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大火將竹林深處的莊園徹底吞噬,火舌舔舐著房梁,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滾滾濃煙直衝雲霄。
硫磺與腐臭相互交織,形成一股刺鼻的腥臭,隨風飄來,熏得人幾欲作嘔。
楊過佇馬迴望火海,神色冷峻,雙眸中寒意盡顯,冷眼注視著眼前的一切。
“教主,冷千秋屍骨無存,咱們的線索斷了。” 公孫清靠近楊過,壓低聲音說道。
“但他臨死前提到‘朝堂爭鬥’,說明背後主使之人,極有可能就在臨安城內。”
楊過微微點頭,指尖下意識地摩挲著手中的半塊陰陽玉佩,沉思道:“冷千秋寧願赴死,也不肯吐露背後之人的信息。”
“但他那句‘朝堂爭鬥,比江湖恩怨陰狠得多’,說明王應麟調查的事,必定牽涉朝中的重要大臣。”
“會不會是史彌遠?” 公孫清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分析道,“此人老謀深算,在朝堂上掌權多年,人脈盤根錯節,極有可能暗中操控這一切。”
楊過搖了搖頭,神色凝重:“目前咱們沒有證據,不能妄下定論,認定是史彌遠所為。”
張一氓在一旁出聲反駁:“史彌遠為了結束宋金兩國間的戰爭,積極推動和議,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此外,他大力扶持理學,對國家的穩定和文化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然而,不可否認,他培植黨羽,打壓異己。為了鞏固自身權力,甚至廢除前太子趙竑,擁立趙昀為帝,因此遭人詬病,被視為奸臣。”
“但總體而言,他對國家是有功勞的。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屬下不建議對他采取行動。”
楊過認同地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朝堂爭鬥錯綜複雜,本就不是咱們擅長的。”
“此處就交給張弘範處理,咱們先迴去。”
眾人打馬疾行,片刻後,明教駐地已近在眼前。
遠遠地,楊過便看到小龍女抱著孩子,佇立在門前,目光殷切,正翹首以盼。
楊過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不管前路多麽艱難險阻,至少此刻,有摯愛之人在等待他平安歸來。
他輕夾馬腹,催馬快走幾步,來到小龍女麵前。
“一切順利嗎?” 小龍女輕聲問道,目光在他身上細細打量,確認他沒有受傷後,神色才稍稍放鬆。
楊過點點頭,伸手輕輕撫摸女兒熟睡的小臉,柔聲道:“迴去再說。”
隨後,他轉身麵向身後眾人,吩咐道:“百草仙、安行遠,立刻去把楚淮州請來。”
“公孫清,加強駐地的戒備,所有人不得單獨外出。”
眾人領命,迅速散去。
楊過攬著小龍女的肩膀,走進院內,低聲說道:“事情比我們預想的還要複雜。”
“冷千秋死了,但根據他臨死前透露的信息表明,此事與朝中權貴有聯係。”
小龍女秀眉微蹙,關切問道:“楚淮州知道冷千秋已死的消息嗎?”
“還不知道。” 楊過歎了口氣,“我讓安行遠和百草仙去請他過來,是想讓他確認這半枚陰陽玉佩的主人身份。”
沒過多久,楚淮州匆匆趕到明教駐地。楊過見狀,立刻將陰陽玉佩遞到他麵前。
楚淮州雙手接過玉佩,仔細端詳,臉色劇變:“這…… 確實是師兄的玉佩!教主,你們找到他了?”
楊過點頭,將在莊園發生的事情,簡明扼要地告知楚淮州。
楚淮州聽完,神情複雜,眼中既有對師兄的恨意,又夾雜著一絲難以言表的悲涼:“他終究還是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楊過目光深沉,凝視著楚淮州:“楚先生,你師兄臨死前提到‘朝堂爭鬥’,還說王應麟查了不該查的東西。”
“你可知道,他究竟在為誰效力?”
楚淮州沉默良久,緩緩搖了搖頭:“師兄性情偏執,當年癡迷於‘萬蠱天書’,從此誤入歧途。”
“他將我逐出師門後,醫仙穀的情況,我了解得並不多。”
他頓了頓,似乎在努力迴憶,“不過,毒蟲暴走之後,需要用活人精血飼養。”
“在這期間,不知有多少人慘死在毒蟲之下。若沒有位高權重之人庇護,他絕不可能安然無恙。”
“貴人?” 楊過眉頭緊皺,喃喃自語,“如此說來,必定是朝中之人?”
楚淮州苦笑著迴應:“師兄從未透露過那人的身份。”
“但我猜測,此人必定權勢滔天,否則根本壓不下這麽多離奇的人命案。”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已有推測。
能為冷千秋善後,保他平安無事,還能指使冷千秋對王應麟下手,此人必定是朝中重臣。
符合這一條件的,無外乎史彌遠、吳潛…… 甚至,有可能是皇城司的紫袍太監。
從對方試圖掩蓋一連串人命案入手調查,或許能找到線索。
“看來,臨安城的局勢,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 楊過低聲自語。
就在這時,公孫清腳步匆匆地趕來:“教主,剛剛得到消息,王應麟醒了!”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這麽快?”
楚淮州微微一笑,解釋道:“多虧了安神醫調配的藥物,再加上陰陽玉佩對蠱毒的克製作用,蠱毒已除,他自然恢複得快。”
楊過略一思索,當即開口:“走,去見見他!”
王應麟府邸內,王應麟雖然已經蘇醒,但臉色依舊蒼白如紙,虛弱地斜靠在床榻上。
見楊過等人進來,他強撐著身體,拱手行禮:“木教主,多謝救命之恩。”
楊過微微點頭,神色平靜:“王大人不必客氣。我此次前來,是有一事相問。”
王應麟神色一凜,似乎早已猜到楊過想問什麽,低聲說道:“教主是想問,我為什麽會中毒吧?”
“沒錯。” 楊過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王應麟,“冷千秋臨死前說,你查了不該查的東西。”
王應麟苦笑著搖頭:“果然是他下的毒……”
他沉默片刻,像是在權衡利弊,最終長歎一聲,“也罷,若不是教主出手相救,我早已性命不保。”
“此事告知教主,也無妨。我近日在調查一樁舊案 —— 十年前,淮西節度使趙方的死因。”
“趙方?” 楊過眉頭緊皺,疑惑道,“此人是誰?”
王應麟聲音低沉,神色凝重:“趙方是先帝時期的邊關大將,多次成功擊退蒙古人的進攻,戰功赫赫。”
”但三年前,他突然暴斃,死因蹊蹺。當時朝廷給出的說法是‘病逝’,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我偶然得到線索,趙方之死,極有可能是被人下毒!”
楊過心中一震,追問道:“你是說,冷千秋參與了此事?”
王應麟點頭,繼續說道:“我順著線索追查下去,發現趙方死前,曾服用過‘養生丹’,據說這丹藥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所以,你懷疑是冷千秋受人指使,下毒殺死趙方?” 楊過沉聲問道。
王應麟苦笑著迴應:“很有可能,隻是我還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話還沒說完,王應麟突然臉色驟變,雙手猛地捂住胸口,一口黑血噴射而出。
楚淮州見狀,大驚失色,立刻上前為他把脈:“還好!隻是餘毒未清,剛才情緒過於激動,才導致昏迷。”
王應麟口中提到的 “養生丹”,讓楚淮州想起了當年的往事:“木教主,當初師兄認定萬蠱天書中記載著延年益壽的方法。”
“那時,他用蠱蟲入藥,試圖以毒攻毒,這丹藥很可能出自他手。”
楊過微微搖頭,分析道:“王應麟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事情的指向已經很明確了。”
“殺死趙方的主謀,極有可能就是豢養冷千秋的‘大人’!”
公孫清眉頭緊皺,疑惑道:“可對方為什麽要殺趙方?又為什麽要對王應麟下手?”
楊過冷笑一聲,解釋道:“趙方是邊關大將,有他鎮守邊關,蒙古人想要南下絕非易事。”
“至於王應麟,他查到了不該查的東西,對方自然會要殺他滅口。”
百草仙若有所思,推測道:“這麽說來,背後之人很可能與蒙古人相互勾結?”
“沒錯。” 楊過點頭認同,“而且,我懷疑朝中像他這樣的人,不止一個!”
眾人聞言,神色變得凝重。
若真如楊過所說,大宋朝廷內部已經被敵人滲透,一旦蒙古大軍南下,後果不堪設想。
“教主,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公孫清問道。
楊過沉思片刻,看著重新陷入昏迷的王應麟,果斷下令:“先安排人手,順著趙方的死因展開調查,務必確定背後之人的身份!”
“若不揪出此人,必將後患無窮!”
一行人迴到明教臨時駐地,公孫清按照楊過的吩咐,迅速傳信給明教分壇,安排人手調查三年前趙方之死的真相。
與此同時,在一處隱蔽的密室中,幽光在青銅獸首燈盞上搖曳,映照出史彌遠陰鷙的臉龐。
他端坐在太師椅上,指尖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桌麵。
牆角的更漏滴答作響,子時三刻,暗門悄然無聲地滑開,一道黑色身影迅速出現在密室中。
史彌遠目光陰沉,緊緊盯著跪在地上的黑衣人:“冷千秋死了?”
黑衣人額頭布滿汗珠,聲音顫抖:“是…… 明教木易親自出手,莊園已經被禁軍焚毀。”
史彌遠冷哼一聲,猛地一拍桌案,怒聲罵道:“廢物!冷千秋一死,七星碧蠶蠱的解藥配方也跟著斷絕。”
“如今王應麟卻活了下來…… 明教,壞了我大事!”
這時,一旁的陰影中傳來一道沙啞的聲音:“史相何必動怒?”
“明教再厲害又如何,也不過是一群武夫,翻不起大浪。”
史彌遠眯起眼睛,看向陰影處:“先生有何高見?”
一個身披黑袍的人緩緩走出,麵容隱藏在兜帽之下,隻露出一雙如毒蛇般陰冷的眼睛。
他陰惻惻地笑道:“明教既然已經卷入朝局,不如…… 讓明教與吳潛鬥個兩敗俱傷。”
史彌遠眉頭一挑,追問道:“哦?先生的意思是……”
黑袍人陰森一笑,說出自己的謀劃:“吳潛敵視明教,若讓他誤以為明教要對朝廷不利,他必定會全力打壓明教。”
“屆時,史相隻需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
史彌遠聽後,撫掌大笑:“妙計!先生此計甚是高明!”
硫磺與腐臭相互交織,形成一股刺鼻的腥臭,隨風飄來,熏得人幾欲作嘔。
楊過佇馬迴望火海,神色冷峻,雙眸中寒意盡顯,冷眼注視著眼前的一切。
“教主,冷千秋屍骨無存,咱們的線索斷了。” 公孫清靠近楊過,壓低聲音說道。
“但他臨死前提到‘朝堂爭鬥’,說明背後主使之人,極有可能就在臨安城內。”
楊過微微點頭,指尖下意識地摩挲著手中的半塊陰陽玉佩,沉思道:“冷千秋寧願赴死,也不肯吐露背後之人的信息。”
“但他那句‘朝堂爭鬥,比江湖恩怨陰狠得多’,說明王應麟調查的事,必定牽涉朝中的重要大臣。”
“會不會是史彌遠?” 公孫清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分析道,“此人老謀深算,在朝堂上掌權多年,人脈盤根錯節,極有可能暗中操控這一切。”
楊過搖了搖頭,神色凝重:“目前咱們沒有證據,不能妄下定論,認定是史彌遠所為。”
張一氓在一旁出聲反駁:“史彌遠為了結束宋金兩國間的戰爭,積極推動和議,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此外,他大力扶持理學,對國家的穩定和文化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然而,不可否認,他培植黨羽,打壓異己。為了鞏固自身權力,甚至廢除前太子趙竑,擁立趙昀為帝,因此遭人詬病,被視為奸臣。”
“但總體而言,他對國家是有功勞的。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屬下不建議對他采取行動。”
楊過認同地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朝堂爭鬥錯綜複雜,本就不是咱們擅長的。”
“此處就交給張弘範處理,咱們先迴去。”
眾人打馬疾行,片刻後,明教駐地已近在眼前。
遠遠地,楊過便看到小龍女抱著孩子,佇立在門前,目光殷切,正翹首以盼。
楊過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不管前路多麽艱難險阻,至少此刻,有摯愛之人在等待他平安歸來。
他輕夾馬腹,催馬快走幾步,來到小龍女麵前。
“一切順利嗎?” 小龍女輕聲問道,目光在他身上細細打量,確認他沒有受傷後,神色才稍稍放鬆。
楊過點點頭,伸手輕輕撫摸女兒熟睡的小臉,柔聲道:“迴去再說。”
隨後,他轉身麵向身後眾人,吩咐道:“百草仙、安行遠,立刻去把楚淮州請來。”
“公孫清,加強駐地的戒備,所有人不得單獨外出。”
眾人領命,迅速散去。
楊過攬著小龍女的肩膀,走進院內,低聲說道:“事情比我們預想的還要複雜。”
“冷千秋死了,但根據他臨死前透露的信息表明,此事與朝中權貴有聯係。”
小龍女秀眉微蹙,關切問道:“楚淮州知道冷千秋已死的消息嗎?”
“還不知道。” 楊過歎了口氣,“我讓安行遠和百草仙去請他過來,是想讓他確認這半枚陰陽玉佩的主人身份。”
沒過多久,楚淮州匆匆趕到明教駐地。楊過見狀,立刻將陰陽玉佩遞到他麵前。
楚淮州雙手接過玉佩,仔細端詳,臉色劇變:“這…… 確實是師兄的玉佩!教主,你們找到他了?”
楊過點頭,將在莊園發生的事情,簡明扼要地告知楚淮州。
楚淮州聽完,神情複雜,眼中既有對師兄的恨意,又夾雜著一絲難以言表的悲涼:“他終究還是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楊過目光深沉,凝視著楚淮州:“楚先生,你師兄臨死前提到‘朝堂爭鬥’,還說王應麟查了不該查的東西。”
“你可知道,他究竟在為誰效力?”
楚淮州沉默良久,緩緩搖了搖頭:“師兄性情偏執,當年癡迷於‘萬蠱天書’,從此誤入歧途。”
“他將我逐出師門後,醫仙穀的情況,我了解得並不多。”
他頓了頓,似乎在努力迴憶,“不過,毒蟲暴走之後,需要用活人精血飼養。”
“在這期間,不知有多少人慘死在毒蟲之下。若沒有位高權重之人庇護,他絕不可能安然無恙。”
“貴人?” 楊過眉頭緊皺,喃喃自語,“如此說來,必定是朝中之人?”
楚淮州苦笑著迴應:“師兄從未透露過那人的身份。”
“但我猜測,此人必定權勢滔天,否則根本壓不下這麽多離奇的人命案。”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已有推測。
能為冷千秋善後,保他平安無事,還能指使冷千秋對王應麟下手,此人必定是朝中重臣。
符合這一條件的,無外乎史彌遠、吳潛…… 甚至,有可能是皇城司的紫袍太監。
從對方試圖掩蓋一連串人命案入手調查,或許能找到線索。
“看來,臨安城的局勢,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 楊過低聲自語。
就在這時,公孫清腳步匆匆地趕來:“教主,剛剛得到消息,王應麟醒了!”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這麽快?”
楚淮州微微一笑,解釋道:“多虧了安神醫調配的藥物,再加上陰陽玉佩對蠱毒的克製作用,蠱毒已除,他自然恢複得快。”
楊過略一思索,當即開口:“走,去見見他!”
王應麟府邸內,王應麟雖然已經蘇醒,但臉色依舊蒼白如紙,虛弱地斜靠在床榻上。
見楊過等人進來,他強撐著身體,拱手行禮:“木教主,多謝救命之恩。”
楊過微微點頭,神色平靜:“王大人不必客氣。我此次前來,是有一事相問。”
王應麟神色一凜,似乎早已猜到楊過想問什麽,低聲說道:“教主是想問,我為什麽會中毒吧?”
“沒錯。” 楊過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王應麟,“冷千秋臨死前說,你查了不該查的東西。”
王應麟苦笑著搖頭:“果然是他下的毒……”
他沉默片刻,像是在權衡利弊,最終長歎一聲,“也罷,若不是教主出手相救,我早已性命不保。”
“此事告知教主,也無妨。我近日在調查一樁舊案 —— 十年前,淮西節度使趙方的死因。”
“趙方?” 楊過眉頭緊皺,疑惑道,“此人是誰?”
王應麟聲音低沉,神色凝重:“趙方是先帝時期的邊關大將,多次成功擊退蒙古人的進攻,戰功赫赫。”
”但三年前,他突然暴斃,死因蹊蹺。當時朝廷給出的說法是‘病逝’,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我偶然得到線索,趙方之死,極有可能是被人下毒!”
楊過心中一震,追問道:“你是說,冷千秋參與了此事?”
王應麟點頭,繼續說道:“我順著線索追查下去,發現趙方死前,曾服用過‘養生丹’,據說這丹藥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所以,你懷疑是冷千秋受人指使,下毒殺死趙方?” 楊過沉聲問道。
王應麟苦笑著迴應:“很有可能,隻是我還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話還沒說完,王應麟突然臉色驟變,雙手猛地捂住胸口,一口黑血噴射而出。
楚淮州見狀,大驚失色,立刻上前為他把脈:“還好!隻是餘毒未清,剛才情緒過於激動,才導致昏迷。”
王應麟口中提到的 “養生丹”,讓楚淮州想起了當年的往事:“木教主,當初師兄認定萬蠱天書中記載著延年益壽的方法。”
“那時,他用蠱蟲入藥,試圖以毒攻毒,這丹藥很可能出自他手。”
楊過微微搖頭,分析道:“王應麟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事情的指向已經很明確了。”
“殺死趙方的主謀,極有可能就是豢養冷千秋的‘大人’!”
公孫清眉頭緊皺,疑惑道:“可對方為什麽要殺趙方?又為什麽要對王應麟下手?”
楊過冷笑一聲,解釋道:“趙方是邊關大將,有他鎮守邊關,蒙古人想要南下絕非易事。”
“至於王應麟,他查到了不該查的東西,對方自然會要殺他滅口。”
百草仙若有所思,推測道:“這麽說來,背後之人很可能與蒙古人相互勾結?”
“沒錯。” 楊過點頭認同,“而且,我懷疑朝中像他這樣的人,不止一個!”
眾人聞言,神色變得凝重。
若真如楊過所說,大宋朝廷內部已經被敵人滲透,一旦蒙古大軍南下,後果不堪設想。
“教主,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公孫清問道。
楊過沉思片刻,看著重新陷入昏迷的王應麟,果斷下令:“先安排人手,順著趙方的死因展開調查,務必確定背後之人的身份!”
“若不揪出此人,必將後患無窮!”
一行人迴到明教臨時駐地,公孫清按照楊過的吩咐,迅速傳信給明教分壇,安排人手調查三年前趙方之死的真相。
與此同時,在一處隱蔽的密室中,幽光在青銅獸首燈盞上搖曳,映照出史彌遠陰鷙的臉龐。
他端坐在太師椅上,指尖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桌麵。
牆角的更漏滴答作響,子時三刻,暗門悄然無聲地滑開,一道黑色身影迅速出現在密室中。
史彌遠目光陰沉,緊緊盯著跪在地上的黑衣人:“冷千秋死了?”
黑衣人額頭布滿汗珠,聲音顫抖:“是…… 明教木易親自出手,莊園已經被禁軍焚毀。”
史彌遠冷哼一聲,猛地一拍桌案,怒聲罵道:“廢物!冷千秋一死,七星碧蠶蠱的解藥配方也跟著斷絕。”
“如今王應麟卻活了下來…… 明教,壞了我大事!”
這時,一旁的陰影中傳來一道沙啞的聲音:“史相何必動怒?”
“明教再厲害又如何,也不過是一群武夫,翻不起大浪。”
史彌遠眯起眼睛,看向陰影處:“先生有何高見?”
一個身披黑袍的人緩緩走出,麵容隱藏在兜帽之下,隻露出一雙如毒蛇般陰冷的眼睛。
他陰惻惻地笑道:“明教既然已經卷入朝局,不如…… 讓明教與吳潛鬥個兩敗俱傷。”
史彌遠眉頭一挑,追問道:“哦?先生的意思是……”
黑袍人陰森一笑,說出自己的謀劃:“吳潛敵視明教,若讓他誤以為明教要對朝廷不利,他必定會全力打壓明教。”
“屆時,史相隻需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
史彌遠聽後,撫掌大笑:“妙計!先生此計甚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