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深淵美術館(其七)
焦糊的味道從身後的走廊傳來,琴酒一臉陰沉地看著那些在高溫中扭曲掙紮的菌絲,伏特加心有餘悸地捂緊了臉上的防毒麵具。
“大哥,這下那些菌絲應該是被燒沒了吧。”伏特加看了看已經變得有些焦黑的道路問道。
琴酒冷著臉迴答:“夠了,有這些資料也足夠了,剩下的就讓組織裏的實驗人員去操心好了。”
琴酒整理了一下那些資料,頭也不迴地往樓梯間的方向走去,伏特加連忙跟上。
現在視角來到了在別墅中穿行的貝爾摩德和入殮師這邊。
貝爾摩德和入殮師兩人之間很難有什麽交流,貝爾摩德在前麵走,入殮師在後麵拎著手提箱跟著。
別墅的一樓裝修得像個展覽館,上個世紀的古董車、古老的航海圖和漂流瓶、甚至還有老式的飛行器。
“真掃興,看樣子這裏沒什麽值得注意的東西。”貝爾摩德緩步走過那些陳列品。“看來這裏原先的主人還是位收藏家呢。”
麵對貝爾摩德挑起的話題,入殮師依然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注視著一旁展覽架上的寄生飛行器。
“怎麽了,那是什麽新鮮玩意嗎?”貝爾摩德慵懶的聲音響起,她完全不認為這地上部分的美術館會有什麽危險。
“說起來,雪國,我一直覺得你太過於沉默了,像你這樣的人更適合在研究室裏待著不是嗎?更何況,你在梅洛笛家族當家臣的時候,負責的也是研究吧。”
“你說,這個美術館會不會是你老主子的手筆呢?不過,這些老古董看上去不像是梅洛笛家族的風格,如果是他們的話,名畫、相片、雕塑之類的藝術品應該會更多。”
貝爾摩德為了找話題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入殮師則默默從手提箱裏拿出了一個收納罐。
隨後,貝爾摩德看著入殮師走到那架寄生飛行器的邊上,用手拍了拍那老舊的翅膀和齒輪,一個纏繞在螺旋槳上的不明生物就這樣滑落到了收納罐內。
入殮師將那個收納罐展示給貝爾摩德看:“這就是這些藝術品的本質。”
貝爾摩德看向收納罐裏的不明生物,黑色的像是膠質軀體、扭動的觸手、轉動的眼球,看起來就讓人覺得不適。
“這是什麽?”貝爾摩德一臉嫌棄地遠離了收納罐。
入殮師把收納罐放進手提箱,迴答道:“這不是梅洛笛家族的手筆,但我確實見過家主在我們麵前展示這些奇妙又危險的生物,他們將其稱之為‘深淵’。”
“它們能扭曲精神、修改認知,甚至能讓人發狂。曾經它們被當做能源使用,但現在居然被安放在這些藝術品中......”
貝爾摩德隻覺得背後發冷:“讓這些危險的實驗品寄宿在藝術品上?梅洛笛家族是不是瘋了?”
“他一貫如此。”入殮師目光沉靜。“梅洛笛家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正常人。”
[攝影師:這倒也沒說錯。]
[雕刻家:除了我們幾個活人之外,另外的仆人什麽的都是幸運兒捏的推演替身。]
[幸運兒:而且還都是黑戶!]
[古董商:這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嗎?]
[傑克:因為都是“黑戶”,所以安室透那邊查不到任何信息,甚至我們可以在撤離這裏的時候來個“屠殺”。]
[攝影師:好浪費,不如我留點東西給他。]
[調香師:約瑟夫先生又要使壞了。]
[囚徒:隻要不是鏡像暗殺就好。]
[畫家:盧卡修機子那叫一個專注,鼻子都快貼到鍵盤上了。]
[守墓人:所以遇到暗殺手都來不及鬆。]
[囚徒:我真的鬆手了!]
貝爾摩德繼續往前走,古董車的展覽館旁邊是畫展,這些畫作很明顯都是仿品,但是看上去讓人很不舒服。
先說這幅《最後的晚餐》,畫上本來應該畫了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但這上麵卻隻畫了四個人,這四個人都是猶大,而中間的主座位空著。
[畫家:我畫的這幅畫可不是《最後的晚餐》。]
[冒險家:建議改名叫《最後的偽人》。]
[魔術師:好天才的想法呀。]
隨後是這幅《星月夜》,梵高的畫作,本來應該是漩渦狀的星空下有一個如同火焰般的樹樁。這幅畫上的漩渦不是金色和白色,而是黑色和紅色,那些星星和漩渦中似乎包含了某種不可名狀的視線。
底下的樹樁看起來更像是蠕動著的一團血肉,上麵有章魚觸手一樣的觸須向那些恐怖的星空上探去。
[畫家:為了畫這個,我特地問哈斯塔大人要了“某種顏料”。]
[先知:???]
[祭司:???]
[黃衣之主:總要讓我有點參與感,所以我提供了幫助。]
[前鋒:哈哈哈。我就說......這些畫怎麽看起來那麽逼真呢......]
而這幅《呐喊》,裏麵那個尖叫的人更是看起來完全扭曲了身形,黑紅的背景下,無數觸手和眼球在他的身後延伸開來,他看上去是在為自己的危險處境而恐懼地尖叫。
貝爾摩德覺得自己可能需要洗洗眼睛,這些畫真的能被稱之為“藝術”嗎?未免太過於......挑戰人類內心的承受極限了。
好在這些“血肉風格”的畫作並不多,貝爾摩德來到了一條畫廊前,這裏的畫作明顯正常了許多。
“這幅畫的名字是《惡之源》?”
畫麵上,一個穿著白金配色的蓬蓬裙,懷抱小小玩偶,頭頂生著兩支短短的羊角的可愛女孩站在中央,而她的背後,猙獰的紫黑色植物占據了一切可以落腳的地方。
在更遠的地方,可以看到燃燒著的房屋、爭吵廝打的人群和滿地的鮮血。
“‘惡之源’是指這樣一個無辜羔羊般的女孩?”貝爾摩德輕輕撫摸畫作。
入殮師言簡意賅:“本就墮落的土地上,人們維持著虛假又脆弱的平衡,當一位純潔的、美好的女孩走進這裏,她就成了破壞平衡、點燃一切爭端的‘惡之源’。”
[小說家:愚蠢至極的原罪論。]
[勘探員:這就是典型的自己不好還要怪別人。]
[昆蟲學者:貝爾摩德應該會聯想到別人吧。]
[空軍:小蘭嗎?她確實是貝爾摩德心中的天使。]
貝爾摩德確實想到了小蘭,她的天使。在這片墮落的土地上,在這個汙濁的世界裏,她是貝爾摩德的一束陽光,讓她重新看到了世間的真善美。
“我的天使,可不會成為什麽‘惡之源’。”
《惡之源》畫作上的小女孩有著天真甜美的笑容,但在這片墮落的土地上,再無害的羔羊也會被罪惡的陰霾遮蔽。
焦糊的味道從身後的走廊傳來,琴酒一臉陰沉地看著那些在高溫中扭曲掙紮的菌絲,伏特加心有餘悸地捂緊了臉上的防毒麵具。
“大哥,這下那些菌絲應該是被燒沒了吧。”伏特加看了看已經變得有些焦黑的道路問道。
琴酒冷著臉迴答:“夠了,有這些資料也足夠了,剩下的就讓組織裏的實驗人員去操心好了。”
琴酒整理了一下那些資料,頭也不迴地往樓梯間的方向走去,伏特加連忙跟上。
現在視角來到了在別墅中穿行的貝爾摩德和入殮師這邊。
貝爾摩德和入殮師兩人之間很難有什麽交流,貝爾摩德在前麵走,入殮師在後麵拎著手提箱跟著。
別墅的一樓裝修得像個展覽館,上個世紀的古董車、古老的航海圖和漂流瓶、甚至還有老式的飛行器。
“真掃興,看樣子這裏沒什麽值得注意的東西。”貝爾摩德緩步走過那些陳列品。“看來這裏原先的主人還是位收藏家呢。”
麵對貝爾摩德挑起的話題,入殮師依然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注視著一旁展覽架上的寄生飛行器。
“怎麽了,那是什麽新鮮玩意嗎?”貝爾摩德慵懶的聲音響起,她完全不認為這地上部分的美術館會有什麽危險。
“說起來,雪國,我一直覺得你太過於沉默了,像你這樣的人更適合在研究室裏待著不是嗎?更何況,你在梅洛笛家族當家臣的時候,負責的也是研究吧。”
“你說,這個美術館會不會是你老主子的手筆呢?不過,這些老古董看上去不像是梅洛笛家族的風格,如果是他們的話,名畫、相片、雕塑之類的藝術品應該會更多。”
貝爾摩德為了找話題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入殮師則默默從手提箱裏拿出了一個收納罐。
隨後,貝爾摩德看著入殮師走到那架寄生飛行器的邊上,用手拍了拍那老舊的翅膀和齒輪,一個纏繞在螺旋槳上的不明生物就這樣滑落到了收納罐內。
入殮師將那個收納罐展示給貝爾摩德看:“這就是這些藝術品的本質。”
貝爾摩德看向收納罐裏的不明生物,黑色的像是膠質軀體、扭動的觸手、轉動的眼球,看起來就讓人覺得不適。
“這是什麽?”貝爾摩德一臉嫌棄地遠離了收納罐。
入殮師把收納罐放進手提箱,迴答道:“這不是梅洛笛家族的手筆,但我確實見過家主在我們麵前展示這些奇妙又危險的生物,他們將其稱之為‘深淵’。”
“它們能扭曲精神、修改認知,甚至能讓人發狂。曾經它們被當做能源使用,但現在居然被安放在這些藝術品中......”
貝爾摩德隻覺得背後發冷:“讓這些危險的實驗品寄宿在藝術品上?梅洛笛家族是不是瘋了?”
“他一貫如此。”入殮師目光沉靜。“梅洛笛家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正常人。”
[攝影師:這倒也沒說錯。]
[雕刻家:除了我們幾個活人之外,另外的仆人什麽的都是幸運兒捏的推演替身。]
[幸運兒:而且還都是黑戶!]
[古董商:這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嗎?]
[傑克:因為都是“黑戶”,所以安室透那邊查不到任何信息,甚至我們可以在撤離這裏的時候來個“屠殺”。]
[攝影師:好浪費,不如我留點東西給他。]
[調香師:約瑟夫先生又要使壞了。]
[囚徒:隻要不是鏡像暗殺就好。]
[畫家:盧卡修機子那叫一個專注,鼻子都快貼到鍵盤上了。]
[守墓人:所以遇到暗殺手都來不及鬆。]
[囚徒:我真的鬆手了!]
貝爾摩德繼續往前走,古董車的展覽館旁邊是畫展,這些畫作很明顯都是仿品,但是看上去讓人很不舒服。
先說這幅《最後的晚餐》,畫上本來應該畫了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但這上麵卻隻畫了四個人,這四個人都是猶大,而中間的主座位空著。
[畫家:我畫的這幅畫可不是《最後的晚餐》。]
[冒險家:建議改名叫《最後的偽人》。]
[魔術師:好天才的想法呀。]
隨後是這幅《星月夜》,梵高的畫作,本來應該是漩渦狀的星空下有一個如同火焰般的樹樁。這幅畫上的漩渦不是金色和白色,而是黑色和紅色,那些星星和漩渦中似乎包含了某種不可名狀的視線。
底下的樹樁看起來更像是蠕動著的一團血肉,上麵有章魚觸手一樣的觸須向那些恐怖的星空上探去。
[畫家:為了畫這個,我特地問哈斯塔大人要了“某種顏料”。]
[先知:???]
[祭司:???]
[黃衣之主:總要讓我有點參與感,所以我提供了幫助。]
[前鋒:哈哈哈。我就說......這些畫怎麽看起來那麽逼真呢......]
而這幅《呐喊》,裏麵那個尖叫的人更是看起來完全扭曲了身形,黑紅的背景下,無數觸手和眼球在他的身後延伸開來,他看上去是在為自己的危險處境而恐懼地尖叫。
貝爾摩德覺得自己可能需要洗洗眼睛,這些畫真的能被稱之為“藝術”嗎?未免太過於......挑戰人類內心的承受極限了。
好在這些“血肉風格”的畫作並不多,貝爾摩德來到了一條畫廊前,這裏的畫作明顯正常了許多。
“這幅畫的名字是《惡之源》?”
畫麵上,一個穿著白金配色的蓬蓬裙,懷抱小小玩偶,頭頂生著兩支短短的羊角的可愛女孩站在中央,而她的背後,猙獰的紫黑色植物占據了一切可以落腳的地方。
在更遠的地方,可以看到燃燒著的房屋、爭吵廝打的人群和滿地的鮮血。
“‘惡之源’是指這樣一個無辜羔羊般的女孩?”貝爾摩德輕輕撫摸畫作。
入殮師言簡意賅:“本就墮落的土地上,人們維持著虛假又脆弱的平衡,當一位純潔的、美好的女孩走進這裏,她就成了破壞平衡、點燃一切爭端的‘惡之源’。”
[小說家:愚蠢至極的原罪論。]
[勘探員:這就是典型的自己不好還要怪別人。]
[昆蟲學者:貝爾摩德應該會聯想到別人吧。]
[空軍:小蘭嗎?她確實是貝爾摩德心中的天使。]
貝爾摩德確實想到了小蘭,她的天使。在這片墮落的土地上,在這個汙濁的世界裏,她是貝爾摩德的一束陽光,讓她重新看到了世間的真善美。
“我的天使,可不會成為什麽‘惡之源’。”
《惡之源》畫作上的小女孩有著天真甜美的笑容,但在這片墮落的土地上,再無害的羔羊也會被罪惡的陰霾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