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主公有大漢所有疆域的輿圖,而且都是細致無比。我家主公說過:輿圖是作戰的第一工具,容不得半點馬虎。”管篤有些自豪。
“可你們是怎麽能有如此精細的輿圖?”
“哈哈哈哈——”管亥大笑。“伯平,你們不用驚訝。我們不僅有精細的輿圖,還有更有趣的東西,叫作戰沙盤。以後你就知道了。”
冀州、並州各將聽不懂什麽叫“作戰沙盤”。可他們卻從這四個字中,感覺到了一股殺氣。
青州自從崛起之始,就開始準備作戰?
細思極恐。
“自從‘兗徐犯青州’後,我就判斷,其他州的世家大族,不會放過青州。
“為此,青州也一直在做著準備,而且是很詳盡的準備。
“兗徐犯青州,打了青州一個措手不及,也因此讓許多兄弟戰死沙場。我不希望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不打別人,但要防備別人隨時來打我。這叫有備無患。
“所以,這幾年中,我派出無數之人,前往大漢其他各州,繪製輿圖。”
蔡成的解釋,讓冀、並將領深以為然。
那些士族豪紳,怎麽可能放過青州?
新農體係能在冀、幽、並三州推行,不是士族豪紳不反抗,而是這三州被打殘了。
冀州是黃巾之亂的源頭所在,幽州、並州也沒少受黃巾之亂的毀壞。
加之先帝下旨,而且要求護民軍節製青、冀、幽、並四州兵馬,這才有了推行新農體係的基本條件。
這次有了陛下下旨,下次呢?
大漢真正富饒的地方,在兗、徐、豫、揚、荊等州。本來冀州也是,可經黃巾之亂後,冀州就一落千丈,主要是冀州人口不足了。
哪怕下次仍有陛下下旨推行新農體係,可因冀、幽、並三州的情況,士族豪紳恐怕也會提早準備對策吧?
甚至可以斷言,下次想在其他九州推行新農體係,下旨必然無效,而是要護民軍一州一州地打過去才行。
所以青州這幾年的準備,一點也不多餘。
想通這個一切後,張楊、張遼、高順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後,突然起身,然後單膝跪地,雙手抱拳。
“我等願為大帥效死!”
蔡成有點懵。
他本想事後再和他們三人,以及張合、高覽兩人,單獨聊一下,這怎麽就突然就向自己表忠心了?
要知道,東漢末年提到“效死”,隻是比拜主公稍稍低了一個等級。
拜了主公,相當於把命都交給主公,公主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而“效死”則是相當於發下誓言,表示誓死追隨,除非有來自更高層麵的命令。
蔡成剛剛想起身扶起三將,誰知道張合、高覽兩人有樣學樣,竟然也跪地言道:“我等願為大帥效死!”
蔡成愣在原地。
或許五將也覺得自己太突兀,目光都看向張楊。
五將中,隻有張楊嘴皮子利索,所以他們都希望張楊出麵給大帥一個解釋。
“大帥,”張楊不負眾望地開了口。“之前我等追隨大帥,是基於朝廷的旨意。”
然後張楊看了看其他四位,繼續說道:“可剛剛聽了大帥的整體部署,我發現,大帥果然是心懷漢室,心懷天下百姓。我想他們四人和我是一樣的心思。
“我等均未看過如此宏大的部署,如此深遠的謀略。
“大帥匡漢室、護萬民,計冠天下,策壓古今,便是我們一直尋求的明主。
“我等願為大帥效力,並誓死追隨大帥。
“主公在上,請受我等一拜!”
隨之,其他四人異口同聲。“主公在上,請受我等一拜!”
啊?
不是是要效死,這還是要拜主公?
太意外了,太驚喜了!
蔡成“哈哈”大笑,走上前去,把五人一一扶起。
“有爾等相助,何愁宵小不滅?何愁大漢不興?哈哈哈哈——”
蔡成這是真的高興。
拜了主公意味著什麽?
五人便是蔡成的私將了。
也就是說,這五人從此不再奉朝廷之令,隻尊蔡成一人。
蔡成腦子一轉,就發現,目前護民軍的主要將領,甚至包括大多數次要將領,都已經拜認自己為主公了。
如此,護民軍已經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上了。
要說每有新加入的將領,一般都不敢讓其獨領一軍。
為什麽?
古代兵士沒有文化,他們隻知道他們的首領,也隻聽他們首領一人之令。
一旦軍隊首領有了什麽心思,下麵將士通常是不會反對的。
就如張舉、張純反叛,漁陽私兵和中山國私兵,自然就跟著造反。
同樣,西涼馬騰,還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呢,還不是率領手下朝廷兵馬,直接投奔韓遂叛軍?
其實,張楊所說,還不是他們內心所想的全部。
從古至今,沒見過哪個大帥,能把自己的全部軍事部署,講給手下將領聽。
手下將領不需要知道其他部署,隻負責自己的任務就好。
大帥能如此做,可見對他們是絕對信任。
其實,蔡成的想法並不是這樣。
哪有可能剛剛投奔自己,他們還都是朝廷將領,自己就不加保留地給予信任呢?
蔡成是考慮東漢通訊條件差,一處有事,等他知道時,可能已經晚了三秋了。
所以,把全部部署告訴各方將領後,各方將領就有可能主動協調配合。
這也是蔡成希望在實踐中,考察各個將領的隱藏手段。
“之前效起講解的總體部署,大家還有什麽問題嗎?”蔡成問道。
看到所有人都表示沒有問題後,蔡成說道:““通過護民軍這次出征,我們收獲了數員戰將,也在征戰中等到了一些經驗教訓。
“不過,為了應對當前的局勢,護民軍已經不能保持原編製,必須要進行改編。下麵請效起為大家宣讀改編計劃和主官任命。”
管篤再次走到前麵。
這次他已經再無半點羞澀,身上仿佛放著光彩一般,很自信地站了出來。
看來,再內向的人,隻要放開自己,人也能很快轉變過來。
“可你們是怎麽能有如此精細的輿圖?”
“哈哈哈哈——”管亥大笑。“伯平,你們不用驚訝。我們不僅有精細的輿圖,還有更有趣的東西,叫作戰沙盤。以後你就知道了。”
冀州、並州各將聽不懂什麽叫“作戰沙盤”。可他們卻從這四個字中,感覺到了一股殺氣。
青州自從崛起之始,就開始準備作戰?
細思極恐。
“自從‘兗徐犯青州’後,我就判斷,其他州的世家大族,不會放過青州。
“為此,青州也一直在做著準備,而且是很詳盡的準備。
“兗徐犯青州,打了青州一個措手不及,也因此讓許多兄弟戰死沙場。我不希望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不打別人,但要防備別人隨時來打我。這叫有備無患。
“所以,這幾年中,我派出無數之人,前往大漢其他各州,繪製輿圖。”
蔡成的解釋,讓冀、並將領深以為然。
那些士族豪紳,怎麽可能放過青州?
新農體係能在冀、幽、並三州推行,不是士族豪紳不反抗,而是這三州被打殘了。
冀州是黃巾之亂的源頭所在,幽州、並州也沒少受黃巾之亂的毀壞。
加之先帝下旨,而且要求護民軍節製青、冀、幽、並四州兵馬,這才有了推行新農體係的基本條件。
這次有了陛下下旨,下次呢?
大漢真正富饒的地方,在兗、徐、豫、揚、荊等州。本來冀州也是,可經黃巾之亂後,冀州就一落千丈,主要是冀州人口不足了。
哪怕下次仍有陛下下旨推行新農體係,可因冀、幽、並三州的情況,士族豪紳恐怕也會提早準備對策吧?
甚至可以斷言,下次想在其他九州推行新農體係,下旨必然無效,而是要護民軍一州一州地打過去才行。
所以青州這幾年的準備,一點也不多餘。
想通這個一切後,張楊、張遼、高順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後,突然起身,然後單膝跪地,雙手抱拳。
“我等願為大帥效死!”
蔡成有點懵。
他本想事後再和他們三人,以及張合、高覽兩人,單獨聊一下,這怎麽就突然就向自己表忠心了?
要知道,東漢末年提到“效死”,隻是比拜主公稍稍低了一個等級。
拜了主公,相當於把命都交給主公,公主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而“效死”則是相當於發下誓言,表示誓死追隨,除非有來自更高層麵的命令。
蔡成剛剛想起身扶起三將,誰知道張合、高覽兩人有樣學樣,竟然也跪地言道:“我等願為大帥效死!”
蔡成愣在原地。
或許五將也覺得自己太突兀,目光都看向張楊。
五將中,隻有張楊嘴皮子利索,所以他們都希望張楊出麵給大帥一個解釋。
“大帥,”張楊不負眾望地開了口。“之前我等追隨大帥,是基於朝廷的旨意。”
然後張楊看了看其他四位,繼續說道:“可剛剛聽了大帥的整體部署,我發現,大帥果然是心懷漢室,心懷天下百姓。我想他們四人和我是一樣的心思。
“我等均未看過如此宏大的部署,如此深遠的謀略。
“大帥匡漢室、護萬民,計冠天下,策壓古今,便是我們一直尋求的明主。
“我等願為大帥效力,並誓死追隨大帥。
“主公在上,請受我等一拜!”
隨之,其他四人異口同聲。“主公在上,請受我等一拜!”
啊?
不是是要效死,這還是要拜主公?
太意外了,太驚喜了!
蔡成“哈哈”大笑,走上前去,把五人一一扶起。
“有爾等相助,何愁宵小不滅?何愁大漢不興?哈哈哈哈——”
蔡成這是真的高興。
拜了主公意味著什麽?
五人便是蔡成的私將了。
也就是說,這五人從此不再奉朝廷之令,隻尊蔡成一人。
蔡成腦子一轉,就發現,目前護民軍的主要將領,甚至包括大多數次要將領,都已經拜認自己為主公了。
如此,護民軍已經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上了。
要說每有新加入的將領,一般都不敢讓其獨領一軍。
為什麽?
古代兵士沒有文化,他們隻知道他們的首領,也隻聽他們首領一人之令。
一旦軍隊首領有了什麽心思,下麵將士通常是不會反對的。
就如張舉、張純反叛,漁陽私兵和中山國私兵,自然就跟著造反。
同樣,西涼馬騰,還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呢,還不是率領手下朝廷兵馬,直接投奔韓遂叛軍?
其實,張楊所說,還不是他們內心所想的全部。
從古至今,沒見過哪個大帥,能把自己的全部軍事部署,講給手下將領聽。
手下將領不需要知道其他部署,隻負責自己的任務就好。
大帥能如此做,可見對他們是絕對信任。
其實,蔡成的想法並不是這樣。
哪有可能剛剛投奔自己,他們還都是朝廷將領,自己就不加保留地給予信任呢?
蔡成是考慮東漢通訊條件差,一處有事,等他知道時,可能已經晚了三秋了。
所以,把全部部署告訴各方將領後,各方將領就有可能主動協調配合。
這也是蔡成希望在實踐中,考察各個將領的隱藏手段。
“之前效起講解的總體部署,大家還有什麽問題嗎?”蔡成問道。
看到所有人都表示沒有問題後,蔡成說道:““通過護民軍這次出征,我們收獲了數員戰將,也在征戰中等到了一些經驗教訓。
“不過,為了應對當前的局勢,護民軍已經不能保持原編製,必須要進行改編。下麵請效起為大家宣讀改編計劃和主官任命。”
管篤再次走到前麵。
這次他已經再無半點羞澀,身上仿佛放著光彩一般,很自信地站了出來。
看來,再內向的人,隻要放開自己,人也能很快轉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