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青雲
仙行者:從西遊後世開始 作者:索絡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7章:青雲
這時候,天色終於有了一絲亮起來的意思。
峰底雜役館前農田邊上果園花壇盡頭的雞舍裏,有公雞開始打鳴……
其實這會兒大約也就是早上四五點多,不過,雞打鳴這事兒就這麽隨意——並不是說天亮了公雞就準時,有些時候公雞受到了意外的刺激,也會開始打鳴,然後一唿百應,所有的公雞一起打鳴,這就是半夜雞叫的由來……
不過,修仙弟子看來也挺勤快的,不多時就有幾個年輕的修仙者來登上閣樓,進入大廳。
這些人有的是禦劍飛上來,還帶著別的弟子,有的是騰空跳上來的,進來就看見羅星四人,多少有些驚訝,紛紛過來給羅長老和岑執事行禮,找到自己的蒲團就坐了下去,看見羅星這個陌生人,雖然也有些好奇,但也沒人多問,很是恬淡平和。
羅長老交代羅星一聲便和岑執事一起走到了大廳最深處——那裏就相當於是講台了,隻是沒有高出地麵的台子,隻有四個略顯不同的蒲團。
“講台”背後是一幅字畫,上麵隻有一個蒼勁古樸的字——道。
這幅字是羅星覺得最不意外的——反正總得有點什麽,穿越前還是穿越後,他都見多了,也算是兩個世界的相通之處吧,畢竟兩邊的文化底層還是有很多一樣的東西,那就是華夏古典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修仙弟子們的“早課”,也就是羅星的第一堂“修仙課”,即將開始了。
弟子越來越多,不過,坐滿了三分之二的蒲團之後,基本就沒有人來了,也不知道是遲到了還是有別的事情,或者幹脆不用來——畢竟修仙不是上課。
這些弟子中,也沒有熟麵孔,畢竟當初招仆役時見過的,也都是能禦劍飛行的,除了岑執事和唐總管,也就是現在的岑師叔和唐立軒師兄,估計也沒必要再來。
最後來的,是一對約莫三十來歲,容貌俊朗秀美的男女,比唐立軒還年輕,不過兩人直奔羅長老和岑執事而去,顯然就是雲鶴峰另外兩名執事了。
這兩人,男的叫葉典章,女的叫顧惜若,是羅長老和岑執事的師弟師妹,乃是一對道侶夫妻,也就是雲鶴峰弟子們的師叔師嬸——羅星很小的時候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麽門派裏師傅的師弟師妹都叫師叔,師傅的師兄師姐叫師伯,而不是叫師嬸師姑,哪怕是女人為主的門派……後來才知道啊,其實女性為主的這些稱唿也是有的,隻是尋常的作品裏很難看到。
四人齊聚,羅長老朗聲宣布講經即將開始,那位容貌秀美的女執事顧師嬸揮揮手,場中忽然飄散出陣陣煙氣,羅星鼻中嗅到一股提氣醒神的熏香,不知何時,大廳牆壁之上多出了幾盞木製香爐。
羅星好奇張望幾眼,羅長老便道:“今日多了一位弟子,乃是老夫新收的羅昊辰,也是你們的小師弟,今後大家相互扶持,多加照拂。”
眾弟子都朝著羅星看來,羅星多少有些不自在——六七十名弟子之中,有如同唐立軒這般的中年人,甚至有麵容蒼老的,都能給葉師叔顧師嬸當爹了,這些人還則罷了,還有些一看就是小小年紀,給羅星當兒子……不是,當侄子外甥都夠了,而羅星,卻成了他們所有人的小師弟!
看來,還真是拜師有先後啊……
當然,修仙者不可貌相,說不定那老者年紀確實比前方四位師長還小,而那幾個一臉稚氣的師兄師姐,要論年齡可能都比羅星大……雖然弟子們修為不算很高,但以羅星目前的修仙知識儲備,根本無從分辨。
所以,羅星隻能乖乖認了,道一聲:“弟子見過葉師叔顧師嬸,各位師兄師姐!”至於多多關照之類的,也懶得說了。
羅星忽然感覺,自己就像是穿越前各種校園劇裏的插班生,盡管他自己一路求學都挺順利,但也見過幾個插班進來,大概也能理解他們剛到新學校新班級的心情了……
不過麽,作為離開校園走上社會的半躺打工青年,羅星自認為臉皮比校園裏的學生們更厚一點,除了成為“小師弟”略有不爽,倒也沒感到緊張窘迫之類的,很是坦然。
畢竟,這裏是修仙門派,不是校園,也不是公司單位,有些東西,終歸不一樣的。
“新生介紹”,也就真麽簡單隨意,接著,羅長老開始講解打坐練氣築基的方式——從青雲門的功法講起,也不管弟子們學習進度如何,上來就是從頭講起,倒不像學校,更像職業培訓班……
青雲門的基礎功法,也就是所有內門外門弟子都能修習的功法,叫做《青雲道經》,羅星都沒有課本就稀裏糊塗聽了好一會兒,過了開頭幾句,後麵的內容忽然有些莫名的熟悉感。
“可言說之道,非天地之恆道,可稱謂之名,非萬物之常名……宇宙洪荒,天地玄黃……縱古橫今,造化流變……天地一氣,衍生萬類……觀想本心,意沉識海,若江河之納下,若空穀之虛懷……”
羅星行走江湖,也懂點說書人的陳詞濫調,算命先生的胡謅八扯,穿越前也學過一點古文,自然聽得出來,這第一句,就是化用的《老子道德經》第一句,後邊的有《千字文》,還有貌似是來自武俠小說的台詞……
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個大雜燴,說的好像挺有道理,又好像沒什麽道理……反正天地大道就擺在那兒,你沒那個悟性,就聽不懂,有那個悟性,這些話其實也很普通,開始就扯一點閑片兒,講點天地至理,然後就開始轉移到如何吸收天地靈氣給自己開光築基,什麽江河納下,什麽空穀虛懷,甚至有種練習“吸星大法”的味道。
老實說羅星是半懂不懂,但也好歹聽進去了一些,總之就是把心沉下來,感受空氣中的靈氣,然後,“謄空”自己,把靈氣吸進來。
老實說,羅星上半夜剛剛失去了所有的內力,這會兒體內真是空空如也,也達到了能夠吸收靈氣修仙的程度,真的是已經“謄空”了,不過,暫時還沒有找到所謂的“氣感”。
迴想起來,自己當初練出內力來的時候,也是突然間出現,然後以此為“引子”,才吸收到了更多的內力。
所以羅星現在需要的是第一股靈氣,作為“啟動資金”,才能源源不斷地吸收更多靈氣。
而根據岑執事先前的講解,武者修煉的所謂內力,不過是天地之間駁雜的靈氣,反過來說修仙者吸收的,那肯定就是純正的純淨的靈氣,而這其中的區別就是武者的體質跟普通人相差不大,而修仙者天賦異稟,體質純淨,能直接吸收最純正的靈氣。
現在羅星也算是完成了從武者到修仙者的蛻變,理論上可以吸收純正純淨靈氣,就差一點點氣感。
而氣感,就看天資和靈根,偏偏他是下品天資和雜靈根。
羅長老念了一段《青雲道經》之後,稍作講解,意思其實也跟羅星理解的差不多,這個氣感的問題,羅長老還是“特意”為羅星做了講解,一般來說,就算是天賦極佳之人也需要好幾天才能生出氣感,這就算快了,天資差一些的,幾十天半年一年才感悟也有可能,不必著急……
羅星心裏還是忍不住吐槽——那些天資好的還需要好幾天,大概也是因為要理解那段文字,畢竟人家是年紀輕輕就被帶到山門裏來了,社會閱曆都不足,有些可能都不識字,起碼得給他講明白……自己就不一樣了,好歹也是在世俗間行走過的,有些基礎。
不過,自己習武也是花了一些日子才練出內力來的,現在剛剛突破桎梏,想要開始吸收純正的靈氣成為修仙者,多等一段日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所以羅軍的心態也很快就平和下來。
羅長老講了一段兒,也就開始讓弟子們自己練習——有些老手其實早已熟門熟路,可能就是練到某個瓶頸,正好四位老師都在,有疑問的也可以提出來,好讓他們答疑解惑,不光解決了這些弟子的問題,也正好為其他弟子將來修行到那一步時做一個心理預防。
羅星其實也有疑問——自己身上一點靈氣都沒有,所以才是謄空的狀態,但羅長老講的這一段,所謂的謄空並不是針對自己一個人,而是所有的師兄師姐,可問題是他們基本上都已經練出氣感來了,體內多少都有靈氣,難不成每一次打坐都需要重謄空嗎?這不就跟自己剛開始練習控製內力的時候玩貪吃蛇一樣嗎?每天都得把貪吃蛇連起來,然後在體內運行一個周天,練完了,貪吃蛇又散開了——修仙總不會跟練內功一樣吧?
於是乎,羅星在自己都沒有練出一絲氣感來的時候,就舉手提問。
羅長老和岑執事其實都已經領教過了羅星旺盛的好奇心,不過他們覺得那些都是羅星在山下自己胡亂琢磨出來的,所以還警告羅星不要胡思亂想,免得將來走火入魔,但現在羅星有疑問,該迴答還是要迴答的。
聽了羅星的問題,羅長老卻是淡淡一笑:“天地靈氣本無形無質,隻有我輩修行之人能夠感知體察,馭使驅遣,卻也不是我等私有之物,乃是天地萬物所共有,將其吸納入體,亦不是為占有,而是為體悟天地之恆道,感應天地自然,進而熟練精進運用天地靈氣的本領,最終領悟大道,與道合一,羽化登仙,逍遙長生,昊辰你本是山下習武之人,以為體內靈力越多越好,是誤入歧途,好在你及時打破桎梏,這些謬誤見識,也該拋下了,至於空穀虛懷,江海納下,也不是每一次都必須謄空體內靈氣,隻是不必貪多挽留,至於能留下多少,則看你天資和靈根。”
羅星恍然——大致意思就是,自己的理解有些錯誤,這修煉不是拚命往體內塞靈氣,塞的越多就越強,而是說你得把這東西引到體內,好好觀察研究,然後再學習怎麽運用它,至於自己的容納上限,早就已經被自己的天賦和靈根給限定了,就跟遊戲裏一樣——多少級有多少紅和藍,而你要是有別的渠道提升自己的紅和藍,那就不在講解範圍之內了,那叫奇遇……
於是,羅星也裝模作樣感慨道:“弟子明白了,天地靈氣無窮無盡,而我等修行中人能夠容納的靈氣是有限的,以有限求無限,本就是癡心妄想,況且,我等體內靈氣有限,麵對天地之間無限靈氣,應當如同江海空穀一般虛懷納下,卻不必執著於挽留……”
羅長老和岑執事自然是滿意點頭,葉師叔和顧師嬸對羅星似乎也是頗感驚喜,不少弟看羅星的眼神也多了些敬佩之意,當然,也有不太當迴事兒的,至於羨慕嫉妒的,大概沒有……畢竟是新來的小師弟。
答疑解惑和練習仍在繼續,羅星也繼續嚐試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完成——盡管按照羅長老的說辭,今天乃至今後一段時間之內,大概都沒什麽希望。
這時候,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失去所有內力的時候,經曆的那一場荒誕得像是做夢的“幻境”。
夢裏的滿天星鬥,夢裏的三重丹田,夢裏的吞噬星河……似乎,不能完全的歸咎於幻覺。
那漫天的星辰之力,總不能僅僅是為了把自己體內的內力全部擠走吧?
而且,按照羅長老的講法,《青雲道經》心法入門,也就是找到氣感,將靈氣引入體內,而存儲靈氣的部位,則是臍下三寸的丹田,這跟習武之人的差別也不大……
那三個丹田,能容納滿天星辰,自然也能容納比別人多的靈氣,這倒也能解釋自己是五係雜靈根,有五個需要裝滿的“水池”。
不過,五個水池和三個丹田,多少有些對不上號……
似乎,哪裏理解有誤……
況且,弟子們要將靈氣存在下丹田,能留多少算多少,不能貪心,自己在“夢”裏,似乎是先從上丹田被星辰之力灌滿的……這也很難解釋得通,總不能,自己就照著夢裏來,從頭頂上丹田開始吸收靈氣吧?
這樣一來,怕不是惹的羅長老都懶得再次警告,直接把自己驅逐出雲鶴峰山門?
想到此處,羅星決定還是老老實實按著羅長老的教導,慢慢尋找氣感。
至於夢境幻覺中的景象,暫時不去管他它……
正想到此處,卻感覺渾身一陣清涼,接著,就有一股子靈氣,從頭頂泥丸宮緩緩傾注而下,進入了上丹田之內。
羅星隻感覺渾身再一次被“醍醐灌頂”,雖然,這次灌頂的“液體”不太一樣。
這時候,大廳窗戶之外,也露出了黎明的第一絲曙光……
這時候,天色終於有了一絲亮起來的意思。
峰底雜役館前農田邊上果園花壇盡頭的雞舍裏,有公雞開始打鳴……
其實這會兒大約也就是早上四五點多,不過,雞打鳴這事兒就這麽隨意——並不是說天亮了公雞就準時,有些時候公雞受到了意外的刺激,也會開始打鳴,然後一唿百應,所有的公雞一起打鳴,這就是半夜雞叫的由來……
不過,修仙弟子看來也挺勤快的,不多時就有幾個年輕的修仙者來登上閣樓,進入大廳。
這些人有的是禦劍飛上來,還帶著別的弟子,有的是騰空跳上來的,進來就看見羅星四人,多少有些驚訝,紛紛過來給羅長老和岑執事行禮,找到自己的蒲團就坐了下去,看見羅星這個陌生人,雖然也有些好奇,但也沒人多問,很是恬淡平和。
羅長老交代羅星一聲便和岑執事一起走到了大廳最深處——那裏就相當於是講台了,隻是沒有高出地麵的台子,隻有四個略顯不同的蒲團。
“講台”背後是一幅字畫,上麵隻有一個蒼勁古樸的字——道。
這幅字是羅星覺得最不意外的——反正總得有點什麽,穿越前還是穿越後,他都見多了,也算是兩個世界的相通之處吧,畢竟兩邊的文化底層還是有很多一樣的東西,那就是華夏古典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修仙弟子們的“早課”,也就是羅星的第一堂“修仙課”,即將開始了。
弟子越來越多,不過,坐滿了三分之二的蒲團之後,基本就沒有人來了,也不知道是遲到了還是有別的事情,或者幹脆不用來——畢竟修仙不是上課。
這些弟子中,也沒有熟麵孔,畢竟當初招仆役時見過的,也都是能禦劍飛行的,除了岑執事和唐總管,也就是現在的岑師叔和唐立軒師兄,估計也沒必要再來。
最後來的,是一對約莫三十來歲,容貌俊朗秀美的男女,比唐立軒還年輕,不過兩人直奔羅長老和岑執事而去,顯然就是雲鶴峰另外兩名執事了。
這兩人,男的叫葉典章,女的叫顧惜若,是羅長老和岑執事的師弟師妹,乃是一對道侶夫妻,也就是雲鶴峰弟子們的師叔師嬸——羅星很小的時候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麽門派裏師傅的師弟師妹都叫師叔,師傅的師兄師姐叫師伯,而不是叫師嬸師姑,哪怕是女人為主的門派……後來才知道啊,其實女性為主的這些稱唿也是有的,隻是尋常的作品裏很難看到。
四人齊聚,羅長老朗聲宣布講經即將開始,那位容貌秀美的女執事顧師嬸揮揮手,場中忽然飄散出陣陣煙氣,羅星鼻中嗅到一股提氣醒神的熏香,不知何時,大廳牆壁之上多出了幾盞木製香爐。
羅星好奇張望幾眼,羅長老便道:“今日多了一位弟子,乃是老夫新收的羅昊辰,也是你們的小師弟,今後大家相互扶持,多加照拂。”
眾弟子都朝著羅星看來,羅星多少有些不自在——六七十名弟子之中,有如同唐立軒這般的中年人,甚至有麵容蒼老的,都能給葉師叔顧師嬸當爹了,這些人還則罷了,還有些一看就是小小年紀,給羅星當兒子……不是,當侄子外甥都夠了,而羅星,卻成了他們所有人的小師弟!
看來,還真是拜師有先後啊……
當然,修仙者不可貌相,說不定那老者年紀確實比前方四位師長還小,而那幾個一臉稚氣的師兄師姐,要論年齡可能都比羅星大……雖然弟子們修為不算很高,但以羅星目前的修仙知識儲備,根本無從分辨。
所以,羅星隻能乖乖認了,道一聲:“弟子見過葉師叔顧師嬸,各位師兄師姐!”至於多多關照之類的,也懶得說了。
羅星忽然感覺,自己就像是穿越前各種校園劇裏的插班生,盡管他自己一路求學都挺順利,但也見過幾個插班進來,大概也能理解他們剛到新學校新班級的心情了……
不過麽,作為離開校園走上社會的半躺打工青年,羅星自認為臉皮比校園裏的學生們更厚一點,除了成為“小師弟”略有不爽,倒也沒感到緊張窘迫之類的,很是坦然。
畢竟,這裏是修仙門派,不是校園,也不是公司單位,有些東西,終歸不一樣的。
“新生介紹”,也就真麽簡單隨意,接著,羅長老開始講解打坐練氣築基的方式——從青雲門的功法講起,也不管弟子們學習進度如何,上來就是從頭講起,倒不像學校,更像職業培訓班……
青雲門的基礎功法,也就是所有內門外門弟子都能修習的功法,叫做《青雲道經》,羅星都沒有課本就稀裏糊塗聽了好一會兒,過了開頭幾句,後麵的內容忽然有些莫名的熟悉感。
“可言說之道,非天地之恆道,可稱謂之名,非萬物之常名……宇宙洪荒,天地玄黃……縱古橫今,造化流變……天地一氣,衍生萬類……觀想本心,意沉識海,若江河之納下,若空穀之虛懷……”
羅星行走江湖,也懂點說書人的陳詞濫調,算命先生的胡謅八扯,穿越前也學過一點古文,自然聽得出來,這第一句,就是化用的《老子道德經》第一句,後邊的有《千字文》,還有貌似是來自武俠小說的台詞……
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個大雜燴,說的好像挺有道理,又好像沒什麽道理……反正天地大道就擺在那兒,你沒那個悟性,就聽不懂,有那個悟性,這些話其實也很普通,開始就扯一點閑片兒,講點天地至理,然後就開始轉移到如何吸收天地靈氣給自己開光築基,什麽江河納下,什麽空穀虛懷,甚至有種練習“吸星大法”的味道。
老實說羅星是半懂不懂,但也好歹聽進去了一些,總之就是把心沉下來,感受空氣中的靈氣,然後,“謄空”自己,把靈氣吸進來。
老實說,羅星上半夜剛剛失去了所有的內力,這會兒體內真是空空如也,也達到了能夠吸收靈氣修仙的程度,真的是已經“謄空”了,不過,暫時還沒有找到所謂的“氣感”。
迴想起來,自己當初練出內力來的時候,也是突然間出現,然後以此為“引子”,才吸收到了更多的內力。
所以羅星現在需要的是第一股靈氣,作為“啟動資金”,才能源源不斷地吸收更多靈氣。
而根據岑執事先前的講解,武者修煉的所謂內力,不過是天地之間駁雜的靈氣,反過來說修仙者吸收的,那肯定就是純正的純淨的靈氣,而這其中的區別就是武者的體質跟普通人相差不大,而修仙者天賦異稟,體質純淨,能直接吸收最純正的靈氣。
現在羅星也算是完成了從武者到修仙者的蛻變,理論上可以吸收純正純淨靈氣,就差一點點氣感。
而氣感,就看天資和靈根,偏偏他是下品天資和雜靈根。
羅長老念了一段《青雲道經》之後,稍作講解,意思其實也跟羅星理解的差不多,這個氣感的問題,羅長老還是“特意”為羅星做了講解,一般來說,就算是天賦極佳之人也需要好幾天才能生出氣感,這就算快了,天資差一些的,幾十天半年一年才感悟也有可能,不必著急……
羅星心裏還是忍不住吐槽——那些天資好的還需要好幾天,大概也是因為要理解那段文字,畢竟人家是年紀輕輕就被帶到山門裏來了,社會閱曆都不足,有些可能都不識字,起碼得給他講明白……自己就不一樣了,好歹也是在世俗間行走過的,有些基礎。
不過,自己習武也是花了一些日子才練出內力來的,現在剛剛突破桎梏,想要開始吸收純正的靈氣成為修仙者,多等一段日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所以羅軍的心態也很快就平和下來。
羅長老講了一段兒,也就開始讓弟子們自己練習——有些老手其實早已熟門熟路,可能就是練到某個瓶頸,正好四位老師都在,有疑問的也可以提出來,好讓他們答疑解惑,不光解決了這些弟子的問題,也正好為其他弟子將來修行到那一步時做一個心理預防。
羅星其實也有疑問——自己身上一點靈氣都沒有,所以才是謄空的狀態,但羅長老講的這一段,所謂的謄空並不是針對自己一個人,而是所有的師兄師姐,可問題是他們基本上都已經練出氣感來了,體內多少都有靈氣,難不成每一次打坐都需要重謄空嗎?這不就跟自己剛開始練習控製內力的時候玩貪吃蛇一樣嗎?每天都得把貪吃蛇連起來,然後在體內運行一個周天,練完了,貪吃蛇又散開了——修仙總不會跟練內功一樣吧?
於是乎,羅星在自己都沒有練出一絲氣感來的時候,就舉手提問。
羅長老和岑執事其實都已經領教過了羅星旺盛的好奇心,不過他們覺得那些都是羅星在山下自己胡亂琢磨出來的,所以還警告羅星不要胡思亂想,免得將來走火入魔,但現在羅星有疑問,該迴答還是要迴答的。
聽了羅星的問題,羅長老卻是淡淡一笑:“天地靈氣本無形無質,隻有我輩修行之人能夠感知體察,馭使驅遣,卻也不是我等私有之物,乃是天地萬物所共有,將其吸納入體,亦不是為占有,而是為體悟天地之恆道,感應天地自然,進而熟練精進運用天地靈氣的本領,最終領悟大道,與道合一,羽化登仙,逍遙長生,昊辰你本是山下習武之人,以為體內靈力越多越好,是誤入歧途,好在你及時打破桎梏,這些謬誤見識,也該拋下了,至於空穀虛懷,江海納下,也不是每一次都必須謄空體內靈氣,隻是不必貪多挽留,至於能留下多少,則看你天資和靈根。”
羅星恍然——大致意思就是,自己的理解有些錯誤,這修煉不是拚命往體內塞靈氣,塞的越多就越強,而是說你得把這東西引到體內,好好觀察研究,然後再學習怎麽運用它,至於自己的容納上限,早就已經被自己的天賦和靈根給限定了,就跟遊戲裏一樣——多少級有多少紅和藍,而你要是有別的渠道提升自己的紅和藍,那就不在講解範圍之內了,那叫奇遇……
於是,羅星也裝模作樣感慨道:“弟子明白了,天地靈氣無窮無盡,而我等修行中人能夠容納的靈氣是有限的,以有限求無限,本就是癡心妄想,況且,我等體內靈氣有限,麵對天地之間無限靈氣,應當如同江海空穀一般虛懷納下,卻不必執著於挽留……”
羅長老和岑執事自然是滿意點頭,葉師叔和顧師嬸對羅星似乎也是頗感驚喜,不少弟看羅星的眼神也多了些敬佩之意,當然,也有不太當迴事兒的,至於羨慕嫉妒的,大概沒有……畢竟是新來的小師弟。
答疑解惑和練習仍在繼續,羅星也繼續嚐試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完成——盡管按照羅長老的說辭,今天乃至今後一段時間之內,大概都沒什麽希望。
這時候,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失去所有內力的時候,經曆的那一場荒誕得像是做夢的“幻境”。
夢裏的滿天星鬥,夢裏的三重丹田,夢裏的吞噬星河……似乎,不能完全的歸咎於幻覺。
那漫天的星辰之力,總不能僅僅是為了把自己體內的內力全部擠走吧?
而且,按照羅長老的講法,《青雲道經》心法入門,也就是找到氣感,將靈氣引入體內,而存儲靈氣的部位,則是臍下三寸的丹田,這跟習武之人的差別也不大……
那三個丹田,能容納滿天星辰,自然也能容納比別人多的靈氣,這倒也能解釋自己是五係雜靈根,有五個需要裝滿的“水池”。
不過,五個水池和三個丹田,多少有些對不上號……
似乎,哪裏理解有誤……
況且,弟子們要將靈氣存在下丹田,能留多少算多少,不能貪心,自己在“夢”裏,似乎是先從上丹田被星辰之力灌滿的……這也很難解釋得通,總不能,自己就照著夢裏來,從頭頂上丹田開始吸收靈氣吧?
這樣一來,怕不是惹的羅長老都懶得再次警告,直接把自己驅逐出雲鶴峰山門?
想到此處,羅星決定還是老老實實按著羅長老的教導,慢慢尋找氣感。
至於夢境幻覺中的景象,暫時不去管他它……
正想到此處,卻感覺渾身一陣清涼,接著,就有一股子靈氣,從頭頂泥丸宮緩緩傾注而下,進入了上丹田之內。
羅星隻感覺渾身再一次被“醍醐灌頂”,雖然,這次灌頂的“液體”不太一樣。
這時候,大廳窗戶之外,也露出了黎明的第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