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瑾見皇帝願意繼續聆聽,心中一振,深知這是洗清冤屈的關鍵時機。他向身旁的侍從示意,侍從立刻呈上一個精心準備的錦盒。慕容瑾恭敬地接過,再次上前幾步,將錦盒置於禦案之上,小心翼翼地打開。


    “陛下,這便是那封奸臣偽造的與敵國勾結的書信。”慕容瑾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取出書信,展開後,指著上麵的字跡,開始詳細剖析。“陛下請看,此信的行文風格與微臣平日大相徑庭。微臣自幼研習兵法與政務,行文向來簡潔明快、直抒胸臆,旨在清晰傳達意圖。然而這封信,言辭晦澀、拐彎抹角,諸多表述模棱兩可,實在不似微臣所為。”


    皇帝微微俯身,仔細端詳著書信,眉頭緊鎖,神色凝重。慕容瑾繼續說道:“再者,從書法筆跡來看,微臣雖不敢自詡書法大家,但多年書寫,也形成了獨特的筆法習慣。比如這個‘軍’字,微臣下筆時,末筆的那一豎總是剛勁有力且略微向左傾斜,而此信中的‘軍’字,豎畫綿軟無力,向右傾斜,與微臣的筆跡差異明顯。”


    為了讓皇帝更直觀地感受,慕容瑾從袖中取出自己平日書寫的一份文書,呈了上去。皇帝將兩份文書對照查看,果然發現了慕容瑾所說的差異,不禁微微點頭。


    慕容瑾趁熱打鐵,又說道:“陛下,還有這紙張所用的熏香,也是重要線索。此香氣味獨特,微臣派人多方打聽,得知乃是南方某國進貢的珍稀香料,極為難得,尋常人家根本無法獲得。而奸臣憑借其在朝中的權勢,設法弄到了一些,用於熏染他日常所用的紙張。巧合的是,這封偽造書信所用紙張,正是沾染了這種獨特的熏香。”


    皇帝輕輕嗅了嗅書信,確實聞到一股奇異而獨特的香氣,與平日所聞大不相同。他心中對慕容瑾的話又信了幾分,但仍不動聲色地說道:“僅憑這香氣,也難以確鑿認定此信為奸臣偽造,或許隻是巧合。”


    慕容瑾早料到皇帝會有此疑慮,從容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僅憑香氣確實難以定論。但請陛下再看這偽造的軍令。”他從錦盒中取出偽造的軍令,展開在眾人麵前。


    “陛下,我軍軍令皆有特殊暗記,此暗記是為防止軍令被偽造,確保軍事行動機密而設。隻有軍中高級將領知曉暗記的製作方法與位置,並且暗記會根據不同時期、不同任務進行調整。而這封所謂的軍令,毫無暗記痕跡,顯然是偽造的。”


    慕容瑾詳細向皇帝解釋了軍令暗記的設置原理與重要性,又拿出一份真正的軍令樣本,與偽造的軍令並排放在一起,指著暗記所在之處,讓皇帝對比查看。皇帝看著兩份軍令,一個有暗記,一個毫無痕跡,心中的懷疑愈發加深。


    這時,朝堂中的大臣們也開始低聲議論起來。支持慕容瑾的大臣們紛紛點頭,對他所展示的證據表示認同;而一些中立大臣,原本持懷疑態度,此刻也不禁對慕容瑾的陳述產生了動搖;至於奸臣的黨羽們,雖心中忐忑,但仍強裝鎮定,試圖尋找反駁的機會。


    慕容瑾繼續說道:“陛下,這些證據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足以證明這是奸臣蓄意偽造,用來陷害微臣的陰謀。為了進一步證實,微臣還找到了一位熟悉紙張和熏香的行家,他可以為陛下詳細講解此香的獨特之處以及紙張的來源。”


    皇帝微微點頭,說道:“傳那行家上殿。”


    不多時,一位頭發花白、身著樸素的老者被帶上朝堂。老者跪地叩首,說道:“陛下,草民陳三,自幼研習紙張與香料,在這行已有些年頭。聽聞陛下有問,草民定知無不言。”


    慕容瑾說道:“陳三,你且說說這書信紙張上熏香的來曆與獨特之處。”


    陳三恭敬地說道:“陛下,此香名為‘凝露香’,乃是南方某國皇室專用香料,極為珍稀。其製作工藝複雜,需用多種奇花異草,曆經七七四十九天精心調配而成。此香香氣清幽,初聞淡雅,細嗅之下卻層次豐富,且留香持久,數日不散。更為獨特的是,‘凝露香’中含有一種特殊成分,會使紙張微微泛黃,且泛黃的色澤與其他香料熏染的紙張截然不同。陛下若仔細查看,便能發現此信紙張的泛黃之處,正是‘凝露香’的痕跡。”


    皇帝聽了陳三的解說,再次拿起書信查看,果然發現紙張有淡淡的泛黃痕跡,與陳三所說相符。他心中已然對奸臣的行徑有了大致判斷,但仍需更多證據,於是問道:“那這紙張又是從何而來?”


    陳三迴答道:“陛下,此紙乃是一種名為‘雲紋宣紙’的特製紙張,同樣來自南方。這種紙張質地細膩,紋理如雲朵般自然流暢,製作工藝精湛,產量稀少,多用於皇室或高官顯貴書寫重要文書。據草民所知,在京城之中,唯有奸臣府上曾采購過一批‘雲紋宣紙’,用於書寫往來書信。”


    慕容瑾接著說道:“陛下,陳三所言句句屬實,可見這封偽造書信無論是紙張、熏香,還是行文筆跡,都指向了奸臣。而那偽造的軍令,更是破綻百出,毫無我軍軍令應有的暗記。這一係列證據相互關聯,足以證明奸臣的險惡陰謀。”


    皇帝坐在龍椅上,沉思良久。他深知此事重大,若處理不當,不僅會冤枉忠臣,還可能引發朝堂動蕩。但眼前的證據又如此確鑿,讓他不得不對奸臣的行為產生深深的懷疑。終於,皇帝緩緩開口道:“慕容瑾所呈證據,看似確鑿,但仍需進一步核實。來人,將這些證據封存,朕會派人詳查。慕容瑾,你且退下,等候朕的裁決。”


    慕容瑾和林曉對視一眼,心中雖有些焦急,但也明白皇帝此舉是慎重之舉。他們跪地叩首,說道:“臣遵旨。”然後緩緩退下朝堂。


    退朝後,慕容瑾和林曉走在迴宮的路上,心情略顯沉重。林曉輕聲安慰道:“瑾,莫要氣餒,我們所呈證據確鑿,相信陛下定會明察秋毫。”慕容瑾握住林曉的手,說道:“曉兒,我也相信陛下會做出公正的裁決,但在結果出來之前,我始終放心不下。”


    兩人默默前行,心中都在期待著皇帝能早日查明真相,還慕容瑾一個清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古代遇見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的風伊八月的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的風伊八月的雨並收藏迴到古代遇見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