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的一切想法,都是圍繞著“去外敵,解糧憂,安內患,重塑漢”的思路在進行。
現在整個大漢也才五千多萬人口。
蔡成要想征服整個歐亞大陸,沒有上億人口,肯定是不現實的。
為何要那麽多人口?
因為要移民。不移民,大漢文明就無法真正滲透進其他民族,就無法同化其他民族。
如此,哪怕征服了廣袤的領土,也無法去除各區域此起彼伏的叛亂,最終還是守不住。
蔡成堅信:地球上隻有一個大漢。
沒錯,有且隻有一個大漢。
大漢移民之處,大漢文明就會生根發芽。假以時日,也必會同化當地。
如此,才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管亥率軍出發時,天已經亮了。
這也是馮可的建議。
夜間行進,道路崎嶇,不僅傷馬,也會讓己方疲憊不堪。
反正騎兵馬快。
天亮後追擊,仍然能保證追上叛軍。
當然,神弩重騎此時都卸去了重甲,馱於馭馬之上。
全軍的速度可以達到最快。
他們當然知道,叛軍還有五萬精騎。
那又如何?前麵還有子龍將軍在堵著呢,叛軍跑不掉。
別看叛軍有七萬人,而子龍將軍隻有八千人。
可叛軍抵達子龍將軍設下的陷阱之時,已是疲軍。
前日一戰,管亥已知叛軍戰力。以八千飛虎騎迎戰七萬叛軍,雖說不能全殲,也是必勝之局,而且還是大勝。
此時王國、韓遂等人,正惶惶不可終日。
為何?
因為派出的探馬迴報,前方雍縣城上,旌旗遍布,明顯已有漢軍重兵駐守。
叛軍出逃時,雖然把糧草都帶走了,可也僅僅能供大軍七八日之用。
如果一路順暢,倒是夠用了。
然而,從雍縣布有重兵來看,這一路不會順暢。
漢軍從北而至陳倉,這說明漢軍早有準備,必然會派一支軍隊,由東向西而來。
很明顯,雍縣駐守之兵,就是東來的漢軍。
目前,等待叛軍的就隻有三條路:
一是掉頭殺個迴馬槍,打陳倉一個猝不及防。
二是全軍加速前進,繞過雍縣,直撲歧山。希望雍縣兵少,不敢追殺。
三是沿著渭水行進,前去攻打郿縣。
明知後麵有追兵,哪裏還敢掉頭?
前日一戰,叛軍已經膽寒。
這時敢讓叛軍迎戰追兵,極可能就直接投降了。
繞過雍縣,就要做好被追殺的準備。
而沿渭水而下,那就離家越來越遠了。而且,誰知郿縣沒有駐守之軍?
若郿縣也有守軍,七萬大軍就完全陷入絕地,除投降再無第二條路可走。
憑他們如此疲憊之師,盡管有七萬之眾,可郿縣隻須一千守軍,他們就無法破城。
思來想去,四人決定,還是繞過雍縣,直撲歧山。
他們斷定漢軍沒有那麽多人。
你看,皇甫嵩也才有三萬兵馬,而且騎兵甚少。
北麵而至的援軍,就隻有一萬餘騎。
雍縣就算是三千兵馬,漢軍也不可能再有多餘的兵馬堵截他們了。
關鍵是,他們可以讓騎兵先行。
至於後麵的步卒,反正速度慢,正好留在後麵阻滯追兵。
於是,他們就這麽愉快地決定,放棄所有步卒,騎兵輕裝疾進,全速向歧山方向進發。
騎兵先走了不到兩個時辰,管亥追兵已至。
大王們都帶著騎兵跑了,他們兩萬步卒,哪裏敢迎戰彪悍的漢軍?
前日一戰,他們已經見識到了漢軍之兇猛,十萬大軍,其中還有六萬精騎,就被對方一萬餘騎,斬首三萬,降兵數千。
於是,這兩萬步卒,除數千人四散潰逃外,其餘一萬五千餘人,全部跪地投降。
管亥見此,讓飛虎師中的虎狼騎派一千人追殺潰兵,兩千五百人收攏降卒,其餘九千騎,繼續追敵。
可叛軍丟下那麽多糧草和兵器,就不打掃戰場嗎?
戰場當然由降卒來打掃。
而且伺養大隊的車隊,隨後就到。
屆時由伺養大隊把這些降卒押運迴陳倉就行了。
本來叛軍還剩下七八天的糧草,可裝運糧草的車馬,行進速度太慢,王國、韓遂等率領騎兵逃走時,根本就沒帶糧草車。
這些糧草車,正好運迴陳倉,就給降卒充當每日果腹之食好了。
反正,按大漢慣例,降卒每日隻能吃半飽,還隻有一頓。
叛軍輕騎疾進,速度真是提升了很多。
直到天黑,管亥他們才算是咬住了叛軍的尾巴。
但見天黑,管亥下令原地宿營。
現在叛軍已經進入了伏擊圈,兩頭一堵,根本就跑不掉。
此時叛軍已經得到了後麵追兵已至的探報。
他們可不管白天黑夜,現在逃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管亥睡醒一覺後,探馬來報,叛軍根本就沒宿營,而是連夜奔逃。
探馬已經跟了上去。
管亥聽了大笑。
馬上讓全軍趕快吃飯,然後繼續追擊。
此時馮可才發現,自己設置的追殺之策,好像根本沒用。
因為夜晚都要宿營,叛軍根本就不與追兵廝殺。
沒用就沒用吧,反正不能把自己的軍隊搞得太疲倦。
馬上就到雍縣城下了,看看雍縣那裏是怎麽個情況再說。
管亥抵達雍縣城下後,已經看到雍縣城頭遍插旌旗。
還沒等他派人去問,城門就已經打開。
五百虎狼騎疾速從城中衝了出來,一直衝到管亥馬前,才紛紛下馬。
“飛虎騎二師親衛營營長厲虎,報告去惡將軍,子龍將軍派我們親衛營守雍城,說是等你來之後,讓我們並入去惡將軍的親衛營,繼續追敵。”
“厲虎?厲之遠的兒子?厲天寅!哈哈,成長得挺快呀,都成親衛營營長了。不錯,不錯。你爹知道,不知道要高興成什麽樣。”
“才是一個小營長,我才沒臉告訴我爹。”厲虎有些幽怨。
“親衛營營長,可是比其他營長高了半級,相當於副團,你還不知足?”
“反正子龍將軍答應我,隻要我率親衛營能在七萬叛軍的圍攻下,守住雍城,就給我請功。”
“哈哈哈哈,叛軍根本就沒來雍城,這功你好意思請?”
現在整個大漢也才五千多萬人口。
蔡成要想征服整個歐亞大陸,沒有上億人口,肯定是不現實的。
為何要那麽多人口?
因為要移民。不移民,大漢文明就無法真正滲透進其他民族,就無法同化其他民族。
如此,哪怕征服了廣袤的領土,也無法去除各區域此起彼伏的叛亂,最終還是守不住。
蔡成堅信:地球上隻有一個大漢。
沒錯,有且隻有一個大漢。
大漢移民之處,大漢文明就會生根發芽。假以時日,也必會同化當地。
如此,才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管亥率軍出發時,天已經亮了。
這也是馮可的建議。
夜間行進,道路崎嶇,不僅傷馬,也會讓己方疲憊不堪。
反正騎兵馬快。
天亮後追擊,仍然能保證追上叛軍。
當然,神弩重騎此時都卸去了重甲,馱於馭馬之上。
全軍的速度可以達到最快。
他們當然知道,叛軍還有五萬精騎。
那又如何?前麵還有子龍將軍在堵著呢,叛軍跑不掉。
別看叛軍有七萬人,而子龍將軍隻有八千人。
可叛軍抵達子龍將軍設下的陷阱之時,已是疲軍。
前日一戰,管亥已知叛軍戰力。以八千飛虎騎迎戰七萬叛軍,雖說不能全殲,也是必勝之局,而且還是大勝。
此時王國、韓遂等人,正惶惶不可終日。
為何?
因為派出的探馬迴報,前方雍縣城上,旌旗遍布,明顯已有漢軍重兵駐守。
叛軍出逃時,雖然把糧草都帶走了,可也僅僅能供大軍七八日之用。
如果一路順暢,倒是夠用了。
然而,從雍縣布有重兵來看,這一路不會順暢。
漢軍從北而至陳倉,這說明漢軍早有準備,必然會派一支軍隊,由東向西而來。
很明顯,雍縣駐守之兵,就是東來的漢軍。
目前,等待叛軍的就隻有三條路:
一是掉頭殺個迴馬槍,打陳倉一個猝不及防。
二是全軍加速前進,繞過雍縣,直撲歧山。希望雍縣兵少,不敢追殺。
三是沿著渭水行進,前去攻打郿縣。
明知後麵有追兵,哪裏還敢掉頭?
前日一戰,叛軍已經膽寒。
這時敢讓叛軍迎戰追兵,極可能就直接投降了。
繞過雍縣,就要做好被追殺的準備。
而沿渭水而下,那就離家越來越遠了。而且,誰知郿縣沒有駐守之軍?
若郿縣也有守軍,七萬大軍就完全陷入絕地,除投降再無第二條路可走。
憑他們如此疲憊之師,盡管有七萬之眾,可郿縣隻須一千守軍,他們就無法破城。
思來想去,四人決定,還是繞過雍縣,直撲歧山。
他們斷定漢軍沒有那麽多人。
你看,皇甫嵩也才有三萬兵馬,而且騎兵甚少。
北麵而至的援軍,就隻有一萬餘騎。
雍縣就算是三千兵馬,漢軍也不可能再有多餘的兵馬堵截他們了。
關鍵是,他們可以讓騎兵先行。
至於後麵的步卒,反正速度慢,正好留在後麵阻滯追兵。
於是,他們就這麽愉快地決定,放棄所有步卒,騎兵輕裝疾進,全速向歧山方向進發。
騎兵先走了不到兩個時辰,管亥追兵已至。
大王們都帶著騎兵跑了,他們兩萬步卒,哪裏敢迎戰彪悍的漢軍?
前日一戰,他們已經見識到了漢軍之兇猛,十萬大軍,其中還有六萬精騎,就被對方一萬餘騎,斬首三萬,降兵數千。
於是,這兩萬步卒,除數千人四散潰逃外,其餘一萬五千餘人,全部跪地投降。
管亥見此,讓飛虎師中的虎狼騎派一千人追殺潰兵,兩千五百人收攏降卒,其餘九千騎,繼續追敵。
可叛軍丟下那麽多糧草和兵器,就不打掃戰場嗎?
戰場當然由降卒來打掃。
而且伺養大隊的車隊,隨後就到。
屆時由伺養大隊把這些降卒押運迴陳倉就行了。
本來叛軍還剩下七八天的糧草,可裝運糧草的車馬,行進速度太慢,王國、韓遂等率領騎兵逃走時,根本就沒帶糧草車。
這些糧草車,正好運迴陳倉,就給降卒充當每日果腹之食好了。
反正,按大漢慣例,降卒每日隻能吃半飽,還隻有一頓。
叛軍輕騎疾進,速度真是提升了很多。
直到天黑,管亥他們才算是咬住了叛軍的尾巴。
但見天黑,管亥下令原地宿營。
現在叛軍已經進入了伏擊圈,兩頭一堵,根本就跑不掉。
此時叛軍已經得到了後麵追兵已至的探報。
他們可不管白天黑夜,現在逃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管亥睡醒一覺後,探馬來報,叛軍根本就沒宿營,而是連夜奔逃。
探馬已經跟了上去。
管亥聽了大笑。
馬上讓全軍趕快吃飯,然後繼續追擊。
此時馮可才發現,自己設置的追殺之策,好像根本沒用。
因為夜晚都要宿營,叛軍根本就不與追兵廝殺。
沒用就沒用吧,反正不能把自己的軍隊搞得太疲倦。
馬上就到雍縣城下了,看看雍縣那裏是怎麽個情況再說。
管亥抵達雍縣城下後,已經看到雍縣城頭遍插旌旗。
還沒等他派人去問,城門就已經打開。
五百虎狼騎疾速從城中衝了出來,一直衝到管亥馬前,才紛紛下馬。
“飛虎騎二師親衛營營長厲虎,報告去惡將軍,子龍將軍派我們親衛營守雍城,說是等你來之後,讓我們並入去惡將軍的親衛營,繼續追敵。”
“厲虎?厲之遠的兒子?厲天寅!哈哈,成長得挺快呀,都成親衛營營長了。不錯,不錯。你爹知道,不知道要高興成什麽樣。”
“才是一個小營長,我才沒臉告訴我爹。”厲虎有些幽怨。
“親衛營營長,可是比其他營長高了半級,相當於副團,你還不知足?”
“反正子龍將軍答應我,隻要我率親衛營能在七萬叛軍的圍攻下,守住雍城,就給我請功。”
“哈哈哈哈,叛軍根本就沒來雍城,這功你好意思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