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欲成天道,先修人道】(求訂閱)
人在截教,煉道通神! 作者:菩提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煉假成真!”
玄清把玩著他我化身帶迴的那一枚晶體,雖然其中蘊含的力量,和洪荒世界的天道可以說是雲泥之別,但二者力量的本質卻是一樣的。
那個“長生天”的實力,自然不足以做成這件事,那都是“天海界”億萬眾生的信仰之力匯聚成海,才讓這枚晶體,有了一絲天道的特性。
在“天海界”中,“長生天”之所以能掌管和統禦一切,甚至能察覺到輪迴者降臨的位置,都是因為無盡信仰之力構成而成的天道法網。
這便是天道雛形!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就是天道意誌有別於世界意誌的地方,祂能主動監查某個世界的生靈。
說實話,玄清能開辟神仙之道,自然是研究過香火之力的,在他還沒有突破到大羅金仙的時候,他的他我化身“燧人氏”,就以“燧明樹”為根基,在無盡時空中打造了一方香火大羅天。
可這方香火大羅天,隻能承載隕落之人的真靈,蘊養他們的魂魄,卻是無法像天道那樣監察一切。
就算後來,“燧明樹”吞噬了“扶桑樹”部分本源,打破桎梏,成為極品先天靈根“先天燧樹”,香火大羅天也沒有孕育出天道意誌的趨勢。
這個時候的香火大羅天,其實不比“天海界”差,唯一欠缺的,就是玄清沒有塑造一個“天”的概念。
是的,概念!
不管是化虛為實,還是煉假成真,都需要先有一個概念,才能將其從虛妄之物化作真實的存在。
在“天海界”中,“長生天”之所以能具備一些天道特征,就是因為億萬眾生將他當成了真的“天”。
“或許,我也可以這樣做!”
玄清心中一動,朝天道本源深處望去,洪荒之中,有鴻鈞合道,還有元始天尊意圖取而代之,以己心代天道,自然不適合他效仿。
但洪荒世界之外,還有諸天萬界,還有數不清的多元宇宙,這些都是洪荒天道尚未觸及的地方。
他看向冥河道人,詢問道:“冥河道友,目前輪迴者們探明的,有生靈孕育的世界有多少個?”
冥河想了想,迴答道:“目前探明的大千世界,共三千七百四十個,中千世界有七萬六千五百八十二個,小千世界有二十六億八千四百二十個,至於微塵世界和半位麵之類的存在,則是數不勝數!”
“這些世界,有七成左右都誕生了生靈,而剩下的三成中,有一半還處在孕育生命的階段,剩下的那一半,則是已經逐漸走向毀滅!”
“而那七成誕生了生靈的世界,踏入修行之路的不足萬分之一,很多世界根本不具備修行的條件!”
“因此,大多數世界,我們都隻是留了一個坐標,小千世界及以下的世界根本沒有探索的價值!”
自從“神話”組織成了以來,便致力於探索諸天萬界,“通天建木”雖然號稱連接諸天萬界,但混沌宇宙何等浩瀚,其中孕育而出的世界多如恆沙,又豈是一株混沌靈根就能盡數籠罩的?
其連接的,也不過是洪荒附近的世界,大多早已探明,“神話”組織則是利用這些探明的世界當做橋頭堡,朝更深更遠的混沌輻射而去。
後土等人建立的“須彌”組織,也在做這件事,尤其是佛門,對信仰之力更是有著巨大的需求。
佛門的金身、法相,便是以功德、願力等物來鑄造的。
隻不過,功德難求,除了少數幾位佛陀,有能力獲得功德外,其他的菩薩羅漢隻是退而求其次,以億萬生靈的香火願力鑄造金身法相。
玄清點了點頭。
隻不過,他並沒有將目光,放在那些有修行者存在的世界中,而是盯上了那些沒有靈氣的世界。
不!
說沒有靈氣,倒也不至於,天地萬物皆有靈,既然能誕生生靈,那些世界肯定是存在靈氣的。
隻不過,世界的等級,轉化靈氣的上限,達不到誕生修行者的標準,這才使得冥河不在意那些世界。
畢竟……
冥河可是準聖巔峰,隻差一步,就成就聖人的存在,自然看不上那些連修行者都沒有的世界。
但,這樣的世界,在混沌宇宙中是絕大多數,若是能在其中傳道,定然能獲得海量的信仰之力。
生病的人,渴望健康,貧窮的人,渴望財富,生命短暫的存在,自然渴望成為長生久視的修行者。
哪怕那些世界,隻能誕生煉氣士,隻能延長一二百年壽命,也足以讓那個世界的生靈趨之若鶩。
信仰之力,倒不如說是希望之力,人力不能及之事,那些平凡的生靈,往往會向鬼神發出乞求。
“欲成天道,先修人道!”
玄清心中生出一股明悟:“洪荒之中,看似是天道最先複蘇,但其實是人道最先被盤古開辟出來,盤古是生靈,混沌魔神也是生靈,正是盤古開天之時,先塑造出了‘天道’這個概念,才有了後來的天道!人道還在天道之前!”
他心念一動,意識當即勾連內景地中的“先天燧樹”,將其從自己的內景地中轉移到下丹田中。盤古以自身上中下三大丹田,演化天地人三道,地道是孕育人道的土壤,人道則是天道存在的依托,天地人三道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如果說,人道是樹幹,天道是道果,地道就是根係或者土壤,世界的存在才是天人二道誕生的根基。
這也是為什麽,不管是天道,還是人道,就算想要打壓地道,也不會允許有人去毀滅洪荒的原因。
地道不存,則人道生靈,沒有存在的根基,而沒有了人道生靈,天道也就失去了維護秩序的意義。
因此,欲成天道,先修人道,欲演人道,先演世界,這也是天在上、人在中和地在下的原因。
心中有了想法,玄清當即分出萬千化身,化作一道道流光,遁入那些靈氣無比稀薄的世界中。
同時,他又將自己的幾具他我化身,以前在天庭擔任神位之時,收集到的香火之力融入天魂之中。
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往身,天地二魂無拘無束,用來當做塑造天道或地道的根基,卻是再合適不過,也能確保玄清塑造出來的天道或者地道,不會因為某些原因脫離他的掌控!
他我化身,若是太過強大,很有可能反噬本我,而天魂、地魂、命魂,卻是與自身渾然一體。
不存在反噬的隱患!
……
與此同時,玄清的他我化身,借助他我無窮的特性,亦是落入一個個小千世界或者微塵世界中。
小千世界能誕生修行者,底蘊深厚的一些小千世界,甚至能誕生出足以修行到天仙境界的條件。
他隻需要傳下道統即可。
至於那些靈氣稀薄,難以修行的微塵世界,他就利用某些手段給那些世界手動來一個“靈氣複蘇”。
作為混元大羅金仙,他還是有很多手段,將一個世界的靈氣,提升到滿足生靈修行的地步的。
比如,利用山川地脈構築大陣,或者用周天星辰構築大陣,用來轉化後天靈氣或者星辰元氣。
至於為什麽不轉化先天靈氣,倒不是他沒有相應的手段,隻是拔苗助長不利於那些生靈修行。
除此之外,他研究靈農之道,也培育過不少能轉化靈氣的靈根仙木,足以提供踏入修行的後天靈氣。
他開始不斷播種,將靈根的種族賜下,又親自顯聖,將自己和三清的形象映照在這些世界中。
隻不過,他顯聖之時,都是以本界“天道”自居,至於三清,則是從諸世之外前來傳法的聖人。
他則是被三清點化,成為此界“天道”,建立道統,傳播仙法,給予此界生靈長生久視的機緣。
不到百年的時間,就有上百萬方世界,有了天道,有了道門的概念,他們皆是供奉三清和天道。
當然,玄清也不是光收割信仰之力,他將自己的他我化身,與這些世界的世界意誌融為一體,自然就掌握了刮風下雨,打雷降雪的各種權柄。
他傳下的法門中,就有授籙之法,還有齋醮、科儀、占星、卜卦等多種能調動天象之力的法門。
這些道門弟子隨著修行的加深,就能不斷加籙,掌握更多仙法符咒,從而調動更多的天地之力。
那些齋醮、科儀並沒有多少神異之處,真正在背後發力的,還是頂著“天道”名頭的玄清他我化身。
源源不斷的信仰之力,朝著玄清的天魂匯聚而來,不到百年,“天道”的概念就已經深入人心。
而玄清見這個辦法行的通,就不斷分出他我化身,萬年的時間裏,他就分出了上億道他我化身。
這些他我化身的目的,就是向那些靈氣稀薄的微塵世界,傳播天道和道門三清聖人的概念,並手動引導“靈氣複蘇”,從而匯聚信仰之力。
隻要相信玄清就是天道的生靈足夠多,甚至連那個世界的世界意誌,都被玄清的他我化身同化。
那時候,假的也就變成了真的,他也能順勢成為此界天道。
而這股玄妙之力,又會源源不斷的融入玄清天魂,幫助其煉假成真,向著真正的天道蛻變。
(本章完)
玄清把玩著他我化身帶迴的那一枚晶體,雖然其中蘊含的力量,和洪荒世界的天道可以說是雲泥之別,但二者力量的本質卻是一樣的。
那個“長生天”的實力,自然不足以做成這件事,那都是“天海界”億萬眾生的信仰之力匯聚成海,才讓這枚晶體,有了一絲天道的特性。
在“天海界”中,“長生天”之所以能掌管和統禦一切,甚至能察覺到輪迴者降臨的位置,都是因為無盡信仰之力構成而成的天道法網。
這便是天道雛形!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就是天道意誌有別於世界意誌的地方,祂能主動監查某個世界的生靈。
說實話,玄清能開辟神仙之道,自然是研究過香火之力的,在他還沒有突破到大羅金仙的時候,他的他我化身“燧人氏”,就以“燧明樹”為根基,在無盡時空中打造了一方香火大羅天。
可這方香火大羅天,隻能承載隕落之人的真靈,蘊養他們的魂魄,卻是無法像天道那樣監察一切。
就算後來,“燧明樹”吞噬了“扶桑樹”部分本源,打破桎梏,成為極品先天靈根“先天燧樹”,香火大羅天也沒有孕育出天道意誌的趨勢。
這個時候的香火大羅天,其實不比“天海界”差,唯一欠缺的,就是玄清沒有塑造一個“天”的概念。
是的,概念!
不管是化虛為實,還是煉假成真,都需要先有一個概念,才能將其從虛妄之物化作真實的存在。
在“天海界”中,“長生天”之所以能具備一些天道特征,就是因為億萬眾生將他當成了真的“天”。
“或許,我也可以這樣做!”
玄清心中一動,朝天道本源深處望去,洪荒之中,有鴻鈞合道,還有元始天尊意圖取而代之,以己心代天道,自然不適合他效仿。
但洪荒世界之外,還有諸天萬界,還有數不清的多元宇宙,這些都是洪荒天道尚未觸及的地方。
他看向冥河道人,詢問道:“冥河道友,目前輪迴者們探明的,有生靈孕育的世界有多少個?”
冥河想了想,迴答道:“目前探明的大千世界,共三千七百四十個,中千世界有七萬六千五百八十二個,小千世界有二十六億八千四百二十個,至於微塵世界和半位麵之類的存在,則是數不勝數!”
“這些世界,有七成左右都誕生了生靈,而剩下的三成中,有一半還處在孕育生命的階段,剩下的那一半,則是已經逐漸走向毀滅!”
“而那七成誕生了生靈的世界,踏入修行之路的不足萬分之一,很多世界根本不具備修行的條件!”
“因此,大多數世界,我們都隻是留了一個坐標,小千世界及以下的世界根本沒有探索的價值!”
自從“神話”組織成了以來,便致力於探索諸天萬界,“通天建木”雖然號稱連接諸天萬界,但混沌宇宙何等浩瀚,其中孕育而出的世界多如恆沙,又豈是一株混沌靈根就能盡數籠罩的?
其連接的,也不過是洪荒附近的世界,大多早已探明,“神話”組織則是利用這些探明的世界當做橋頭堡,朝更深更遠的混沌輻射而去。
後土等人建立的“須彌”組織,也在做這件事,尤其是佛門,對信仰之力更是有著巨大的需求。
佛門的金身、法相,便是以功德、願力等物來鑄造的。
隻不過,功德難求,除了少數幾位佛陀,有能力獲得功德外,其他的菩薩羅漢隻是退而求其次,以億萬生靈的香火願力鑄造金身法相。
玄清點了點頭。
隻不過,他並沒有將目光,放在那些有修行者存在的世界中,而是盯上了那些沒有靈氣的世界。
不!
說沒有靈氣,倒也不至於,天地萬物皆有靈,既然能誕生生靈,那些世界肯定是存在靈氣的。
隻不過,世界的等級,轉化靈氣的上限,達不到誕生修行者的標準,這才使得冥河不在意那些世界。
畢竟……
冥河可是準聖巔峰,隻差一步,就成就聖人的存在,自然看不上那些連修行者都沒有的世界。
但,這樣的世界,在混沌宇宙中是絕大多數,若是能在其中傳道,定然能獲得海量的信仰之力。
生病的人,渴望健康,貧窮的人,渴望財富,生命短暫的存在,自然渴望成為長生久視的修行者。
哪怕那些世界,隻能誕生煉氣士,隻能延長一二百年壽命,也足以讓那個世界的生靈趨之若鶩。
信仰之力,倒不如說是希望之力,人力不能及之事,那些平凡的生靈,往往會向鬼神發出乞求。
“欲成天道,先修人道!”
玄清心中生出一股明悟:“洪荒之中,看似是天道最先複蘇,但其實是人道最先被盤古開辟出來,盤古是生靈,混沌魔神也是生靈,正是盤古開天之時,先塑造出了‘天道’這個概念,才有了後來的天道!人道還在天道之前!”
他心念一動,意識當即勾連內景地中的“先天燧樹”,將其從自己的內景地中轉移到下丹田中。盤古以自身上中下三大丹田,演化天地人三道,地道是孕育人道的土壤,人道則是天道存在的依托,天地人三道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如果說,人道是樹幹,天道是道果,地道就是根係或者土壤,世界的存在才是天人二道誕生的根基。
這也是為什麽,不管是天道,還是人道,就算想要打壓地道,也不會允許有人去毀滅洪荒的原因。
地道不存,則人道生靈,沒有存在的根基,而沒有了人道生靈,天道也就失去了維護秩序的意義。
因此,欲成天道,先修人道,欲演人道,先演世界,這也是天在上、人在中和地在下的原因。
心中有了想法,玄清當即分出萬千化身,化作一道道流光,遁入那些靈氣無比稀薄的世界中。
同時,他又將自己的幾具他我化身,以前在天庭擔任神位之時,收集到的香火之力融入天魂之中。
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往身,天地二魂無拘無束,用來當做塑造天道或地道的根基,卻是再合適不過,也能確保玄清塑造出來的天道或者地道,不會因為某些原因脫離他的掌控!
他我化身,若是太過強大,很有可能反噬本我,而天魂、地魂、命魂,卻是與自身渾然一體。
不存在反噬的隱患!
……
與此同時,玄清的他我化身,借助他我無窮的特性,亦是落入一個個小千世界或者微塵世界中。
小千世界能誕生修行者,底蘊深厚的一些小千世界,甚至能誕生出足以修行到天仙境界的條件。
他隻需要傳下道統即可。
至於那些靈氣稀薄,難以修行的微塵世界,他就利用某些手段給那些世界手動來一個“靈氣複蘇”。
作為混元大羅金仙,他還是有很多手段,將一個世界的靈氣,提升到滿足生靈修行的地步的。
比如,利用山川地脈構築大陣,或者用周天星辰構築大陣,用來轉化後天靈氣或者星辰元氣。
至於為什麽不轉化先天靈氣,倒不是他沒有相應的手段,隻是拔苗助長不利於那些生靈修行。
除此之外,他研究靈農之道,也培育過不少能轉化靈氣的靈根仙木,足以提供踏入修行的後天靈氣。
他開始不斷播種,將靈根的種族賜下,又親自顯聖,將自己和三清的形象映照在這些世界中。
隻不過,他顯聖之時,都是以本界“天道”自居,至於三清,則是從諸世之外前來傳法的聖人。
他則是被三清點化,成為此界“天道”,建立道統,傳播仙法,給予此界生靈長生久視的機緣。
不到百年的時間,就有上百萬方世界,有了天道,有了道門的概念,他們皆是供奉三清和天道。
當然,玄清也不是光收割信仰之力,他將自己的他我化身,與這些世界的世界意誌融為一體,自然就掌握了刮風下雨,打雷降雪的各種權柄。
他傳下的法門中,就有授籙之法,還有齋醮、科儀、占星、卜卦等多種能調動天象之力的法門。
這些道門弟子隨著修行的加深,就能不斷加籙,掌握更多仙法符咒,從而調動更多的天地之力。
那些齋醮、科儀並沒有多少神異之處,真正在背後發力的,還是頂著“天道”名頭的玄清他我化身。
源源不斷的信仰之力,朝著玄清的天魂匯聚而來,不到百年,“天道”的概念就已經深入人心。
而玄清見這個辦法行的通,就不斷分出他我化身,萬年的時間裏,他就分出了上億道他我化身。
這些他我化身的目的,就是向那些靈氣稀薄的微塵世界,傳播天道和道門三清聖人的概念,並手動引導“靈氣複蘇”,從而匯聚信仰之力。
隻要相信玄清就是天道的生靈足夠多,甚至連那個世界的世界意誌,都被玄清的他我化身同化。
那時候,假的也就變成了真的,他也能順勢成為此界天道。
而這股玄妙之力,又會源源不斷的融入玄清天魂,幫助其煉假成真,向著真正的天道蛻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