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備受指責的張燕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趙雲擊破白雀後,隻是讓士兵稍稍休息一晚。次日,他又率軍來到了黑山山口處。從入口處進去,便是黑山山脈,黑山是太行山支脈,裏麵山脈縱橫。
趙雲可不敢進去,隻好駐軍於山口幾裏處,盯著黑山軍。別看他手裏隻有兩三千騎兵,如今這支騎兵士氣正盛,以其戰力,黑山軍這種烏合之眾,來多少死多少。這是趙雲的底氣。
張燕聽到這個消息,嚇得一踉蹌,差點癱坐在地上。敵軍堵住山口,就意味著李大目和白雀多半兇多吉少,且張雷公也迴不來了。萬餘大軍出黑山,隻是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已是近乎全軍覆沒,他還如何不震驚?
“李大目和白雀呢?”
“目前還沒有消息傳來,今敵軍駐紮於附近,黑山外的人隻怕進不了,消息也傳不進來。”
張燕這才想起這茬來:“快,傳令,堅守山口,防止敵軍攻進來,再傳令諸帥,讓他們前來商議大事。”
黑山各渠帥平日分居於各山頭,連綿數裏,直到次日午時,眾渠帥才陸陸續續過來。
“諸渠,今收到消息,李大目和白雀戰敗,張雷公被困於真定城。”此時,張燕又收到了新的消息,證實了李大目和白雀戰敗的消息。
這消息一說出,眾帥嘩然,紛紛發出疑問。
“怎麽會這樣?”
“陳炎竟如何厲害?”
“萬餘大軍怎麽敗得如此之快?”
“究竟是怎麽戰敗的?”
……
張燕隻好解釋一番:“李大目和白雀攻打新市城,陳炎派趙雲率騎兵出元氏,趕往新市,驟然襲擊李大目和白雀,李大目和白雀沒有防備,吃了敗仗,如今下落不明,張雷公出兵襲營,也敗迴真定,今趙雲率軍駐於山口,隔斷黑山與真定的聯係,真定糧食本來隻有不到一個月的存量,很快就會缺糧,張雷公迴不來了。”
一些渠帥捶胸頓足起來:“完了,完了,本就糧草不足,就指望擄掠迴一些,以撐到秋收,卻不想萬餘大軍頃刻間覆沒,還白白損耗了那麽多糧食,今陳炎不用攻打黑山,就在山口駐軍,用不了多久,我黑山必會自亂。”
於毒連忙站出來:“張帥,當初我就說了,陳炎擊敗袁紹,大勢已成,我等困守黑山,已無意義,唯有歸降於他,才能解黑山之難,然,大帥不聽,反而出兵擄掠,今得罪於他,我黑山如何自處?”
眭固也出來:“於毒所言有理,今戰事如此,我等再不降,隻怕再無投降之機呀,還是降了吧,請大帥快點決斷。”
白繞也向張燕行了個禮:“於毒與白繞言之有理,今黑山危機重重,若再不降,隻怕禍患臨頭呀,我等自身難保……”
左髭丈八:“……”
投降派一個又一個地跳出來,對著張燕一頓噴。此時的張燕也是悔恨萬分,他要是早知道是這麽一個結局,早就降了,何必作死?
當時他沒有選擇投降,一方麵是貪戀黑山渠道首領之位,再怎麽說,他也是一個能左右幾十萬條性命的人,讓他一下子放棄權勢,心中不舍。另一方麵,眾多渠帥中,也有不少人不願意投降陳炎,而是堅持留在黑山,他受到了這些人的影響。如今,他已經和陳炎走到對立麵,再投降的話,陳炎未必會善待於他。
如今黑山軍中,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張白騎便是其中的一個。他看到於毒、眭固等一個個輪流責難張燕,氣憤非常,大喝一聲:“你們住口!快住口!”
張白騎往前跨幾步:“諸帥,當年你們被官兵圍剿,逃竄之時,可曾記得,是誰收留了你們,若非張帥,你們早已命黃泉,還有何顏麵在這裏狂吠?今我黑山軍危難,你們就責難張帥,此乃忘恩負義,若早知道你們是這樣的人,當年我必勸張帥不收留你們。”
“張白騎,我……”於毒稍稍臉紅,但他已經走出這一步了:“白騎,你當知道,我等所想,並非為自己,而是為我黑山數十萬百姓,陳炎大勢已成,我等現在不降,就錯過良機,黑山存糧可撐不到收獲,你可知道到時有多少人會死嗎?白騎,你可擔得起這責任?”
“哼!”張白騎冷哼一聲,卻沒有迴答於毒的話,而是向著張燕:“張帥,我願率軍擊潰山口敵軍,必救迴雷公,若我勝了,局勢逆轉,黑山之危可解,若我敗了,我……無話可說。”
張燕看著張白騎,微微感動,張白騎和張雷公跟著他已有超過十五年了,三人感情極深。
“白騎,敵軍乃騎兵,你如何能敵?”
“我率五千軍隊,駐於山口,乘夜間之時,襲擊敵軍,或有一線生機。”
“好,此次你我一起去,必救迴雷公。”
“不,張帥還是留於山寨中,主持大局,不可輕離山寨。”張白騎也知道山寨不穩,容易出事端。
張燕想了想,點頭同意了。隨後,張白騎昂首走了出去,去做準備。
次日,張白騎率軍來到山口,查探陳軍動向,雖然他嘴上說得信誓旦旦,但不會真的出兵攻擊趙雲。他想到了一計,讓士兵撤離山口,撤到第二道防線,以此示弱,引誘敵軍攻擊。結果三天過去了,趙雲絲毫沒有攻打山口的打算。
……
冀州常山國真定城。
張雷公在真定,兵力雖不弱,但戰敗之後,士氣不振,他再也不敢率軍出城,與潘璋交戰。後來,趙雲率軍駐於黑山與真定之間,切斷了他迴黑山的路,使得他坐立不安。但他相信張燕不會坐視不理,他唯有堅守待援。
不過,即便他想待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天夜裏三更時分,一個人帶著十幾個士兵,往北門而去。此人也是黑山渠帥之一,名為大計。他在黑山軍的身份略低,不引人注意。他早就對躲在黑山的生活感到厭倦,三個月前,眭固找到了他,他便答應跟隨眭固,一起反了張燕。張雷公率軍進駐真定城,大計也隨軍入城。
趙雲可不敢進去,隻好駐軍於山口幾裏處,盯著黑山軍。別看他手裏隻有兩三千騎兵,如今這支騎兵士氣正盛,以其戰力,黑山軍這種烏合之眾,來多少死多少。這是趙雲的底氣。
張燕聽到這個消息,嚇得一踉蹌,差點癱坐在地上。敵軍堵住山口,就意味著李大目和白雀多半兇多吉少,且張雷公也迴不來了。萬餘大軍出黑山,隻是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已是近乎全軍覆沒,他還如何不震驚?
“李大目和白雀呢?”
“目前還沒有消息傳來,今敵軍駐紮於附近,黑山外的人隻怕進不了,消息也傳不進來。”
張燕這才想起這茬來:“快,傳令,堅守山口,防止敵軍攻進來,再傳令諸帥,讓他們前來商議大事。”
黑山各渠帥平日分居於各山頭,連綿數裏,直到次日午時,眾渠帥才陸陸續續過來。
“諸渠,今收到消息,李大目和白雀戰敗,張雷公被困於真定城。”此時,張燕又收到了新的消息,證實了李大目和白雀戰敗的消息。
這消息一說出,眾帥嘩然,紛紛發出疑問。
“怎麽會這樣?”
“陳炎竟如何厲害?”
“萬餘大軍怎麽敗得如此之快?”
“究竟是怎麽戰敗的?”
……
張燕隻好解釋一番:“李大目和白雀攻打新市城,陳炎派趙雲率騎兵出元氏,趕往新市,驟然襲擊李大目和白雀,李大目和白雀沒有防備,吃了敗仗,如今下落不明,張雷公出兵襲營,也敗迴真定,今趙雲率軍駐於山口,隔斷黑山與真定的聯係,真定糧食本來隻有不到一個月的存量,很快就會缺糧,張雷公迴不來了。”
一些渠帥捶胸頓足起來:“完了,完了,本就糧草不足,就指望擄掠迴一些,以撐到秋收,卻不想萬餘大軍頃刻間覆沒,還白白損耗了那麽多糧食,今陳炎不用攻打黑山,就在山口駐軍,用不了多久,我黑山必會自亂。”
於毒連忙站出來:“張帥,當初我就說了,陳炎擊敗袁紹,大勢已成,我等困守黑山,已無意義,唯有歸降於他,才能解黑山之難,然,大帥不聽,反而出兵擄掠,今得罪於他,我黑山如何自處?”
眭固也出來:“於毒所言有理,今戰事如此,我等再不降,隻怕再無投降之機呀,還是降了吧,請大帥快點決斷。”
白繞也向張燕行了個禮:“於毒與白繞言之有理,今黑山危機重重,若再不降,隻怕禍患臨頭呀,我等自身難保……”
左髭丈八:“……”
投降派一個又一個地跳出來,對著張燕一頓噴。此時的張燕也是悔恨萬分,他要是早知道是這麽一個結局,早就降了,何必作死?
當時他沒有選擇投降,一方麵是貪戀黑山渠道首領之位,再怎麽說,他也是一個能左右幾十萬條性命的人,讓他一下子放棄權勢,心中不舍。另一方麵,眾多渠帥中,也有不少人不願意投降陳炎,而是堅持留在黑山,他受到了這些人的影響。如今,他已經和陳炎走到對立麵,再投降的話,陳炎未必會善待於他。
如今黑山軍中,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張白騎便是其中的一個。他看到於毒、眭固等一個個輪流責難張燕,氣憤非常,大喝一聲:“你們住口!快住口!”
張白騎往前跨幾步:“諸帥,當年你們被官兵圍剿,逃竄之時,可曾記得,是誰收留了你們,若非張帥,你們早已命黃泉,還有何顏麵在這裏狂吠?今我黑山軍危難,你們就責難張帥,此乃忘恩負義,若早知道你們是這樣的人,當年我必勸張帥不收留你們。”
“張白騎,我……”於毒稍稍臉紅,但他已經走出這一步了:“白騎,你當知道,我等所想,並非為自己,而是為我黑山數十萬百姓,陳炎大勢已成,我等現在不降,就錯過良機,黑山存糧可撐不到收獲,你可知道到時有多少人會死嗎?白騎,你可擔得起這責任?”
“哼!”張白騎冷哼一聲,卻沒有迴答於毒的話,而是向著張燕:“張帥,我願率軍擊潰山口敵軍,必救迴雷公,若我勝了,局勢逆轉,黑山之危可解,若我敗了,我……無話可說。”
張燕看著張白騎,微微感動,張白騎和張雷公跟著他已有超過十五年了,三人感情極深。
“白騎,敵軍乃騎兵,你如何能敵?”
“我率五千軍隊,駐於山口,乘夜間之時,襲擊敵軍,或有一線生機。”
“好,此次你我一起去,必救迴雷公。”
“不,張帥還是留於山寨中,主持大局,不可輕離山寨。”張白騎也知道山寨不穩,容易出事端。
張燕想了想,點頭同意了。隨後,張白騎昂首走了出去,去做準備。
次日,張白騎率軍來到山口,查探陳軍動向,雖然他嘴上說得信誓旦旦,但不會真的出兵攻擊趙雲。他想到了一計,讓士兵撤離山口,撤到第二道防線,以此示弱,引誘敵軍攻擊。結果三天過去了,趙雲絲毫沒有攻打山口的打算。
……
冀州常山國真定城。
張雷公在真定,兵力雖不弱,但戰敗之後,士氣不振,他再也不敢率軍出城,與潘璋交戰。後來,趙雲率軍駐於黑山與真定之間,切斷了他迴黑山的路,使得他坐立不安。但他相信張燕不會坐視不理,他唯有堅守待援。
不過,即便他想待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天夜裏三更時分,一個人帶著十幾個士兵,往北門而去。此人也是黑山渠帥之一,名為大計。他在黑山軍的身份略低,不引人注意。他早就對躲在黑山的生活感到厭倦,三個月前,眭固找到了他,他便答應跟隨眭固,一起反了張燕。張雷公率軍進駐真定城,大計也隨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