已經走到了呂梁山的末端,馬上就是晉中平原了。
可穿越前特訓留下的第六感,卻讓他覺得不安。
其實,蔡成真要來晉陽嗎?
並州的兵馬可是不少,有太史慈、張遼、樊北、張牛角四人率領的兵馬,平複一個白波軍之亂,似乎並不困難吧?
他不是擔心白波軍之亂,他擔心的是青州治安軍把白波軍殺得太慘。
並州人口本就稀少,突然增添十餘萬丁人口,他不香嗎?
所以,蔡成必須要親自前往晉陽,收服白波軍。
在白波軍中,蔡成最為看重的是楊奉。其軍事水平不行,可號召力不錯。
史料上記載,白波軍能夠起事,全靠楊奉張羅。
什麽韓暹、李樂、胡才等白波軍將領,幾乎都是他張羅來的。
關鍵是楊奉對大漢朝廷並不反感,他隻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才被逼造反。
後來漢獻帝東歸時,楊奉還專門派韓暹、李樂、胡才三人,前去護送漢獻帝。
至於白波軍首領郭太,蔡成並不了解。史料上也隻記載了他本是黃巾餘黨,在楊奉的支撐下,重新起事。
僅此而已。
也正因為如此,蔡成不放心別人,隻能自己親自前來晉陽。
他讓顏良、文醜二人,爬上兩邊的山梁,看是否有伏兵。
可顏良、文醜才爬到半山腰,突然兩邊山梁上一聲呐喊,湧出千餘人,朝著兩人就是一頓亂箭。
白波軍的弓都不行,加之白波軍每天都吃不飽飯,完全靠著居高臨下,才能射到顏良、文醜身前。
顏良、文醜兩人大怒!
竟然敢埋伏我家主公,決不可輕饒!
兩人根本就沒聽到蔡成在遠處讓他們兩人迴來的叫聲,熱血上頭,一使刀,一使槍,一邊撥打著射來的箭矢,一邊向山梁上衝去,如入無人之境。
蔡成一看叫不迴來兩人,馬上令童子軍分成兩邊上山,用弓箭掩護顏良、文醜二人。
童子軍早就想參加戰鬥了。
之前在常山國隻發了兩輪箭矢,根本就不過癮。
聽到蔡成的軍令,馬上便“嗷嗷”叫著,衝向山梁。
不過,到底是在蔡成身邊鍛煉出來的。
他們雖然衝得很猛,卻一點不亂,還很有章法。
城下郭太、楊奉兩位白波軍的最高首領,聽得都有點發呆了。
不止是他們兩人,就連城下的白波軍士卒,都開始了騷動。
一日三餐,餐餐管飽?
三日便能吃上一次肉食?
女子能進入那個什麽“大工坊”,每月能得數百錢?
這是什麽日子?這是神仙過的日子。
過去,他們隻能在夢中夢到這樣的日子。
要知道,他們躲在大山之中時,每日隻有一頓,而且還無法吃飽。
如今,秋收已近尾聲,他們已經無法繼續躲在大山中了。
過去幾年,每年冬季都不知有多少人凍餓而死,今年的糧食儲備更為稀少,再不起兵,他們起碼要有六七成會死於大山之中。
何況,他們這一路上,所有的農戶,所有的農莊莊主,不僅為他們提供糧草,而且還告訴他們,隻要加入新農體係,就可以過上好日子。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是將信將疑,如今絕大多數人都開始相信了。
突然,士卒中有人大叫:“城上之人,你們所言可為實?”
“當然為實。我們都是黃巾兄弟,如何能騙爾等?何況,我們城中雖隻有一萬五千守軍,可要與你等對戰,不出半個時辰,便能殺得你等丟盔棄甲。”
這句話激發了白波軍的好勝心。
“哈哈,一萬五千人,就敢說如此大話?那你們就出來,看看我們十多萬人,能否擊敗你們。”
“根本就不用我們出去。看箭!”
城上一個士卒,突然開弓,一支箭矢飛向無人地帶,直飛了三百多步,才晃悠悠地斜插到地上。
然後一個聲音響起。“我們都是窮苦人,真要是廝殺,必定造成損傷。隻射一箭,讓你們看看。你們的箭矢能射多遠?”
城下的人傻了。
他們的箭矢能射多遠?自然是隻能射一百到一百五十步。
哪怕城上居高臨下才射了三百多步,可站在平地上,至少也能射二百步吧?
這豈不是說,對方可以隨意射殺他們,他們卻不能傷對方一根毫毛?
對方一萬五千人,哪怕每人一個箭壼三十支箭,也可以射殺他們大半之數吧?
隻一箭,便讓城下白波軍膽寒。
郭太由於性格問題,根本不願意丟這個麵子,大叫道:“我不信你們的話,除非成公子到來,親自說與我等。”
他哪裏是想讓成公子來晉陽,他是想拖時間。
當然,如果成公子真敢來,他不妨探聽到成公子來的路線,然後設下埋伏。
如果能夠活捉那個所謂的成公子,並以此要挾,或許晉陽城可不攻而破。
進入晉陽城,劫掠大族糧倉,他們這十餘萬人,才能有一線生路。
讓他歸順成公子,門都沒有。
誰知道,他剛剛喊出聲,城上劉岱馬上答應下來。
“好,成公子就在並州,十日內必到晉陽。”
劉岱還是有點虛對方十餘萬人馬。
雖然,他在城上看得清楚,十餘萬人馬,半數都是老弱婦孺,可那還是有數萬青壯呢。
如果成公子能來晉陽,且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是皆大歡喜?
於是,劉岱就急忙再派出一騎,飛馬趕往漆垣,去請蔡成。
其實,哪裏用劉岱去請。
蔡成接到白波軍犯太原的情報後,就已經率領一千童子軍,趕來晉陽了。
而且,蔡成還親自下令,特戰隊原地待命。待他迴來,再一起去偷襲函穀關。
偷襲函穀關不著急,蔡成在等著董卓遷都呢。
蔡成抵達距離晉陽城三十裏的時候,突然內心中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
他馬上讓隊伍停下來,然後讓顏良、文醜二人上前打探。
蔡成從漆垣前來晉陽,還是要從西口渡過大河,再翻越呂梁山,才能進入晉中平原。
可現在蔡成已經走到了呂梁山的末端,馬上就是晉中平原了。
可穿越前特訓留下的第六感,卻讓他覺得不安。
其實,蔡成真要來晉陽嗎?
並州的兵馬可是不少,有太史慈、張遼、樊北、張牛角四人率領的兵馬,平複一個白波軍之亂,似乎並不困難吧?
他不是擔心白波軍之亂,他擔心的是青州治安軍把白波軍殺得太慘。
並州人口本就稀少,突然增添十餘萬丁人口,他不香嗎?
所以,蔡成必須要親自前往晉陽,收服白波軍。
在白波軍中,蔡成最為看重的是楊奉。其軍事水平不行,可號召力不錯。
史料上記載,白波軍能夠起事,全靠楊奉張羅。
什麽韓暹、李樂、胡才等白波軍將領,幾乎都是他張羅來的。
關鍵是楊奉對大漢朝廷並不反感,他隻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才被逼造反。
後來漢獻帝東歸時,楊奉還專門派韓暹、李樂、胡才三人,前去護送漢獻帝。
至於白波軍首領郭太,蔡成並不了解。史料上也隻記載了他本是黃巾餘黨,在楊奉的支撐下,重新起事。
僅此而已。
也正因為如此,蔡成不放心別人,隻能自己親自前來晉陽。
他讓顏良、文醜二人,爬上兩邊的山梁,看是否有伏兵。
可顏良、文醜才爬到半山腰,突然兩邊山梁上一聲呐喊,湧出千餘人,朝著兩人就是一頓亂箭。
白波軍的弓都不行,加之白波軍每天都吃不飽飯,完全靠著居高臨下,才能射到顏良、文醜身前。
顏良、文醜兩人大怒!
竟然敢埋伏我家主公,決不可輕饒!
兩人根本就沒聽到蔡成在遠處讓他們兩人迴來的叫聲,熱血上頭,一使刀,一使槍,一邊撥打著射來的箭矢,一邊向山梁上衝去,如入無人之境。
蔡成一看叫不迴來兩人,馬上令童子軍分成兩邊上山,用弓箭掩護顏良、文醜二人。
童子軍早就想參加戰鬥了。
之前在常山國隻發了兩輪箭矢,根本就不過癮。
聽到蔡成的軍令,馬上便“嗷嗷”叫著,衝向山梁。
不過,到底是在蔡成身邊鍛煉出來的。
他們雖然衝得很猛,卻一點不亂,還很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