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食材並沒有那麽豐富,但十分特色。
肉類以羊肉為主、主食是各種餅或者麵、雞鴨鵝在人們眼中不算是肉、蔬菜常見的是藠頭、魚肉愛吃生魚片......
食材雖然有時代局限,不過辛香料卻很多,常見的蔥薑蒜、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陳皮都有,甚至連豆豉、豆醬這種都有。
用餐期間,付懷楹和盧須垣聊了很多關於酒樓經營的事。
盧須垣對經營一事侃侃而談,付懷楹作為外行,聽得也很認真。
用完飯後,付懷疑便迴了侯府,走偏門時又在熟悉的廊下看見了趙肅。
趙肅是特意在此處等她的。
“科考在即,還是少出門較好。”趙肅負手在後,廊架上的爬牆植物遮住了他大半張臉。
“侯爺說的是。”付懷疑柔聲敷衍,行一禮後便快速離開了。
看著對方離開的背影,趙肅越發覺得迴來之後和付氏的相處讓他有些無力。
這幾日付氏的行為讓他愈發不解。
侯府又不是入不敷出,何至於這段時日這麽花費時間在經營鋪子上。
莫不是缺錢?
...
去長公主府赴約的前一天傍晚,金扇閣的掌櫃終於派人送來了錦盒。
第二天巳時紅袖便抱著錦盒跟在付懷楹的身後來到了長公主府。
長公主府坐落在崇仁坊,距離定北侯府的不算遠。
馬車穩當停在門前,付懷楹下車第一眼便瞧見了長公主府外透出的豪華。
金釘朱漆玉石台階,鎏金匾額彰顯出皇室的威儀。
門前銅獅鎮守,身旁已有一名身著湖綠色織金襦裙的侍女等候著。
“見過定北侯夫人。”侍女上前行禮:“殿下已在府中等候,特派奴婢前來接應。”
長公主府很大,穿過三重門禁,一條寬逾三丈的寬敞大道筆直通向正殿鳳儀殿。
道路兩側立著十二對鎏金銅鶴,每隻鶴嘴中都銜著一盞琉璃宮燈。
“殿下正在牡丹園候著呢,夫人請隨我來。”
侍女在前頭引路,腰間蹀躞帶上掛著的金鈴隨著步伐發出清脆聲響。
付懷楹跟著侍女繞過正殿往後花園的方向走去,這也讓她看清了正殿的建築規模。
瞧著像是麵闊九間,進深五間,那是嚴格按照親王規製建造的。
若真是如此,那這就逾越了公主應有的規格。
可聽說這長公主府可是聖上為皇姐修建的,足以說明聖上對趙徽的寵愛。
付懷楹身後的紅袖不敢亂瞧,隻能從餘光中瞥見路邊開的正繁茂的奇花異草。
侍女帶著付懷楹一路走到後花園,踏上一座漢白玉拱橋跨過人工開鑿的曲池,池中種滿了粉色菡萏。
此時正值花期,層層疊疊的花瓣上還滾動著晶瑩朝露。
便是紅袖都看要看呆了,一時間甚至忘記了禮儀規矩,眼中隻有這翠綠粉紅的盛景。
“前頭便是牡丹園了。”
紅袖以為這荷花池已經夠美了,沒想到牡丹園更是人間仙境。
一朵朵名貴牡丹賽過閬苑仙葩,外頭難得一見的珍品在此處就如同尋常品種競相綻放。
走至花叢深處,豁然開朗般出現一片開闊的水麵。
“此處乃仿照大明宮太液池修建的‘小太液池’。”侍女介紹道:“幼時殿下最愛在宮中太液池避暑了,聖上便讓工匠在府外建造了一座小太液池供長公主休憩納涼。”
池水引自城外活水,清澈見底,池中還養了一群肥嘟嘟的錦鯉。
池子中央修了一座八角攢尖亭,飛簷翹角上裝飾著鎏金螭吻,陽光下如同真龍戲水。簷角還掛著銀色風鈴,微風吹過便響起一陣清脆鈴聲。
亭柱刷成朱紅色,四周垂著輕如蟬翼的鮫綃紗幔,隨風飄舞時,隱約可見裏頭的人影。
“那是清涼亭,長公主就在那兒。”
侍女引著付懷楹上前。
“定北侯夫人來了?”
付懷楹上前行禮:“拜見長公主殿下。”
“免禮。”
清涼亭內設著一張紫檀木嵌螺鈿的貴妃榻,長公主便倚靠在那榻上小憩。
趙徽身著輕透的鮫綃紗衣,內襯金絲牡丹抹胸,白玉般的肌膚在裏頭若隱若現。
此時她姿態慵懶,卻不顯嫵媚,身上依舊有著風華絕代的威儀。
她的對麵還端坐著兩位華衣女子,侍女介紹:“這二位是昶王妃、嘉慈縣主。”
一屋子皇親國戚。
嘉慈縣主乃昌平郡王的女兒,和昶王妃年歲相似。
趙徽勾唇輕笑:“這位便是本宮向各位提過的定北侯夫人。”
付懷楹身著綠色對襟齊胸襦裙,在這花團錦簇之中格外明豔清麗。
她微微一笑:“見過昶王妃,見過嘉慈縣主。”
“第一次見,倒是比想象中年輕許多。”昶王妃道:“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
原主從前鮮少跟隨定北侯外出參加宴會,因此見過她的人不算多。
這四人裏,就屬付懷楹最年輕。
“原來你就是殿下口中的‘奇女子’呀。”嘉慈縣主饒有興趣打量著付懷楹:“長公主剛剛還在與我們誇讚夫人的才識過人呢。”
“不過是引用了前人之言,當不了殿下這聲讚許。”
付懷楹從紅袖手中接過錦盒,遞到侍女手中。
“此乃一點小小心意,還望長公主笑納。”
侍女走至趙徽身旁,揭開錦盒,露出一柄折扇。
扇子?
趙徽挑眉,伸手從裏頭取出。
“此扇名為檀香扇。”
嘉慈縣主離趙徽最近,她道:“這不就是男子常用的折扇嗎?”
趙徽將扇麵展開,發現這扇麵上竟用鏤空雕花,雕出了一朵牡丹綻放圖。
“此扇用的是檀香木,上頭的鏤空雕花皆是手工製成,工期耗時了將近一月。”
早在付懷楹視察完金扇閣迴到荷香院後便繪製了許多扇子的圖樣,其中就包括檀香扇。
檀香扇的工藝複雜,為此付懷楹還特意求助了係統,才將完整的製作工藝整理出來,送至金扇閣掌櫃手中。
趙徽手上的這一把是趕製出來的唯一一把。
原是準備用來在端午節高價拍賣,後付懷楹覺得送給長公主為她帶來的“名人效應”也許會更直觀。
金扇閣掌櫃可是找了許多位手藝精湛的木匠,損耗了不少木材,才在前一日傍晚趕製出來。
肉類以羊肉為主、主食是各種餅或者麵、雞鴨鵝在人們眼中不算是肉、蔬菜常見的是藠頭、魚肉愛吃生魚片......
食材雖然有時代局限,不過辛香料卻很多,常見的蔥薑蒜、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陳皮都有,甚至連豆豉、豆醬這種都有。
用餐期間,付懷楹和盧須垣聊了很多關於酒樓經營的事。
盧須垣對經營一事侃侃而談,付懷楹作為外行,聽得也很認真。
用完飯後,付懷疑便迴了侯府,走偏門時又在熟悉的廊下看見了趙肅。
趙肅是特意在此處等她的。
“科考在即,還是少出門較好。”趙肅負手在後,廊架上的爬牆植物遮住了他大半張臉。
“侯爺說的是。”付懷疑柔聲敷衍,行一禮後便快速離開了。
看著對方離開的背影,趙肅越發覺得迴來之後和付氏的相處讓他有些無力。
這幾日付氏的行為讓他愈發不解。
侯府又不是入不敷出,何至於這段時日這麽花費時間在經營鋪子上。
莫不是缺錢?
...
去長公主府赴約的前一天傍晚,金扇閣的掌櫃終於派人送來了錦盒。
第二天巳時紅袖便抱著錦盒跟在付懷楹的身後來到了長公主府。
長公主府坐落在崇仁坊,距離定北侯府的不算遠。
馬車穩當停在門前,付懷楹下車第一眼便瞧見了長公主府外透出的豪華。
金釘朱漆玉石台階,鎏金匾額彰顯出皇室的威儀。
門前銅獅鎮守,身旁已有一名身著湖綠色織金襦裙的侍女等候著。
“見過定北侯夫人。”侍女上前行禮:“殿下已在府中等候,特派奴婢前來接應。”
長公主府很大,穿過三重門禁,一條寬逾三丈的寬敞大道筆直通向正殿鳳儀殿。
道路兩側立著十二對鎏金銅鶴,每隻鶴嘴中都銜著一盞琉璃宮燈。
“殿下正在牡丹園候著呢,夫人請隨我來。”
侍女在前頭引路,腰間蹀躞帶上掛著的金鈴隨著步伐發出清脆聲響。
付懷楹跟著侍女繞過正殿往後花園的方向走去,這也讓她看清了正殿的建築規模。
瞧著像是麵闊九間,進深五間,那是嚴格按照親王規製建造的。
若真是如此,那這就逾越了公主應有的規格。
可聽說這長公主府可是聖上為皇姐修建的,足以說明聖上對趙徽的寵愛。
付懷楹身後的紅袖不敢亂瞧,隻能從餘光中瞥見路邊開的正繁茂的奇花異草。
侍女帶著付懷楹一路走到後花園,踏上一座漢白玉拱橋跨過人工開鑿的曲池,池中種滿了粉色菡萏。
此時正值花期,層層疊疊的花瓣上還滾動著晶瑩朝露。
便是紅袖都看要看呆了,一時間甚至忘記了禮儀規矩,眼中隻有這翠綠粉紅的盛景。
“前頭便是牡丹園了。”
紅袖以為這荷花池已經夠美了,沒想到牡丹園更是人間仙境。
一朵朵名貴牡丹賽過閬苑仙葩,外頭難得一見的珍品在此處就如同尋常品種競相綻放。
走至花叢深處,豁然開朗般出現一片開闊的水麵。
“此處乃仿照大明宮太液池修建的‘小太液池’。”侍女介紹道:“幼時殿下最愛在宮中太液池避暑了,聖上便讓工匠在府外建造了一座小太液池供長公主休憩納涼。”
池水引自城外活水,清澈見底,池中還養了一群肥嘟嘟的錦鯉。
池子中央修了一座八角攢尖亭,飛簷翹角上裝飾著鎏金螭吻,陽光下如同真龍戲水。簷角還掛著銀色風鈴,微風吹過便響起一陣清脆鈴聲。
亭柱刷成朱紅色,四周垂著輕如蟬翼的鮫綃紗幔,隨風飄舞時,隱約可見裏頭的人影。
“那是清涼亭,長公主就在那兒。”
侍女引著付懷楹上前。
“定北侯夫人來了?”
付懷楹上前行禮:“拜見長公主殿下。”
“免禮。”
清涼亭內設著一張紫檀木嵌螺鈿的貴妃榻,長公主便倚靠在那榻上小憩。
趙徽身著輕透的鮫綃紗衣,內襯金絲牡丹抹胸,白玉般的肌膚在裏頭若隱若現。
此時她姿態慵懶,卻不顯嫵媚,身上依舊有著風華絕代的威儀。
她的對麵還端坐著兩位華衣女子,侍女介紹:“這二位是昶王妃、嘉慈縣主。”
一屋子皇親國戚。
嘉慈縣主乃昌平郡王的女兒,和昶王妃年歲相似。
趙徽勾唇輕笑:“這位便是本宮向各位提過的定北侯夫人。”
付懷楹身著綠色對襟齊胸襦裙,在這花團錦簇之中格外明豔清麗。
她微微一笑:“見過昶王妃,見過嘉慈縣主。”
“第一次見,倒是比想象中年輕許多。”昶王妃道:“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
原主從前鮮少跟隨定北侯外出參加宴會,因此見過她的人不算多。
這四人裏,就屬付懷楹最年輕。
“原來你就是殿下口中的‘奇女子’呀。”嘉慈縣主饒有興趣打量著付懷楹:“長公主剛剛還在與我們誇讚夫人的才識過人呢。”
“不過是引用了前人之言,當不了殿下這聲讚許。”
付懷楹從紅袖手中接過錦盒,遞到侍女手中。
“此乃一點小小心意,還望長公主笑納。”
侍女走至趙徽身旁,揭開錦盒,露出一柄折扇。
扇子?
趙徽挑眉,伸手從裏頭取出。
“此扇名為檀香扇。”
嘉慈縣主離趙徽最近,她道:“這不就是男子常用的折扇嗎?”
趙徽將扇麵展開,發現這扇麵上竟用鏤空雕花,雕出了一朵牡丹綻放圖。
“此扇用的是檀香木,上頭的鏤空雕花皆是手工製成,工期耗時了將近一月。”
早在付懷楹視察完金扇閣迴到荷香院後便繪製了許多扇子的圖樣,其中就包括檀香扇。
檀香扇的工藝複雜,為此付懷楹還特意求助了係統,才將完整的製作工藝整理出來,送至金扇閣掌櫃手中。
趙徽手上的這一把是趕製出來的唯一一把。
原是準備用來在端午節高價拍賣,後付懷楹覺得送給長公主為她帶來的“名人效應”也許會更直觀。
金扇閣掌櫃可是找了許多位手藝精湛的木匠,損耗了不少木材,才在前一日傍晚趕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