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秘密的會議上,有人提議將政變的計劃事先報告給相王。李隆基卻搖了搖頭,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是為了拯救社稷,為君主、父親救急。成功了福祉歸於宗廟與社稷,失敗了我因忠孝而死,不連累相王。怎可以報告,讓相王擔心呢!”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決絕,一絲智慧。


    於是,他們決定背著相王,立即行動。


    公元710年7月21日下午,李隆基、劉幽求、薛崇簡、王崇曄、麻嗣宗、高力士等人穿著便服,悄然進入禁苑,來到了苑總監鍾紹京的住處隱藏。鍾紹京在最後關頭卻反悔了,他害怕了,他不願意參與這次政變。但在他妻子許氏堅定的勸說下,鍾紹京終於下定決心,他前往拜謁李隆基,決定加入這場決定命運的戰鬥。


    入夜後,萬騎果毅李仙鳧、葛福順、陳玄禮等羽林軍軍官都先後來到了鍾紹京的住處,請李隆基發布命令。最終,他們決定在這一天發動政變。當夜二更天,李仙鳧、葛福順、陳玄禮突襲羽林營,斬韋播、韋璿、高嵩等。


    葛福順站在玄武門羽林軍府衙台階上,義正詞嚴地高聲宣布 :“韋後毒死先帝,危害國家,今晚當共誅諸韋,身高馬鞭以上的男女都殺掉,然後立相王以安天下。凡懷有二心、幫助逆黨者,罪及三族!”


    羽林兵士都欣然聽命。策反了羽林軍,葛福順、陳玄禮帶領羽林軍攻入玄德門,李仙鳧也引兵攻入白獸門,於三更會師於淩煙閣。


    李隆基引兵進入內宮,守衛內宮的武士們紛紛倒戈響應。韋皇後在絕望中逃入飛騎營,卻被斬首。


    夜幕下的長安,燈火通明,街道上卻異常寂靜,隻有急促的馬蹄聲和士兵的鎧甲碰撞聲打破了這份寧靜。李隆基的命令如同一道寒光,劃破了夜空,全城搜捕韋氏集團人員,凡身高高於馬鞭的男性皆處死。宗楚客、安樂公主、武延秀、韋溫、韋巨源、紀處訥、上官婉兒等人的名字在這場風暴中被一一抹去。


    政變發生時,安樂公主正在宮中對著鏡子畫眉,但很快就被李隆基的部下殺死,享年二十五歲。


    在李隆基率軍進入宮中時,上官婉兒手執蠟燭,率領著一群宮女在宮門前迎接。她的臉色蒼白,但眼神堅定,手中緊握著一份遺詔草稿。她將草稿遞給劉幽求,哭訴著:“這份遺詔草稿是太平公主和我共同擬定的,我們本意是讓相王輔政。”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絕望,一絲懇求,希望這能成為她的救命稻草。


    劉幽求拿著遺詔草稿,向李隆基求情,但李隆基的臉色如鐵,他的聲音冰冷而堅定:“今夜,任何人都不能阻擋正義的審判。”他命令士兵將上官婉兒斬於旗下,那一刹那,宮中的燈火似乎都為之黯淡。


    天色漸漸亮起,第一縷陽光穿透了雲層,照亮了長安城。政變成功了,李隆基趕到相王府,將政變的經過報告給他的父親相王李旦。相王李旦緊緊抱著李隆基,淚水在他的眼眶中打轉:“宗廟社稷的災禍是你平定的,神明與百姓也都仰賴你的力量了。”


    李隆基的眼神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父王,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現在我們要抓緊找到李重茂。”他邊說邊拉著相王的衣袖,急匆匆地往太極宮方向走去。


    李重茂此時正躲在太極宮承天門上,由李隆基安排的羽林軍看護。承天門外,聚集著大量普通市民,他們都是聽到了宮城內的不尋常聲音後,自發聚集在這裏的。


    相王李旦登上城樓,拉著李重茂麵向城門下的百姓,他的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迴蕩:“韋皇後窺伺神器已被誅滅,百姓不要驚慌。”為了安撫百姓,他下令免除全城百姓全年賦稅的一半。但那些政治敏感的人卻感到了一絲不安,皇帝撫民,怎麽是相王在說話?


    幾天後,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教唆下,李重茂下詔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叔叔李旦。李旦因為在政變中沒有任何作為,身份尷尬,所以堅辭不就。那些參與政變的人輪番上陣勸說李旦,李旦才答應做皇帝。


    七月二十五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挾持下上朝。因為中宗李顯剛剛駕崩,還屬於國喪期間,所以皇帝的禦座就在東麵,坐東朝西。西麵就是中宗李顯的梓宮,旁邊還站著相王李旦。


    群臣為首者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一見群臣各就各位,就說:“國家不安,皇帝為了穩定國家要傳位相王李旦。”唐隆政變的大謀士劉幽求也適時地拿出早就寫好的傳位詔書宣讀起來。


    李重茂知道自己皇位難保,但沒有想到來得這麽快,當時就傻在那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尷尬局麵,傳位詔書宣讀完畢,新皇帝等著接班,李重茂愣是不動。太平公主當即三步兩步來到禦座前,對著他說道:“人心已經都歸向相王。孩子,這個位置不是你的了!”一把拉住領子扔在一邊,到棺材旁拉著李旦的手扶上皇位,下去率領群臣山唿萬歲。


    就這樣,李旦重新成為唐睿宗。李重茂被廢掉皇帝身份,被重新降封為溫王。李隆基被改封為平王,兼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押左右萬騎。


    睿宗與大臣議立太子。按嫡長子繼承製度,長子宋王李憲應為太子,但李憲堅決辭讓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平王有功於國,自己決不居平王之上。”參與消滅韋黨的功臣也多主張立李隆基為太子。睿宗順水推舟,遂立李隆基為太子。


    一些原本依附韋後集團的官員在政變後被罷黜或降職,而參與政變或支持李旦父子的官員則得到了晉升和任用。這是新政權建立後對官僚體係的重新洗牌和調整。


    政變後,太平公主的三個兒子:薛崇簡、武崇敏、武崇行,分別被封為立節郡王、忠勇郡王和義勇郡王。


    姚崇被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第二次當了宰相。


    宋璟升任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行宰相之職。


    劉幽求代理尚書右丞之職,仍舊擔任宰相,並進封銀青光祿大夫、徐國公。


    蘇瑰因支持李旦輔政,拜進為尚書左仆射,兼宰相之職,但不久因病去世。


    高力士晉封為太子太保。


    此外,唐睿宗把懂軍事與外交的郭元振從安西召迴,征拜為太仆卿,加銀青光祿大夫。


    譙王李重福由均州刺史改為集州刺史。


    韋安石被免去宰相之職,改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國公。


    張說因私下謁見岐王李範被姚崇彈劾,被降職為相州刺史。


    崔湜被貶為華州刺史。


    李嶠被貶為懷州刺史,不久以年老致仕。


    蕭至忠貶為晉州刺史。


    韋嗣立貶為許州刺史。


    竇懷貞被貶為濠州司馬。


    鄭愔自秘書少監貶為沅州刺史。


    宋之問因依附二張及武三思,下詔流放欽州,後以赦改桂州。


    ……


    同時,李旦命人將武三思父子挖開,斫棺暴屍,夷其墓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做則天女皇的男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霧都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霧都山人並收藏做則天女皇的男寵最新章節