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容瑾與王虎激烈對峙,朝堂氣氛緊張到極點之時,慕容瑾請出的幾位證人緩緩步入朝堂。這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們身上,仿佛時間都為之停滯。
第一位證人是王虎府中的一位中年下人,他身材消瘦,神色緊張,但眼中透著一股毅然決然。他走到朝堂中央,“撲通”一聲跪地,聲音略帶顫抖卻又堅定地說道:“陛下,小人在王虎大人府中當差多年,一直恪盡職守。然而,近日來小人卻發現府中諸多異常。王虎大人頻繁與一些神秘人會麵,那些人每次來都遮遮掩掩,行跡十分可疑。”
皇帝微微皺眉,目光如炬地看著這位下人,問道:“你且詳細說來,這些神秘人究竟有何可疑之處?你又怎知他們與王虎的商議內容與慕容瑾有關?”
下人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陛下,那些神秘人每次來都選擇在深夜,而且王虎大人特意吩咐不許府中下人靠近。但有一次,小人在給書房送茶時,無意間聽到他們提及慕容瑾將軍,說要想辦法讓將軍背上謀反的罪名,還說什麽這是扳倒慕容瑾,掌控朝堂的絕佳機會。小人當時聽了,心中十分震驚,本想告知將軍,可又怕王虎大人報複,一直猶豫不決。直到後來聽聞將軍被汙蔑謀反,小人實在不忍,才決定站出來說出真相。”
王虎臉色鐵青,大聲嗬斥道:“你這刁奴,竟敢編造謊言汙蔑於我!定是慕容瑾給了你什麽好處,讓你在此胡言亂語!”
下人毫不畏懼地直視王虎,說道:“王虎大人,我跟隨您多年,自問對您忠心耿耿。可您做出這等陷害忠良之事,實在讓小人痛心疾首。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
這時,第二位證人走上前來。這是一位身材魁梧的普通百姓,他皮膚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勞作之人。他向皇帝行禮後,聲音洪亮地說道:“陛下,小民是京城郊外的一個農夫。前些日子,小民去城中賣菜,路過一處小巷時,聽到幾個人在議論慕容瑾將軍謀反之事。他們說得有板有眼,仿佛親眼所見一般。小民覺得奇怪,平日裏聽聞慕容瑾將軍威名,深知將軍是忠君愛國之人,怎會謀反?於是便留了個心眼,暗中觀察。”
皇帝好奇地問道:“那你發現了什麽?”
這位百姓說道:“陛下,小民發現這幾個人每日都會在京城不同的地方,向路人傳播慕容瑾將軍謀反的謠言。而且,他們傳播的內容都一模一樣,顯然是有人事先教好的。後來,小民偶然看到他們與王虎大人府中的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接觸,那管家模樣的人給了他們一些銀子,還叮囑他們繼續把謠言傳得更廣。小民這才明白,原來是王虎大人在背後指使他們汙蔑慕容瑾將軍。”
王虎冷笑一聲,說道:“陛下,這等粗鄙之人,信口胡謅,怎能輕信?想必也是慕容瑾買通了他,故意來擾亂朝堂視聽。”
慕容瑾站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王虎,你休要再狡辯!這兩位證人,一位是你府中的下人,深知你的所作所為;一位是京城的普通百姓,與我素不相識。他們所言相互印證,足見你陷害我之心昭然若揭。”
就在此時,第三位證人也站了出來。這是一位儒雅的書生,他手持折扇,不卑不亢地說道:“陛下,草民是京城的一名學子。近日在參加一場詩會時,聽到幾位官員談論慕容瑾將軍之事。其中一人言辭激烈,對慕容瑾將軍惡意詆毀,說將軍擁兵自重,意圖謀反。草民心中疑惑,便與旁人打聽,得知此人正是王虎大人的親信。而且,草民還聽聞,王虎大人為了拉攏朝中官員一同汙蔑慕容瑾將軍,許以高官厚祿,不少官員受其誘惑,紛紛附和。草民認為,朝堂乃公正之地,不應被這些奸臣小人攪亂,故前來為慕容瑾將軍作證。”
王虎聽到這裏,心中愈發慌亂,但仍強裝鎮定地說道:“陛下,這些人都是別有用心,構陷於臣。陛下千萬不要被他們迷惑。”
皇帝聽了三位證人的證言,心中對王虎的懷疑又加深了幾分。他沉思片刻,看著王虎說道:“王虎,三位證人所言,皆指向你策劃陰謀陷害慕容瑾。你還有何話說?”
王虎額頭冒出細密的汗珠,他知道此時局勢對自己極為不利,但仍妄圖做最後的掙紮:“陛下,這都是他們串通好的,是慕容瑾為了自救設下的圈套。陛下明察啊!”
慕容瑾看著王虎的醜態,心中充滿了憤怒與不屑,說道:“王虎,你機關算盡,卻不知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你以為憑借你的陰謀就能蒙蔽陛下的雙眼,陷害忠良,獨攬大權?今日,便是你的陰謀敗露之時!”
朝堂上的大臣們此時也紛紛議論起來,有的對王虎的行為表示憤慨,指責他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有違臣子之道;有的則在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卷入這場陰謀之中,同時也對慕容瑾能夠找到如此有力的證人而感到驚歎。
在這緊張的氣氛中,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沉。他看著王虎,心中對其失望至極。曾經的臣子,為了權力竟然做出這等陷害忠良的惡行,實在是讓他痛心。而慕容瑾,一直以來忠心耿耿,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卻遭受如此汙蔑。皇帝心中已然有了決斷,但他仍需再看慕容瑾呈上的證據,確保萬無一失。
“將證據呈上來,朕要仔細查看。”皇帝的聲音冰冷而威嚴,在朝堂上迴蕩。
慕容瑾恭敬地再次將整理好的證據呈上,由太監轉交給皇帝。皇帝翻開證據,仔細地查看每一個細節,每一條線索都與證人的證言相互唿應,讓他更加確信王虎的陰謀。
此時的王虎,心中充滿了恐懼與絕望。他知道,自己精心策劃的陰謀已經徹底敗露,等待他的將是嚴厲的懲罰。但他仍心存僥幸,希望皇帝能念及他往日的“功勞”,從輕發落。然而,他所犯下的罪行,又怎能輕易饒恕?
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的裁決。這場由證人出庭引發的朝堂風波,究竟會如何收場?王虎又將麵臨怎樣的結局?一切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第一位證人是王虎府中的一位中年下人,他身材消瘦,神色緊張,但眼中透著一股毅然決然。他走到朝堂中央,“撲通”一聲跪地,聲音略帶顫抖卻又堅定地說道:“陛下,小人在王虎大人府中當差多年,一直恪盡職守。然而,近日來小人卻發現府中諸多異常。王虎大人頻繁與一些神秘人會麵,那些人每次來都遮遮掩掩,行跡十分可疑。”
皇帝微微皺眉,目光如炬地看著這位下人,問道:“你且詳細說來,這些神秘人究竟有何可疑之處?你又怎知他們與王虎的商議內容與慕容瑾有關?”
下人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陛下,那些神秘人每次來都選擇在深夜,而且王虎大人特意吩咐不許府中下人靠近。但有一次,小人在給書房送茶時,無意間聽到他們提及慕容瑾將軍,說要想辦法讓將軍背上謀反的罪名,還說什麽這是扳倒慕容瑾,掌控朝堂的絕佳機會。小人當時聽了,心中十分震驚,本想告知將軍,可又怕王虎大人報複,一直猶豫不決。直到後來聽聞將軍被汙蔑謀反,小人實在不忍,才決定站出來說出真相。”
王虎臉色鐵青,大聲嗬斥道:“你這刁奴,竟敢編造謊言汙蔑於我!定是慕容瑾給了你什麽好處,讓你在此胡言亂語!”
下人毫不畏懼地直視王虎,說道:“王虎大人,我跟隨您多年,自問對您忠心耿耿。可您做出這等陷害忠良之事,實在讓小人痛心疾首。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
這時,第二位證人走上前來。這是一位身材魁梧的普通百姓,他皮膚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勞作之人。他向皇帝行禮後,聲音洪亮地說道:“陛下,小民是京城郊外的一個農夫。前些日子,小民去城中賣菜,路過一處小巷時,聽到幾個人在議論慕容瑾將軍謀反之事。他們說得有板有眼,仿佛親眼所見一般。小民覺得奇怪,平日裏聽聞慕容瑾將軍威名,深知將軍是忠君愛國之人,怎會謀反?於是便留了個心眼,暗中觀察。”
皇帝好奇地問道:“那你發現了什麽?”
這位百姓說道:“陛下,小民發現這幾個人每日都會在京城不同的地方,向路人傳播慕容瑾將軍謀反的謠言。而且,他們傳播的內容都一模一樣,顯然是有人事先教好的。後來,小民偶然看到他們與王虎大人府中的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接觸,那管家模樣的人給了他們一些銀子,還叮囑他們繼續把謠言傳得更廣。小民這才明白,原來是王虎大人在背後指使他們汙蔑慕容瑾將軍。”
王虎冷笑一聲,說道:“陛下,這等粗鄙之人,信口胡謅,怎能輕信?想必也是慕容瑾買通了他,故意來擾亂朝堂視聽。”
慕容瑾站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王虎,你休要再狡辯!這兩位證人,一位是你府中的下人,深知你的所作所為;一位是京城的普通百姓,與我素不相識。他們所言相互印證,足見你陷害我之心昭然若揭。”
就在此時,第三位證人也站了出來。這是一位儒雅的書生,他手持折扇,不卑不亢地說道:“陛下,草民是京城的一名學子。近日在參加一場詩會時,聽到幾位官員談論慕容瑾將軍之事。其中一人言辭激烈,對慕容瑾將軍惡意詆毀,說將軍擁兵自重,意圖謀反。草民心中疑惑,便與旁人打聽,得知此人正是王虎大人的親信。而且,草民還聽聞,王虎大人為了拉攏朝中官員一同汙蔑慕容瑾將軍,許以高官厚祿,不少官員受其誘惑,紛紛附和。草民認為,朝堂乃公正之地,不應被這些奸臣小人攪亂,故前來為慕容瑾將軍作證。”
王虎聽到這裏,心中愈發慌亂,但仍強裝鎮定地說道:“陛下,這些人都是別有用心,構陷於臣。陛下千萬不要被他們迷惑。”
皇帝聽了三位證人的證言,心中對王虎的懷疑又加深了幾分。他沉思片刻,看著王虎說道:“王虎,三位證人所言,皆指向你策劃陰謀陷害慕容瑾。你還有何話說?”
王虎額頭冒出細密的汗珠,他知道此時局勢對自己極為不利,但仍妄圖做最後的掙紮:“陛下,這都是他們串通好的,是慕容瑾為了自救設下的圈套。陛下明察啊!”
慕容瑾看著王虎的醜態,心中充滿了憤怒與不屑,說道:“王虎,你機關算盡,卻不知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你以為憑借你的陰謀就能蒙蔽陛下的雙眼,陷害忠良,獨攬大權?今日,便是你的陰謀敗露之時!”
朝堂上的大臣們此時也紛紛議論起來,有的對王虎的行為表示憤慨,指責他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有違臣子之道;有的則在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卷入這場陰謀之中,同時也對慕容瑾能夠找到如此有力的證人而感到驚歎。
在這緊張的氣氛中,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沉。他看著王虎,心中對其失望至極。曾經的臣子,為了權力竟然做出這等陷害忠良的惡行,實在是讓他痛心。而慕容瑾,一直以來忠心耿耿,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卻遭受如此汙蔑。皇帝心中已然有了決斷,但他仍需再看慕容瑾呈上的證據,確保萬無一失。
“將證據呈上來,朕要仔細查看。”皇帝的聲音冰冷而威嚴,在朝堂上迴蕩。
慕容瑾恭敬地再次將整理好的證據呈上,由太監轉交給皇帝。皇帝翻開證據,仔細地查看每一個細節,每一條線索都與證人的證言相互唿應,讓他更加確信王虎的陰謀。
此時的王虎,心中充滿了恐懼與絕望。他知道,自己精心策劃的陰謀已經徹底敗露,等待他的將是嚴厲的懲罰。但他仍心存僥幸,希望皇帝能念及他往日的“功勞”,從輕發落。然而,他所犯下的罪行,又怎能輕易饒恕?
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的裁決。這場由證人出庭引發的朝堂風波,究竟會如何收場?王虎又將麵臨怎樣的結局?一切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