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張讓就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十常侍中,除蹇碩之外,都與何太後關係不錯。
如果能夠除掉蹇碩和何進,朝堂之上,還是張讓、趙忠兩人說了算,他們想扶持誰,就扶持誰。
可他們要除掉兩個人,都是手握兵權之人,談何容易。
張讓不愧是最得劉宏信任之人,腦子轉得快,鬼點子就是多。
他想到一計。
蹇碩與何進私怨頗深,已經達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蹇碩在劉宏駕崩三個月前,還曾向劉宏提議,讓何進去涼州,平複韓遂的羌胡之亂(此時韓遂已經殺死北宮伯玉和邊章二人,羌胡也擁立他為大單於)。
劉宏早就想處理何進了,聽此建議,大喜過望,直接就答應了。
何進得知後,自然對蹇碩恨之入骨。
他假借讓袁紹去兗徐調集軍隊之名,以此來拖延時間。
結果,還真被他拖到了劉宏駕崩。
這下子何進來精神了。
劉辯是皇長子,還是唯一的皇嫡子,登基繼位那不是理所當然嗎?
可誰知道,蹇碩卻說他奉先帝遺詔,要扶劉協上位。
這可不是蹇碩空口說白話,因為劉宏立此口喻時,有很多朝中重臣在場。
何進當然強調,先帝駕崩前,頭腦必是不清楚的,錯把劉辯說成了劉協。
兩邊自此就變成了有我無你、有你無我的關係。
要想把劉協推上皇位,蹇碩必須要先除何進。
於是,他假借有事與何進商議,請何進進宮。
何進不疑有他,坐上馬車就朝宮中而去。
誰知道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有舊,在宮門迎接何進時,用眼色示意何進。
何進這次還真的聰明了一迴,瞬間反應過來,馬上驅車奔入自己掌控的軍營中,再也不出來了。
自此,蹇碩與何進,就成了不死不休之局。
隻不過,何進不知道的是,潘隱給他暗示,是張讓驅使的。
因為何進不能先死。何進先死,張讓、趙忠等人,再無辦法抗拒蹇碩。
隻有讓蹇碩先死,再騙何進進宮並擊殺,十常侍才會收服禁軍,震懾何太後(先帝駕崩,皇後自動升級為太後)與士族集團,順利地推劉協上位。
劉協隻有太皇太後(前董太後,劉宏生母)為背景,而太皇太後年事已高,無法臨朝;劉協又隻有八歲,朝堂之上,就隻能由張讓、趙忠執掌權柄了。
蹇碩看到何進逃入軍營,就想聯合十常侍一起,騙何進出來,再行擊殺。
也不知他是怎麽想的,直接找張讓、趙忠他們商量就行了,結果他卻給張讓、趙忠他們寫了封信。
信中說,先帝生前如此信任我們十常侍,十常侍不能愧對先帝,必須要扶劉協上位。
而要扶劉協上位,必須要先鏟除何進這個最大的障礙。否則的話,京都之內將起戰火,無法讓劉協和平登基。
現在何進躲入軍營,唯有騙他入宮,才有斬殺的機會。
斬殺何進後,必將震懾住當前京都內所有兵馬,劉協即可順利登基。
蹇碩不知道,讓劉協上位沒問題。有問題的是蹇碩儼然已成為十常侍之首,這是張讓、趙忠不能忍受的。
信送給其他十常侍之後,張讓、趙忠不僅把信給何太後看了,而且還把信送給了何進。
十常侍之一的郭勝,不僅與何進是同鄉,而且何太後毒殺王美人後,劉宏想處死何太後,就是郭勝居中斡旋,才保住了何太後一命。
如此,何太後自然對十常侍毫無懷疑,同意了張讓、趙忠的計策。
先以大將軍何進的名義下令處死蹇碩(畢竟當前大將軍才是軍方第一人),然後再請何進入宮,共同商討扶劉辯上位之事。
要知道,蹇碩可是小黃門,僅低於黃門侍郎,而且還“受尚書事”,職位可是一點都不低。
蹇碩在宮中,還掌控著宮內的執金吾和衛尉,想殺他並不容易。
可有了大將軍令,殺蹇碩自然就名正言順,執金吾和衛尉也不會因此造反。
於是,何進開心地手擬一份指令,由郭勝帶迴宮中,交由黃門令負責處死蹇碩。
很快,何進就收到了蹇碩的首級,而且張讓、趙忠、郭勝等人,還讓送首級之人告訴何進,太後正在宮中,等自己兄長進宮麵商登基大事。
何進一點懷疑都沒有,直接更衣正冠,就要入宮。
袁紹提醒他,哪怕蹇碩已亡,但仍須提防其他十常侍,尤其是張讓、趙忠兩人。
張讓、趙忠兩人多年來,陰結皇後,殘害忠良,早已是天怒人怨。
袁紹聽到兩人想聯手外戚集團,自然不敢相信,故而提醒何進。
何時看到蹇碩的首級,又看到何太後召他進宮的詔令,哪裏還會有絲毫懷疑。
不過,蹇碩拗不過袁紹,允許袁紹率領手下禁軍,護送他到宮門口,並在宮門外等他。
要知道,何進是非常怕死的。
他躲入軍營後,再不出來。哪怕給劉宏守喪、送葬,他都托病不參加。
今天也是他該死。
看到蹇碩的首級和自己妹妹的詔令,熱血上頭,直接不管不顧,隻想馬上進宮,商量自己的外甥就位之事。
臨出發前,還詢問袁紹,給董卓和蔡成的信件有沒有迴複。
招並州兵和涼州兵入京,也是袁紹給何進出的主意。
袁紹聞之大喜,哪裏知道他就是在引狼入室。
一旦董卓入京,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之前是蹇碩的臊操作,之後是何進的臊操作,馬上就是張讓、趙忠等人的臊操作。
何進進宮後,宮門馬上就關了起來。
隨後在宮門外的袁紹就聽到了砍殺聲。
不一刻,張讓、趙忠竟然把何進的頭顱給丟出了宮門。
張讓、趙忠等人,本來是想以何進的首級震懾袁紹率領的禁軍。
可結果卻出乎他們的意料。
袁紹被激怒了。
他馬上下令禁軍,開始攻打宮門。
宮門內也是措手不及,很快,宮門就被打破。
“殺光所有太監!”袁紹眼睛通紅,聲嘶力竭。
禁軍看到他們的大將軍被殺死,眼睛早就紅了,哪裏管是太監還是宮女,隻要沾點女性氣息,都被他們砍翻在地。
十常侍中,除蹇碩之外,都與何太後關係不錯。
如果能夠除掉蹇碩和何進,朝堂之上,還是張讓、趙忠兩人說了算,他們想扶持誰,就扶持誰。
可他們要除掉兩個人,都是手握兵權之人,談何容易。
張讓不愧是最得劉宏信任之人,腦子轉得快,鬼點子就是多。
他想到一計。
蹇碩與何進私怨頗深,已經達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蹇碩在劉宏駕崩三個月前,還曾向劉宏提議,讓何進去涼州,平複韓遂的羌胡之亂(此時韓遂已經殺死北宮伯玉和邊章二人,羌胡也擁立他為大單於)。
劉宏早就想處理何進了,聽此建議,大喜過望,直接就答應了。
何進得知後,自然對蹇碩恨之入骨。
他假借讓袁紹去兗徐調集軍隊之名,以此來拖延時間。
結果,還真被他拖到了劉宏駕崩。
這下子何進來精神了。
劉辯是皇長子,還是唯一的皇嫡子,登基繼位那不是理所當然嗎?
可誰知道,蹇碩卻說他奉先帝遺詔,要扶劉協上位。
這可不是蹇碩空口說白話,因為劉宏立此口喻時,有很多朝中重臣在場。
何進當然強調,先帝駕崩前,頭腦必是不清楚的,錯把劉辯說成了劉協。
兩邊自此就變成了有我無你、有你無我的關係。
要想把劉協推上皇位,蹇碩必須要先除何進。
於是,他假借有事與何進商議,請何進進宮。
何進不疑有他,坐上馬車就朝宮中而去。
誰知道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有舊,在宮門迎接何進時,用眼色示意何進。
何進這次還真的聰明了一迴,瞬間反應過來,馬上驅車奔入自己掌控的軍營中,再也不出來了。
自此,蹇碩與何進,就成了不死不休之局。
隻不過,何進不知道的是,潘隱給他暗示,是張讓驅使的。
因為何進不能先死。何進先死,張讓、趙忠等人,再無辦法抗拒蹇碩。
隻有讓蹇碩先死,再騙何進進宮並擊殺,十常侍才會收服禁軍,震懾何太後(先帝駕崩,皇後自動升級為太後)與士族集團,順利地推劉協上位。
劉協隻有太皇太後(前董太後,劉宏生母)為背景,而太皇太後年事已高,無法臨朝;劉協又隻有八歲,朝堂之上,就隻能由張讓、趙忠執掌權柄了。
蹇碩看到何進逃入軍營,就想聯合十常侍一起,騙何進出來,再行擊殺。
也不知他是怎麽想的,直接找張讓、趙忠他們商量就行了,結果他卻給張讓、趙忠他們寫了封信。
信中說,先帝生前如此信任我們十常侍,十常侍不能愧對先帝,必須要扶劉協上位。
而要扶劉協上位,必須要先鏟除何進這個最大的障礙。否則的話,京都之內將起戰火,無法讓劉協和平登基。
現在何進躲入軍營,唯有騙他入宮,才有斬殺的機會。
斬殺何進後,必將震懾住當前京都內所有兵馬,劉協即可順利登基。
蹇碩不知道,讓劉協上位沒問題。有問題的是蹇碩儼然已成為十常侍之首,這是張讓、趙忠不能忍受的。
信送給其他十常侍之後,張讓、趙忠不僅把信給何太後看了,而且還把信送給了何進。
十常侍之一的郭勝,不僅與何進是同鄉,而且何太後毒殺王美人後,劉宏想處死何太後,就是郭勝居中斡旋,才保住了何太後一命。
如此,何太後自然對十常侍毫無懷疑,同意了張讓、趙忠的計策。
先以大將軍何進的名義下令處死蹇碩(畢竟當前大將軍才是軍方第一人),然後再請何進入宮,共同商討扶劉辯上位之事。
要知道,蹇碩可是小黃門,僅低於黃門侍郎,而且還“受尚書事”,職位可是一點都不低。
蹇碩在宮中,還掌控著宮內的執金吾和衛尉,想殺他並不容易。
可有了大將軍令,殺蹇碩自然就名正言順,執金吾和衛尉也不會因此造反。
於是,何進開心地手擬一份指令,由郭勝帶迴宮中,交由黃門令負責處死蹇碩。
很快,何進就收到了蹇碩的首級,而且張讓、趙忠、郭勝等人,還讓送首級之人告訴何進,太後正在宮中,等自己兄長進宮麵商登基大事。
何進一點懷疑都沒有,直接更衣正冠,就要入宮。
袁紹提醒他,哪怕蹇碩已亡,但仍須提防其他十常侍,尤其是張讓、趙忠兩人。
張讓、趙忠兩人多年來,陰結皇後,殘害忠良,早已是天怒人怨。
袁紹聽到兩人想聯手外戚集團,自然不敢相信,故而提醒何進。
何時看到蹇碩的首級,又看到何太後召他進宮的詔令,哪裏還會有絲毫懷疑。
不過,蹇碩拗不過袁紹,允許袁紹率領手下禁軍,護送他到宮門口,並在宮門外等他。
要知道,何進是非常怕死的。
他躲入軍營後,再不出來。哪怕給劉宏守喪、送葬,他都托病不參加。
今天也是他該死。
看到蹇碩的首級和自己妹妹的詔令,熱血上頭,直接不管不顧,隻想馬上進宮,商量自己的外甥就位之事。
臨出發前,還詢問袁紹,給董卓和蔡成的信件有沒有迴複。
招並州兵和涼州兵入京,也是袁紹給何進出的主意。
袁紹聞之大喜,哪裏知道他就是在引狼入室。
一旦董卓入京,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之前是蹇碩的臊操作,之後是何進的臊操作,馬上就是張讓、趙忠等人的臊操作。
何進進宮後,宮門馬上就關了起來。
隨後在宮門外的袁紹就聽到了砍殺聲。
不一刻,張讓、趙忠竟然把何進的頭顱給丟出了宮門。
張讓、趙忠等人,本來是想以何進的首級震懾袁紹率領的禁軍。
可結果卻出乎他們的意料。
袁紹被激怒了。
他馬上下令禁軍,開始攻打宮門。
宮門內也是措手不及,很快,宮門就被打破。
“殺光所有太監!”袁紹眼睛通紅,聲嘶力竭。
禁軍看到他們的大將軍被殺死,眼睛早就紅了,哪裏管是太監還是宮女,隻要沾點女性氣息,都被他們砍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