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的是茄子燜豆角跟幹煸肉絲。


    上次做了幹煸牛肉絲,這次是豬肉做的。牛肉吃多了也會膩,反倒是豬肉的口感味道,更符合江北人從小到大的飲食習慣。


    “最近老師們,好像很喜歡叫我起來迴答問題。”陳綺雲吃飯的時候抱怨。


    陳景樂停下筷子:“你不喜歡嗎?”


    陳綺雲撅嘴:“當然不喜歡啊,萬一迴答錯了,很丟臉的。”


    “為什麽會覺得丟臉?”陳景樂明知故問。


    陳綺雲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他:“答錯了,其他同學會笑啊!”


    陳景樂笑問:“他們就一直都對嗎?”


    “沒有,他們比我還不如呢。”陳綺雲輕哼。


    “那他們有什麽資格笑你?”


    “誰知道,反正他們就笑了。”陳綺雲不高興。


    “你跟他們關係很好嗎?”


    “也沒有。”


    陳綺雲想,如果是玩得關係比較好的朋友,才不會取笑她呢。


    至少不會笑得很大聲。


    她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學生時代常遇到的問題了。


    陳景樂沒有繼續詢問,而是說起另一些事:“我沒讀書之前,有很多村裏的玩得不錯的朋友,小學時候,也有很多玩得不錯的朋友,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有很多玩得不錯的朋友。”


    “但到畢業後,到現在這個年紀,還保持聯係的,寥寥無幾,可以說十不存一。很多人時隔多年再次出現,我都不一定記得他的名字。或許你現在不能理解,然而這是事實。”


    “不要把別人看得太重要。大部分人都隻是從你的世界路過,不見得能留下半點痕跡,完全沒有必要為這些無關緊要的人,浪費表情,不值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在不對別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前提下,注重自身體驗就好。能聽懂嗎?”


    陳景樂問她。


    陳綺雲想了想,點點頭。


    “就好像這根豆角。”


    陳景樂夾起一根豆角:“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因為喜歡是很主觀的事情,我們不能去控製別人的想法。他不喜歡就不喜歡唄,我的豆角又不是做給他吃的。”


    “我喜歡吃豆角,把豆角做得好吃,這個是我能控製的事情。我能控製的,我就盡量做到最好。至於不喜歡吃的人,我會在意他們嗎?他們算老幾?”


    “人也一樣,總會有人不喜歡你,理由多種多樣,哪怕是錢,都有人不喜歡呢。不喜歡就不喜歡唄,他們不喜歡你,你不搭理他們就好,大家相安無事。要是有人針對你,你就罵迴去!”


    陳景樂覺得,人還是有點攻擊性比較好,太老好人,容易被人欺負。


    陳綺雲又點點頭,這個舉例就簡單易懂得多。


    至少她能理解為什麽人和人會不一樣。


    陳景樂繼續說:“再就是,他們是笑了,然後呢?你會因為他們笑你而少塊肉嗎?會因為他們笑你而矮一厘米嗎?都不會。所以為什麽要在意他們的看法呢?”


    “他們不過是一群不如你優秀,隻會在你犯錯的時候,帶著惡意嘲笑你的人。也許其中有善意的不懂的隨大流的,但這些都不重要。他們都不重要,你自己才重要。”


    “就當他們在放屁!知道屁臭,就捏著鼻子離遠點,而不是知道是屁,還深唿吸大口聞。你連自己一生放多少次屁都記不得,還有空去記別人的?”


    “關鍵是老師的提問,這才是需要你在意的,這是你能學到的知識。錯了一次不要緊,下次記得不要在同樣的地方,犯同樣的錯誤就行。能聽懂嗎?”


    陳景樂看著她。


    陳綺雲想了想,再度點頭。


    “所以,不用在意別人不好的看法,放下所謂的臉麵,人生會輕鬆很多。”


    陳景樂用筷子頭敲敲碟子:“好了,吃飯!”


    陳綺雲不說話了,低頭扒飯。


    不過她將陳景樂剛說的話都成功聽了進去,腦子裏想了一圈,對,確實沒必要在乎那些無關緊要的人的看法。


    想明白後,頓時感覺輕鬆多了。


    ……


    陳景樂說這麽多,純粹是在陳綺雲吐槽這事上,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


    加上上午剛好有刷到類似的家庭教育視頻,有個小朋友在學校裏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身為心理諮詢師的孩子母親給他以及網友們都上了一課。


    由此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而農村家庭教育的缺失,無疑是客觀事實。


    以前讀書時候,陳景樂也會因為一點小事一點小錯誤,羞得滿臉通紅,乃至過後許久依舊耿耿於懷。


    這都是源於自身的不自信。


    可問題除了他以外,誰會在意這些呢?


    你會記得你十年前班上某個平平無奇的同學,上課被老師叫起來迴答問題,結果沒答上來,被同學們哄笑,他因為這事覺得丟臉而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嗎?


    能記得班上曾經有這麽一個人就不錯了!


    事實就是無人在意!


    絕大部分人,根本不會去關心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東西!


    除非是特別誇張離譜的、印象深刻的存在,比如某某同學在教室放臭屁,熏暈大家這種社死級情況。陳景樂自認沒有這麽逆天,他在同學老師眼中,始終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種。


    普普通通,平平無奇。


    沒有多少被人記住的地方,就不要去糾結會不會丟臉這種事。


    即便真有,那也就隻有在大家談起他或者見到他的時候,會尷尬那麽一會兒,沒有誰會一直揪住別人的糗事不放。


    打趣調侃跟惡意針對的區別,是很明顯的。


    如果真被針對了,那就懟迴去!


    ……


    吃完飯,


    陳景樂給李北星發消息:“李老師,陳綺雲今天在學校的表現還好嗎?”


    李北星也是剛吃完飯,看到有陳景樂的消息,先是一喜,隨即皺眉:“不是說好喊我名字就行嗎?”


    繼而迴答道:“挺好的啊,認真聽課並且能夠準確迴答課堂提問,我看她假期布置的作業也完成得很好。怎麽?有什麽問題嗎?”


    “呃,聊你工作相關話題,感覺還是稱職務比較好。”


    陳景樂將吃飯時候聊到的事說出來:“是這樣的,中午吃飯的時候,陳綺雲跟我聊到課堂提問怕迴答錯誤,進而被同學嘲笑這件事。”


    “她性格不夠自信是一方麵,再就是想問問,學校對引導學生豎立正確的三觀,以及同學間相處方式方麵,平時做得怎麽樣?班主任有沒有在班上強調過這些?”


    “我覺得這事有必要重視一下,對一個小孩來說,幼年時期同學無意間的一聲嘲笑,可能就是她需要一輩子去治愈的傷痕。你應該能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


    李北星愣住,陷入思考,而後迴複:“嗯,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真如你說,有學生因為這個而越來越自卑,那確實是要及時糾正這股風氣。等下午我到學校,跟其他老師商量下怎麽處理這個問題,順便跟學校領導也反映一下。”


    “謝謝,這事就拜托你了。”


    “不客氣。”


    “……”


    “感覺自己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奶爸了。”


    退出對話,陳景樂心頭感慨。


    就連抖手最近推送給他的視頻,都是各種育兒經,都是各種可愛的小朋友。


    離譜!


    他還是黃大閨男呢!


    “既然國家提倡生育,為什麽就不能直接送我一個長得可愛的小寶寶呢?自己生的不一定可愛,萬一生出個醜八怪來……”


    陳景樂心底嘀咕。


    子女沒能繼承父母的高顏值高智商這種事,再正常不過。


    再就是順產哪有順手快。


    他並不討厭小孩,討厭的是熊孩子。


    另一邊,


    見陳景樂再沒有發來消息,李北星默默關掉對話框,轉而認真思考起來:“得跟其他老師說清楚,最好開個班會探討這個問題。”


    就算提問題的不是陳景樂,而是其他學生家長,她也會重視。


    這是教育問題,關乎學生一生,不能說沒有鬧出大問題,就不重要。


    興許不是沒有鬧出大問題,隻是問題不夠大,沒有被披露出來。


    事實上網上這種情況並不少。


    下午,


    到學校後,李北星先跟辦公室的老師們說了這事,果然引起大家重視。


    畢竟這年頭學生教育,已經不比十年前二十年前,要是出點問題,鬧到網上,很容易丟掉飯碗的。


    以前是嚴師出高徒,現在是嚴師被開除。


    大家都小心翼翼竭盡全力地做著這份工作。


    大部分情況下,老師們都選擇尊重他人命運,放下助人情懷,讓成,讓樹成樹。


    園丁隻負責修剪枝葉,澆灌施肥,並不能改變物種。


    “不扶爛泥,不燙死豬,不渡無誌,不彈牛琴,不補破罐,不翻鹹魚,不雕朽木。”


    這是很多老師在工作幾年後的感悟。


    但這不意味著他們,願意看到一個本來很好的學生,被一些不好的事情傷害到。


    大家商量過後,緊接著李北星又跟年級主任一起到教導處,跟領導匯報這個問題。


    “既然有學生家長反映情況,那就應該盡快解決相關問題,可別等到人家生氣投訴才去解決。”


    這是教導主任原話。


    如果是其他老師來反映情況,可能還需要核實開會討論,既然是李北星,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於是,


    隨著教務處通知下發,八中各年級各班,開始針對這一問題,開展班會討論,同時班主任將通知發到各個家長群,希望家長們做好配合教育工作。


    無論是陳綺雲還是陳景樂,都沒想到他們隨口一提,居然會讓這事,變成全校範圍的教育工作。


    好在對大部分學生來說,不是壞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十歲才來成長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紙情書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紙情書0並收藏三十歲才來成長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