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日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發展畜牧業、開礦采礦、發展紡織業、保養草原防止沙漠化……
當然,他們的孩子都可以進入大學堂上學讀書,讀大漢的書,讀蔡成規定的書。
這就是文化侵蝕。
這些孩子成長起來後,安排優秀的去管理他們自己的族群,還擔心他們不心向大漢?
後世的西方世界,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他們花錢讓貧困國家的人去他們的國家做留學生,年複一年,培養了無數心向西方的人。
歸國後,就成為遺臭萬年的“公知”。
把烏桓的事情處理完之後,蔡成調來的護送關張二人的治安軍小隊也到了。
人不多,也就十人。
他們說是護送關張二人去與劉備會齊,還不如說是一路監視他們,不讓他們起什麽幺蛾子。
至於上表為劉備請徐州刺史,今晚擬定,明天便可以送出。
本來蔡成打算舉薦曹操為兗州牧,劉備為徐州牧,然後他模仿袁紹占據青、冀、幽、並四州,還原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形態。
可現在因為蔡琰的到來,若蔡邕不願意舉家搬遷至青州,他就得擔憂陳留蔡家的安危了。
不過,現在,他還沒有收到陳留蔡家的答複。
看來,得找個時間和蔡琰好好聊聊了。
關張二人被治安軍帶走了。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張飛的丈八蛇矛,都有馬車幫他們運輸。
如果不是關羽不遵軍令,圍殲完蘇仆延,蔡成就會把雪雲駒賞給他。
現在,雪雲駒還是自己繼續騎著吧。
其實,不是蔡成心狠,而是關羽連續不遵軍令,他實在是不敢讓他再留在護民軍中了。
這樣的人,留在軍中,日後必然會惹出大麻煩。
而且,還會在護民軍中造成極為不好的影響。
如果今天不頂格處置,那日後再出一位不遵軍令的怎麽辦?
兩個東漢末年的頂級名將,就這麽放棄,蔡成也不甘心。
可正因為他們能力強,才導致他們心高氣傲,不遵軍令。
這很可怕。
並州將領現在還在渾渾噩噩之中。
他們被蔡成這一係列操作,給驚得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思維了。
他們已經得知,關羽關雲長和張飛張翼德,都有萬夫不擋之勇。
這樣的戰將,不是應該給予最大的寬容嗎?
哪裏有寬容?
蔡成給予的懲處,竟然比砍他們的頭都嚴重,直接驅逐出軍。
更可怕的是,這位成公子,三言兩語,竟然說動了難樓帶領整個烏桓融入大漢。
這可是融入大漢,不是歸順大漢。
也就是說,他們不用再給大漢上貢,而是直接成為了大漢的子民。
有這麽操作的嗎?
漢人都還餓著肚子呢,把糧食給他們?
不理解,完全不理解。
可看到青州將領,個個安之若素,甚至還有一些喜氣洋洋,沒人覺得成公子做得有什麽不對。
並州將領不敢說話,隻能等日後看結果了。
接下來,蔡成沒有讓器械軍團、斥候總隊和後勤軍團總結,而是讓他們各自交上一份總結報告。
蔡成當前還不想在呂布等人麵前,暴露得太多。當前展示的力量,已經足夠他們震顫了。
房間中,隻留下蔡成和並州將領。
哦,還有蔡琰、輕風、細雨和管篤四人負責記錄。
管篤迴歸後,根本不管自己是否疲勞,堅持要繼續給蔡成做記錄,還說蔡琰她們三人,搶了自己的活計,有了點小抱怨。
按管篤的說法,給主公做記錄,能夠學到太多的東西。
前段時間在常山國,蔡琰見識到了蔡成不畏強敵,單槍匹馬挑戰麹義的身姿。
今天,蔡琰又了解了護民軍驚人的戰績,以及蔡成公開透明又幹脆利落的處理關張二人。
這段時間,由於蔡成在路途上的傳授,蔡琰和輕風、細雨已經學會了速記。
雖然用的還是毛筆,可記錄的速度比過去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不僅學會了速記,還學會了使用標點符號。
蔡成傳授的標點符號,讓蔡琰驚喜莫名。
她不知道讀過多少古籍,所以更能夠理解,標點符號對正確理解語義的重要性。
此時此刻的蔡琰,算是把蔡成喜歡到了骨子裏。
真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為了報恩,把自己送給蔡成為妻為妾為婢,竟然是自己天大的造化。
有此奇男子為夫,此生何求?
蔡成笑著讓衛兵給並州將領換上熱茶。
今天還是並州將領第一次喝茶。
不是他們不喜歡,也不是他們不知道有“泡茶”這種新東西。
隻是他們一直在駐守並州邊境,軍餉不高,他們真買不起。
當然,如果他們身上有些閑錢的時候,都會去買酒。軍中發的酒,可不夠他們喝的。
今天他們才喝了第一口嶗山春芽,就驚訝萬分。
又香又醇,入口後,清香直接從鼻孔中往外躥。
隻不過,蔡成告訴他們,今天第一次喝茶,估計晚上可能會睡不著覺。
都是戰將,一夜不睡,根本就沒什麽。
熱茶換上後,蔡成才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口啖熱茶,輕聲開口。
“並州將領知兵善戰,並州狼騎名震北疆,並州陷陣營攻守兼備,我對並州將領和並州狼騎很是看重。”
蔡成上來先恭維了一番。
隻是他馬上話鋒一轉。
“現在我奉旨節製青、冀、幽、並四州兵馬。
“青州的護民軍,本就是我創建。
“冀州沒有兵馬,隻有兩員戰將,我已經帶來了。
“幽州的兵馬和戰將都打光了,現在朝廷前來的平叛軍,已經由公孫瓚率領返迴涼州,中郎將孟益也迴了京都。
“我現在唯一還沒有接觸的,就是並州兵馬了。
“在我正式下達軍令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各位將領的意願。隻要偏差不大,我會盡量滿足。”
蔡成話說得非常客氣,可並州將領卻聽得有點懵。
我們的意願?
我們是朝廷的兵馬,我們能有什麽意願?我們敢有嗎?
最後,還是張楊直接問出了口。“大帥,不知您想知道我們哪方麵的意願?”
發展畜牧業、開礦采礦、發展紡織業、保養草原防止沙漠化……
當然,他們的孩子都可以進入大學堂上學讀書,讀大漢的書,讀蔡成規定的書。
這就是文化侵蝕。
這些孩子成長起來後,安排優秀的去管理他們自己的族群,還擔心他們不心向大漢?
後世的西方世界,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他們花錢讓貧困國家的人去他們的國家做留學生,年複一年,培養了無數心向西方的人。
歸國後,就成為遺臭萬年的“公知”。
把烏桓的事情處理完之後,蔡成調來的護送關張二人的治安軍小隊也到了。
人不多,也就十人。
他們說是護送關張二人去與劉備會齊,還不如說是一路監視他們,不讓他們起什麽幺蛾子。
至於上表為劉備請徐州刺史,今晚擬定,明天便可以送出。
本來蔡成打算舉薦曹操為兗州牧,劉備為徐州牧,然後他模仿袁紹占據青、冀、幽、並四州,還原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形態。
可現在因為蔡琰的到來,若蔡邕不願意舉家搬遷至青州,他就得擔憂陳留蔡家的安危了。
不過,現在,他還沒有收到陳留蔡家的答複。
看來,得找個時間和蔡琰好好聊聊了。
關張二人被治安軍帶走了。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張飛的丈八蛇矛,都有馬車幫他們運輸。
如果不是關羽不遵軍令,圍殲完蘇仆延,蔡成就會把雪雲駒賞給他。
現在,雪雲駒還是自己繼續騎著吧。
其實,不是蔡成心狠,而是關羽連續不遵軍令,他實在是不敢讓他再留在護民軍中了。
這樣的人,留在軍中,日後必然會惹出大麻煩。
而且,還會在護民軍中造成極為不好的影響。
如果今天不頂格處置,那日後再出一位不遵軍令的怎麽辦?
兩個東漢末年的頂級名將,就這麽放棄,蔡成也不甘心。
可正因為他們能力強,才導致他們心高氣傲,不遵軍令。
這很可怕。
並州將領現在還在渾渾噩噩之中。
他們被蔡成這一係列操作,給驚得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思維了。
他們已經得知,關羽關雲長和張飛張翼德,都有萬夫不擋之勇。
這樣的戰將,不是應該給予最大的寬容嗎?
哪裏有寬容?
蔡成給予的懲處,竟然比砍他們的頭都嚴重,直接驅逐出軍。
更可怕的是,這位成公子,三言兩語,竟然說動了難樓帶領整個烏桓融入大漢。
這可是融入大漢,不是歸順大漢。
也就是說,他們不用再給大漢上貢,而是直接成為了大漢的子民。
有這麽操作的嗎?
漢人都還餓著肚子呢,把糧食給他們?
不理解,完全不理解。
可看到青州將領,個個安之若素,甚至還有一些喜氣洋洋,沒人覺得成公子做得有什麽不對。
並州將領不敢說話,隻能等日後看結果了。
接下來,蔡成沒有讓器械軍團、斥候總隊和後勤軍團總結,而是讓他們各自交上一份總結報告。
蔡成當前還不想在呂布等人麵前,暴露得太多。當前展示的力量,已經足夠他們震顫了。
房間中,隻留下蔡成和並州將領。
哦,還有蔡琰、輕風、細雨和管篤四人負責記錄。
管篤迴歸後,根本不管自己是否疲勞,堅持要繼續給蔡成做記錄,還說蔡琰她們三人,搶了自己的活計,有了點小抱怨。
按管篤的說法,給主公做記錄,能夠學到太多的東西。
前段時間在常山國,蔡琰見識到了蔡成不畏強敵,單槍匹馬挑戰麹義的身姿。
今天,蔡琰又了解了護民軍驚人的戰績,以及蔡成公開透明又幹脆利落的處理關張二人。
這段時間,由於蔡成在路途上的傳授,蔡琰和輕風、細雨已經學會了速記。
雖然用的還是毛筆,可記錄的速度比過去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不僅學會了速記,還學會了使用標點符號。
蔡成傳授的標點符號,讓蔡琰驚喜莫名。
她不知道讀過多少古籍,所以更能夠理解,標點符號對正確理解語義的重要性。
此時此刻的蔡琰,算是把蔡成喜歡到了骨子裏。
真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為了報恩,把自己送給蔡成為妻為妾為婢,竟然是自己天大的造化。
有此奇男子為夫,此生何求?
蔡成笑著讓衛兵給並州將領換上熱茶。
今天還是並州將領第一次喝茶。
不是他們不喜歡,也不是他們不知道有“泡茶”這種新東西。
隻是他們一直在駐守並州邊境,軍餉不高,他們真買不起。
當然,如果他們身上有些閑錢的時候,都會去買酒。軍中發的酒,可不夠他們喝的。
今天他們才喝了第一口嶗山春芽,就驚訝萬分。
又香又醇,入口後,清香直接從鼻孔中往外躥。
隻不過,蔡成告訴他們,今天第一次喝茶,估計晚上可能會睡不著覺。
都是戰將,一夜不睡,根本就沒什麽。
熱茶換上後,蔡成才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口啖熱茶,輕聲開口。
“並州將領知兵善戰,並州狼騎名震北疆,並州陷陣營攻守兼備,我對並州將領和並州狼騎很是看重。”
蔡成上來先恭維了一番。
隻是他馬上話鋒一轉。
“現在我奉旨節製青、冀、幽、並四州兵馬。
“青州的護民軍,本就是我創建。
“冀州沒有兵馬,隻有兩員戰將,我已經帶來了。
“幽州的兵馬和戰將都打光了,現在朝廷前來的平叛軍,已經由公孫瓚率領返迴涼州,中郎將孟益也迴了京都。
“我現在唯一還沒有接觸的,就是並州兵馬了。
“在我正式下達軍令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各位將領的意願。隻要偏差不大,我會盡量滿足。”
蔡成話說得非常客氣,可並州將領卻聽得有點懵。
我們的意願?
我們是朝廷的兵馬,我們能有什麽意願?我們敢有嗎?
最後,還是張楊直接問出了口。“大帥,不知您想知道我們哪方麵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